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55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docx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

 

绵阳市原科知局部门

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组成及人员概况

我局汇总单位机构数为3个,其中政府机关1个(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1个(绵阳市知识产权局及财政补助事业单位1个(绵阳市“两金”管理中心)。

市科知局是财政全额供养的正县级公务员管理行政单位。

核定编制30人(其中工勤人员5人)。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实际在编30人(其中工勤人员5人)。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实际在编30人,退休33人。

市知产局是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经费为财政定额补助,人员编制为12人。

2018年在职人员12人,退休人员5人。

市“两金”管理中心,经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事业人员编制数6人、实有人数6人。

(二)机构职能

市科知局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起草拟定我市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研究提出全市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牵头拟定全市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组织编制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重大科技攻关、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成果推广、新产品试制和社会发展等科技计划的拟定于组织实施。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

负责本部门预算中科技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强化科技投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建议;归口管理全市科技事业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专项经费;协同有关部门运用财政、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实施对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基地建设,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负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形式审查及产品的推荐工作。

组织拟定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负责组织拟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及联席会议制度的日常工作;指导协调科普活动和科技宣传工作。

拟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技奖励的政策措施,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负责组织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科技成果管理、科技保密以及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工作,指导科技中介组织的建设。

负责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承担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工作;负责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和科技评估工作。

指导、协调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园区及中央、省在绵单位的科技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政策建议,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市知产局职能:

(1)负责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检查、督促、指导全市各行各业的专利管理工作;

(2)制定全市专利工作发展规划,组织专利技术实施,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3)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经济、科技、贸易等领域的专利工作规章制度,指导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利工作;(4)依法查处假冒专利行为;调处专利纠纷,为人民法院对专利侵权等专利纠纷案件的审判提供咨询意见;(5)负责专利法规的宣传普及和专利工作人员的培训;(6)组织管理并指导全市以知识产权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7)管理和指导全市专利信息网络,搞好专利文献开发利用和服务,推动专利信息传播,促进专利信息产业的发展;(8)参与、协调全市专利工作的对外联络、合作、交流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涉外事务,参与全市进出口贸易中有关专利工作;(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市“两金”中心职能:

主要负责创新基金的监管和承担风险投资资金的出资人职责,具体承担绵阳市金融结合的主要服务工作和平台主体日常工作。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18年度,科知局及下属单位年初部门预算收入7771400元,其中,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收入6611400元,项目支出预算收入1160000元。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部门预算总收入7771400元,调整预算数109913703.19元,财政拨款决算数109913703.19元。

上年年度结转:

16513438.56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18年支出总额为115392314.18元(基本支出12321336.19元,项目支出103070977.99元):

1.科知局支出106847499.4元(基本支出8754395.22元,项目支出98093104.18元),

2.知识产权局支出7358380.14元(基本支出2767134.97元,项目支出4591245.17元),

3.“两金”中心支出1186434.64元(基本支出799806元,项目支出386628.64元)。

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一)预决算编制情况。

2018年度,科知局及下属单位年初部门预算收入7771400元,其中,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收入6611400元,项目支出预算收入1160000元。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部门预算总收入7771400元,调整预算数109913703.19元,财政拨款决算数109913703.19元。

上年年度结转:

16513438.56元。

2018年决算编制包括:

资金、人员及固定资产三项内容。

经过财政各业务科室核查,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审核无误。

2018年结转和结余情况:

科知局财政资金结余项目费7412440元:

研发项目费170000元,其他科技技术支出7242440元。

知产局财政结转项目费2445513.22元。

“两金”管理中心财政资金年末结转976265.17元。

各单位将加快各项目的执行力度,加快经费执行进度。

(二)执行管理情况。

2018年我部门严格按照部门预算下达的项目和金额专款专用,人员支出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工资津贴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

公用支出用于开展日常公务的办公费、水电费、公车运行维护费、邮电费、物管费等。

6月、9月、11月均按时间进度安排资金使用,无中期评估取消资金。

(三)支出绩效情况。

1.部门支出绩效。

(1)行政运转保障。

根据年初预算按时间进度执行,保障了单位正常运转、较好地履行职能职责,基本支出无结余。

(2)机关厉行节约。

2018年度我部门实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尽量减少公务接待活动及公务用车。

(三)支出绩效情况

1、部门支出绩效

(1)行政运行保障

根据年初预算按时间进度执行,保障了单位正常运转、较好地履行职能职责,基本支出无结余。

严格按照部门预算下达的项目和金额专款专用,工资与福利支出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的工资津贴以及目标考核奖、医保费。

公用支出用于开展日常公务的办公费、水电费、物管费及公车运行、公务接待等。

个人与家庭用于公积金住房补贴及独子补贴。

(2)机关厉行节约

2018年度我部门实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尽量减少公务接待活动及公务用车。

本年“三公”经费情况如下:

因公出国(境):

预算为0元,实际为0元。

公务接待费:

“两金”中心预算8000元,实际支出316元。

知产局预算8500元,实际支出4322.32元。

科知局预算83500元,实际支出35907元。

公车运行费:

“两金”中心预算36000元,实际支出26908.5元。

知产局预算18000元,实际支出0元。

科知局预算540000元,实际支出39876.74元。

(3)机关节能降耗:

两金中心:

水费支出0元,电费支出0元,本年未结算。

知产局:

燃油费0元。

与2017年度比下降18000元,原因是上交车改公务用车。

科知局:

燃油费与上年持平。

水费支出12913.46元,电费支出为81690.19元。

部门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原则,节约用水,减少耗电。

知产局专项支出绩效:

2、专项预算项目(待批复项目)支出绩效

(1)资金绩效分配情况:

2018年项目收入:

5206477元,专项支出:

4440397元。

其中:

专利试点和产业化推进:

660700元;专利执法:

100.000元;知识产权宏观管理:

30.000元;其他知识产权事务:

3639697元;本年结转专利试点和产业化推进项目766080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收入:

5206477元。

其中:

专利试点和产业化推进:

1426780元;专利执法:

110000元;知识产权宏观管理:

30.000元;其他知识产权事务:

3639697元。

项目支出:

4440397元。

其中:

拨付2018年专利资助资金,3232820元;拨付专利保险及专利质押融资补贴997577元;专利资助项目的考察、验收及优秀专利奖的评审工作70000元;专利法及知识产权人员培训、举行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报刊宣传;举办专利挖掘与布局实践等30000元;制定《2017年绵阳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和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进驻第四届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站,开展展会执法和宣传咨询;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专利执法检查110000元;

2018年结转专利资助额度766080。

(3)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绵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价值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服务为目标,深入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508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51件,专利质量持续提升。

全市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592万元,累计突破4.57亿元。

2018年全市专利实施项目新增产值247.12亿元,利税119.74亿元。

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继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召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座谈会,对201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目标进行分解讨论,印发《2018年绵阳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织实施,共同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四川绵阳游仙经济开发区、安州区工业园区、四川江油工业园区和绵阳科创区完成第四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试点工作并通过验收。

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的《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平台建设方案》研究课题;完成《绵阳市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的起草,争创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夯实企业知识产权基础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积极支持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支持指导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2018年新晋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工作;支持指导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申报并成功进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至此,我市已拥有1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支持指导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35家企业开展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和优势培育工作。

积极开展对上争取资金,积极组织我市企事业单位申报省级专项资金项目,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2018年得到649万元的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支持。

积极组织申报中国专利奖和四川省专利奖,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个项目预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5个项目获得四川省专利奖。

积极开展企业贯标,2018年25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确定支持15家企业启动贯标,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工作,2018年面向全市5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选取拥有优质专利的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推荐,帮助金融机构明确重点服务对象。

对2017年7家企业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进行了贴息资助共计33.34万元、对2018年9家企业的56个专利保险进行了资助共计17.42万元。

严格开展专利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贯彻落实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意见》并转发。

精心组织专项行动,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和专利专项执法检查。

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检查,出动行政执法人员对绵阳市高新区沃尔玛超市、源泉图书批发市场等场所进行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发现的涉嫌假冒专利产品现场进行立案调查。

出动专利行政执法人员60多人次,先后检查了超市、商场、药店、专业市场等场所100多家,检查各类商品20000余件,登记专利标识产品200多件,发放专利保护宣传资料1200余份;对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京东”以及58同城网、百姓网等电商平台进行不定期专利情况检查,共检查网站(网页)12000多个、商品20万余件,对检查发现的300多个涉嫌假冒专利进行调查,进一步规范了知识产权市场经营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和绵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组织两名同志参加四川省行政执法考试并取得行政执法证。

强化专利行政执法办案,2018年共办理专利行政执法案件994件,有力打击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

加强专业化培训力度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

6月28-29日,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绵阳市知识产权局承办的新一代地方专利信息检索及分析系统运用培训班在绵阳市委党校举办,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园区的200余名企事业单位的研发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员参加培训,使我市企事业单位的专利文献检索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与西南科技大学、市经信委联合举办“绵阳市新材料产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培训,70余家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90余人参加培训。

为切实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委派知识产权中介代理人员和知识产权特派员100余人次分别到各个县市区、园区、孵化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专题培训,咨询、培训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员2000余人次。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绵阳分站在知识产权培训中积极作用,累计注册学员16027人,累计选课182722人次,累计选课20899门,分站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科技局专项支出绩效:

(1)2017年项目支出上年结转结余15149135元,

(2)2018本年项目收入89906910元,

(3)2018本年项目支出97643605元

(4)2018本年结转结余7412440元。

科知局财政资金结余项目费7412440元:

研发项目费170000元,其他科技技术支出7242440元,其他科学管理事务支出200609.18元。

(5)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市科知局主要工作: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国、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实施《绵阳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着力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14亿元;新增孵化器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其中新增升规入统企业超过60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1.5亿元。

(一)抓好全面创新改革和深化改革

出台了《绵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以及《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投入机制、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

在西南科技大学、市农科院积极开展成果产权和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制度、薪酬激励机制等改革试点,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职务发明专利的实施转化。

制定全市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清单,通过加强服务对接、争取政策支撑、提供资金项目支持等方式促进清单落实落地。

完成《绵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方案(2018-2020)》(以下简称《方案》)编制工作。

(二)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组织企业参加高企认定培训,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推进企业建设,并积极做好企业R&D统计的催报、督查和指导等工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1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1%。

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广泛调研,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支撑我市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新增升规入统企业超过60家,全市参与火炬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的企业850家,居全省前列。

三是抓好科技服务业发展。

出台《绵阳市科技服务业2018年度行动方案》,并积极抓好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工作,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确保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三)夯实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九洲“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正式获批,西科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四川省特种工装及防红外迷彩隐身面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批建设。

目前,全市国、省级重点实验室27家(国家级10家,省级17家),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级5家,省级19家),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持续完善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作用,提高技术交易质量和水平。

目前,交易中心河北分中心、山东中心已投入运营,正与广东佛山、福建泉州等地积极进行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全市合同登记511份,成交额11.5亿元。

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已整合5000台套高端检测仪器,平台提供服务次数超过4000次。

2018年,我市发布全国首创“设备仪器贷”产品。

三是加强孵化平台建设和培育。

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和培育,汇桔网、澳大利亚生物科技转化平台已落地绵阳。

目前,全市孵化器累计达到60家,孵化总面积达到超过100万平米。

(四)推进国省科技试点示范

深入推进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积极推广“科金云”绵阳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19.4亿元,贷款企业1465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4.58亿元。

积极组织并参与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收集发布56家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信息、32个成果转化项目;绵阳铁研博发科技、奇石缘科技、光友薯业、国蓉科技分别与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转化基金、绵阳威盛基金等机构现场签约,金额2.395亿元。

(五)抓好科技服务民生

一是积极开展科技扶贫。

大力建设“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绵阳分平台、北川和平武运管中心,有效回答贫困户各类技术难题2000余个。

以发展全市六大重点农业产业、十大农业主导产品作为科技扶贫发力的主攻方向,建立2个省级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7个市级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和4个科技扶贫示范村。

二是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积极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推进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绵阳国家农业科技(游仙)园区、绵阳国家农业科技(梓潼)园区发展,成立了3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引进了5个院所高校等创新载体,形成了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的良好局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科技知识,展示科技成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一是打造属于绵阳自己的双创品牌,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开展“双创升级”示范园区申建工作,适时提出“融创绵阳”双创品牌,整合绵阳全市资源,形成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

这项工作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省厅的认可和支持,也写进了四川省“双创”工作要点。

二是强化创新创业学习培训,组织高校、孵化机构定期开展创新创业特色活动。

各孵化载体的培训、沙龙、经验分享等活动蓬勃开展,达到平均每2天一场活动,部分孵化机构积极邀请东部沿海相关机构来绵对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为工作开展注入新理念、新思维。

三是积极组织并参与科博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双创周”等赛事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展览展示、经验交流、创客高校行、专题巡讲等掀起“双创”热潮。

2018年,高新区获批国家“双创升级”示范园区,获得国家项目资金5000万元。

市“两金”中心专项支出绩效

2018年项目支出上年结转结余116.29万元,本年收入20万元,本年支出38.66万元,本年结转结余97.63万元。

(四)财务管理情况。

我局及下属二级预算单位均按照财政规定建有相应的财务制度,落实了专门的财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

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控制部门财政资金使用,均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准则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

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经费开支合规合法。

按照财政预算的科目和资金使用范围以及决算填报的统一口径,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对2018年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核对,不弄虚作假,做到帐帐、帐表、帐实相符,真实合理的反映我部门收入支出及结转结余情况,按要求实行政府采购。

(五)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绵财预[2018]30号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工作,召开专门的会议,要求认真开展自评工作。

根据财政局《2018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评分要求,对我部门预算支出情况进行自测打分,并按得分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我部门各预算单位支出的预算编制是严格按照市级部门预算编制的通知和有关要求、并结合本部门实际业务情况及时合理的编报。

预算指标执行是按照年初正式预算金额和追加数全部下达,无未下达指标。

“三公经费”的开支控制在预算内,没有超支和浪费现象。

有财务管理制度及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经费开支合规合法。

2018年知识产权局:

2018年,绵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价值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服务为目标,深入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508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51件,专利质量持续提升。

全市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592万元,累计突破4.57亿元。

2018年全市专利实施项目新增产值247.12亿元,利税119.74亿元。

2018年科技局: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国、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实施《绵阳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着力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新增孵化器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新增升规入统企业超过60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1.5亿元、专利申请量预计达到11400件,专利授权实现5100件;截至三季度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70.49亿元,预计完成目标1690亿元。

2018年“两金”管理中心:

2018年“两金”管理中心不断丰富平台建设,现已收录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千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专家库,设立了700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改变了财政投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金融机构和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