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44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docx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

实验诊断学叶圣龙总结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参考值

新生儿RBC与Hb含量极高,随年龄增长下降,男性会高于女性,女性会因为生理期(青春-更年)出现两次下降,更年期之后男女两值水平均下降并保持相近水平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

 

RBC、Hb↑

相对性RBC增多

【体液丢失】

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RBC增多

(真红)

生理性增多

高原居民、新生儿等

病理性增多

继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严重慢性心肺疾患

直接

某些肿瘤和肾脏疾患

(EPO在肾脏及肿瘤中产生)

 

RBC、Hb↓

生理性减少

3月~15婴幼儿、老年人

妊娠中晚期(称“稀血症”,110g/L以下需要关注)

病理性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

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贫等

红细胞破坏增多

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生成异常PNH等、免疫性、机械性、感染性、物理化学性

红细胞丢失

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数与Hb量检验的影响因素

病人全身血容量的改变:

急性失血

全身血浆容量的改变:

各种失水及水滞留

病人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的影响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Hematocrit,HCT

血细胞比容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比例(通过抗凝血离心沉淀测得)

参考值:

男性:

40~50%,女性:

37~48%

临床意义:

反应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以及红细胞体积的影响

用于贫血的程度判断、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等

红细胞比容升高

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红细胞绝对增多时血细胞比容均增加。

用于测定脱水病人补液量的计算参考

红细胞比容降低

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综合考虑才能分型贫血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MCV、MCH、MCHC

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corpuscularvolume,MCV

意义

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单位

飞升(fl)注:

1L=1015fl

参考值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MCH

意义

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单位

皮克(pg)注:

1g=1012pg

参考值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MCHC

意义

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单位

g/L

参考值

320~360g/L

贫血Anemia的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CHC

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巨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减低

减低

减低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减低

减低

正常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病所致贫血

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更幼稚粒细胞。

急性感染

急性中毒

急性溶血

急性失血

轻度>6%

中度>10%伴少数晚幼粒

重度>25%出现更幼稚粒细胞

核右移:

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

【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衰退】

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感染恢复期,也可一过性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疾病进展期核右移,预后不良。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的红细胞

⏹胞浆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碱性物质;

⏹煌焦油兰等活体染色以后,在胞浆中呈现兰色细颗粒或丝状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

百分比

绝对值

成年人、儿童

0.5-1.5(%)

24-84(×109/L)

新生儿

2.0-6.0(%)

反映骨髓

造血功能

网织红细胞增多: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如溶贫、急性失血。

Ø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可高达20%,严重时者可达40-50%

Ø急性失血后5-10天,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

网织红细胞减少: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如再生性贫血障碍。

典型病例常低于0.5%

绝对值低于15×109/L常作为诊断再障的标准之一.

 

作贫血治疗疗效判断和治疗性实验观察指标。

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

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疗效判断指标

网织红细胞反应指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人在治疗后出现的网织红细胞先增高后减低的过程。

缺铁性、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网织红细胞轻度↑→铁剂/叶酸治疗

→用药3—5天网织红↑→7—10天网织红达高峰→2周后网织红↓RBC和Hb↑

EPO治疗贫血的疗效观察:

RET对监测慢性肾衰患者EPO疗效具有更加实用的价值。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性试验——临床上确诊两种疾病的一项简便可靠的方法

治疗性实验是指怀疑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人,给予叶酸或铁剂治疗,观察有无网织红细胞反应出现,如出现,表明治疗有效,可以帮助临床上确诊两种疾病的一项简便可靠的方法,特别是在基层地区用于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作为病情

观察指标

网织红细胞作为病情观察指标

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都可见网织红上升

治疗过程中通过网织红细胞(RET)的观察

如果RET↓,表示

溶血和出血得到控制,

如果RET持续不减低或更见增高者

病情未得到控制甚至加重

应用进展

骨髓移植后骨髓重建的早期指标;化疗、放疗后骨髓重建的监测

小结: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在血液中约占0.5%-1.5%。

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铁或维B12及叶酸)

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抑制红细胞增生网织红减少

类白血病反应:

定义: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病因:

感染及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

五种白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分叶核(左)杆状核(右)

参考值

绝对值

百分数

杆状核(st)

0.04~0.5

0~5

分叶核(sg)

2~7

50~70

形态

圆形,细胞核为杆或分叶状,胞质淡红色

参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急性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

产生

循环池与边缘池动态平衡

骨髓储备成熟细胞约为外周15-20倍

血管内停留6-8h后进入组织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增多——多为应激反应:

边缘池——→循环池

急性感染或炎症;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增多

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0.5×109/L

见于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血液系统疾病;物化因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参考值

百分数(%)

0.5~5

绝对值

0.05~0.5

 

形态

细胞圆形,核多为2叶,胞质内有粗大均一一致的嗜酸性颗粒

意义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

在速发型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中的作用

a抑制其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b.吞噬其所排颗粒

c.释放组胺酶

炎症消退和病灶痊愈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寄生虫感染——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某些皮肤病、肿瘤、传染病;血液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eosinopenia——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伤寒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参考值

百分数

0~1

绝对值

0~0.1

核分叶或不规则,胞质内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可将核遮挡,核界限不清

嗜碱性颗粒参与过敏反应

肝素:

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

引起过敏反应

嗜碱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嗜碱粒细胞减少basophilopenia无临床意义)

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其他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monocyte(M)

参考值

百分数(%)

3~8

绝对值

0.12~0.8

形态

在血细胞中体积最大,圆形或椭圆形,核呈肾形或马蹄形胞质灰蓝色

历程

2-3天后在组织和肝、脾等处转变为巨噬细胞macrophage,

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ogocytesystem,MPS

功能

非特异性

细胞免疫

吞噬和杀伤病原体及衰老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炎性介质

(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特异性免疫

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组织中转化为树突状细胞,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某些感染(疟疾、黑热病、活动性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淋巴细胞Lymphocyte(L)

参考值

百分数(%)

20~40

绝对值

0.8~4

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一侧凹陷,染色质致密,核染色深,和几乎占据整个细胞,胞质较少,染成天蓝色

参与

【特异性免疫:

慢性炎症、病毒性炎症、迟发型变态反应】

T(70-80%):

细胞免疫

B(15%):

合成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慢性炎症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

天然免疫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症Pathoolgicallymphocytosis

感染性疾病(病毒、百日咳、结核);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减少Lymphopenia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

100-300×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

7-11fL

临床意义

Ø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Ø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增多增殖性疾病

反应性增多感染、溶血、癌症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

常伴有WBC总数的增多。

生理性

1)年龄:

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

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3)运动、疼痛、冷热刺激、情绪影响:

升高;

4)妊娠与分娩:

妊娠时可达>15×109/L,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2-5d后正常;

5)其他:

吸烟者高30%。

病理性

1)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金葡、溶链、肺链等)。

2)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及血管栓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损伤(心梗),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3)急性失血:

大出血所致的缺氧及机体应激反应所致。

4)急性中毒:

代谢性中毒(DM);化学药物中毒(Pb、Hg);生物中毒(昆虫、蛇、毒蕈)。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WBC<4×109/L

粒细胞减少症:

N<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

N<0.5×109/L

1)感染:

特别是G-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病毒感染;原虫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AA、非白血性白血病(aleukemicleukemia)。

3)理化损伤:

电离辐射(X、γ射线);化学物质(苯、铅、汞);化学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等)。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脾亢(门脉性肝硬化等)。

5)自身免疫病:

如SLE,产生自身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食物过敏、荨麻疹等。

2)寄生虫病:

某些寄生虫感染E可高达90%以上。

3)皮肤病:

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

5)某些恶性肿瘤:

如肺癌等。

6)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较特殊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无显著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过敏、RA等。

2)血液病: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等。

3)恶性肿瘤:

特别是转移癌。

4)其他:

DM、流感、水痘、结核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

1)感染:

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流腮、传单等;还可见于某些杆菌、TB、梅毒螺旋体感染。

2)恶性肿瘤:

淋巴系统白血病、淋巴瘤等。

3)其他:

自身免疫病、GVHR或GVHD等。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ALG等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增多

某些感染:

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

血液病:

AMoL、MDS、某些疾病的恢复期(单核阵雨)。

单核细胞减少

无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一、基本概念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

二、分类:

1、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两大类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

包括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例: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中珠蛋白肽链的合成数量或结构异常(例海洋性贫血)

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缺陷(例G-6-PD缺陷症)

获得性

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缺陷(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此类溶血性贫血都属于后天获得性的)

免疫因素(例自身免疫、药物免疫、同种免疫等)

化学因素(例化学毒物或药物)、

物理和机械因素(如心脾瓣膜置换术后或微血管病)

感染性因素(溶血性病原体感染)

2、按溶血发生的主要部位分类:

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

大多数的后天获得性因素和红细胞内酶缺铁所致的溶血多表现为血管内溶血。

急性血管内溶血:

红细胞破坏迅速大量血红蛋白游离至血浆中高血红蛋白症和血红蛋白尿;

慢性血管内溶血还可出现含铁血黄素尿。

兼有血管内和血管外两种溶血方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原位溶血或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幼红细胞未成熟,未释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被破坏。

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在脾脏)吞噬而破坏红细胞膜缺陷

珠蛋白合成异常,脾功能亢进等表现为血管外溶血。

三、溶血性贫因确诊的实验室检查(补充)

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红细胞寿命缩短

破坏增加的有关检查

①红细胞寿命测定

正常红细胞寿命是120天,用51Co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的半衰期(Ty2)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T1/2常小于15天,红细胞寿命缩短是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切的证据

②红细胞形态改变

某些溶血性贫血的血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破裂的征象(球形、盔形细胞、裂细胞、红细胞碎片)

③血浆乳酸脱氢酶增高

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释放入血所致。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增高的有关检验

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

血管内溶血时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时正常(<50mg/L):

②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

③血红蛋白尿阳性

④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

胆红素代谢异常表现

①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②尿中尿胆原排泄量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显示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

1、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2、外周血涂片中见到提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旺盛的红细胞形态改变

——如红细胞大小不均,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owell-Tollg小体、Gabot环,有核红细胞等。

3、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见本章第三节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四、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在低渗氯化纳溶液中,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逐渐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反应膜缺陷

参考值

开始溶血:

0.42%~0.46%NaCl溶液

完全溶血:

0.28%~0.34%NaCl溶液

临床意义

增高

脆性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减少

脆性减低常见于海洋性贫血,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某些肝硬化及阻塞性黄疸等。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获得性的细胞膜缺陷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慢性血管内凝血。

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克隆病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睡眠过程,体液弱酸性,补体作用增强溶血贫血,血红蛋白尿

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实验原理

正常人红细胞于自身血清中,在弱酸性(PH6.6~6.8)条件下经37℃孵育1小时后不发生溶血现象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的红细胞膜对补体敏感,孵育后可出现溶血现象。

如血清先经灭活(补体被破坏),就不出现溶血

临床意义

阴性

正常人本试验结果呈阴性

阳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人本试验为阳性,且特异性较高

PNH筛选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蔗糖溶液离子浓度低,经孵育将加强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溶血

PNH特异性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眼镜蛇毒中的某种蛋白激活血清补体C3,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进攻PNH红细胞——溶血

(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实验

原理

Ø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试验。

Ø在AIHA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已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

Ø加入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免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已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现象,此即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阳性,用以证实病人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存在。

Ø间接试验是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先用RHo(D)阳性O型的正常人红细胞与病人的血清在37℃条件下致敏处理,如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即被红细胞吸附成为致敏红细胞。

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出现凝集,即为抗人球蛋白的间接试验阳性

Ø正常人AB型血清中无这种免疫球蛋白,故无致敏作用,供作阴性对照血清。

 

临床

意义

①正常人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间接试验均呈阴性。

②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呈直接试验阳性反应。

③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主要为IgG),也有小部分冷抗体型(主要为IgM)。

故必要时应在4℃试验以检出冷抗体,否则会导致假阴性反应。

④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常用于RH或ABO型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的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⑤本试验阳性还可见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甲基多巴等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⑥本试验较易发生假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不能排除AIHA。

注意:

温抗体型:

主要为IgG,37℃条件下作用最强

(四)珠蛋白生成异常检测——血红蛋白电泳

HbA2增高

β-轻型地中海贫血重要依据

恶性贫血,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也会增高

HbA2减少

缺铁性贫血,铁幼粒性贫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适应症

骨髓细胞发育特点

细胞大小及外形

(1)大小:

胞体由大到小,但巨核细胞相反。

(2)外形:

圆形或卵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细胞浆【稀浓】

(1)量:

从少到多。

(2)色:

从深到浅。

(3)颗粒:

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

 

细胞核

(1)大小:

从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

(2)核形:

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细胞核消失。

(3)核膜:

从不明显到明显。

(4)核仁:

从有到无。

(5)核染色质:

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

胞核与胞浆之比

从大变小【核小浆多】——(总体思想:

细胞成熟目的是通过细胞浆来体现细胞的功能)

小结

细胞胞浆的成熟过程

——胞浆【少&深—(稀释)—多淡】细胞胞体【小—大】细胞形态【小圆—大而不规则】成熟过程特异性颗粒增多

细胞核的成熟过程

——细胞从活跃的复制状态逐渐变为低活跃状态细胞核核膜出现染色质从细疏到致密核仁消失核形态圆形-不规则-消失

 

骨髓细胞染色法及临床意义

染色方法&结果判定

临床意义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为阴性反应,

颗粒细小分布稀疏者为弱阳性,颗粒粗大密集者为强阳性反应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呈弱阳性反应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糖原染色(PAS)

胞质中出现红色物质者为阴性反应

以强阳性,弱阳性,阳性,阴性表示

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稚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有助于与其他红细胞系统疾病鉴别

②急粒白血病呈阴性或弱阳性细颗粒状或均匀红色;

急淋巴白血病呈粗颗粒状或块状阳性;

急单白血病多呈弥漫均匀红色或细颗粒状阳性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E)

胞质中出现有色沉淀物者为阳性反应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且可被NaF抑制;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或弱阳性不被NaF抑制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胞质中出现灰黑色以致深黑色颗粒或块片状沉淀为阳性

反应强度分为五级即-,1+,2+,3+,4+;分积0,1,2,3,4分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明显减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明显增高

PNH常降低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升高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增高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降低

MDS可降低而增生型再障可增高

铁染色

细胞外铁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