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304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docx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案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实践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重点】:

1、重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整体感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实践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四、【方法点津】:

(1)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

以此为据还不能完全把握实践的内容。

因此在只有深入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在实践的三个特点中,“客观物质性”与“社会历史性”都不是实践所独有的性质,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点,只有“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实践的本质。

因此对这个特点尤其要着重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从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四个方面全面理解,缺一不可,在学习中必须注意这四点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前两个。

教学环节

教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出示名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题: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能否获得真理;怎样获得真理: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教学

问题:

我们的认识来自实践,那么什么是实践,你对实践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合作学习,分析实践的概念

明确概念,深化学习

概念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问题是:

那么请同学们举出有关实践的例子

学生举例

深化理解实践的含义

深化认识实践的含义

问题: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6、小行星撞击地球

问题:

上面的各项活动哪些是实践活动

学生依据实践的理解,区分一般活动和实践活动

深化对实践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的特征

问题:

我们所说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直接现实的活动,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

(你能通过上述实例概括出来吗)

学生依据自己的举例和教授的举例概括实践的特征

自主学习,探讨深化

综合整理

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问题:

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理解上述三个特性的?

学生总结合作、讨论分析(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

自主探究实践的三个特征

客观物质性

教师指明探究思路

1、实践的构成要素

2、实践受哪些因素制约

3、这些因素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主观能动性

问题:

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

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深化认识

教师总结

社会历史性

问题:

单个人的活动叫做实践吗?

实践活动能够脱离社会吗?

人们的实践活动受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都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探究各类问题,分组探究

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实践特点

教师总结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区别

深化补充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那么实践的形式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

从抽象到具体

总结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

实践的作用

材料:

材料一: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材料二:

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问:

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过渡到实践的基础性作用学习

总结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材料:

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探究,畅谈自己的看法

由具体引入思考

总结:

军事上的需要

●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

问题:

1、从兵法的诞生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思考

2、你能够举出脱离实践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纸上谈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材料: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

有关专家认为:

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道理?

合作、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深化认识实践的特点

教师解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与否的唯一标准

思考:

亚里士多德:

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

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问题:

那个正确、是怎么证实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深化认识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问题:

我们为什要实践,我们不断的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完成教师问题

引导分析

总结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脱离了实践,不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认识的意义。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

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答案C

3、恩格斯指出: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B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B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