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30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docx

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压强与浮力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

压强与浮力

考点一:

固体压强

1.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p变小       

B.F不变,p变小  

C.F不变,p变大

D.F变大,p变大

2.如图所示是四枚图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B.图钉帽做得很宽可以减小压力

C.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D.图钉帽做得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________,压强________,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考点二:

液体压强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形成连通器的是

2.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F1>F2B.p1>p2F1<F2

C.p1<p2F1<F2D.p1>p2F1>F2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由一细管相通,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开关关上,在两容器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容器的上口密封,打开开关K后,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乙的水面比甲中的水面高出一些为止

B.甲中的水不能往乙中流,水面高度都不变

C.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为止

D.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甲的水面一定比乙的高

5.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_____.(“变大”“不变”,“变小”)

6.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总质量为450g,底面积为50cm2,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a.

7.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___的压强(选填“向上”或“向下”).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_(“变小”、“不变”或“变大”).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位置处(ρ煤油<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位置处(ρ盐>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向上凹进”、“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

8.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1)该装置________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

(2)如图甲所示,当探头在水中慢慢下移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甲图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酒精(液体未溢出),则会出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探头受到的浮力将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三:

大气压强

1.日常生活中使用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A.坚固耐用B.缩短水沸腾时间

C.增大压强,降低水的沸点D.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2.如图所示,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下压时,A、B阀门的状态应是

A.A、B阀门均打开B.A、B阀门均闭合

C.A阀门打开,B阀门闭合D.A阀门闭合,B阀门打开

3.著名的______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____.1个标准大气压=_____Pa

4.以下是物理课本《大气压强》中节选的“想想做做”的内容,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关键要将瓶口________;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该注意手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直接接触瓶身;

(2)在把“自制气压计”由一楼带到七楼的活动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________;

(3)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考点四:

流体压强

1.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________图中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上表面的压强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小实验中,不能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是

3.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气体压强跟气体流速的关系”.

(1)写出你选用的器材:

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

________

考点五:

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1.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甲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烧杯,水,细线,长方体金属块,弹簧测力计。

小明将金属块沿最长的边先后两次浸在同一烧杯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A、B所示,他发现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B图,但是他再按图C、D所示将此金属块两次浸没于此烧杯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于是他得出结论:

在物体未浸没于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有关,越深,浮力越大;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所受浮力大小则与深度无关。

(1)图E为小明某次将金属块(重5N)浸入到水中静止时的情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此时金属块受的浮力为N;

(2)同组的小惠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她做了如下实验:

将金属块沿较短的一边浸入水中,当达到与图A中相同的深度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与A图的示数不同,则表明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与A图中的也不同,因此她认为“物体未浸没于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也无关”。

你认为她的实验能证明她的结论正确吗?

(选填“能”或“不能”)。

(3)请你用上述器材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惠的结论正确。

【提示:

请仿照

(2)中小惠的实验方案的表述方式表述】:

考点六:

阿基米德原理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__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__.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便是:

F浮=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10dm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3,这时水的深度为8dm.(g取10N/kg,p水=1.0×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考点七:

物体的浮沉条件

1.在以下各情况中,水对轮船向上的压力增大的是

A.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

B.轮船由东海驶入长江

C.轮船在码头卸载货物

D.轮船在码头装载货物

2.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试验任务.该航母长约315米、宽约7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5万吨.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N.航母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_____,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g取10N/kg)

3.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t,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m3.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潜行:

指潜水艇浸没)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

4.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

(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 N(取g=10N/kg).

(2)该舰已经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标志着航母的战斗力已经形成.当舰载机着舰后,浮力将________ (不变/变小/变大).

5.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

F浮______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020中考复习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七:

压强与浮力参考答案

考点一:

固体压强

1.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p变小       

B.F不变,p变小  

C.F不变,p变大

D.F变大,p变大

【答案】B

【解析】

由图知道,把A向右移动后,重心还在桌子上且处于静止,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

知道,由于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增大,A对桌面的压强减小,故选B.

2.如图所示是四枚图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B.图钉帽做得很宽可以减小压力

C.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D.图钉帽做得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C

【解析】

图钉尖做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对墙壁的压强;图钉帽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手的压强,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________,压强________,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变大

【解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提高砍柴效率.

4.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答案】

(1)如图所示

(2)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大①

【解析】

(1)力的示意图画法,先确定受力物体为海绵,再确定受力方向竖直向下,作图如图所示;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乙图的压力大于甲图的压力,现象是乙图的作用效果明显,故结论为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大.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受力面积一定,即每一车轴,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因为压力越大,对地面破坏力越大;故选①.

考点二:

液体压强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形成连通器的是

【答案】C

【解析】

A.茶壶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下水弯管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自动供水装置的瓶子倒置,上端不是开口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船闸工作时,船室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F1>F2B.p1>p2F1<F2

C.p1<p2F1<F2D.p1>p2F1>F2

【答案】A

【解析】

AC.正立时水全部压在瓶底,而倒立时只有一小部分水压在了瓶盖上,由于水是一样多的,所以正立时水面底部的压力较大,故A正确,C错误;

BD.不管正立还是倒立,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而倒立时受力面积较小,所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B、D错误;

应选A。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A

【解析】

如图所示,压强计

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综上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由一细管相通,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开关关上,在两容器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容器的上口密封,打开开关K后,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乙的水面比甲中的水面高出一些为止

B.甲中的水不能往乙中流,水面高度都不变

C.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直到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为止

D.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甲的水面一定比乙的高

【答案】D

【解析】

开关K打开前,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根据p=ρgh可知,甲中水产生的压强大于乙,则打开K之后,甲中的水将向乙中流动;但由于甲的上口密封,水面下降后,水面上方密封的气体随着体积的增大压强将减小,即小于大气压p0;当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开关处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因为p甲=p空+ρ水gh甲,p乙=p0+ρ水gh乙,所以p空+ρ水gh甲=p0+ρ水gh乙,因为p空ρ水gh乙,可得h甲>h乙.说明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最终甲的水面一定比乙高.故选D.

5.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_____.(“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变小

【解析】

在试管倾斜时,水的总量不变,水的深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

6.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总质量为450g,底面积为50cm2,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a.

【答案】4.5900

【解析】

由题意知:

总质量m=450g=0.45kg,受力面积S=50cm2=0.005m2,g=10N/kg,则所受的重力为G="mg="0.45kg×10N/kg=4.5N;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4.5N,对桌面的压强p=F/S=4.5N/0.005m2=900Pa.

7.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___的压强(选填“向上”或“向下”).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_(“变小”、“不变”或“变大”).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位置处(ρ煤油<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位置处(ρ盐>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向上凹进”、“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

【答案】

(1).向上

(2).变大(3).向上凹进(4).向下凸出

【解析】

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变大.

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位置处(ρ煤油<ρ水),管内煤油柱产生的压强小于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最终橡皮薄膜向上凹进.

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位置处(ρ盐>ρ水),盐水和水面相平,因为盐水的密度大,盐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大,最终橡皮薄膜向下凸出.

8.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1)该装置________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

(2)如图甲所示,当探头在水中慢慢下移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甲图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酒精(液体未溢出),则会出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探头受到的浮力将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不是

(2).大(3).不变(4).无关(5).变大(6).变大

【解析】

(1)该装置为压强计,其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所以该装置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所示,当探头在水中慢慢下移时,深度增加,压强增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增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由图乙知道,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说明在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即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

(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酒精,则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压强增大,所以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变大,此时探头受到的浮力将会变大.

考点三:

大气压强

1.日常生活中使用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A.坚固耐用B.缩短水沸腾时间

C.增大压强,降低水的沸点D.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答案】D

【解析】

高压锅闭封性好,锅内气压高,所以水的沸点高,达到的温度就会高,所以饭熟的更快.这才是使用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故选D.

2.如图所示,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下压时,A、B阀门的状态应是

A.A、B阀门均打开B.A、B阀门均闭合

C.A阀门打开,B阀门闭合D.A阀门闭合,B阀门打开

【答案】D

【解析】

由图知道,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上时,活塞向下压,阀门B在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关闭,阀门A被水冲开,水进入活塞的上方;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下压时,活塞上提,阀门B打开,在外界大气压在作用下,水进入圆筒中;而活塞A关闭,活塞上面的水被提到出水管口,综上所述,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3.著名的______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____.1个标准大气压=_____Pa

【答案】

(1).马德堡半球

(2).托里拆利(3).1.013×105(或1.01×105)

【解析】

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其最早测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是1.013×105Pa.

4.以下是物理课本《大气压强》中节选的“想想做做”的内容,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关键要将瓶口________;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该注意手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直接接触瓶身;

(2)在把“自制气压计”由一楼带到七楼的活动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________;

(3)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1).密封

(2).不要直接接触瓶子(3).增加(4).减小(5).上升

【解析】

(1)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要将瓶内气体密封好,防止漏气;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即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瓶子;

(2)把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带到二楼过程中,由于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大气压,而使管内的水面变高,即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增加,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小;

(3)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所以,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上升.

考点四:

流体压强

1.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________图中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上表面的压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大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大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小于模型下方的压强;B、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小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小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大于模型下方的压强,符合题意.C和D、C和D上方和下方的形状相同,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等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等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等于模型下方的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如图所示的小实验中,不能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是

【答案】C

【解析】

用嘴在两纸片中间向下吹气时,两纸片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两纸片中间的压强小于两纸片两侧的压强,故纸片向中间靠拢,故A不符合题意;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故B不符合题意;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当用嘴向漏斗中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所以乒乓球不下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气体压强跟气体流速的关系”.

(1)写出你选用的器材:

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

________

【答案】

(1).两张纸

(2).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3).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析】

根据对气体压强跟气体流速的关系的了解,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