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75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docx

r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

《新唐书》选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郑余庆,字居业。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蕃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

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

会宪宗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主书滑涣与宦人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

杜佑、郑絪执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

至余庆议事,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余庆叱去。

未几,罢为太子宾客。

后涣以赃败,帝浸闻叱去事,善之。

医工崔环者,自淮南小将除黄州司马,余庆执奏:

“诸道散将无功受五品正员,开徽章路,不可。

”权者不悦。

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肆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

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滥,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

迁尚书左仆射。

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

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

复为太子少师,封蒙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

建言:

“兵兴以来,学校废,诸生离散。

今天下承平,臣愿率文吏月俸百取一,以资完葺。

”诏可。

穆宗立,加检校司徒。

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曰贞。

  余庆少砥砺,行己完洁。

仕四朝,其禄悉明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

至官府,乃开肆广大,常语人曰:

“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

”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

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

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

宪宗每命余庆,必诫使曰:

“是家贫,不可妄求取。

(节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B.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C.余庆少普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D.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品:

指九品官阶的第五级。

我国古代自魏晋时起,把官吏分为九等,从一品到九品。

B.国子祭酒:

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晋武帝时设,以后历代多沿用。

C.儒学:

指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古代影响巨大。

D.缗:

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

后代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五百文。

文中用的是后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余庆重视教育,力主兴学。

面对学校荒废,诸生离散的情况,他主张从全体官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修葺学校。

B.郑余庆正道直行,不惧奸佞。

主书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狼狈为奸,敛取财物,气焰嚣张,别人姑息不问、他却当面呵斥滑涣。

C.郑余庆建言献策,颇有见识。

医工崔环无功受赏,他上奏说不可开启侥幸之路;太常肄乐禁止用鼓,他提议应该恢复旧制。

D.郑余庆品行高洁,令人赞叹。

他自奉甚薄却把俸禄全部拿出来周济亲戚或救人急难;他关心后辈,勉励他们在儒学上有所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②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答案:

1.D;2.D;3.A;4.①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

②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

解析:

1.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事件、时间,结合关键词判断。

断句如下: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

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

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

每奏对,多傅经义。

2.应为每串一千文。

3.“全体官员”不正确,应是“文官”。

4.【参考译文】

  郑余庆,字居业人。

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

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帅,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

贞元十四年,被授予中书侍郎。

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

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

又逢干旱饥荒,朝廷商议赈济禁卫十军,被中书史泄漏消息。

叠加这两次过错,所以被贬为郴州司马。

适逢会宗即位,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时主管文书的官吏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相互倚靠共同作恶,每逢宰相议事,被刘光琦阻止或改变的,让滑涣去请求就一定如愿,因此四方的财货都争相送给他。

杜佑、郑絪执政,对滑涣很是姑息。

而且杜佑常以同辈待他,不称呼他的名字。

等到郑余庆商议政事,滑涣傲慢地在各位宰相面前指手画脚,郑余庆呵斥他离开。

不久,被免去宰相担任太子宾客。

后来滑涣因为贪污败露,皇帝渐渐听说郑余庆呵斥滑涣离开之事,认为他做得好。

有个叫崔环的医工,自淮南小将授任黄州司马,郑余庆坚持上奏:

“各道的散将没有功劳而得到五品正员的待遇,这是开启侥幸之路,不行。

”掌权的人不高兴。

自从朱泚叛乱,都城多次受到惊扰,太常练习音乐禁止用鼓,郑余庆认为时世太平已久,上奏恢复原来的制度。

当时多次大赦,官员大多增加官阶,官服泛滥,人们不把它当作尊贵,皇帝也厌恶这事,开始下诏让郑余庆分条陈述整顿改革。

升为尚书左仆射。

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

  皇帝忧虑典章制度缺乏条理,认为郑余庆精通前代的记载,于是下诏任命他做详定使,让他参与裁决订正。

郑余庆举荐韩愈、李程为副职,凡是他们减损增加的礼仪规范,都称得上详尽适中。

再任太子少师,封为荥阳郡公,兼管国子祭酒事务。

他建议说:

“用兵以来,学校荒废,诸生离散。

今天下太平,我希望从文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完善修葺学校。

”皇帝下诏同意。

穆宗即位,加封检校司徒。

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保,谥号贞。

  郑余庆少年时磨练节操,立身行事清正纯备。

在四朝为官,他的俸禄全部周济亲戚,或是救人急需,而自己的日常供养只是粗衣食小房屋。

到了官府,却追求宽广,常常对人说:

“俸禄不给亲友而使仆妾生活奢侈,我瞧不起这样的人。

”大抵内外亲戚婚嫁,那些礼物进献都亲自过目。

后辈拜谒,一定请来相见,拿经义谆谆地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儒学上有所成就。

自至德以后,任命方镇官员,一定要派遣宦官拿着幢节前往宅第,到了之后官员就赠送很多金银布帛给宦官,并以此来讨好天子,唯恐赠送的礼物不丰厚,所以一个使者收受的钱财多至几百万缗。

宪宗每次任命郑余庆,一定告诫使者说:

“这户人家贫穷,不可胡乱索取。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

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

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

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

  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

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

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

“乃汝耶?

竖子诛,可还宫”。

彦范进曰:

“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

”后乃卧,不复言。

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

未几,罢彦范等政事。

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

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

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

帝震怒,三思曰:

“此殆彦范辈为。

”诏有司议罪。

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

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

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B.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C.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D.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专门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

B.“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被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公,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的一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爵等爵位,而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晦朔,即晦日和朔日。

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桓彦范有勇有谋,他曾参与制定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计划,并在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行动中身先士卒。

B.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这是中宗对他作为匡复唐室功臣的一种嘉赏。

C.桓彦范遭到武三思陷害。

武三思曾诬陷桓彦范是王同皎的同党,后又用韦后事件再次陷害他,使桓彦范被流放。

D.武三思向中宗请求夷灭桓彦范三族,中宗不许。

武三思派遣周利贞假托皇帝的命令杀了桓彦范。

桓彦范死时场面十分悲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

“乃汝耶?

竖子诛,可还宫”。

②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

帝震怒,三思曰:

“此殆彦范辈为。

答案:

1.A;2.D;3.B;4.①武后听到变乱的消息惊坐起来,见到中宗李显说:

“原来是你(干的)吗?

奸佞小人已经被杀,你可以回东宫了。

②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私下里的丑行,并在道路上张榜公布,请求废黜韦后。

皇帝(中宗)十分恼怒,三思卑鄙地说:

“这恐怕是桓彦范等人干的。

解析:

1.其中标志词应抓住:

“群臣”“今”“此”等内容。

2.应是“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3.表面看来是尊宠功臣,但从“令朝朔望”可知,这其实是削夺他们的实权。

4.【译文】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

因祖先的功勋调右翊卫,升为司卫主簿。

张柬之将诛杀张易之等,推举他共同商定计策。

在那个时候,让彦范、敬晖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付他们带领。

当时中宗常在北门起居,因此得以谒见中宗,陈述了秘密计划。

  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五百人讨伐祸国之人。

让李湛到东宫迎接中宗到玄武门,彦范等攻破城门闯入皇宫。

士兵们都擂鼓呐喊,当时武后在集仙殿,(彦范等)在廊下斩杀易之等。

武后听到变乱的消息惊坐起来,见到中宗李显说:

“原来是你(干的)吗?

奸佞小人已经被杀,你可以回东宫了。

”彦范进谏道:

“太子今天不可以回宫,过去天皇丢下群臣而去,将爱子托付给陛下,一直久居东宫,群臣思念天皇的美德,不重兵戈,清除内难,这是上天的意旨要政事归还李氏。

臣等恭谨地接受天意,希望陛下传位,万世不绝,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

”武后就躺下,不再说什么了。

第二天,中宗恢复帝位,任彦范为侍中,并封为谯郡公,赏赐封邑五百户。

  当时武三思因为武后被贬而心怀怨恨,考虑这件事对武氏家族不利,没多久,解除彦范等(参与)政务(的权力)。

五月,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让他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

王同皎密谋杀死武三思,事情泄露,武三思诬陷桓彦范等一同叛逆,于是贬彦范为泷州司马。

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私下里的丑行,并在道路上张榜公布,请求废黜韦后。

皇帝(中宗)十分恼怒,三思卑鄙地说:

“这恐怕是桓彦范等人干的。

”中宗曾许诺他不死,于是就把他流放到瀼州,终身禁锢。

三思又请求夷灭彦范等三族,中宗不答应。

武三思于是派周利贞假托君命用棍杖杀掉他。

周利贞追到贵州,遇到彦范,就把彦范绑在竹板上拖来拖去,皮肉全部脱落,再用棍杖杀了他,时年五十四岁。

睿宗即位,彦范等人的官爵一同被追复,赏赐封邑二百户,交付给他的子孙,谥号为忠烈。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

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

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

服除,为晋州刺史。

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

“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

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

复谏曰:

“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

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

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

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

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

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

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

宋璟闻而叹曰:

“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

”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是科举考试录取考选进士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可称“追赠”。

D.“谥号”是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顺利。

他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黄门侍郎的身份编修国史;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职。

B.魏知古为人耿直,敢于进谏。

他针对给公主造道观而劳民伤财一事两次进谏;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时,献诗婉言规劝,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

C.魏知古忠于朝廷,敢于揭发。

魏知古得知窦怀贞等将阴谋乱国,就秘密地揭发了他们的阴谋,终使窦怀贞被杀,他被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D.魏知古深受赏识,屡受封赏。

他先因皇上赞赏他耿直而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在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②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答案:

1.A;2.D;3.B;4.①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

②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解析:

2.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3.说“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错,应是“他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

4.【参考译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

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

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

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

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

“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

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

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

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

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

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

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

”疏奏不被皇帝采纳。

魏知古又进谏说:

“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政。

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

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

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

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

”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

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

第二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

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

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

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宋璟听说后感叹道:

“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

”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

以五经学举,补平乡尉,坐事免。

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

“若颇知有佳客乎?

”吏以嘉贞对。

循宪召见咨以事喜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

累迁兵部员外郎。

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廷无稽牒。

进中书舍人。

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

奏事京师,亨玄宗善其政,数慰劳。

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嘉贞辞曰:

“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遂得减死。

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

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迁中书令。

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

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

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

会广州都督裴铀先抵罪,赍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

“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

士可杀不可辱。

”帝然之。

嘉贞退,不悦曰:

“言太切。

”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剌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

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

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

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

有劝之者,答曰:

“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

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

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

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

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荆轲剌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

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

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

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皎施以廷杖;他对裴油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

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②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答案:

1.C;2.C;3.A;4.①参考答案:

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唐玄宗下令要处死诬告者(想要将告发者治罪)。

②参考答案:

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解析:

1.要从整体把握语段,抓住人物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切入点。

原文应为:

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

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

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2.“京师”在文中指“朝廷”。

3.“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理解词语错误,文中指“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把握对象错误,文中是“武后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

4.注意:

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