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052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ocx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逐渐加快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这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两次显著结构变化:

由占支配地位的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占更重要地位的第一阶段的结构变化(在这一阶段里,服务业也在发展),即工业革命;在随后一次变化中,农业的比重进一步衰落,工业增长速度逐渐放慢甚至稳定不动,而服务业则有大幅度的增长,即服务业革命。

在服务业革命阶段,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限制了工业的进一步增长,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

因此,研究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首先要深入分析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的轨迹,探索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依此概括总结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服务业产出的变动趋势

一人均GDP增长与服务业产出比重变动的一般趋势

1.库兹涅茨模式:

服务业产出比重并非随人均GDP的增长而持续上升

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资本分布的重心逐步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

与劳动力和资本在产业间转移相适应,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服务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根据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数据统计分析,人均GDP从70美元升至15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提高得最多,为5.9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50美元升至3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提高了3.7个百分点;而人均GDP从300美元升至500美元和从500美元升至10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却分别降低了0.2和0.5个百分点,详见表2-1。

可见,服务业产出比重随人均GDP的增长并非持续上升,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快速增长使服务业比重相对下降了。

其中,人均GDP为500美元时,工业比重开始超过服务业比重;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工业比重比服务业比重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库兹涅茨将运输和通讯业划归为工业。

如果考虑到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恰恰包括运输和通讯业这样一个事实的话,那么,库兹涅茨使用的产业划分方法对分析产生的影响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有鉴于此,下面将引入其他经济学家的模型加以比较。

2.三种模式的比较

郭克莎(2001)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详见表2-2。

其中库兹涅茨模式为大国模式,这与表2-1是不同的。

总的来看,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1)在工业化之前(人均为GDP300美元以下,1980年美元),农业比重最高,接近50%;工业比重较低,在21%以下;服务业比重在31%以上。

表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前,市场化程度就有一定高度,以商业为主的服务业相对发达。

(2)工业化过程中(人均GDP为300~4000美元,1980年美元),随人均GDP提高,农业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由最高近50%降至最低不足10%;工业比重迅速上升,升幅在20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也有一定提高,但升幅不如工业高。

表2-1人均GDP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种模式的不同点也比较明显:

(1)库兹涅茨模式(模式1)和赛钱模式(模式3)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1980年美元)左右时,工业化开始加速,工业比重超过服务业比重,但服务业比重仍在持续增长;而钱艾西模式(模式2)的服务业比重始终高于工业的比重,当人均GDP达到2600~3100美元(1980年美元)时,服务业比重达到最高点,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2)模式1和模式3的服务业比重从起点(人均GDP为200美元左右,1980年美元)即高于30%,人均GDP为1000美元(1980年美元)左右时超过37%,人均GDP为3000美元(1980年美元)左右时达到40%以上。

模式2在这几个阶段上的服务业比重都比模式1和模式3高近10个百分点。

3.工业化期间服务业产出增长速度与工业的比较

工业化期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先是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后期超过工业增长速度。

从H.钱纳里的多国模型可以观察到,前四个阶段服务业增长率一直是上升的,由5.17%增到6.00%,再增至6.44%。

当人均GDP为1120~2100美元时,服务业年增长率达到6.49%。

但与此同时工业的增长速度分别比服务业高0.41、0.65、0.98、0.80个百分点。

到第五阶段(人均GDP为2100~3360美元),服务业年增长率达6.58%,比工业高0.45个百分点。

第六阶段(人均GDP为3360~5040美元)服务业增长率虽降到6.04%,但比工业高1.17个百分点,详见表2-3。

表2-2GDP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三种模式的比较

表2-3多国模型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年增长率变化情况

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期间服务业产出比重的增长趋势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服务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平台上,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的表现是不同的。

总的趋势是:

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各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但这一变化趋势又是曲折的,详见表2-4。

总体上看,工业化之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农业,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服务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GDP中的比重虽不及农业高,却比工业高。

工业化早期,服务业比重表现出一定增长趋势,并能取得三次产业中的最高比重,但维持期较短,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期特征,或者说从这一时期开始服务业的增长慢于工业,服务业不能取得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这是因为工业化加速期很快到来,工业技术革命使得物质生产越来越丰富并部分取代了服务产品,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下降。

但是由于工业生产率的提高远远快于服务拥,因此,尽管服务业的产值比重降低、停滞或者缓慢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却是上升的(参见表2-17)。

到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农业比重急剧下降、工业比重降低或停滞。

表2-4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动

从表2-4可见,一些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经济成长期之前及工业化早期阶段,服务业比重是高于工业比重的,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工业比重通常会超过服务业比重,而且工业化期间服务业比重有一个下降过程,工业化后期又快速上升并再次超过工业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从表2-4中可以观察到,服务业的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并没有萎缩,如日本和德国的服务业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虽有所降低,但其产业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只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别是工业化加速期)相对于工业而言是落后了。

这些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在工业化期间都保持了较高水平,说明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样重要。

而英美两国服务业比重一直高于工业比重。

对英国和美国的进一步分析见表2-5、2-6和图2-1、2-2。

从表2-5和图2-1可见,英国在工业化加速期及以后,服务业比重虽出现徘徊,但总体上看仍呈上升趋势。

直到二战及战后初期即所谓的新工业化时期,英国工业加速增长,工业比重才于1955年超过服务业比重,但两者十分接近。

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服务业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显著高于工业比重,但在工业化加速期服务业比重仍有一个下降过程,说明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工业,详见表2-6和图2-2。

表2-51801~1955年大不列颠产业结构

续表2-5

表2-61799~1955年美国产出产业结构

图2-1英国产业结构历史变化

图2-2美国产业结构历史变化

以上分析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1.工业化期间各国服务业比重随人均GDP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并不相同

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每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同,而且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源也不相同。

当然,这也可能与各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时期所采取的产业政策不同有关。

从表2-7可见,人均GDP从400美元到500美元再到900美元,法国的时间跨度为70年,服务业产出比重由27%升至30.5%,再升至34.1%;农业比重由33.3%升至33.5%,再降至27.6%,农业比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英国用时大概为110年,这三个阶段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分别是42.5%、43.6%和47.7%,明显高于法国;而农业的比重分别为37.5%、24.9%和18.8%,下降很快、很多。

表2-719世纪欧洲国家经济产出结构历史变化

2.各国服务业比重上升是与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同步发展的

发达国家服务业增长的过程是与其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步发展的。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提示我们:

服务业比重上升既有自身规模扩张的因素,也有工业规模缩减的原因。

因此,在与发达国家同一发展阶段比较时,应当看到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变化。

比如我国目前还是工业发展的旺盛时期,产业转移尚在国内完成,因此服务业比重不可能快速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仅仅重视工业的作用而忽视服务业,而是要两者兼顾,在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同时,积极培育扶持服务业,使之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后续推动力量,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三发达国家服务业现代增长特征及趋势

1.服务业产出比重增长加快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开始表现出持续增长势头,特别是在近二三十年,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表现出少有的共性和同步。

如美国、英国和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产出比重均超过50%,90年代达到60%以上,20世纪末为70%左右,详见表2-8。

表2-8美英日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2.服务业投资增长迅速

表2-9是日本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动情况,从中可见,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上升较快,从1965年的51.1%升至1975年的72.2%。

其他发达国家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1970~1986年,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加拿大服务业的固定资本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8%、14%、11%、5.2%和12.5%,使这些国家服务业固定资本投资分别由1970年的60.1%、61.8%、62.6%、64.9%和59.2%升至78.6%、74.5%、72.9%、70.7%和68.8%(葛霖生,1991,第11页)。

其中,金融、保险、不动产和企业服务及其他(公共、社会和个人服务)两大类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制造业所占比重,详见表2-10。

表2-9日本1960~197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

表2-101986年部分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构成

3.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不断加强

现代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并不是服务业挤掉工业,而是实物产品生产的服务化,即特定服务贯穿并补充实物产品生产。

前沿性、伴随性和后勤性服务越好,工业基础就越容易得到加强。

目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地位日益上升,这类服务业部门主要包括工业性生产服务业,如工业设备安装业、设备保养和维修业以及技术开发研究业,此外还包括法律、金融、通讯、运输、租赁和其他商务服务业。

据统计,1972~1986年,日本的生产者服务业企业增加120%,就业增长112%;而个人生活服务业只分别增长22%和30%。

1975~1981年,原联邦德国制造业在生产服务业方面的支出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从12.8%增至14.1%,英国从7.7%增至10.1%,意大利从13.7%增至16.1%(侯若石、薛亮,1993)。

生产服务作为信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极具发展潜力,特别是企业咨询、工程技术服务、博览会、广告业、经济审核、软件和数据处理服务等成为在全世界各地发展强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