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教师版.docx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教师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教师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虽有佳肴》教师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17题。
(13分)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ƒ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乙: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然后能自强也(4)学学半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6.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内容,甲文中体现出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是—————————————————————;乙文中所阐述的关于学习的核心思想是———————————————。
(2分)
17.(3分)根据甲乙两文相关观点,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
14:
(4分)
(1)通“悦”,愉快;
(2)真诚,诚实;(3)勉励;(4)同敩教导
15(4分)
(1)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2分)
(2)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分)
16(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相长
17(3分,有选文观点1分、结合自己实际1分、语言流畅1分)略
【二】
阅读古文,完成11-15题(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ò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
通“曝”,晒干。
④参:
通“叁”,多次。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⑴不知其旨也( )⑵然后能自强也( )
⑶学不可以已( )⑷故木受绳则直(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輮使之然也 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 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 ;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2分)
1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4分)
答案:
11.(4分,每小题1分)
⑴味美⑵勉励⑶停止⑷所以,因此
12.(2分)C
13.(4分,每小题2分)
⑴《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14.(2分)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15.(4分)
【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
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④故曰:
教学相长也
⑤非问无以广识
⑥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论述了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的关系。
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
【乙】文:
。
答案:
10.
(1)①美味的②好处③勉励自己④促进⑤增加⑥有时
(2)①教/然后知困②君子学/必好问
(3)①教人是学习的一半.②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4)教与学 学与问 甲文:
实践出真知乙文:
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四】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虽有佳肴》
【乙】学者①有四失②,教者③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④,或失则寡⑤,或失则易⑥,或失则止⑦.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⑧.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⑨,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者有四失》
【注释】①学者:
学习的人,即学生。
②失:
过失,缺点。
③教者:
教育者,即老师。
④多:
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⑤寡:
学得太少。
⑥易:
把学习看得太容易。
⑦止:
遇到困难就不再学习。
⑧心之莫同也:
心理各有不同。
⑨教也者:
做教师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甘美 ②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教/学相长也
C、然后能/救其/失也 D、学者/有四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甲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 ”的道理;乙文主要告诉人们做教师的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5)甲乙两文都认为要搞好学习需要注意多个方面。
其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两文都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
(1)①甘美②学者(或:
学习的人;学生;他们.)
(2)D
(3)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依次:
教学相长、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5)阐述了要重视实践的观点.即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实践来消化所学的知识并证明道理是最好的
【五】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污染和完成10-13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
“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
“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
“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
继续学(新内容)②益:
增加、加深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
作曲的人⑤《文王操》: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13.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3分)
答案:
10.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
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
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
11.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12.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13.示例:
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
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
【六】
阅读下列【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5题。
(19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⑥,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释】①资:
盘缠。
②审:
详细。
③稽:
探究、考察。
④庶几:
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
⑥邑:
地方。
1、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②不如丘之好学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①然后能自强也()②学学半()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④今人可不勉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故曰:
教学相长也。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请写出一句与【甲】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2分)
5、【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
有什么不同?
(5分)
参考答案
1、(2分)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②不如∕丘之好学也
2、(4分)①勉励②教③地方④勤勉、努力
3、(6分)①所以说: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②人们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4、(2分)示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5分)学习【甲】文: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一半。
【乙】文:
做学问不进则退。
(或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
要开阔眼界,出门学习。
)【七】
阅读下列【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5题。
(19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子夏①问曰:
“‘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⑥。
”曰:
“礼后⑦乎?
”子曰:
“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注释】①子夏:
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
笑得好看。
③兮:
啊。
④盼:
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
素粉来打扮。
⑥绘事后素:
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⑦后:
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
⑧起:
发,启发。
⑨诗:
指《诗经》。
?
1、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然后能自强也②起予者商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1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
③何谓也()④子曰:
“绘事后素。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4、用文中语句填空。
(4分)
【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甲】【乙】两篇短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参考答案
1、(2分)①然后∕能自强也②起予者∕商也
2、(4分)①甘美②最好的道理③什么④先生,即孔子
3、(6分)①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②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4、(4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学相长也
5、(3分)提示:
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之一来谈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林斤澜写过一篇短文,说作家孙犁曾有一个出国机会,众人垂涎欲滴,但他轻易就放弃了,原因竟是:
他不会打领带。
其实,不会打领带只是借口,关键是孙犁没有把出国当作享受。
孙犁的享受是什么呢?
在他写的《书衣文录》里,有这样的句子:
“冬日透窗,光明在案。
裁纸装书,甚适。
”
请以“我的享受”为作文题。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答案】我的享受
我读书,我享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因此,每当我读一本好书时,总把我当做精神上的享受。
记得一次放学,我刚背上书包准备往家赶,可天公偏偏不作美,霎时间下起了大雨。
雨点像一颗颗大豆打在屋顶上,啪啪直响;大风鼓着腮帮,狠命地吹着窗户,使窗户“哗啦”响个不停。
眼看同学的父母打着伞,披着雨衣把他们接走,可我的妈妈怎么……我不免焦急起来,在教室里来回踱步,并不时往外看。
这时,只听一阵匆匆的脚步声,肯定是妈妈来接我了,我一阵欣喜,真恨不得插双翅膀飞过去,扑进妈妈那温暖的怀抱。
脚步在教室的门口停下了,我一抬头,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原来进来的不是别人,而是班主任马老师。
马老师走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
“金蒙初,你妈妈打电话来说有点事,过一会儿就来接你。
”老师顿了顿,又说:
“我在上面改作业,你看书吧!
”说完,她把一本《作文大王》递给了我。
我极不情愿地接过那本书,因为疲倦和饥饿直向我发起猛攻。
但“师命难违”,我看了起来,第一章是《如何学好作文之名家看法》,我懒懒地看了一下题目,便翻了过去,心想:
我天生就不是写作文的料,看它干嘛,还是看作文吧!
我看到了第二篇的作文题目是《向老爸挑战》。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
作者为什么要向他爸爸挑战?
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啊,原来如此,作者是为了证明不一定爸爸做的事都是正确的。
第三篇是《小“懒猪”》,作者把她的表妹的“贪吃、贪睡、贪喝”三大特点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
……
越往后看,我就越带劲。
渐渐地,疲倦和饥饿已不再困扰着我,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我大声朗读起来,时而忧伤,时而兴奋……
“当…….”七点钟了,妈妈才急急赶来。
可我整个人像盯在凳子上一般,无法起身,因为作文中的内容实在太精彩了……
从那以后,书成了我必读之物。
茶余饭后、换鞋的一瞬间我都要书来陪伴,甚至连上厕所也不放过。
有时,晚上做梦,梦见看一本好书,总会大声朗读,使爸爸妈妈睡不着觉……
书,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
可它的课堂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每读一本好书,我的精神又得到了一次好的享受……
【解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题干上要求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该题写记叙文更容易,学生也容易从自己出发,写自己在生活中某方面的享受,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紧扣“享受”这个词。
享受的意思是:
生命在存活过程中,通过身体器官、思想意识的作用,使生命自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一种体验与感觉。
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
结合题干的材料提示,要注重从精神层面来书写。
点睛:
作文如何选择角度,关乎作文的成败。
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恰可说明这个问题。
转换立意角度、进行多向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
常用的多向立意法有以下五种:
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
逆向立意法,又可称为“反弹琵琶法”。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
纵向立意法,即着重从时间发展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纵向立意。
人和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情感、态度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横向立意法,即着重从空间联系着眼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横向立意。
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
这是一种辩证思维。
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蠡曾写道: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一片绿色,给他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绿色”这个字眼,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回忆与遐想?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
绿色是春天的使者,绿色是活力的象征,绿色更是生命的体现。
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会保留一片绿,这片绿是永远无法被寒风、被落叶、被炎热所替代的。
洁白的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没有人知道,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这朵云会飘向何方。
我目送着它缓缓地向前移去,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的思绪也随着它飘回过去……
不久前,母亲因我做事走神而责怪了我。
倔强的我和母亲争论了几句便处于冷战状态,互相不愿理睬。
我的内心突然在质疑,妈妈是否还爱着我?
是否还关心我?
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渐渐的迈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我的鼻炎就像闹钟一样时时刻刻的提醒我去关注。
我逞强故作没事,也不愿意将这一切告诉母亲。
可是,事情终究纸包不住火,母亲知道了这一切。
她着急又夹杂着自责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母亲在家里四处找药,认认真真的翻着医嘱,仔仔细细的阅读这上面的每一个字,生怕出什么差错。
看到她为了我而忙碌的背影,我心头一颤,平静的心湖泛起了小小的涟漪。
母亲急忙带着我去医院。
一路上,风轻轻的吹抚着脸颊,也将她那微卷的秀发一并拂起坚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响起,一步一步朝医院走去。
她用那双饱经沧桑的手紧紧地握着我,却带给我一份安全感,一种踏实。
是啊!
这一幕好熟悉,每当我生病难受时,就是母亲不辞辛劳的陪在我身边。
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动作,让我怎能忘却?
我喜欢被母亲搂在怀里,因为在她的怀中总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这味道名叫“温暖”,就像春日里的绿色,让我心情舒畅。
一抬头,触及她的目光,我沉默了。
鼻子一酸,总有一种东西堵喉咙里。
没错,就是我身边的母亲为着一日三餐,为着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操劳忙碌;就是我身边的母亲让我在她烹饪的可口饭菜下羽翼渐丰;就是我身边的母亲在我无助时,在我失落时,给我温暖的拥抱,心疼的眼神和涓涓细语的慰藉……她用她的汗水为我打造出一片幸福的天空。
就是母亲无时不刻的陪伴我左右,永远是她默默的支持我,用她的行动来证明,她是爱我的。
母亲的爱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像春天里的绿叶,她的爱像默默无闻的空气,沉默地存在于我的生命中,却会让我在抬头的一瞬间潸然泪下……
我心底的那一片绿色永远属于你——我的母亲。
因为我拥有你对我无私的爱,让我知道了幸福的滋味,让我在踟蹰于夜路时,想起你那如繁星般的爱就不再畏惧。
因为你的爱让我的生命像绿色一样生机盎然,不再失去色彩。
你是我生命中永远无法缺席的人,我的心底的绿,我最伟大的母亲。
【解析】
【详解】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
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
结合材料中对绿色含义的阐释,在构思时一定要打破一般认识,这里的“绿色”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如一株小草、一片绿叶、一盆绿色植物等。
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含义,如材料中说的“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所以绿色可以指自己心中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期待,希望,美好的情感,追求的梦想等,亲情,友情,人生的理想,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写作范围。
参考立意:
(1)绿色——我的希望;
(2)我心中的那片“绿”;
(3)“绿色”——理想的象征;
(4)“绿色”,精神品质的体现。
可用素材:
(1)世界是多彩的,它由各种不同的色彩构建成,每一种颜色都向世人表达着不同的涵义。
有显示纯洁的白色,由代表包容的黑色,还有略带点忧郁与哀伤的天蓝色……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不同的魅力,我最爱的是那生机勃勃的绿色。
世界是多彩的,它由各种不同的色彩构建成,每一种颜色都向世人表达着不同的涵义。
有显示纯洁的白色,由代表包容的黑色,还有略带点忧郁与哀伤的天蓝色……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不同的魅力,我最爱的是那生机勃勃的绿色。
(2)绿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代表,绿也是一种心态,它是人在无论何时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的一种可贵的精神。
我爱绿,不仅因为它清新的外表,更因为它内在的美丽。
(3)这就是绿内在的美丽,看到绿,我总能笑对我的人生。
此刻,在我的眼中,绿已不仅仅只是一种色彩,它更是人在一生中所需具备的意中精神,一种品质,同时也是我的老师,它教我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要勇敢地挑战困难,要不服输地面对挫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自甘堕落……
(4)假如人间没有了绿色,就会变得失去生机;假如人类没有了绿色,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将会无情的摧毁我们的家园。
参考结构: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题目是《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
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心中”“绿色”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来写,文章开篇点名写作观点:
“绿色是春天的使者,绿色是活力的象征,绿色更是生命的体现。
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会保留一片绿,这片绿是永远无法被寒风、被落叶、被炎热所替代的。
”文章主体部分叙述母亲因我做事走神而责怪了我。
倔强的我和母亲争论了几句便处于冷战状态,互相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