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5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教学设计.docx
《四川省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5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5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5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课题
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总课时
班级(类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重、难点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反思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
比空气大
有毒
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Cl2
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
2Fe+3Cl22FeCl3。
②与铜反应:
Cu+Cl2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2反应:
H2+Cl22HCl。
现象—
(3)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Cl2+2KI===2KCl+I2。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
Cl2+SO2+2H2O===H2SO4+2HCl。
③与FeCl2溶液反应:
Cl2+2FeCl2===2FeCl3。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
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HCl+HClO。
(2)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烧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②制取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4.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1)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关系:
①Cl2+H2OHCl+HClO
②HClOH++ClO-
③H2OH++OH-
(2)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得出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①三种分子H2O、Cl2、HClO;
②四种离子H+、Cl-、ClO-和OH-。
(3)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5.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1)次氯酸
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ClO2HCl+O2↑。
(2)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Ca(ClO)2的稳定性比HClO强。
②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ClO-+H2OHClO+OH-。
③与酸反应生成HClO,作为漂白剂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2(×)
(2)氯气溶于水得氯水,溶液呈酸性且可以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3)新制氯水必须用棕色瓶密封保存,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
(4)新制取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5)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是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6)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2.久置的氯水和新制氯水在性质上有哪些不同?
答案 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表现为酸性。
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和次氯酸,除具有酸性外,还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强氧化性。
3.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最终得到的主要固体物质是什么?
用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过程。
答案 最终得到的物质是CaCO3和CaCl2;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
题组一 氯气和氯水的性质
1.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答案 B
解析 甲中气体和溶液都无色,说明不存在Cl2,注入的液体是NaOH溶液;乙中气体无色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不存在Cl2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注入的液体是AgNO3溶液;丙中气体和溶液都呈浅黄绿色,说明存在Cl2分子,注入的液体是水。
2.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
答案 B
解析 A项,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C项,由于加入盐酸酸化的过程中引入了Cl-,所以根据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说明氯水中是否存在Cl-;D项,因Cl2、HCl和HClO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加入NaOH溶液时氯水颜色消失不能说明其中有HClO存在。
题组二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氯水中的变化
3.在新制饱和氯水中,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通入少量氯气,
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D.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答案 C
解析 饱和氯水不能再溶解氯气,各成分的浓度不变,A项错;SO2+Cl2+2H2O===2HCl+H2SO4,Cl2+H2OH++Cl-+HClO的平衡左移,HClO的浓度减小,漂白性减弱,B项错;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消耗H+,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HClO的浓度增大,C项正确;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O2和H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D项错误。
4.氯气对水杀菌消毒体系中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HClO。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1)Cl2(g)Cl2(aq) K1=10-1.2
(2)Cl2(aq)+H2OHClO+H++Cl- K2=10-3.4
25℃时,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氯气对水杀菌消毒,夏季要比冬季好
B.Cl2(g)+H2OHClO+H++Cl- K=10-4.6
C.图中①→②的变化,两个平衡均向右移动,Cl2(aq)的浓度减小,HClO浓度增大
D.图中点③所示溶液中饱和氯水恰好与NaOH反应,溶质只有NaCl和NaClO
答案 B
解析 A项,次氯酸不稳定,所以冬季比夏季好,A错误;B项,
(1)Cl2(g)Cl2(aq) K1=10-1.2,
(2)Cl2(aq)+H2OHClO+H++Cl- K2=10-3.4,所以Cl2(g)+H2OHClO+H++Cl-,K=K1·K2=10-4.6,B正确;C项,图中①→②的过程中表示随氯气的通入溶液逐渐变为饱和氯水,氯气和HClO的浓度都变大,C项错误;D项,NaClO水解呈碱性,③时溶液呈中性,必须有未中和的酸,因而NaOH未完全中和氯水。
氯水中平衡移动的应用
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
浓度变化
平衡移动
的方向
应用
可溶性氯化物
c(Cl-)增大
左移
①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
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盐酸
c(H+)和c(Cl-)增大
左移
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NaOH
c(H+)减小
右移
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Ca(OH)2
c(H+)减小
右移
制漂白粉
CaCO3
c(H+)减小
右移
制高浓度的HClO溶液
光照
c(HClO)减小
右移
氯水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
题组三 次氯酸盐和其他含氯消毒剂
5.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
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
Cl2+2OH-===ClO-+Cl-+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
ClO-+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
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H3COOH+ClO-===HClO+CH3COO-
答案 B
解析 A项,NaClO的制备为Cl2与NaOH溶液反应:
Cl2+2OH-===ClO-+Cl-+H2O,正确;B项,NaClO饱和溶液的pH为11,该消毒液中溶液的pH为12,是由于消毒液中还含有少量的NaOH,故pH增大是由于NaOH电离所致,错误;C项,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H++Cl-+ClO-===Cl2↑+H2O,正确;D项,因为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CH3COOH+ClO-===CH3COO-+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性增强,正确。
6.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倍~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氯胺的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B.氯胺的电子式为
C.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D.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答案 A
解析 NH2Cl+H2ONH3+HClO,反应生成的HClO能杀菌消毒。
该水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HClO杀菌后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氯胺转化成HClO;相反,当HClO浓度较高时,平衡向左移动,转化为氯胺,相当于暂时“贮存”,避免其分解损失,这样就延长了消毒时间。
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常用于饮用水消毒。
下列有关ClO2制备与杀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NaClO2在酸性条件下歧化生成ClO2和NaCl,则n(氧化剂)∶n(还原剂)=1∶4
B.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失效,可能的原因是2ClO2+2OH-===ClO
+ClO
+H2O
C.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O2中的NH3
D.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比Cl2强
答案 C
解析 A项,酸性条件下ClO
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l-和ClO2,可写出方程式:
4H++5ClO
===Cl-+4ClO2↑+2H2O,显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正确;B项,方程式符合歧化反应化合价的变化,正确;C项,ClO2易溶于水,显然不能用饱和食盐水除杂,错误;D项,等物质的量的ClO2作氧化剂时得电子数比Cl2得电子数多,正确。
含氯消毒剂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本身的强氧化性,或与水反应产生HClO,杀灭具有生命活性的微生物。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从氧化性,得电子数目以及平衡移动等角度分析思考。
考点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固体+液体
气体
↓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
→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
→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的离子方程式:
MnO2+4HClMn2++2Cl-+Cl2↑+2H2O(×)
(2)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也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检验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4)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5)实验室快速制取氯气可以采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
(6)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时,为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
2.含0.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能否得到0.1molCl2?
为什么?
答案 不能。
原因:
(1)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不能再被MnO2氧化;
(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过程中HCl挥发。
3.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思考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向上排空气收集氯气 安全瓶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题组一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
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Cl2时,有如下操作:
①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⑥⑤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
答案 D
解析 制取氯气的正确操作步骤:
先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下一步进行加热制取、吸收氯气,由于氯气有毒,最后需要进行尾气吸收,故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④②⑥⑤。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
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
发生的反应不是燃烧反应
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答案 D
解析 A项,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B项,发生的为取代反应;C项,Cu在Cl2中发生了燃烧反应;D项,Cl-、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2)因Cl-浓度越小,其还原性越弱,所以必须用浓盐酸加热才可反应,稀盐酸不反应。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用NaOH溶液吸收Cl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溶液中含Ca(OH)2的量少,吸收不完全。
题组二 氯化物的制取
3.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
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信息:
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略
S2Cl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l2+Cl2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2Cl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装置H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MnO2+4H++2Cl-Mn2++Cl2↑+2H2O 2S+Cl2S2Cl2 (3)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4)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导气、冷凝 (5)产率降低(或S2Cl2分解) 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 (6)SCl2 S(答案合理即可)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7)吸收多余的氯气,保护环境 Cl2+2NaOH===NaClO+NaCl+H2O
解析
(1)Cl2的发生装置必须考虑浓盐酸的顺利流下,尾气的处理必须考虑S2Cl2的水解。
(2)B中发生的是Cl2的制备反应;E中发生的是Cl2与S生成S2Cl2的反应:
2S+Cl2S2Cl2。
(3)生成的Cl2需除杂和干燥,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与浓硫酸。
(4)从E中出来的S2Cl2气体被冷凝,并导入G中。
(5)S2Cl2在300℃以上完全分解,所以温度过高使产量降低,并导致分解产生的硫凝华,积存于F中。
(6)根据信息,温度控制不当,则会生成SCl2,还有未反应的氯气以及蒸发出的硫。
(7)由于Cl2有毒且它是酸性气体,尾气需要用碱液吸收。
许多金属氯化物如FeCl3、AlCl3,非金属氯化物,如PCl3、SiCl4、S2Cl2都易水解。
涉及此类物质的制备问题,除了要重视Cl2制备、净化、尾气处理,还要考虑产品的纯度,防水解等措施。
考点三 卤素的性质及X-的检验
1.溴、碘单质物理性质比较
性质
Br2
I2
颜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
液体
固体
溶解性
水中
溶解度不大
溶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中
易溶
易溶
特性
易挥发、有毒
①易升华
②使淀粉溶液变蓝
2.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比较
(1)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2NaX+NaXO+H2O(X=Cl、Br、I)。
(2)氧化性
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X2===2NaX(X=Cl、Br、I)。
②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是Cl2>Br2>I2,阴离子的还原性:
Cl-<Br-<I-。
Cl2能从Br-的溶液中置换出Br2,其离子方程式:
Cl2+2Br-===2Cl-+Br2;同理,Br2能置换出I2,其离子方程式:
Br2+2I-===2Br-+I2。
③与一些还原性离子反应,如Br2与SO
、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O
+Br2+H2O===SO
+2Br-+2H+,2Fe2++Br2===2Br-+2Fe3+。
3.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
生成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有机层呈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
蓝色溶液,表明有I-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3(×)
(3)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先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4)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I2(×)
(5)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并用玻璃塞密封,不能用橡胶塞(√)
(6)类比Fe与Cl2反应,可知Fe与I2反应产物为FeI3(×)
(7)I-可使淀粉溶液变蓝(×)
2.溴水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试剂,请思考总结中学化学实验中有哪些使溴水褪色的情况?
答案
(1)因萃取而褪色:
苯、CCl4与溴水混合后,水层几乎为无色。
(2)因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而褪色:
如溴水与强碱反应,即Br2+2NaOH===NaBr+NaBrO+H2O。
(3)因被还原而褪色:
如H2S、SO2、SO
、Fe2+、I-等能将Br2还原为Br-而使溴水褪色。
(4)因生成沉淀而褪色:
如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Br沉淀而使溴水褪色。
(5)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含
、—C≡C—的有机物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6)因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
如
使溴水褪色。
题组一 卤素的性质
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答案 A
解析 由①处产生的Cl2通过②时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通过③时发生反应Cl2+2KI===2KCl+I2,通过④时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因Cl2为黄绿色,Br2为橙色,I2遇淀粉变蓝,Cl2遇碱生成NaCl、NaClO可知应选A。
2.(2016·临沂二模)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4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1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molNaCl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C.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答案 B
解析 氯气与硫酸钠不反应,因此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2molNaCl,A错误;若氯气与部分溴化钠反应,则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B正确;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氯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