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01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2.(2012·广东中考)关于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3.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

SiO2+2C====Si+

nC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4.(2012·株洲中考)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B.32C.64D.96

5.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2CO2B.C+CO22CO

C.H2+Cl22HClD.2H2+O22H2O

6.(2012·眉山中考)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7.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①CaO+H2O====Ca(OH)2

②Mg(OH)2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2MgO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②③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8.(2012·徐州中考)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2CuO+O2↑+4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二、填空与简答题

9.(2012·苏州中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锌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盐酸与碳酸氢铵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制备波尔多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10.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

“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

___________。

(3)已知m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_________m2。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的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造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

请写出合成气与Fe2O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

(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2011·哈尔滨中考)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_________;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某稀硫酸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0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47.67g。

请你通过计算,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需消耗气体或产生气体,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B中,蜡烛燃烧既有气体参加也有气体生成;C中,镁条燃烧要消耗氧气;D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三个实验均需在密闭容器中完成。

2.【解析】选B。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或“跟”,故A和C错;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反映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故D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故B正确。

3.【解析】选B。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B正确。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选项C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的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选项D也错误。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根据化学方程式能求各物质的质量比;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4g+18g-14g=48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A与B的质量比为28∶(3x),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相等,所以28∶(3x)=14∶48,可求得x为32,所以选B。

【拓展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注意搜集题中已给信息,并会运用质量守恒求出未给出的物质的质量。

(2)根据两物质的质量比和其中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比例式求另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注意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不能相乘进行计算,只有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求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时才要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5.【解析】选A。

分析图示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另一种化合物,且单质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故选A。

【拓展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不可标“↑”或“↓”。

2.燃烧一般是指化学反应中的发光、放热的现象。

在反应条件中,要写成“点燃”不能写为“燃烧”。

3.“点燃”“加热”与“高温”条件的选择

(1)点燃:

是指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过程。

(2)加热:

指用温度一般不超过500℃的热源对物质持续供热的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用“△”表示。

(3)高温:

是指温度一般超过500℃的热源(如酒精喷灯)对物质持续供热的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用“高温”表示。

6.【解析】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