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08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docx

三年级作文之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

「年级起步作文训练

【篇一: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

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造句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而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很多学生写作时总感觉无从下手。

针对这一情况,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

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

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学生才有兴趣,写出的文章才有具体内容,才有真情实感。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

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

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

比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

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可以写听说的人,还可以写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

在写作中有的学生可能写父母、同学等身边之人,有的学生也可能写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人物。

这样学生就可能在这次作文中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

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

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

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

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

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

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

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

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

就会不翼而飞。

二、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

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还要注意发掘写作契机,

让学生多读多练。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

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

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来,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

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学生的日记里,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如何在这一过程中

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

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

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从培养自信开始;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

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

再让学生知道,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

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

比如开学不久,同学们写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洗袜子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

周一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让我感动,有的同学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同学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学写下了洗袜子前后得心里感受变化。

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

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

作。

修改什么呢?

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

看,

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

那些不是不会写,而是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改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

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有错误的词句,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五、多种形式鼓励

1.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责难、嘲讽、挖苦的否定式评语,往往会激发抵触情绪。

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

使学生读后,既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

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2.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听。

如:

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独特的构思……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

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

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

张勇广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整个一学年都是进行写段训练,

重点是训练把一段话写清楚(言之有序)、写具体(言之有物)。

那么,怎样指导好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呢?

我在上好“习作例文”课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己有的知识,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好课文中近两年10次的习作训练。

另外,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适量的课外训练。

这是因为:

学生从二年级的写几句话要过渡到三年级的写一段话,有一定的难度。

而我们仅仅靠课内的近10次训练,要想大面积地、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难度甚大。

因此根据三年级语文课本的写作总要求,进行有效的课外训练,就能配合课文,减低作文起步训练的“坡度”,从而分散难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三年级所必需的写作能力。

1、训

3、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根据三年级的两册教材的写作要求,我确定了作文起步训练的重点为训练记事和状物片断。

这个课外训练的计划可分为三步走:

练记事性的片断;2、训练状物性的片断;

一开始训练时,我就用听写的形式来进行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

听写,是从低年级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向中年级过渡的好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中作文起步时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

随后,便可以引入有顺序地进行仔细观察,传授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视野可从家里扩散到社会,从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获取第一手资料。

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揉进自己的想象,带一点创造性,把一段话的内容写具体。

以下是我三年级上学期所安排的课外训练的计划表:

下面就表中的三种训练类别要注意的事项,分别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训练记事性的片断。

要把一段话写具体,并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必须注意这样两点:

八、、•

1、写一件事,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的,因此,要给学生

一些必要的关联词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这样就能较容

易地做到记事的条理比较清楚。

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一件事分解成几个步骤,这亲样可以减低难度。

随后,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拐杖”,如列出相应的动词等。

以《做油条》为例,我先要求学生去附近的饮食店仔细观察,接着

帮助他

们分成几个步骤,再列出一些相应的动词。

即:

1)揉面团割揉撒搓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按照做油条的三个步骤一一写下来,用上关联词,并把相应的动词也写进去。

一般来说,学生的下笔就较少有困难了。

当然,这只是一开始的比较具体地指导。

随着多次训练,指导线条可粗些。

2、写一件事,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围绕写作总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再制订出分要求,以求一步步有所递进。

先学会简单地记

录家长做一件事,再让他们自己边实践边观察,加深做事的印象,

步。

引起他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也就能表达一点自己的感受。

如能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则又加深了一步。

拼凑图形、剪贴小动物的小制作,则是寓作文训练于趣味之中,不仅进一步启迪了他们的智力,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且培养了动手的兴趣,在习作中显示了各自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训练状物性的片断。

状物,一般是指描写动物、植物、景物以及学习用品等。

写具体某

一种事物,同时做到言之有序,必须注意到这两点:

1、先要教会学生几种常用的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

由里及外、整体到部分、先概括后具体。

并且,要让学生能在一段时间训练后举一反三,知道一般写某一种植物常用什么顺序,换成动物该怎样观察,学习用品又该用什么顺序。

2、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状物的写作方法。

比如写五斗橱,可以从形状、

色及用途三个方面来写,但主要把五只抽斗写具体。

写某一种植物,

可以通过比较、打比方来写出这一植物的特征。

三、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在三年级,总分结构的片断十分常见,为此,课外训练时不能忽视。

同时,

这一形式的训练,也非常有助于把一段话写具体,较容易被三年级

的学生所接受。

训练时,可以注意这两点:

1、明确先总后分的要求。

有了总起句,那后面的话就得必须围绕总起

展开,是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阐明总起句的。

所以,任何离开总起

句的内容的句子,只能是“画蛇添足”。

2、写作前,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探求不同的思路来考虑从几

面来写具体。

表格中,我有意识地把观察点从家里移向了家外,从而使静态的事物趋向有动态的事物,当然,观察的角度也必须不同,一般以从某一方面入手,而不是简单地讲一讲观察的顺序。

拿《早上,十字路口的车辆真多》来说,我们不仅可以从车辆多这个正面角度来写。

你想到车辆一碰到红灯,马上会使车辆排成长龙;我也可以听到十字路口的汽车的喇叭噪音不断,说明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他呢,由此想到听说十字路口常常发生交通堵塞的不少事来?

?

通过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训练,适当地补充了课内训练的来足,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这样,既促进了课堂的作文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克服“没材料可写的弊病。

这样的训练,紧紧扣住三年级写作的大纲要求,又能配合课文,形成了写作系列化,比较符合中年级多次反复的训练要求。

同时,也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显得新颖、独特。

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探索的现状与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吴立岗

、对作文训练序列的探索己经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大连市成立,

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

1980年7月下旬,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书面发言中指出:

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他希望研究会以此为课题,“花它两三年的功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

”从那次会议后,小学语文界积极响应叶圣陶先生的倡导,进行了不少的实验和探索,使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作文教学方面,各地的同仁都把作文教学的规律和作文训练的序列作为主要研究课题。

这个研究表现为两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作文要求具体化,变成序列训练的计划。

例如有人认为小学五年制的作文教学的程序可以分三段:

(1)作文起步阶段,包括一、二年级,以说完整的话,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主;

(2)作文过渡阶段,在三年级,让学生进行片断训练,能写一段话,叙述一件事;(3)作文综合阶段,包括四、五年级,综合进行记叙文训练,同时注意从模仿向独立写作提高。

第二种趋势是根据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也尽量考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拟相对独立的作文训练序列。

在这方面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自成体系,并对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主要有下述几个。

一)作文分步训练

197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率先总结了祖国大陆1949年以后小学作文教学的传统经验,著文《作文训练三步走》。

他概括的“三步”是:

第一步,口语训练(一年级);第二步,写话训练(二年级);第三步,作文训练(三至六年级)。

可是山东省烟台市的李昌斌、马兆铭等先生认为,这“第三步”训练横跨三、四、五、

六四个年级,阶段性不明确,也体现不出三年级训练的特殊性。

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作文过渡的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应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以叫做片段训练”

(或叫过渡训练”)。

这样三步走”就成为四步走”了。

他们还认为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是作文训练的中心环节。

这种结合按其渠道,主要有三条:

观察、阅读、写作。

观察侧重于发展思维,做到言之有物”;阅读侧重于发展语言,做到言之有序”;作文是二者的综合运用,有物”和有序”的有机结合。

这样,小学作文训

练序列可以概括成一个中心两条线”。

两条线是:

一条纵线一一’四步走”;一条横线一一观察、阅读、作文三结合。

(二)作文素描训练

上海市的吴立岗、贾志敏等人认为,小学作文四步训练”相对三步

训练”来说是个进步。

可是通过三年级的片段训练,立刻让四年级学生独立地写命题作文,值得商榷。

学生从四年级起进行简短记叙文的篇章训练,而

要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把文章写得有条理,有中心,还必须由老师扶着”走一段路。

也就是说,四年级(至少上学期)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取名为半独立的篇章训练”。

因此,

比较科学地说,小学作文应该分成五步训练,即一年级,口语训练;二年级,写话训练;三年级,片断训练;四年级,半独立的篇章训练;五、六年级,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

其中三、四年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三、四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原因何在呢?

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

据此,他们借鉴美术教学的经验而创造了一种适用于三、四年级的作文教学形式一一素描。

所谓素描训练,乃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即运用’白描”手

法)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

三年级进行片断素描,通过对静

物、动物、景物、房间陈设以及人物动作对话、外貌的描写,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掌握片断的各种基本结构以及相应的写作技能。

四年级进行叙事素描,通过对“一件事”的演示和观察,使学生学会综合进行片断素描,掌握简短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基本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三)作文分格训练

1980年下半年,东北农垦总局语文教育学会组织力量,在常青的“写作分格教学法”基础上编写了《中小学作文分格训练》并进行相应的试验。

分格训练所谓的“格”,指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相当于“单项训练”。

具体地说,从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众多的作文观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格”。

“格”可以用公式表示,例如在对话训练中,动作格中有这样的公式:

“人+动作+话”;“人+话+动作+表情”。

该研究为小学五个年级编写了五册教材,共包括325个格。

四)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北京景山学校刘曼华等人认为,集中识字促进小学生作文提早起步。

前些年他们着重研究了集中识字教学中对所学汉字的灵活认读、灵活运用问题,加强了阅读训练,使二年级学生识2200—2400个汉字,掌握6000个常用词语,读完一、二年级180篇课文和大量的课外读物。

此外,还通过抄书、造句、听写句子与段落、看图写话、写片断、写日记等练习,使绝大多数二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能在教师辅导下写出三四百字的短文。

这样,就为三年级的作文打好了基础。

那么从三年级起作文该如何进行?

景山学校研究者并不主张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步训练或者分格训练,而是主张“先放后收”,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训练。

他们认为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解决一个“文难”的问题;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连贯语言的能力,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三是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不抄袭,不胡编,不瞎套,不硬挤,一开步就把路子走正。

因此,应该运用“放胆文”的形式进行训练,即让学生放开胆子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年级是鼓励学生把文章写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到四、五年级就要教会他们对文章“剪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具体地说,四年级是掌握规律,严格作文训练的阶

篇三: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怎么教】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怎么教

新的《语文课程标谁》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的目标: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已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针对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做好三年级作文教学呢?

我认为,在注重遣词造句、如何围绕题目这个中心写出结构完整的作文等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或看图写句子要高出一个层次,而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

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

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

《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

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

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

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

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

想象是创造力。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

赞可夫说:

应该

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

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纸上得

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一)、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

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二、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

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

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

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