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14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docx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样板

混凝土裂缝防治与处理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2)

设计施工图

施工合同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盛世·新天地

2.2、工程地点:

温县黄河路以南,子夏大街以东,振兴路以北

2.4、工程概况:

盛世·新天地住宅南区1#3#4#5#楼,本工程位于焦作市温县黄河路以南,子夏大街以东,振兴路以北;总建筑面积46734.02m²,均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层高2.9m的高层住宅附属商业楼。

建筑总高度为51.9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CFG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建筑防火分类二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裂缝分类及处理

混凝土出现表面裂缝或贯通性裂缝,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

实际中所有混凝土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裂缝,混凝土原生的微细裂纹有时是允许存在的,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

但是必须防治产生宽度大于0.5mm的表面裂缝和大于0.3mm贯通性裂缝。

3.1.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

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

3.2.沉降收缩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裂缝呈梭形,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度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

裂缝宽度宽度0.3~0.4mm,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3.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

由于混凝士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士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

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

受温度变化影啊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

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没有及时覆盖,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收缩。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

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

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1.宽度≤0.3毫米的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可不作处理。

  2.宽度>0.3毫米的非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采用表面涂抹砂浆法处理。

  3.不成片、分散的贯穿性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使用功能,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法处理。

四、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4.1混凝土裂缝成因

 4.1.1.混凝土质量和性能不达标,坍落度过大、使用低性能外掺济,导致裂缝。

  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但也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加之商品砼厂商为降低价格和成本使用低档原材料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性能下降。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如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脱水干缩时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4.1.2.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导致楼板裂缝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不正确的振捣方式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

施工人员没有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配合做好二次振捣和多次抹面,让塑性沉降裂缝和干缩裂缝及时得到愈合。

采用二次振捣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的内分层,阻断因泌水而留下的连贯通道,改善骨料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透能力。

进行二次以上抹面时,最好采用手扶抹压机,可以有效提高因泌水而削弱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消除“被子”现象,使混凝土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塑性裂缝及时得到愈合。

  

 4.1.3.上人过早施工、加荷导致裂缝  

  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钢管、钢筋板等。

过早的加荷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4.1.4.混凝土养护不当导致楼板裂缝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

过迟养护,混凝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

另外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4.1.5.板筋下沉导致楼板裂缝  

  不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浇筑前及浇筑中也不及时进行整修,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负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楼板裂缝。

4.1.6.混凝土浇筑不及时导致楼板裂缝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楼板新旧混凝土出现冷缝,在混凝土强度形成过程中形成裂缝。

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终凝前后由于早期养护不当,水分大量蒸发而产生的表面裂缝,裂缝上宽下窄,纵横交错,一般短而弯曲。

干缩裂缝:

混凝土由于阳光高温暴晒又缺少水养护,发生干燥而在1~7天内出现的裂缝,板面板底干缩裂缝长而稍直,十字形交叉或机根裂缝放射状交叉。

梁侧干缩裂缝间距1~1.5m平行出现,裂缝中部宽而深,两头细而浅,此时一般梁底部并无裂缝出现。

温度裂缝:

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快速降温而在侧面出现的长而直、宽而深的裂缝。

自收缩裂缝:

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积有一定量的减小,处理不好(如未留置适当的施工缝、后浇带等)会产生如龟背样的细小弯曲的裂缝。

应力裂缝:

由于设计上应力过于集中或钢筋(温度筋、分布筋)分布不合理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裂缝深而宽,可出现贯通性。

载荷裂缝:

混凝土未产生足够强度即拆除底模,或新浇注楼面承受过大的集中载荷,如钢管、模板、钢筋的集中堆放,使混凝土受到冲击、震动、扰动等破坏而产生的裂缝。

裂缝深而宽,从受破坏部位向外延伸。

沉缩裂缝:

地基(模板)下沉或垂直距离较大的部位与水平结构之间因为混凝土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冷缝裂缝:

大面积混凝土分区分片浇注(未设施工缝)时,接茬部位老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出现冷缝,极易产生裂缝。

4.2.裂缝的防治措施

4.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4.2.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4.2.3.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4.2.4.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2.5.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

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

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4.2.6.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4.2.7.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4.2.8.采用综合措施,控制混凝土初始温度、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变化。

引起温差裂缝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

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

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4.2.9.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1)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2)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75%,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表面砼特别是大面积砼加强二次抹面或多次抹面,特别是初凝后终凝前的抹面,能有效消除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并注意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干缩裂缝:

根据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一般采取人工浇水自然养护,浇水时间7~14天,浇水频率以砼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准。

如能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湿麻袋、湿草袋、喷洒养护剂等方法养护,则可基本消除干缩裂缝。

湿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降低内部湿升,采用混合材料掺量大的水泥或在砼配合比设计时外掺一定比例的S95级矿粉和Ⅱ级粉煤灰,炎热天气采用加冰工艺,预埋冷却水管,寒冷天气延长拆模时间,拆模后在大体积砼外表采取保温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不超过25℃。

自收缩裂缝:

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与掺加量,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后浇带,道路砼终凝后及时切缝。

应力裂缝:

设计上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钢筋工程中加强箍筋、温度筋、分布筋、加力筋等正确安装。

载荷裂缝:

梁板底模拆除时间必须严格按照同条件试块强度要求,适当控制施工进度,待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以上方可上人进行施工作业,新浇楼面上钢筋、钢管、模板等分散堆放。

沉缩裂缝:

基础沉降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模板确保刚度、牢固支撑,不允许下垂和沉降,整体浇注时先浇竖向结构构件,待1.0~1.5小时混凝土充分沉实后再浇水平构件,并在混凝土终凝前二次振捣。

冷缝裂缝: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掌握混凝土浇注速度和凝结时间,炎热季节增大缓凝剂的掺量,当混凝土设备或运输出现问题时,及时设置施工缝。

五、现场裂缝分析

1、干湿--冻触循环作用的裂缝

干湿交替环境的混凝土由于浸水干燥的反复作用,相应的胀、缩变形会引起混凝土内裂缝的扩展。

特别在寒冷、严寒地区、冬季气温均在零度以下,水结冰

时体积膨胀会扩大裂缝。

破坏混凝土微观结构。

昼夜温差及气温波动,冻融作用会反复进行,结果不仅能引起裂缝,还会进一步异致混凝土老化,混凝土表面容易龟裂.因离析、沉降而发生顺钢筋微裂缝该处成为诱发冻融裂缝的部位。

冻融裂缝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混凝土的酥松、粉化、剥落。

在水位变动区的地下室外墙及水中桩体,受到浸水、干燥的反复作用,冻融循环影响也容易发生此类裂缝.引起混凝土酥裂、剥落最终异致截面削弱,降低机构抗力。

2、钢筋锈胀裂缝

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中氢氧化钙的碱性环境.被保护不会生锈(钝化)。

在环境中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氢氧化钙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成为中性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碳化”。

混凝土结构并不密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化作用逐渐渗入,最终将达到钢筋表面碱性的钝化模去除,这种现象称为“脱钝”。

六、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细小裂缝:

宽度小于0.5mm的细小裂缝,可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早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

注射前须用喷灯或电吹风将裂缝内吹干,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深入,缓慢注入。

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

此方法采用是做到了大缝隙的修补,但是也会因为膨胀原因造成周围的混凝土裂缝。

浅裂缝:

深度小于10mm的浅裂缝,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然后用毛刷将“V”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或电吹风吹干,然后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树脂胶泥压填在“V”槽上,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缝面按需要做成与构件面齐平或稍微突出成弧形。

对于较细较深的裂缝,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先凿槽后注射,最后封槽。

较宽较深裂缝:

先沿裂缝以10~30cm的间距设置注浆管,然后将裂缝的其他部位用胶粘带子以密封,以防漏浆,接着将搅拌好的净浆以2N/mm2压力用电动泵注入,从第一个注浆管开始,至第二个注浆管流出浆时停止,接着即从第二个注浆管注浆,依次完成,直至最后。

锚固法:

以钢锚栓沿混凝土裂缝以一定的距离将裂缝锚紧,该法多用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补强加固,既以恢复结构承载为目的的修补工程。

锚栓孔需用机构事先钻好,待锚栓锚固之后,再用水泥浆或树脂砂浆将栓孔密封。

6.1、裂缝原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处理,是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的技术。

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

静止裂缝,活动裂缝,正在发展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要考虑的因素:

判断裂缝是活动的还是静止的;是否影响结构安全;一般情况下应在裂缝趋于稳定,不再发展后进行处理,如果影响结构安全,要进行加固处理。

修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减少过多的渗漏、使裂缝处完全不漏水;防止钢筋锈蚀;是否需要加固处理;

6.2、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6.2.1.树脂灌注法;

  6.2.2.表面封闭法;

  6.2.3.钻孔嵌塞法;

  6.2.4.柔性封闭法;

  6.2.5.表面附加钢筋法;

  6.2.6.灌浆法;

  6.2.7.干嵌填法;

  6.2.8.钉合法;

  6.2.9.聚合物浸入法(重力渗入和真空渗入);

  6.2.10.迭合面层和表面处理法等等。

6.3、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基本原理、要点:

6.3.1.树脂灌注法:

环氧树脂是最常见的裂缝灌注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树脂可以灌入到0.05㎜的裂缝。

除某些特殊的环氧树脂之外,当裂缝是活动的、有渗漏的、不能干透的或者裂缝数量极多时,通常不易采用树脂灌注法。

6.3.2.聚合物浸入法

6.3.2.1重力渗入法低粘度的液态树脂可用来密封路面、桥面、楼面的不小于0.1㎜的裂缝。

将树脂涂刷到表面上,或者在水平表面上沿裂缝构筑临时的围堤,使树脂溢于裂缝表面。

6.3.2.2真空渗入法更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

先将裂缝表面密封,抽去真空,使裂缝中和孔隙中的空气全部排除。

再在大气压力下用纯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表面中。

6.3.3.钉合法当必须恢复主裂缝断面的抗拉强度时,使用钉合法比较适宜。

特别比较适宜在不会损坏周围结构的场合下用来锁闭活动裂缝。

用相对薄而长的金属“缝合U型钉”跨过裂缝嵌入事先开好的槽沟中,用无收缩砂浆或者环氧树脂基粘合剂来固定。

6.3.4.表面封闭法这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裂缝修补方法。

用于修补对结构影响不大的静止裂缝,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入。

6.3.5.灌浆法

6.3.5.1普通水泥灌浆大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可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

6.3.5.2聚合物灌注:

基于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氨聚合物的灌浆料,和水反应后形成固态沉淀物或泡沫材料,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6.3.6.钻孔嵌塞法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灌注墙体中的裂缝。

如果要求密封防水,孔中应填入柔性沥青来代替砂浆;如果灌注栓塞的作用比较重要,孔中则要灌注环氧树脂。

6.3.7.柔性密封法通常将活动裂缝转变为运动节缝是比较适宜的办法。

沿裂缝边缘开一凹槽并填入适当的柔性材料。

节缝底部使用隔离层。

6.3.8.粘贴法当运动不止作用于一个平面时,或者过度的运动已超过一个普通尺寸的凹槽所允许的范围时,或者不可以切割出槽时可使用这个方法。

用柔性的密封带盖住裂缝,仅将带的边缘部分粘住。

6.3.9.附加钢筋法

6.3.9.1普通钢筋首先将裂缝密闭,然后贯穿裂缝平面大约90°的方向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内,再将钢筋插入孔中使之粘合成整体。

6.3.9.2外部施加预应力通过后张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件的主要部分或者封闭裂缝。

6.3.10.干嵌填法用手工将低水灰比的砂浆连续嵌入裂缝,形成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的密实砂浆。

先在裂缝表面开槽,大约25㎜宽、25㎜深,清理后涂刷界面剂、连续嵌入低水灰比的砂浆。

6.3.11.迭合面层法:

当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裂缝,而且采用其它办法单独处理各个裂缝过于昂贵时,用这个方法来密闭、覆盖(不是修复)裂缝非常有效。

对于偶然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缝使用该法很有效。

6.3.11表面处理法

  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

表面贴补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6.3.1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

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6.3.1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6.3.14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

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七、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鉴于由于本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混凝土施工,主体沉降、混凝土收缩不稳定,我方对透缝部位进行详细标识记录,待主体封顶后对裂缝进行封堵处理。

处理工艺如下:

7.1.表面修补法

处理时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沿个别深进的裂缝凿成深15~20mm、宽30~40mm的V型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素水泥浆一度,然后用1:

(1~2)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为10~20mm,并压光。

如地下室外墙表面裂缝为防止。

渗水,应用水泥净浆(厚2mm)和1:

2.5水泥砂浆(厚4~5mm)交替抹压4~5层,在砂浆中可掺入1%~3%的氯化铁防水剂,可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

涂抹后3~4h进行覆盖洒水湿润养护。

7.2.改性环氧化学压力汽浆

压力改性环氧化学灌浆液是一种低粘度、高强度的改性环氧树脂补强化学灌浆材料。

由环氧树脂、改性液及三乙烯三胺组成,在催化剂作用下相分离而呈海岛状态结构,具有橡胶相改性环氧树脂效果。

它可灌性好,粘度低,强度高,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灌注细裂缝。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粘度(25℃)30~83.6MPa·s;纯胶体抗压强度58.5~118.3Mpa;纯胶体抗拉强度14.7~24.5MPa;固砂体抗压强度41.7~68.6MPa;劈裂抗拉强度3.5~4.5MPa;轴心抗压强度32MPa;弯曲抗压强度35MPa;抗拉强度2.75MPa;浆液的配合比:

改性环氧树脂乙二胺=100:

8(重量比)。

7.3、施工工序如下:

①表面处理。

用钢丝刷将裂缝刷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浮尘。

②粘贴进浆嘴。

用速凝胶将灌浆嘴粘在灌浆口上,间距300~500毫米,其布设原则为:

浆嘴宜设在裂缝宽度较大处,在裂缝的起点处和交叉点,均须粘贴进浆嘴。

③封缝。

用速凝胶封闭上下裂缝,两天后沿裂缝涂刷一层肥皂水,从进浆嘴通入压缩空气。

若肥皂水起泡,说明起泡处封闭不严,立即擦去肥皂水,并用速凝胶封堵密实。

④配浆。

用天平称取两种浆液原料,并根据气温及裂缝宽度进行小幅度调节,将浆液充分拌合并置于洁净胶桶待用。

若浆液超过3小时或流动性较差应停止便用,配浆量应充分考虑富余量。

⑤灌浆。

1)灌浆从裂缝的一个端头开始向另一端逐步进行;

2)灌浆工艺路线:

料桶→胶管→灌浆机→胶管→进浆嘴;

3)逐步加压,从0~0.25MPa后停止提高压力;

4)加压后注意观察,压力维持在0.25MPa不变;

5)与进浆嘴相邻的进浆口冒浆时,立即关闭阀门停止进浆,并迅速用堵头堵住冒浆的进浆口;

6)堵住冒浆口后,再打开阀门注3~5分钟;

7)拔开与第一个进浆口相连的胶管,随即堵住第一个进浆口;

8)拔开第二个进浆嘴堵头,与胶管相连进行灌浆,至一条缝灌完。

⑥复原。

72小时后将进浆嘴打掉,铲去混凝土板面上的胶泥。

7.4、射结构胶法

对于贯穿性裂缝宽度0.1mm≤W≤0.5mm用注射结构胶:

(1)、裂缝表面处理

a.用角磨机将裂缝割成宽1-2mm,深20-30mm的V型槽,并用钢丝刷将裂缝周围清除干净:

b.用吹风机等将裂缝处的灰尘清除。

(2)、打孔安装针头

在裂缝集中的范围内以15cm至25cm的距离打孔,预埋针头,拧紧;

(3)、裂缝灌注施工

施工前先用清水进行试注射,可得到相近的压力值。

将材料按配合比调均匀倒入灌浆机,管口注入预埋好的针头中,压力保持在0.3~0.6Mpa,待压力稳定5分钟压力表不再回落后,且浆料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