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28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电大年中央电大护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

第一章护理学概念

1.简述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人是护理专业最为关注的主体,是护理服务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是护理理论、护理实践的核心和基础;这里环境主要是人所处的环境,包括内外两个环境;WHO规定: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护理是有目的、有组织、具有不断创造性的活动,护理程序是护理的基本方法。

四个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

(1)人是护理的服务对象,人的健康是护理的核心;

(2)人与环境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以达到促进、维持或恢复健康的目标;

(3)人的内、外环境影响健康状态,当环境变化超过人的代偿能力(包括生理代偿能力、心理代偿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的补充能力)时,人的健康状态就会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2.举例说明整体护理的概念包含的主要内容。

(1)护理服务的对象呈整体的人。

护理的范围包括人的生命全过程;人的健康疾病全过程;个体、家庭和社会人群。

(2)护理程序是护理活动的科学方法。

(3)实施整体护理需要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

第二章护理实践中相关理论与概念

1.简述马斯洛基本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因素。

主要内容: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素:

生理的障碍;心理的障碍;认知的障碍和知识的缺乏;环境的障碍;社会的障碍;各人的障碍;文化的障碍。

2.简述应激反应的类型以及适应的层次。

应激反应的类型包括:

生理改变;认知改变;情感改变;行为改变。

适应的层次:

生理层次;心理层次;社会文化层次;知识技术层次。

注意:

简述要求简洁清楚,不需具体阐述。

第三章护患关系与沟通

1.简述护患关系的概念以及建立良好互换关系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

必备的基本素质:

(1)诚恳、关怀、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

(2)健康的生活方式;(3)健康的情绪;(4)不断充实自我;(5)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2.举例说明不当沟通技巧对护患关系发展的影响。

(1)可以列举一种使用不当沟通技巧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性和非语言性);

(2)分析这种技巧对护患关系的哪些方面产生何种影响;

(3)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护理理论与模式

1.简述Orem自理模式中护理系统的分类。

(1)一般性自理需求:

如摄入空气、水、食物、排泄、休息与活动、独处与社会交往、预防健康的危险因素、努力达到群体所认同的正常发展状态;

(2)发展的自理需求:

指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或遇到不利的情况或事件时出现的新的需求;

3)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求:

指个体在疾病、受伤或残疾时出现的自理需求,或由于诊断性或治疗性医疗措施引起改变后出现的需求。

第五章护理程序

1.简述在评估阶段,护士所收集的病人资料的主要内容。

资料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护理体检、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目前治疗用药情况、病人心理状况、社会情况、近期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

资料一般分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两种类型。

病人是资料的主要来源,此外,病人的家庭成员或与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人员、其他健康保健人员、目前及既往的医疗病历、检查报告等也可作为资料来源。

收集资料时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观察、交淡、身体评估、查阅等。

2.简述在制定护理诊断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P这部分应尽量使用、NANDA认可的护理诊断名称,而不要随意创造护理诊断,以免因名称不统一而带来混乱。

(2)相关因素这部分的陈述,应使用“与……有关”的陈述方式。

(3)为每一个护理诊断找出明确的相关因素非常重要。

(4)“知识缺乏”这个护理诊断在陈述上有其特殊之处,其陈述方式是“知识缺乏:

缺乏……方面的知识”。

(5)陈述护理诊断时,应避免将临床表现误作为是相关因素。

(6)有时相关因素从已有的资料分析中无法确定,则可以写成“与未知因素有关”,护士需进一步收集资料,明确相关因素。

第六章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

1.简述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

①心理评估方面:

包括精神状态、对健康问题的理解、应激水平和应对能力、人格类型、价值观和信仰;②社会评估方面:

包括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

2.论述影响病人对疾病的心理社会反应的相关因素。

①疾病的性质;②病人的因素;③社会因素

 

第七章医院环境

1.简述在医院环境中防止跌倒的5项措施。

(1)浴室和洗手间是较容易发生跌倒的区域,在这些场所应该进行适当的设施调整;

(2)病房地板保持干净与干燥;(3)在进出的地方,应避免堆放杂物,保持通畅,并有良好的照明条件;(4)将病人常用的东西放在其容易拿取处;(5)同时与病人及共家人共同讨论适用于病人的防护措施。

第八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简述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1)消毒和灭菌物品的特性;

(2)微生物数量和部位;(3)微生物本身的抵抗力;(4)消毒剂的浓度、类型和活性;(5)物理和化学因素;(6)有机和无机物;(7)暴露时间;(8)生物膜。

2.简述隔离的种类。

隔离的种类:

①严密隔离;②呼吸道隔离;③消化道隔离;④接触隔离;⑤昆虫隔离;⑥血液隔离;⑦保护性隔离。

3.简述无菌技术原则。

(1)保持环境清洁。

(2)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戴好口罩,并保持衣帽整洁。

(3)认真彻底洗手。

(4)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

(5)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的日期;打开的无菌包如未被污染可保持24小时。

(6)无菌操作过程中不得跨越无菌区。

(7)流动的空气能携带微生物,在进行无菌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关好门窗,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不要向无菌区打喷嚏或咳嗽,尽量少讲话。

(8)一套无菌物品只能用于一个病人,以防交叉感染。

第九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1.简述去枕仰卧位的适用范围及机理。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窜息及肺部并发症。

(2)椎管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头痛(穿刺后,脑脊液自穿刺孔渗出至脊膜腔外,形成颅内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

2.简述头低脚高位的适用范围及机理。

(1)用于产妇胎膜早破时,防止脐带脱出。

(2)用于引流肺部分泌物(即体位引流),使痰容易咳出。

(3)用于十二指肠引流及胆汁引流。

(4)用于下肢、骨盆骨折后行骨牵引术的病人(利用人体的重力进行反牵引)。

(5)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使其回心血量增加。

3.简述平车搬运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病人平卧于平车的中央,头在平车的大轮端,因大轮端较平稳,颠簸小。

(2)推车时,小轮在前,因为小轮转弯灵活;另外护士站在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

(3)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减少不适。

(4)推车不可过快;进出门时,避免碰撞。

(5)搬运骨折病人时,应先在乎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

第十章病人舒适的需要

1.简述促进病人睡眠的主要护理措施。

(1)睡眠的评估:

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通过访谈向病人了解、收集与睡眠习惯有关的资料。

(2)制定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睡眠障碍降到最低限度。

措施包括:

①减少生理的不适;②减少个体的压力;③减少环境和习惯等影响因素。

2.简述影响病人活动的因素。

(1)躯体方面的因素:

运动、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机体结构的问题;疼痛;乏力;严重疾病;治疗。

(2)心理、智力因素。

(3)社会因素:

个人局限在一狭小空间内,使其正常的社交活动受到限制,称社交制动。

如:

传染病病人被隔离在小房间内,限制其活动。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

1.简述满足病人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

(1)可维持皮肤的健康,有利于刺激皮肤的循环和呼吸。

(2)减少感染的机会。

(3)可滋润、营养皮肤,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4)放松肌肉紧张度,促进睡眠。

(5)增加知觉刺激。

(6)加强外貌的修饰、整洁、美化外观,维持病人的自尊及自我形象。

(7)有助于护士全面评估病人。

(8)有助于指导病人及家属认识和学习清洁卫生的原则及操作技巧。

(9)加强护患沟通。

2.简述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及适应症。

目的:

为了保持口腔与牙齿清洁、湿润、避免黏膜干裂、清除口臭、增加食欲、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适应证:

包括高热、昏迷、危重、禁食和口腔手术后不能自理的病人。

3.叙述压疮的诱发原因、病理分期及其预防压疮的原则。

(1)压疮的诱发因素有:

压力、摩擦力和剪刀力;活动能力下降;感受能力下降;营养不良;排泄物、分泌物等刺激;老化的影响。

此外,低血压、贫血、皮肤的温度和心理压力等都可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性。

(2)病理分期,主要分以下几期:

第一期:

淤血红润期。

第二期:

炎性浸润期。

第三期:

浅度溃疡期。

第四期:

坏死溃疡期。

(3)压疮的预防

①避免和解除局部长期受压,可通过间歇性解除压迫的方法。

如:

指导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易受压的部位,如骨隆突处可用气垫圈、棉圈、海绵垫等垫起,以缓解局部受压情况;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应随时观察局部指(趾)甲的颜色、温度变化,听取病人反映。

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③保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刺激。

④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针对发热各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解释,使病人对体温的变化和伴随的症状有充分的了解,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2)降温:

常选用的降温方法是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而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加。

(4)口腔护理:

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

(5)皮肤护理:

退热期,病人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上其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6)卧床休息:

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同时,提供适宜的室温,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安静。

(7)加强病情观察:

定时监测体温,高热时应每叫、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2.简述影响血压的因素。

1)心输出量:

心搏的力量越强,心率越快,动脉血压越高。

2)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增加时,由于加大对动脉的压力,而使血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减小而使血压降低。

3)动脉管壁的弹性:

动脉管壁含有的弹性组织使之扩张。

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形成的压力可保持血液持续而不是喷射性地流人毛细血管和静脉。

4)血液的黏稠度:

血液越黏稠,越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它流动,血压越高。

5)外周阻力:

当血管收缩,血液流经的血管口径变小,阻力就会增大,血液通过此处血管时,就需要较大的力量推动血流,因此血压会上升。

第十三章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

1.简述在鼻饲法的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插管动作应轻稳,特别是在通过食管三个狭窄处时,以免损伤食道黏膜;

(2)每次灌食前都应检查并确定胃管确实在胃内;

(3)长期鼻饲者,护士应每天为其进行口腔护理,胃管需每周更换,晚上拔出,次日晨再经另一鼻孔插入;

(4)须用药物的鼻饲者,护士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2.简述病人出入液量记录的主要内容。

1)每日摄水量:

包括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

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积;固体食物可记录单位数量或重量,再核算其含水量。

2)每日排出量:

主要为尿量,此外其他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