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50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136学时

总学分:

8学分

开设学期:

第一、二学期

适用专业:

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

高中化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无机化学》是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结构、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又要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

在教学中注意用基础理论,如热力学结构知识贯穿无机事实教学的始终,并注意总结规律性,使繁琐纷杂的感性材料逐渐理性化。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大学一年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逐渐完成从中学在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有一个突跃;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良好训练和培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讲授内容

讲授时数

总计时数

绪论

2

2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8

8

2

化学热力学初步

8

8

3

化学平衡常数

6

6

4

化学动力学基础

7

7

5※

水溶液

2

2

6

酸碱平衡

8

8

7

沉淀平衡

6

6

8

电化学基础

10

10

9

分子结构

8

8

10

晶体结构

4

4

11

配合物

6

6

12

配位平衡

6

6

13

氢和稀有气体

2

2

14

卤素

5

5

15

氧族元素

5

5

16

氮磷砷

5

5

17

碳硅硼

4

4

18

非金属元素小结

6

6

19

金属通论

2

2

20

S区元素

3

3

21

P区元素

6

6

22

dS区元素

5

5

23

d区元素

(一)

6

6

24

d区元素

(二)

4

4

25

f区元素

2

2

合计

136

136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化学发展简史

2.了解21世纪无机化学发展方向和前沿课题

3.了解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

1.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

2.21世纪化学的特点

3.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

4.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2.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四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组态

4.学会利用电离势、原子半径、电负性等数据,讨论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电离势、原子半径、电负性等数据,讨论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1.1道尔顿原子论(1学时)

1.2.相对原子质量(1学时)

1.3.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学时)

1.4.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学时)

知识点波粒二象性,德布罗依预言,电子衍射实验,测不准原理

1.5.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1学时)

知识点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径向分布,角度分布,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1.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学时)

知识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电子排布三规则

1.7.元素周期系(1学时)

知识点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的划分,原子电子层与元素的分区

1.8.元素周期系(1学时)

知识点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态)

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状态函数等热力学常用术语

2.掌握焓和焓变的概念,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

3.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4.会计算标准状态下反应的自由能和熵的变化

5.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会用其求算rG和反应温度

6.会运用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教学重点:

焓和焓变的概念,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会用其求算rG和反应温度

教学难点:

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会计算标准状态下反应的自由能和熵的变化

教学内容

2.1.基本概念(1.5学时)

知识点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相;功;热量;内能

2.2.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2学时)

知识点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和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几种热效应(生成热、溶解热、水合热)

2.3.熵的初步概念(1.5学时)

2.4.热力学第二定律(2学时)

知识点吉布斯自由能;自由能变G化学反应等温式;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2.5.化学热力学的应用(1学时)

第3章化学平衡常数(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含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教学内容

3.1.化学平衡状态(1学时)

知识点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勒沙特列原理

3.2.平衡常数(2学时)

知识点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应用;多重平衡规则

3.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学时)

3.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学时)

3.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学时)

第4章化学动力学基础(7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基元反应等基本概念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能运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加以解释

3.了解速度方程的实验测定

4.掌握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4.1.化学反应速度(1学时)

知识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1.5学时)

知识点速度方程;质量作用定律;速度常数;反应级数

4.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1.5学时)

知识点阿累尼乌斯公式

4.4.反应历程:

(1学时)

知识点反应机理与实验速率方程

4.5.碰撞理论和过度态理论:

(1学时)

知识点碰撞理论;过度态理论;活化能

4.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1学时)

第5章水溶液(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

2.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3.了解强电解质理论

教学重点:

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教学内容

5.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0.5学时)

5.2.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1学时)

知识点溶液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渗透压

5.3.电解质溶液(0.5学时)

第6章酸碱平衡(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溶液酸度的概念和PH值的意义,熟练PH与氢离子浓度的互相换算

3.学会应用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水、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

4.掌握离子平衡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酸碱质子理论、溶液酸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离子平衡的有关计算、应用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原理

教学内容

6.1.酸碱质子理论(1学时)

知识点阿仑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6.2.水的离子积和pH值(2学时)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和pH值

6.3.酸碱盐溶液的电离平衡(1学时)

知识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6.4.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2学时)

知识点一元弱酸;电离常数;一元弱碱;同离子效应;多元弱酸;多元弱碱

6.5.缓冲溶液(1学时)

知识点缓冲溶液;盐效应

6.6.酸碱指示剂(1学时)

第7章沉淀平衡(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溶度积规则

2.掌握沉淀溶解平衡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溶度积规则

教学难点:

沉淀溶解平衡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7.1.溶度积原理(3学时)

知识点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7.2.沉淀与溶解(3学时)

知识点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与溶解;难溶硫化物沉淀与溶解沉淀的转化

第8章电化学基础(10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牢固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熟练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能斯特方程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4.了解电解池和原电池的作用机理及电解产物析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

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能斯特方程计算,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教学内容

8.1.氧化还原反应(2学时)

知识点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18.2.原电池(1.5学时)

知识点原电池符号;电极电势;电动势

8.3.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2学时)

知识点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根据标准态的电池电动势求平衡常数

8.4.能斯特方程(2学时)

知识点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介质的酸碱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pH电势图

8.5.实用电池(1.5学时)

知识点酸性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

8.6.电解(1.5学时)

第9章分子结构(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

2.掌握路易斯结构式的表达方式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

3.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熟练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

4.定性了解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

5.掌握氢键的特性和形成条件,以及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

路易斯结构式的表达方式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熟练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

教学内容

9.1.价键理论(1.5学时)

知识点化学键参数;分子极性;分子偶极矩;分子磁性;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9.2.杂化轨道理论:

(1.5学时)

知识点杂化和杂化轨道;杂化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9.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学时)

知识点基本要点;判断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

9.4.共轭大Π键(1学时)

9.5.等电子体原理(1学时)

9.6.分子轨道理论(1学时)

知识点分子轨道理论简介O2、N2、HF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电子排布键级

9.7.分子间力(1学时)

知识点范德华力;氢键

第10章晶体结构(4学时)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晶体学基本概念

2.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特性,特别是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状况

3.掌握各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4.掌握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5.了解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四种晶体类型的特性,各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

10.1.晶体(0.5学时)

知识点晶体结构的特征与晶格理论;晶胞;晶体类型

10.2.晶胞(0.5学时)

知识点晶胞;晶体类型

10.3.金属晶体(1学时)

知识点金属键;电子气理论;能带理论;金属晶体的堆积

10.4.离子晶体(1学时)

知识点离子电荷;离子半径;离子构型;离子键;晶格能;离子晶体的结构;离子极化;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10.5.分子晶体(0.5学时)

10.6.原子晶体(0.5学时)

第11章配合物(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

2.掌握配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用此解释一些实例

3.了解晶体场理论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掌握配合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和高低自旋与磁性大小的关系

教学重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配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

教学难点:

配合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和高低自旋与磁性大小的关系

教学内容

11.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5学时)

知识点定义;特性;分类;命名

11.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与立体结构:

(1学时)

知识点结构异构;几何异构;对映异构

11.3.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5学时)

知识点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11.4.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学时)

知识点基本要点;分裂能;外轨型;内轨型;稳定化能;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第12章配位平衡(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因素

3.掌握溶液中配合物浓度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溶液中配合物浓度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1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学时)

知识点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12.2.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因素(2学时)

知识点中心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配体的性质

12.3.配合物的性质(2学时)

知识点溶解度;氧化与还原;酸碱性

第四篇元素化学

(一)非金属

第13章氢稀有气体(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的发现简史

3.掌握稀有气体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稀有气体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3.1.氢(0.5学时)

知识点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氢化物

13.2.稀有气体(1.5学时)

知识点稀有气体发现简史;存在、性质、制备和应用;稀有气体化合物

第14章卤素(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金属卤化物和非金属卤化物重要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能较熟练地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

3.了解氟的特殊性

4.了解拟卤素的性质,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卤素单质、氢化物金属卤化物和非金属卤化物重要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教学难点:

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内容

14.1.卤素的通性(0.5学时)

14.2.卤素单质(2学时)

知识点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制备

14.3.卤素化合物(2学时)

知识点氟氯溴碘的化合物;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拟卤素;卤素氧化物;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14.4.砹的化学(0.5学时)

第15章氧族元素(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初步掌握离域

键及其形成条件

2.掌握单质硫、硫的氢化物氧化物重要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单质硫、硫的氢化物氧化物重要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教学难点:

离域

键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内容

15.1.氧族元素的通性(1学时)

15.2.氧及其化合物(1.5学时)

知识点氧、氧化物、臭氧;过氧化氢

15.3.硫及化合物(1.5学时)

知识点单质硫;硫化氢;硫化物和多硫化物;硫的氧化物;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硫的其它化合物(二氯化二硫六氟化硫卤磺酸)

15.4.硒和碲(1学时)

知识点硒和碲的氢化物;氧化物和含氧酸

第16章氮磷砷(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氮磷极其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结构、性质、制和用途

2.掌握物质的两种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及其衡量标准

3.掌握硝酸的氧化性及其不同浓度时的还原产物。

铵盐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反应

4.掌握砷氧化物和水合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掌握砷(Ⅲ)的还原性和砷(V)的氧化性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氮磷极其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结构、性质、制和用途,物质的两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反应,砷氧化物和水合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砷(Ⅲ)的还原性和砷(V)的氧化性及其变化规律,铵盐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教学内容

16.1.元素的基本性质(1学时)

16.2.氮和氮的化合物(1.5学时)

知识点氮的结构和性质;氨、铵盐;氨的衍生物;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6.3.磷及其化合物(1.5学时)

知识点单质磷、磷的氢化物;氧化物和卤化物;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16.4.砷(1学时)

知识点单质;砷的化合物

第17章碳、硅、硼(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碳、硅、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2.掌握硼的缺电子原子的结构特点

3.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教学重点:

碳、硅、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教学难点:

硼的缺电子原子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7.1.通性(0.5学时)

知识点元素的基本性质、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

17.2.碳(1学时)

知识点碳的单质;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碳酸盐;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

17.3.硅(1学时)

知识点单质硅的制备、性质和用途;硅烷;卤化物和氟硅酸盐;硅的含氧化合物(二氧化硅硅酸、硅酸盐、分子筛)

17.4.硼(1学时)

知识点单质硼的制备及性质;硼烷;硼的卤化物;硼酸和硼酸盐

17.5.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0.5学时)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根据非金属的单质、氢化物、无氧酸、含氧酸以及含氧酸盐的主要性质和相关的结构,掌握它们的递变规律

2.了解P区元素在周期性变化上的某些特殊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8.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0.5学时)

18.2.分子型氢化物(1.5学时)

知识点热稳定性、还原性、水溶液中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

18.3.含氧酸(2学时)

知识点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含氧酸阴离子的结构;含氧酸强度

18.4.含氧酸盐(1.5学时)

知识点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18.5.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0.5学时)

第19章金属通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用结构的知识说明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

2.掌握一般金属冶炼方法,能用rG判断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3.了解金属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教学重点:

结构的知识说明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用rG判断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教学内容

19.1.概述(0.5学时)

知识点金属的分类

19.2.金属的提炼(0.5学时)

19.3.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0.5学时)

知识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19.4.合金(0.5学时)

知识点低共熔混合物;金属固熔体;金属化合物

第20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结构、性质与存在、制备、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和碱性以及盐类的溶解度,热力学稳定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3.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

教学重点: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结构、性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和碱性以及盐类的溶解度,热力学稳定性,

教学难点: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和碱性以及盐类的溶解度,热力学稳定性

教学内容

20.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0.5学时)

20.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0.5学时)

20.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2学时)

知识点碱金属的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碱土金属的氮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溶解性焰色反应钠盐和钾盐的差异、晶型、热稳定性、形成结晶水的倾向);几种重要的盐类:

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硫化物。

第21章p区金属(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铝、氯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

2.掌握锗、锡、铅的性质及用途,掌握锡、铅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铝的冶炼原理和方法

4.掌握锑和铋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5.了解6s2电子的稳定性

教学重点:

铝、氯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锗、锡、铅的性质,锡、铅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锑和铋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铝、氯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锗、锡、铅的性质,锡、铅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锑和铋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内容

21.1.概述(1学时)

知识点:

元素存在和基本性质

21.2.铝镓分族(1.5学时)

知识点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盐和铝酸盐、卤化物、硫酸盐。

铝的冶炼,铝铍的相似性比较

21.3.锗分族(1.5学时)

知识点锗、锡、铅的冶炼、性质和用途;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铅的一些含氧酸盐

21.4.锑和铋(1学时)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21.5.p区金属(1学时)

知识点6s2电子的稳定性

第22章ds区元素(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铜、银、锌、汞的单质和用途

2.掌握掌握铜、银、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

3.掌握Cu(I)、Cu(II);Hg(I)、Hg(II)之间的相互转化

4.掌握IA和IB;IIA和IIB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教学重点:

铜、银、锌、汞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

教学难点:

Cu(I)、Cu(II);Hg(I)、Hg(II)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22.1.铜族元素(2学时)

知识点铜族元素的通性;金属单质的存在和冶炼;性质和用途;氧化数为(I)、(II)的铜的重要化合物;IA族与IB族元素性质的比较

22.2.锌族元素的通性(3学时)

知识点锌族元素概述;锌分族元素的化合物;IIA族与IIB族元素性质的比较

第23章d区元素

(一)第四周期d区金属(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第一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

2.掌握第一过渡元素氧化态、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合离子以及含氧酸根颜色等变化规律

3.掌握过渡元素钪、钛、钒、铬、钼、钨、锰、铁、钴和镍的单质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第一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的特点,

教学难点:

第一过渡元素氧化态、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合离子以及含氧酸根颜色等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23.1.过渡元素的通性(1学时)

知识点电子层结构的特点;氧化态;原子和离子半径;单质的性质;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水合离子的颜色;形成配合物的倾向

23.2.钪(0.5学时)

知识点存在、发现、性质、用途和重要化合物

23.3.钛(1学时)

知识点存在、发现、性质、用途、氧化数为(IV)、(III)的钛的重要化合物

23.4.钒(0.5学时)

知识点存在、发现、冶炼、性质、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