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15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docx

QC小组基础知识讲义1

第一节QC小组的概念

一、QC小组的定义

质量管理小组(又称QC小组)是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

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营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二、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QC小组是企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QC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

一是组织原则不同。

QC小组根据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自愿的原则,自上而下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二是活动的目的不同。

QC小组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小组;三是活动的方式不同。

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形式。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的不同:

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的组织,但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用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管理问题,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性。

主要特点:

1、自主性。

即自愿参加、自主管理;

2、目的性。

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和企业的素质;

3、群众性。

人人都可参与,群策群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4、民主性。

小组成员可轮流担任某个课题的小组长,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集思广益,发扬民主;

5、科学性。

活动遵循PDCA工作程序,用数据说话,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QC小组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尊重人,创造愉快的环境;

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

3、提高职工素质,为企业和社会作贡献;

4、发扬自主管理和民主精神。

第二节QC小组的组建

一、组建QC小组的原则

1、自愿参加,自愿结合。

在组建QC小组时,小组成员是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提出开展活动的要求;

2、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3、实事求是,联系实际。

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争取组建一个,成功一个,以取得较好的示范效应;

4、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自上而下是组建QC小组的过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础。

二、QC小组的分类

1、“现场型”QC小组

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职工为主体,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范围主要在现场。

此类小组选题较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较短,易出成果,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大。

2、“攻关型”QC小组

由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3、“管理型”QC小组

由管理人员组成,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4、“服务型”QC小组

由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职工组成,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在服务现场,活动课题较小,时间不长,见效快。

5、“创新型”QC小组

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

它所要解决的课题及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所以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可以有多个方案,经过分析和评价选出最佳方案为其主要内容。

三、QC小组的组建程序

1、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适用于由同一班组(或同一科室)内的部分成员组成的现场型、服务型,包括一些管理型的QC小组。

所选课题一般都是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较小课题。

这样组建的QC小组,成员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2、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由企业质量主管部门提出全企业开展QC小组的方案,然后与车间(部门)的领导协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QC小组。

这种程序较普遍地被“三结合”攻关型QC小组所采用。

此种组建的QC小组易结合企业的方针目标,抓住关键课题,又有领导与技术人员的参与,活动易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有利于取得成效。

3、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通常由上级部门推荐课题,经基层选择和认可,便可组成QC小组。

这样组建的QC小组既能使活动课题紧密结合实际,目标明确,又利于调动小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予积极倡导。

四、QC小组成员的组成及要求

QC小组成员由组长和组员组成,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具体人数应根据所选课题涉及的范围、难度等因素确定。

QC小组组长是QC小组的核心人物,QC小组是否能有效的开展活动,组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组长的要求是:

1、小组组长应是QC小组活动的热心人,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

2、QC小组组长无论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还是在质量管理知识方面都应比一般的职工水平高。

3、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QC小组成员应按时参加小组活动,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支持组长工作,在共同活动中,组员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协调、融洽的工作环境。

五、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是QC小组组建的一道重要程序。

QC小组建立以后,要主动到公司企管处登记注册。

QC小组注册登记后,就被纳入企业QC小组管理计划中,在随后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便于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

第三节QC小组活动

QC小组建立后,就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应遵循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程序,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正确、恰当地运用统计方法,达到预期目标。

各步骤与PDCA的关系如图所示:

 

P

 

D

C

 

A

一、选择课题

QC小组组建后,要开展活动,首先要选择课题,课题选择是否恰当,对于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课题来源有三个方面:

1、指令性课题;2、指导性课题;3、由QC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在这三个课题来源中,大多数QC小组需要自己选择课题,在选题时可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1、针对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

2、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

3、从顾客(下道工序也是顾客)不满意的问题去选题。

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课题宜小不宜大,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

2、选课题要先易后难,避免久攻不下;

3、选题理由要充分,应明确选择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要求简明、扼要、用数据表达。

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头脑风暴法、亲和图、水平对比、流程图等。

二、现状调查

课题确定后,就要对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明确主攻方向,同时也为目标值的确定提供充足的依据。

现状调查要用数据说话,并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收集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可比性,不能主观臆造;

2、注意收集数据的时间性,对调查的起止时间要有一定的约束,起止时间至少一端要为QC小组活动时间所覆盖;

3、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并对分类数据进行分析。

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

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等。

三、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QC小组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值时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值应与课题一致,目标值通常以1个为宜,最多不超过2个;

2、目标值要明确表示,就是用数据来表达目标值,只有量化的目标值才能检查,才能对比;

3、要说明制订目标值的依据,即陈述清楚,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能。

避免用豪言壮语、口号式的内容作为制订目标值的依据。

设定目标值所用的方法:

柱状图、折线图等简易图表。

四、分析原因

通过现状调查,明确了主要质量问题,接下来就可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原因时,QC小组成员要广开思路,找出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全部原因。

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现状调查中,已找出问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要从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等各种因素角度把影响的原因都找出来,尽量避免遗漏;

3、分析原因要彻底,就是要展开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分析原因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等。

五、确定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原因,在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上的末端因素有很多条,都可能是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这一步就是要对这些原因进行鉴别,把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来,以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确认主要原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现场验证。

即到现场通过实验,取得数据来证明,这对方法类的因素进行确认是非常有效的;

2、现场测试、测量。

即是到现场通过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进行比较,看其符合程度来证明。

这在对机器、材料、环境类因素进行确认时,常常是很有效的;

3、调查分析。

有些数据不能用测试、测量的方法取得数据,如对于人的方面因素,则可设计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调查,取得数据后确认。

主要原因确认时要注意:

1、末端因素要逐条确认,否则就可能把本来是主要原因的因素漏掉,以致于采取的对策没有针对主要原因而效果不佳;

2、确认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六、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确定后,就要分别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通常使用对策表。

对策表是整个改进措施的计划,是下一步实施对策的依据,必须做到对策清楚,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定对策要按“5W1H”原则来制定,即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

按“5H1W”的原则,常用的对策表的表头为: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制定对策需注意的问题:

1、对策应与确定的主要原因相对应,针对要因制定对策;

2、对策应能实施和检查,不应只罗列空洞口号;

3、尽量依靠小组自身的力量实施对策,并由不同的小组成员来承担,做到全员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制定对策常用的方法有:

简易图表、PDPC法、矢线图、优选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等。

七、实施对策

实施对策是QC小组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要把计划变为现实,取得实效。

实施对策,要严格按照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计划加以实施。

实施对策需注意的问题:

1、必要时应修改对策。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应及时修改对策,经小组成员讨论通过,按新的对策实施;

2、每条对策实施完毕后,都要将结果与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比较,以检查对策实施是否达到了要求;

3、做好详细的活动记录。

把每条对策的具体实施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地点与具体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都加以记录,以便为整理成果提供依据。

八、检查效果

检查的目的是确认实施的效果,其方法是把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及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

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比较,是要明确改善的程度;而与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是确认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如果未达到预期目标,也是正常和允许的,但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再次从现场调查开始,重新设定目标值,开始新一轮PDCA循环。

检查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经济效益的计算要实事求是,一般计算的时间范围不超过QC小组活动期(包括巩固期),并需经财务主管部门的确认;

2、有关技术、安全、环保方面的效果,需经技术、安全、环保主管部门的确认。

九、巩固措施

巩固措施是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有关技术和管理文件之中,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采取巩固措施时需注意的问题:

1、未经证明有效的措施,不能纳入巩固措施内;

2、文件的修改必须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修改文件。

十、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在完成课题,取得成果后,要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此次活动,解决了本课题后,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可以把这些遗留问题或者是小组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下一轮PDCA循环的新课题;

2、检查在活动程序方面,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明方面,在方法的应用方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在总结有形成果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通过活动取得的无形成果,这些效果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QC小组活动成果

QC小组在完成了一个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果后,都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整理报告,准备发表,以期交流和表彰。

一、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

(一)整理成果报告的步骤

1、由QC小组组长召集全体组员开会,认真回顾本课题活动的全过程,总结活动的经验教训。

会上确定整理成果报告的分工及下次集体讨论修改成果报告初稿的时间等;

2、按照分工,搜集和整理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和资料。

原始记录和资料包括:

小组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现状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和调查记录,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试验、检测、分析的数据和记录,以及课题目标值在活动前后的对比资料;

3、由执笔人在掌握上述资料和总结会上大家谈的意见基础上,按照QC小组活动的程序整理成成果报告(初稿);

4、将整理出来的成果报告提交全体会议,进行认真讨论、修改、补充、完善,最后由执笔人集中大家意见,修改完成成果报告。

(二)总结、整理成果报告要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2、把活动中所下的功夫,努力克服困难,进行科学判断的情况总结到成果报告中去;

3、成果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尽量做到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以使成果报告清晰、醒目;

4、不要用专业性太强的名词术语,在不可避免时(特别是在发表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必要的解释,要让与会者听懂。

二、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

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是QC小组活动的一大特色。

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QC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2、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3、使QC小组活动和优秀QC小组的评选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

成果发表根据发表的层次不同,主要可以分为:

现场发表和大会发表二种。

在现场进行成果发表交流,由于参加者对成果的有关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发表时,可以只介绍成果的关键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

提倡在现场采用“一张纸”、“一块黑板”的发表方式,务求简化、求实有效。

发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通常采用的实物对比、现场演示或集体共同发表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大会发表是指很多个QC小组按一定次序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成果,以便交流和评比。

对发表的成果可提出一些统一的要求。

如要上报成果报告,要带投影胶片或幻灯片,发表时间一般为15分钟,并有5-10分钟的提问答辩时间等。

评委要对发表的成果进行讲评,并现场打分决定名次。

组织成果发表需注意的问题:

1、公司企管处认真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选聘有一定经验、资力和能力的人员担任评委,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小组活动成果;

2、每个成果发表答辩后,应由评委给予讲评,讲评既要肯定小组成果的优点,好的做法,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成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指出如何改进;

3、组织者要尽可能请到与发表会同一层次的最高主管领导参加会议,并为获奖的优秀QC小组颁奖。

第五节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激励

一、评审的原则

(一)从大处着眼,找主要问题,评审重点应是:

1、成果所展示的活动全过程是否符合PDCA的活动程序;

2、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以及所用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

3、统计方法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

(二)要客观并有依据

评审一定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特别是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每条都要有依据,以理服人。

(三)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

企业在内部评审时,必然会涉及到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企业应在专业技术方面把好关,但在提出评审意见时也要侧重管理技术方面提出。

(四)不要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评选优秀QC小组

在评审时不要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否则,占大多数的“现场型”、“服务型”QC小组的成果就无法进入各级优秀QC小组的行列,这必然会挫伤广大现场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所以在评选时不仅要看经济效益,也要看社会效益,不仅要重视有形成果,也要重视无形成果,不仅要鼓励大成果,也要鼓励小成果。

二、评审的方法

企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由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两部分组成。

现场评审是对QC小组成果进行评审的重要方面,由公司企管处聘请熟悉QC小组活动的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按评审的标准进行计分。

发表评审可在企业举办的QC成果发表会上进行,也要由公司企管处聘请熟悉QC小组活动的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按评审的标准进行计分。

把上述两项综合起来,就是对该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的总成绩。

企业评审应侧重审核成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上,因此现场评审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为宜。

各级质协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一般只进行发表评审。

为保证评审质量,在评选省级优秀QC小组时,必须聘任省级QC小组诊断师担任评委,在评选国家级优秀QC小组时,必须聘任国家级QC小组诊断师担任评委。

三、QC小组活动的激励

当QC小组成员以极大的的热情,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开展活动,并取得成绩后,如何使这一奋发向上的热情得以保持,并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这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如:

向取得优秀成绩的QC小组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物质奖励,同时还可以采取关怀与支持激励、培训激励、组织激励等手段来调动全体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