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574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docx

新生儿常见内科疾病首次病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本病发生主要与围产期缺氧有关。

任何原因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引起血氧浓度降低的因素均可造成新生儿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上出现脑病的表现。

本患儿有明确围产期缺氧史,生后即出现(反应弱,易惊,少哭,少动,强刺激后哭闹,吃奶欠佳,抽搐一次,睡眠多,较强刺激后哭闹,吃奶欠佳),入院查体:

精神反应弱,易激惹,嗜睡,哭声尖直减弱,四肢肌张力减低增高,新生儿(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引出不完全),颈牵拉征减弱。

外院检查头颅CT示,CT值Hu。

故考虑本病诊断成立。

待入院后观察神经系统恢复情况以协助分度。

鉴别诊断:

1.新生儿颅内出血

产伤及缺氧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患儿生后不久即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临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易鉴别。

本患儿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窒息史,精神反应弱,少哭,少动,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入院后查体四肢肌张力增高,新生儿反射引出不完全,应警惕是否存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但患儿无难产史及产伤史,且头颅CT未见硬膜下、小脑幕下、大脑幕下等部位出血,故不支持。

2.电解质异常

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等均可致惊厥发作或反应弱,本患儿入院查血生化示电解质大致正常,不支持。

3.先天遗传代谢病

既往有新生儿时期死亡的同胞,出生时正常,以后临床症状恶化,治疗不好转。

多有特殊表现:

粗陋面容、毛发异常、特殊尿味、汗味。

眼、关节、骨异常。

慢性症状有体重不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尿酮体阳性。

可行尿筛查、血氨、血乳酸、特殊酶学检查。

本患儿无特殊面容,既往无类似同胞,入院检查无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表现,暂不支持,必要时查血氨、血乳酸、尿筛查等协诊。

4.其他

如先天脑发育畸形,也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已查头颅CT未提示存在。

1.一般治疗:

保静、保暖。

2.加强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血气、血糖、血电解质、肾功及出入量等的监护,及时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

3.三支持:

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必要时吸氧;维持各脏器血流灌注,及时纠正低血压,必要时可应用多巴胺持续静脉泵维;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

4.早期限制液量以免加重脑水肿。

5.止惊:

予鲁米那首剂20mg/kg肌肉注射,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Q12h口服。

必要时予安定或水合氯醛止惊。

6.如频繁惊厥,可予20%甘露醇1.25-2.5ml/kg.次静点降颅压。

7.改善脑细胞代谢:

能量合剂静点。

因患儿有惊厥,暂不用CTP静点。

8.患儿病情平稳后加抚触,如无高压氧禁忌症加高压氧治疗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9.VitK1:

3mg/d静点预防新生儿出血病。

10.予头孢呋辛静点防治感染。

11.完善各项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头颅B超、头颅CT、EEG、心电图等。

12.请示上级医师指导诊治。

13.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成立,入院后完善相应检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协助脑病分度,以估计预后。

该患儿随时有病情变化,可能留有后遗症,已予积极治疗,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呕吐待查:

本患儿生后天出现呕吐,表现为……,诊断为新生儿呕吐,分析原因如下:

1.内科疾病

(1)喂养不当:

由于喂养次数过频,喂奶量过多,换奶方或浓度不合适,奶过凉或热,喂奶后过多过早翻动小儿,均可引起呕吐,但并非每次奶后均吐,量不定,吐物为乳汁和乳凝块,改善喂养方式可缓解。

患儿为母乳+奶粉混合喂养,考虑有此因素可能,但不能完全解释患儿病情。

(2)咽下综合征:

多发生于生后第一次开始喂奶后,因在分娩过程中吞咽了羊水特别是污染的羊水或产道中血液和黏液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

吐净或洗胃后呕吐缓解。

呕吐物为黄白色粘膜或咖啡色血液。

(3)胃食道功能异常:

如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新生儿便秘均可出现呕吐,待入院后动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必要时禁食、行上消化道造影明确。

(4)感染:

患儿2天来大便稀,黄色,有奶瓣,可能存在肠道感染,且有口吐沫病史2天,门诊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不能除外新生儿肺炎可能,肠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均可出现呕吐,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多由严重窒息、感染、喂养不当引起,可表现为呕吐、腹胀、便血、肠鸣音弱,腹片可见肠间隙增厚,本患儿表现为呕吐,胸腹联合片示肠淤张,故应注意本病,待入院后查腹部B超协诊。

2.外科疾病

如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入院后查腹部B超协诊,必要时作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协助。

1.对症治疗:

禁食、洗胃、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静脉补液治疗。

2.予头孢唑肟静点防治感染。

目前感染因素不除外,故予头孢孟多静点抗炎治疗。

3.完善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腹部平片,腹部B超,必要时钡餐、钡灌肠检查以明确呕吐原因。

4.请上级医师指导诊疗。

5.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目前呕吐原因不清,需入院后完善相应检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以协助诊断,患儿随时有病情变化,甚至生命危险,家长表示理解。

 

(一)新生儿发热原因待查

1.感染因素

(1)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年龄小,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较差,血脑屏障功能不全,淋巴结发育不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不足,使新生儿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严重者发生败血症。

患儿出生羊水情况不详,门诊查血象偏高,有间断发热,故首先考虑新生儿败血症,但患儿临床无明显精神弱、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嗜睡、肝脾肿大等感染中毒症状,血常规中性分类正常、C反应蛋白不高,不支持,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协诊。

(2)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细菌感染容易扩散而发生颅内感染,应考虑有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待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进一步协诊。

2.非感染因素

(1)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本病由于外胚层发育不良导致皮肤及其附件发育异常,出现皮肤过度角化、色素沉着,汗腺、皮脂腺、粘液腺发育异常,毛发结构和分布异常,牙齿发育异常,临床多见于无汗型,为伴性X染色体隐形遗传,男孩为主。

根据患儿发热病史及辅助检查,查体未见双眼睑皮肤色素沉着,皱褶多,毛发稀疏,全身皮肤干燥,脱屑等表现,故考虑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能性不大,必要时行皮肤活检协诊。

(2)捂热综合征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包被过多,体温调节紊乱而发热,可有烦躁、出汗等表现,可有脱水热、高血钠等表现,患儿病史相对长,无明显包被过多病史,故除外。

 

新生儿惊厥

患儿为早期新生儿,起病急,病史短,表现为生后精神反应弱,易惊,少哭,少动,抽搐一次,表现为双眼凝视,双上肢呈划船样动作,无面色青紫,体温正常,分析病因如下:

㈠非感染性因素: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及重度窒息史,生后1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惹、嗜睡、昏迷、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异常。

惊厥多见于生后12小时左右,3-4天最重。

本患儿存在,生后出现表现,查体,头颅CT提示,考虑该病诊断可能性大。

2.颅内出血:

产伤及缺氧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患儿多于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惊厥、易激惹、尖叫等兴奋性增高表现。

生后2-3天出现局限性或多灶阵挛性惊厥。

本患儿存在,头颅CT提示,故考虑本因素可能性。

3.电解质异常:

如低血糖: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窒息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多于生后3天内出现,除惊厥外还常表现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

低血钙:

生后3天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有关。

生后1-2周发病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有关。

低血镁:

通常与低钙血症同时并存。

由于先天储备不足,摄入减少、丢失增多等代谢内分泌紊乱有关。

低血钠:

多见于摄入不足,丢失过多,肾功能不全等。

4.维生素B6依赖症:

为常染体隐性遗传病,生后不久即有多灶性肌阵挛惊厥发作,很快进展,止痉药无效,维生素B6治疗效果好。

5.先天遗传代谢病:

既往有新生儿时期死亡的同胞,出生时正常,以后临床症状恶化,治疗不好转。

多有特殊表现:

粗陋面容、毛发异常、特殊尿味、汗味。

眼、关节、骨异常。

慢性症状有体重不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尿酮体阳性。

可行尿筛查、血氨、血乳酸、特殊酶学检查。

6.其他:

如颅脑发育畸形,可作头颅CT协诊。

家族性良性新生儿惊厥多有家族史。

黄疸严重导致核黄疸也出现惊厥。

㈡感染性因素:

1.化脓性脑膜炎:

早期化脑多为宫内感染或产时感染,常见B组溶血性链球菌,李斯特菌等,母亲多有发热、阴道炎、胎膜早破等病史。

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或经阴道逆行感染。

多于生后3天左右出现发热、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生后1周以后发病多为生后感染所致。

做腰穿可明确诊断。

2.宫内感染性脑炎:

多由于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感染等引起胎儿脑炎,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伴有宫内生长迟缓、黄疸、肝脾肿大、白内障、皮疹等多脏器受累表现,头颅CT可表现颅内钙化。

1.一般治疗:

保静、保暖。

2.镇静止惊:

予鲁米那首剂20mg/kg肌肉注射,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Q12h口服。

必要时予安定或水合氯醛止惊。

3.能量合剂静点营养脑细胞。

4.VitK1:

5mg/d静脉预防新生儿出血。

5.因患儿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故头孢呋辛静点预防感染。

 

1.早产儿(适于胎龄儿)

本患儿为孕周自然分娩,孕周小于37周,入院查体皮肤薄嫩,指趾甲平端,足底纹理达前1/3,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直径小于0.75厘米,睾丸未降至阴囊,大阴唇未覆盖小阴唇,胎龄评估为34周,故早产儿诊断成立。

患儿出生体重2400克,位于同胎龄儿出生体重第十百分位与第九十百分位之间,故为适于胎龄儿。

2.双胎A

本患儿为双胎长子,故诊断双胎A成立。

1.合理喂养:

洗胃过程顺利后予早产奶开奶喂养,同时补液补充生理需要量,保证每日热卡摄入。

2.新生儿暖箱保暖保静。

3.新生儿抚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4.能量合剂静点营养细胞,维生素K15mg/d静点预防出血。

5.监测体温,血压、体重、呼吸、血糖、每日出入量,注意有无呼吸暂停等情况,及时对症治疗。

6.目前患儿血CRP略高,但是患儿为双胎,反应尚可,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不除外生产刺激暂时性升高的可能,进一步寻找感染病灶。

患儿为早产儿,免疫力低,故予头孢二代头孢孟多防治感染。

5.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CRP、血常规、超声心动、头颅CT、头颅B超、耳声发射。

6.向家长交代病情:

目前患儿为早产儿(适于胎龄儿)、双胎A,早产儿病情变化快,随时可有生命危险,交叉感染不能完全避免,费用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湿肺

本病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主要是由于肺液吸收延迟所致。

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口周青。

肺部听诊呼吸音低,可闻及粗湿罗音。

胸片示叶间胸膜影,症状1-2天消失。

该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儿,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结合胸片示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新生儿湿肺诊断成立。

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该患儿有呼吸系统表现,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其母有胎膜早破史,应注意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但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症状及宫内感染的其他器官受累表现(如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等)故目前暂不考虑,待入院后观察病情,查血CRP,TORCH等协助除外。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导致肺萎陷,多于生后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

胸片可见肺野普遍透光度减低,晚期呈毛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本患儿为巨大儿,应注意母亲是否有糖尿病,但患儿无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片也无特征性表现,须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胸片。

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由于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出现喘息样呼吸,羊水被吸入呼吸道,很快被毛细血管吸收,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

该患儿母亲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患儿有可疑缺氧史。

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入院后查体呼吸促,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结合胸片示两肺内带可见小斑片状阴影,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不除外。

患儿羊水清亮,考虑为羊水吸入性肺炎,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断。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缺氧状态:

吸氧,必要时用CPAP、机械通气。

3.予特福猛60-75mg/kg.d头孢孟多50-100mg/kg.d实予mg每12小时静点一次防治感染。

4.VitK13mg/d静点预防新生儿出血病,能量合剂静点营养细胞。

5.完善各项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3~5天后复查胸片等。

6.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湿肺”诊断成立,入院后完善相应检查,患儿随时有病情变化,严重可能发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已予积极治疗,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反应弱待查

患儿有意识障碍,肌张力减退,肢体活动减少,哭声弱,吸吮无力,考虑病因如下:

㈠感染因素

1.败血症

本病患儿可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发臭、围产期窒息缺氧史、难产、生产时消毒不严或臀红、脐炎、皮肤粘膜破损的病史,表现为精神弱、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嗜睡、黄疸、肝脾肿大等感染中毒症状。

血常规:

WBC<5×109/L或>20.0×109/L,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0.20,CRP>8mg/L。

血培养、分泌物培养阳性。

本患儿于生后13天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合并有脐炎,且有发热、血像增高,以中性分类为主等感染表现,应考虑本病,入院后进一步查CRP、血培养等协诊。

2.化脓性脑膜炎

早期化脑多为宫内感染或产时感染,常见B组溶血性链球菌,李斯特菌等,母亲多有发热、阴道炎、胎膜早破等病史。

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或经阴道逆行感染。

多于生后3天左右出现发热、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生后1周以后发病多为生后感染所致。

做腰穿可明确诊断。

㈡非感染因素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及重度窒息史,生后1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惹、嗜睡、昏迷、惊厥,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异常。

2.颅内出血

产伤及缺氧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患儿多于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惊厥、易激惹、尖叫等兴奋性增高表现。

生后2-3天可出现局限性或多灶阵挛性惊厥。

患儿生后反应差,哭声发直,结合头颅CT示右侧丘脑、双侧脑室体部旁脑实质内及双侧脑室后角出血,故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成立。

结合凝血三项均延长,且患儿为早产儿,考虑维生素K1缺乏症。

3.电解质紊乱

如低血糖常见于早产儿、重度窒息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多于生后3天内出现,常表现为呼吸暂停、惊厥、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

低血镁:

通常与低钙血症同时并存。

由于先天储备不足,摄入减少、丢失增多等代谢内分泌紊乱有关。

4.遗传代谢病

既往有新生儿时期死亡的同胞,出生时正常,以后临床症状恶化,治疗不好转。

多有特殊表现:

粗陋面容、毛发异常、特殊尿味、汗味。

眼、关节、骨异常。

慢性症状有体重不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尿酮体阳性。

可行尿筛查、血氨、血乳酸、特殊酶学检查。

5.低体温

6.内分泌疾病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期表现为嗜睡、活动少、少哭、声音嘶哑、喂奶困难、吸吮无力、肌张力低、腹膨隆、常有脐疝、便秘、黄疸持续时间长。

7.原发神经系统疾病

如脊肌萎缩症,前角细胞异常

8.脑发育异常

可作头颅CT协诊。

9.母亲患重症肌无力

10.肉碱缺乏综合症

11.呼吸衰竭

12.药物因素

母亲分娩前用过降压药或麻醉药。

最常见是分娩前用大量硫酸镁静脉滴注。

13.其他

如脱水,酸中毒,21-三体等。

新生儿肺炎(羊水吸入性)

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由于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出现喘息样呼吸,羊水被吸入呼吸道,很快被毛细血管吸收,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

该患儿母亲因试产失败后剖宫产,患儿可疑有缺氧史。

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促、口周青,入院后查体有呼吸促,口周青,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胸片示两肺内带可见斑片状阴影,故新生儿肺炎诊断成立。

结合羊水清亮,故考虑为羊水吸入性。

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湿肺

该病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主要是由于肺液吸收延迟所致。

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口周青。

肺部听诊呼吸音低,可闻及粗湿罗音。

胸片示叶间胸膜影,症状1~2天消失。

该患儿为剖宫产儿,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系统表现,及结合胸片示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新生儿湿肺诊断成立。

2.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该患儿有呼吸系统表现,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其母有胎膜早破的病史,应注意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但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症状及宫内感染的其它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等),故目前暂不考虑本病,待入院后观察病情,查血CRP,TORCH等协助除外。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导致肺萎陷。

多于生后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

胸片可见肺野普遍透亮度减低,晚期可见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本患儿为巨大儿,应注意母亲有否有糖尿病。

但患儿无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片也无特征性表现。

还须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胸片协诊。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缺氧状态:

吸氧,必要时用CPAP、机械通气。

3.予特福猛60-75mg/kg.d,头孢孟多益保世灵50-100mg/kg.d实予mg每12小时静点一次防治感染。

4.VitK13mg/d静点预防新生儿出血病,能量合剂静点营养细胞。

5.完善各项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3~5天后复查胸片等。

6.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新生儿肺炎”诊断成立,随时有病情变化,严重可能发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已予积极治疗,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肺炎(生后感染性)

根据患儿以发热、口周青、咳嗽、吐沫、气促、呛奶为主要表现,查体见口周略青,少量吐沫,呼吸促,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胸片提示双下肺可见斑片影。

故新生儿肺炎诊断明确。

因患儿发病日龄较大,发病前有明确受凉史和感冒病人接触史,考虑为生后感染性肺炎。

分析病原如下:

1.细菌感染

患儿咳嗽,痰多,血象白细胞高,中性为主,胸片提示双下肺可见斑片影,故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待入院后做痰培养检查明确病原。

2.病毒感染

患儿无明显喘憋,肺部听诊无明显喘鸣音,胸片示肺无间质改变,血象白细胞高,中性为主,均不支持病毒感染,待入院后做呼吸道七病毒检查进一步除外。

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患儿咳嗽不著,胸片示肺无间质改变,母孕期无疾病史,无阴道炎,不支持本病,必要时做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查进一步除外。

鉴别诊断:

新生儿非产时吸入性肺炎

本病主要因患儿存在消化道或呼吸道畸形,引起反复呛奶,或因异物误吸而引起化学性刺激或继发感染所致。

本患儿不存在上述畸形的表现,无反复呛奶、呛咳病史,无异物吸入史,基本可以除外。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加强呼吸道管理,超雾后拍背吸痰。

3.予头孢60-80mg/kg.d实予mg每12小时静点一次抗感染,必要时根据病原学检测酌情调整抗感染用药。

4.对症治疗:

沐舒坦静点及超雾,咳1口服化痰止咳。

5.VitK15mg/d静点预防新生儿出血。

6.完善各项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痰培养,呼吸道多项病原检测,7~10天后复查胸片。

7.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肺炎”诊断成立,加重可发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随时可有病情变化,已予积极治疗,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腹泻病

根据患儿于生后16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的改变,故新生儿腹泻病诊断成立。

因患儿腹泻合并发热,在我院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以中性为主,便常规有脓细胞,考虑感染可能性大。

分析病因如下:

(一)感染性腹泻

1.细菌感染

肠毒素型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毒素可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腺苷环化酶促使cAMP或cGMP增高,从而引起钠、氯、水的分泌增多,产生腹泻。

大便为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腥臭,易出现脱水、酸中毒。

肠侵袭型细菌(如侵袭型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直接侵犯结肠黏膜,导致广泛炎症而发生腹泻,大便为黏液、脓血样,水分不多,常可同时并发全身感染。

本患儿有腹泻、发热,血象高,中性分类为主,便常规有脓细胞,故考虑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待入院后作便培养以协助诊断。

2.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小肠微绒毛的成熟上皮细胞,影响小肠对钠、氯、糖的吸收而引起腹泻。

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多发生于秋冬季,先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随后出现水样便,无脓血,不臭,可发生中重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程多为自限性。

本患儿发病于夏季,大便特点与之不符,考虑本病可能性不大,必要时作便轮状病毒检测进一步除外。

3.真菌感染

多继发于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后,大便呈黄色或绿色稀水便,有时呈豆腐渣样,有较多泡沫和粘液。

本患儿无上述病史,可以除外。

(二)非感染性腹泻

1.喂养不当或肠道外感染所致腹泻

大多程度较轻,无明显脱水及酸中毒,且有喂养不当或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

本患儿有发热,大便脓细胞等感染表现,故除外本因素。

2.吸收不良所致腹泻

多为顽固性迁延性腹泻,可有电解质紊乱和生长发育迟缓。

本患儿病史短暂,可以除外本因素。

1.控制感染:

益保世灵50-100mg/kg.d实予mg,q12h静点抗感染,必要时更换抗生素。

2.饮食:

予以不含乳糖的含大豆蛋白的腹泻奶。

3.监测出入量及腹泻情况,必要时静脉补液预防脱水。

4.微生态疗法:

乐托尔1袋/日,分二次口服。

5保护胃肠粘膜:

思密达1袋/日,分三次口服。

5.完善各项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便培养、便轮状病毒检测。

6.向家长交代病情:

患儿腹泻加重可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反复迁延不愈而转成慢性腹泻,导致治疗困难。

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头颅血肿

根据患儿有难产史,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史,生后即出现头顶、枕部不对称性边缘清晰的局限性肿块,不超过颅缝,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有波动感,故头颅血肿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新生儿头皮水肿

本病主要表现为先露部皮下组织肿胀,边缘不清,范围可超越颅缝,肿胀处有凹陷性水肿,无波动感。

一般生后数天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本患儿头部肿物性状不支持,可继续观察肿物变化协诊。

1.予特福猛60-75mg/kg.d,头孢孟多50-100mg/kg.d实予mg每12小时静点一次防治感染。

2.维生素K1止血治疗。

3.若血肿逐渐增大可加压包扎。

4.若出现贫血可给予输血。

5.有高胆红素血症者给予光疗等治疗。

 

新生儿脓疱疮

根据患儿颜面和躯干四肢出现周围无红晕围绕的薄壁水、脓疱,血象高,CRP增高,故新生儿脓疱疮诊断成立。

入院后行局部脓液培养以明确病原诊断。

鉴别诊断:

(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本病皮损为水疱,常发生在皮肤受压处或摩擦处。

本患儿皮疹为典型脓疱疮样,不支持。

(2)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