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243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第1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牌盒子、牙膏盒,小棒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幻灯片2)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幻灯片3)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把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最少需要切几刀?

怎样切?

同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在指名上台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切法,科研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切土豆演示。

(过程中分别告诉学生面、棱、顶点且板书:

面、棱、顶点)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幻灯片4)

(课前要求学生自备牙膏盒等长方形物体)

任务:

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亚牛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1)学生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3)小结:

长方体有6各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幻灯片5)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幻灯片5)

小组合作:

用准备好的小棒、塑料拐角作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1)让学生找出长度相等的三组棱。

(2)讨论:

相较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他们和这三组棱有什么关系?

(3)告诉学生:

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款,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4)将长方体框架横放、侧放,支出他的长、宽、高。

4.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①学生用小棒自己动手演示将长方体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②学生用小棒自己动手演示将长方体的短边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③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④归纳总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2.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幻灯片6)

归纳总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选择一个长方体十五量一量,它的长是(),宽是(),告示();再测量仪个正方体的实物,他的棱长是()

2.把一块长、宽、高分别是16里面、11里面、7里面的长方体,平均据成两块小长方体。

每块小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课后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巩固长方体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巩固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幻灯片2)

二.新授

1.课本P12练一练1找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幻灯片3)

2..课本P12练一练2图中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两面近似认为一致,单位:

cm)

⑴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个面和它形状、大小都相同?

左侧面呢?

⑵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幻灯片4)

3.课本P12练一练3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幻灯片5)

4.试一试

(1)课件出示教材12页的八个长方形图片,不出下面的文字。

(幻灯片6)

(2)学生研讨哪几个面可组成正方体。

(3)用纸剪出一个长方形的六个面。

(幻灯片7)

5.课本13页第4题:

选择哪些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单位:

cm)

6.课本13页第5题:

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单位:

cm)

7.课本13页第6题: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单位:

cm)

8.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cm的正方体,再做一个长、宽、高分别是7cm,5cm,3cm的长方体。

9.用一根28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厘米?

想一想,填一填。

三、梳理知识,反思总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判断题

1.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有4条棱,正方体有6各面,所以正方体有24条棱。

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两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课后反思

 

课题

展开与折叠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的不同展开图,并能根据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否能够折叠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过程与方法:

建立正方体或长方体立体图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展开与折叠、展示交流与汇报活动中渗透数学的转化、对应思想。

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的不同展开图,并能根据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否能够折叠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教学难点

在展开与折叠、展示交流与汇报活动中渗透数学的转化、对应思想。

教学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子各一个,长方形纸一张(折纸游戏),格子纸一张,作业纸,学具袋(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一、问题导入。

1、大家都见过包装盒吗?

大多是什么形状的呢?

2、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家里的包装盒尽量少占地方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探究的需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为本节课探索活动的展开做铺垫。

二、探索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包装盒,请大家想象,沿着长方体侧面上的一条棱剪开,展开侧面后得到一个什么图一形。

如果把这个长方体完全展开,并且各个面相互连接,是一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

如果把这个长方体完全展开,并且各个面相互连接,是一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

请大家把你们想象的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画到方格纸上。

(同桌两人合作,共同商量完成)(设计意图:

教师沿棱剪开一个面,是为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也是为学生展开想象,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积累初步表象。

要求学生把想象的长方体展开图画在方格纸上,是教师对学生已有空间观念的了解,也是对学生的思维挑战。

2、大家刚才画的是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你门有什么办法验证呢?

3、教师请一名同学和老师合作展开我手中的的长方体。

你画的展开图和老师的展开结果一样吗?

你能找出它们的关系吗?

4.(出示课件4)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分别说出与1号、2号、3号面相对的各是几号面?

三、当堂检验发散思维

课件出示练一练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上面哪个盒子的展开图?

想一想,连一连。

(课件5)

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吗?

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

(课件6)

3.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吗?

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1试一试。

(课件7)

四、总结探索过程

1.在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想一想,长方体有几种折法?

正方体有几种折法?

课后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能理解并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课件2)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

(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

(7×5+7×3+5×3)×2(课件3)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课件4)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把3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4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怎么拼表面积最大?

课后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第2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能理解并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课件2)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