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992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docx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习题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思考题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试述香港问题的由来。

答案要点: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才被分割出去。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现时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位于珠江口东侧,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次年1月26日宣布占领香港岛。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永久割让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10月24日迫使清政府缔结中英《北京条约》,将位于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包括西南的岛屿昂船洲),永久割让给英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英国借机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9日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岛屿,租期为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这些新租借地总面积约为975平方公里,约占香港总面积的92%,后被统称“新界”。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等条约。

以上就是香港问题的由来。

3.试述澳门问题的由来。

答案要点:

澳门位于广东珠江口西侧,原属广东省香山县。

153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

1887年12月,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强占澳门。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及凼仔、路环两岛,面积15.51平方公里,人口488500人,我国同胞占95%。

1979年中葡建交时,双方就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已有谅解。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

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造成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属于中国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4.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为什么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答案要点:

(1)“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邓小平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最基本的原则。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权利的总称,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权力。

(2)“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表明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心。

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主权,就会丧失一切。

如果中国对香港的主权问题是可以讨论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按期收回香港的权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他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说,中国必须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同英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5.为什么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答案要点:

(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并没有因为被英国非法占领、统治而改变这一事实。

“三个不平等条约”,就现代国际法而言,是没有任何合法效力的。

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三个不平等条约”没有任何地位。

(2)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是在相隔100年后,重新对香港行使主权。

所以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只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长期不变的方针?

答案要点:

“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是邓小平同志针对香港有些人总是担心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方针会变的思想背景提出来的。

邓小平提出这个方针长期不变的根据:

 

(1)为了稳定这些地区的人心,减少他们的疑虑,使他的更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

  

(2)“一国两制”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方针,是法律。

既然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方针,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又是正确的,那就谁也没有理由改变。

  (3)提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是同中国需要五、六十年才能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

在这个期间内,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

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

(4)这个政策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

否则,香港50年不变也会吹掉。

7.为什么在台湾统一的问题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要点:

(1)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我们的战略方针。

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因为台湾岛内和国际上都有一股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势力。

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将使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

因此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方式还是武力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当前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搞公然的独立。

任何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行为都是非法、无效的,选择台湾独立就是选择战争。

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2)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向世人表明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和决心,为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我们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

8.如何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案要点: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支援的坚强意志。

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从实践上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既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可以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宝库的又一伟大贡献。

这一构想从提出,到理论的形成以及方针政策的完善,再到实践中具体实行,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利于加快祖国统一的进程,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使和平统一国家的愿望开始化为现实;

(2)实行“一国两制”,对振兴中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为解决国际争端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10.为什么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答案要点:

(1)“一国两制”更充分地体现了国家的本质;

(2)“一国两制”更有效地发挥了国家的作用;

(3)实行“一国两制”,突破了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国体这一传统的理论,它允许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实行两种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这本身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C)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的问题B.中美之间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日之间的问题

2.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C)

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B.提出“一纲四目”

C.美国从台湾撤兵D.遣返战俘

3.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A)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D.拥有独立司法权

4.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

A.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B.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D.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5.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C)

A.和平统一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一国两制

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

A.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D.西藏问题开始的

7.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回归于(C)

A.1999年1月1日B.1999年5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D.2000年1月1日

8.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剖纲领性文件。

这篇讲话的题目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C)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C.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谈判和协商

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

10.为了进上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以下关于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C)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

D.它是反对各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不止一项,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

这些条约是(AB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台湾问题是(BD)

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存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BD)

A.《雅尔塔协议》B.《开罗宣言》

C.《板门店停战协定》D.《波茨坦公告》

4.下列叙述中,属于“一纲四目”内容的有(AB)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待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5.在“一国两制”下,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BC)

A.和平共处B.长期共存

C.互相支援D.不分主次,共同发展

6.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CD)

A.通过经济交流方式来解决

B.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C.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在于(ABCD)

A.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B.是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C.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D.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区采取的立场是

(ABCD)

A.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B.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C.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D.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9.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示范作用表现在(AB)

A.表明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B.“一国两制”构想完全能够满足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国两制”构想解决

D.新世纪以来,随着大陆军事实力的增强,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威慑力量

10.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三、辨析题

1.“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

答:

错误。

“两种制度”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方面,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它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大陆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因此,“两种制度”在“一国两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对等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为主,香港、澳门、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在次。

2.“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

正确。

(1)邓小平说过,如果“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

(2)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史无前例的。

“一国两制”构想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这是一个创造。

“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四、材料题

阅读下面一组有关台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

“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

材料二:

伯恩斯坦和芒罗在《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中有如下观点:

台湾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难题。

如果中国进攻台湾,美国除了援救台湾之外别无选择,否则它就有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其他亚洲友邦中丧失信誉的危险,而救援就意味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交战。

如果台湾人民同意与大陆和平统一,就会使中国得到另一块经济上的大肥肉,即美国第9大贸易伙伴和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地方,这将大大加强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战略力量。

材料三: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理解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

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和平解决台湾的基本立场。

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一个最能充分照顾各方利益、切实可行的方案,又是一个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方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材料二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难选择和矛盾心态。

对美国而言,台湾问题它是用来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筹码。

台湾事态一旦有变,它决不能袖手旁观。

但这要冒与中国交战交恶的危险,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材料三说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两岸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

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插手,两岸迈向统一的进程中充满艰巨复杂的斗争。

对此,我们一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的动荡与冲突,与美国灵活周旋,斗而不破;另一方面,决不承诺放弃武力,不允许外国势力为所欲为地染指台湾问题,以期通过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最终实现祖国统一。

五、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朝鲜战争爆发而被迫搁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60年代初,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第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2)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

“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①一个中国。

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高度自治。

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概括为六点:

第一,提出“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和注定要失败的。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第六,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坚定地维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理应成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主题。

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共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3)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4)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本归宿。

强调和平统一工作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台湾同胞、信赖台湾同胞、依靠台湾同胞,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5)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