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0576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docx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册高二语文新教材备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单元导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

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本单元所学习的作品,有的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有的展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中国革命的意义;有的描绘革命斗争的场景,反应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

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教材定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篇文章。

本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

通过七个部分,交代了自己创作的缘由,纪念了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爱国青年,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

同时,对文中的语句反复品味,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素养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2.分析文章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梳理情感脉络。

3.概括事件,分析文中几类人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4.鉴赏并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2.了解“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

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

散文的最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3.相关背景

1926年初,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高潮的前夕。

在北方,原属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受南方革命势力的影响,把他所率的军队改称“国民军”。

同年3月,冯玉祥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公开出面援助奉系,于3月12日炮击国民军;16日,日本又纠合英、美、法、意等国公使,以八国名义发出最后通牒,并限48小时以内答复。

北京各界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抗议所谓的最后通牒,于3月18日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并集体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当请愿队伍走到执政府前时,段祺瑞竟命令卫队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在这次惨案中牺牲。

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4.解题

①“记念”即“纪念”,有深切怀念之意。

②“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

③“君”,是对人的尊称。

5.了解“刘和珍”

刘和珍(1904年—1926年3月18日),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寥落(liáo)长歌当哭(dàng)菲薄(fěibó)

洗涤(dí)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ào)赁屋(lìn)

喋血(dié)尸骸(hái)立仆(pū)殒身不恤(xù)

2.解释词语。

长歌当哭:

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菲薄:

微薄。

广有羽翼:

到处都有帮凶。

桀骜:

形容性情倔强。

喋血:

形容杀人多而血流满地。

殒身不恤: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

介绍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

交待写作目的。

第三部分:

回忆认识过程。

第四部分:

抒写惊愕、义愤。

第五部分:

叙述遇难经过。

第六部分:

总结经验教训。

第七部分:

热情讴歌赞颂。

【思考2】试概括本文的线索

明确本文以“悲痛──愤怒──理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内容,理解含义

1.作者为什么从追悼会写起而不是以时间为序从惨案写起?

明确交代写作用意:

一是“将此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即为死者;二是提醒人们不要忘却烈士,即为生者。

2.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

鲁迅说:

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

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3.请指出文中“煤”、“木材”、“一小块”、“其”的含义。

明确煤: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革命胜利的果实。

木材:

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一小块:

革命胜利成果。

其:

木材(流血牺牲)。

4.引用陶潜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鲁迅引用此诗句,鲁迅肯定了殉难者精神价值,烈士精神长存,会在亲族、师友、爱人的悲哀的心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引用《挽歌》诗句,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5.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①“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②“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还没有行动起来(觉醒)的人们。

 

③“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

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其牺牲的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充满着感奋之情。

7.作者在第六部分第一段写道: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从文字上看,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这一斗争方式并不赞成。

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

明确观点一: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

因为徒手的学生面对的是一群武装的反动军警,学生前往请愿,只能是飞蛾投火。

我认为学生爱国热情可嘉,但要讲究斗争策略。

观点二:

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虽然斗争应讲究策略,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如果等策略想好,帝国主义的大炮早就打过来了。

为了显示中国人民的反帝决心,使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段祺瑞执政府感受到人民的力量,作为进步思想代表的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请愿,有何不可?

我们不能因为敌人凶残而停止斗争!

【思考2】分析人物

1.文章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写出了她的哪些品格?

明确①预定《莽原》,体现其追求真理的品格

②“风潮”领袖,体现其敢于反抗的品格

③虑及母校,体现其

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④府门喋血,体现其勇敢坚强、敢于抗争的品格

⑤难中救助,体现其从容善良的品格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的革命青年。

2.本文除了写刘和珍之外,还写了哪些人?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请简要分析。

明确一类是爱国青年,如:

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等请愿的猛士。

作者对其表达了沉痛地悼念、高度地敬佩。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流言家等,作者对其表达了深深地厌恶和痛恨。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作者对其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见作者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思考3】鉴赏艺术手法

1.作者是如何充分地抒发悲愤之情,并达到打动读者的目的的?

明确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于细微处见真情。

①反复细节。

在第三、四、五部分中,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居然四次用几近雷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

更何至于无端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呢?

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使反动文人的所谓“暴徒”之说不攻自破,使刘和珍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②再现细节。

在第五部分中,作者细腻刻画,生动而又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

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些语句读来真如现场的目击,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鲁迅先生都再现得精确之至。

这些“再现细节”都是“血淋淋的”,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点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令人如鲠在喉,忍不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杀人者,直斥残酷无情的反动派。

2.作者是如何塑造刘和珍的形象的?

明确①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②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

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③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

④运用反衬手法。

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⑤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思考4】鉴赏语句,分析情感

1.“我将深……逝者的灵前。

明确“非人间”,指社会的黑暗;“最大的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之情;“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后死者”,即作者。

全句意为:

我要深味这人间地狱的浓黑的悲凉;我要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黑暗的社会中,抒发自己强烈的悲愤之情,作文纪念死者。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者和幸福者”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他们当然承受着超乎寻常地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这句话赞扬猛士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

鲁迅向来倡导对现实对人生直面的态度。

“对“真的猛士”的赞扬与下文对庸人的批判,形成鲜明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鲁迅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3.“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①“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

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②“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

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正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

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

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③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

“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苟活者”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会依稀地看到隐约的希望,在烈士的精神感召下,逐步觉醒,增长勇气;“真的猛士”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

【思考5】对比阅读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

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

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得了刘女士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我准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

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是最热烈参加的,并非一般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而且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从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

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弗[即许寿裳(1883—1948年),字季弗,浙江绍兴人,教育家]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数小时。

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象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

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爱的领袖,因为她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

功课上面,是很用功,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

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弟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

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挠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学革命之领袖。

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

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

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

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满面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劳,好像全不在心上。

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刘女士的英文作文簿,是她死的前一日交来的,一直到现在总是不忍翻开看。

今天毅然打开看,最后一篇的题目是:

“SocialLifeintheCollege”,后记Mar,16,1926,就是她死前二天做的。

刘女士总是懊恼自己的英文程度太差,以前旷课太多,其实一看她的英文倒是很流畅通顺的。

这一篇文中有很多可以引起我们感叹之语,很可以使我们知道她求学的心切,及上回因受摧残而旷学是如何逼不得已之事。

里头有一段说(尽依原文,未改只字):

[篇幅所限,以下三段英文原文删去,只保留本文作者的汉语译文——编者注]

(“人常说,学生时期为最快乐之日,但是我不敢赞同。

我相信世上永无快乐之日,而学生时期,亦多纷扰。

”譬如吾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自从我进校以来即永未见宁日。

我不敢回忆我在校过去的生活。

“现吾校已比较安静,我正预备静心求学。

但是又风闻新教育总长马君武氏又正在阴图扰乱教育界。

若今日之安宁,我们又不能享受了。

啊,这是何等可怕!

”)

从这一篇中就可知道刘女士求学的热心及她受章士钊摧残的困苦感觉。

同时也可以看见她对于政治的识见,远在一般丧家狗之文妖与名流之上。

本学期创办英文自修室,她就很高兴的来预备努力研究,屡次来问我如何可以进步英文。

我所说应买的书如Ox―fordPocketDictionary,她都很快就买来,果真如她所预料,自章士钊马君武再讲整顿学风,“若今日之安宁情况,我们又不能享受了。

啊,这是何等可怕”。

杨女士我虽然不深知,不能够详细表述,总也是女师大革命先烈之一。

我希望有女师大同学能把她的生活较详细地叙述出来。

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

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得可惜,却也死的可爱。

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

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

一九二六,三,廿一日。

(二女士被难后之第三日)

(《剪拂集·大荒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有删改)

问题1:

本文与《记念刘和珍君》是同一时期、针对同一事件的两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与《记念刘和珍君》有哪些异同?

明确《记念刘和珍君》中表露的是“悲愤”的情感,对烈士的悲和对反动派的愤恨。

本文流露出的情感是悲痛与惋惜,对自己学生逝世的悲痛和国家失去这样有为的女界领袖的惋惜。

问题2:

本文与《记念刘和珍君》从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鲁迅先生的文章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以议论、抒情为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以记叙为主,中间融人抒情,记叙了刘和珍的若干生活细节,表现了刘和珍的高贵品质和对英才早逝的痛惜之情。

五、技法点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技法指引】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是指在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对所记叙的人物、事件等加以评述,表明见解,或是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抒发内心强烈的感情的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能引起读者联想,激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画龙点睛,表现文章主题;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写法指导】运用这种手法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叙述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

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中的,能启迪读者,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二)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

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意深刻。

(三)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在记叙文中,有时议论中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好恶喜怒,洋溢着感情色彩,这种和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迁移运用】

请以“忘记”为话题,写一段文字,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不少于300字。

明确示例: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

十几年的全都在这儿啦。

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吗?

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

”看着她在我面前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

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八年了,一眨眼的工夫。

”她轻轻叹息。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

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差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

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而且还有一种隐隐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

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

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

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被我忘却。

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六、明晰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与刘和珍君的交往和对“三·一八”惨案烈士遇难情形的描述,愤怒地控诉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赞颂了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并以无比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尊敬,严肃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与意义,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七、拓展阅读

鲁迅的馈赠

孙郁

在现实生活里,鲁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横眉冷对所有的人,而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

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

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这种关怀与爱,显得非常感人。

那时候,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

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

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

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

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

萧军也是这样,东北人,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

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

生活中鲁迅很率真,完全是那种性情中人,鲁迅早期的朋友和鲁迅闹翻了,为什么闹翻的?

因为鲁迅觉得“这些人有的时候在那里莫名其妙装孙子”。

其实,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

在我的了解中,鲁迅的爱好很多,他喜欢买画册,看外国电影,他买了大量的汉砖、拓片,各种各样的文物。

鲁迅对现代画派也很喜欢。

而且鲁迅特别注重风俗的研究,对地域文明有特别的感受。

由此而来,他翻译了很多这方面的书。

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打扮带来了很多麻烦,经常受到羞辱。

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的人不肯把钱给他,因为他们不相信穿着破烂的人有能力取这么多钱。

还有一次警察看到鲁迅提着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因为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

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