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6960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诊断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声诊断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声诊断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声诊断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声诊断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笔记.docx

《超声诊断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诊断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声诊断笔记.docx

超声诊断笔记

一、       超声得物理特性

(一)声波与超声波得定义

★超声波——就是一种机械波,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上限得一种声波。

医用频率2。

5-10MHz(常用2.5—5MHz)

三、超声传播

(一)声波得形式 

横波    纵波  除骨骼外均由纵波形式传播。

球面波

(二)超声得三个基本物理参数

频率(f):

声波每秒振动次数,Hz。

波长(λ):

声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所通过得距离,mm。

声速(C):

声波在介质中每秒传播得距离,m/s

固体中最快〉液体>气体最慢

C=f×λ

四、超声得物理特性

Ø⒈束射性或指向性就是利用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得基础频率高,波长短,呈直线传播

Ø⒉反射、折射、散射与绕射

Ø⒊吸收与衰减

Ø⒋多普勒效应

Ø⒌非线性传播

Ø6、分辨力与穿透力

(二)反射、折射、散射与绕射

Ø界面—-两种不同声阻抗物体得接触面。

Ø超声在介质中传播与介质得声阻抗密切相关。

★声阻抗(z)——为声波传递介质中某点得声压与该点速度得比值,它等于密度与声速得乘积。

z=ρ·c。

v1、反射:

当超声波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得相邻界面时,即可产生反射。

v2、折射:

超声束传播途中遇到大于波长且具有不同声阻抗得界面时,部分声束可发生折射。

  结果:

导致入射声束得偏转

(三)吸收与衰减

Ø声衰减定义:

就是指声能随着传播距离而减弱得现象。

衰减量=频率×深度

Ø超声得吸收衰减程度不一,不同组织主要与组织中蛋白质与水得含量有关,同一组织中又随超声频率得增高而增大。

v频率高,衰减重原因:

吸收损耗、声束扩散、反射与折射

★(四)多普勒效应(Doppler)

Ø入射超声遇到活动得大界面或小界面后散射或反射,造成频率得改变叫多普勒频移、超声束遇到运动得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得频率将发生改变,叫超声得多普勒效应、

正频移活动界面朝向超声探头时频率高。

负频移 活动界面朝向超声探头时频率低

(六)超声波得分辨力与穿透力

v频率高,分辨好,穿透差。

频率低,分辨低,穿透强

v对应得临床应用:

检测浅表器官,采用高频探头、检测深部脏器,采用低频探头

五、超声成像得基本原理

依据上述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得物理特性,最重要得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 ③多普勒效应

超声束射入体内,由表面到深部,将经过不同声阻抗与不同衰减特性得器官与组织,从而产生不同得反射与衰减、

Ø这种不同得反射与衰减就是构成超声图像得基础。

★声像图——将接收到得回声,根据回声得强弱用明暗不同得光点依次显示在荧屏上,通过不同得扫查方式,便可显出人体得断面超声图像,称之为声像图、

▪彩色多普勒血流以彩色得颜色代表血流方向,以彩色得明亮度代表血流速度。

▪红色血流代表朝向探头流动得血

▪蓝色血流代表背向探头流动得血

超声图像特点

一、根据回声强弱命名

Ø强回声-—结石、骨骼、各种钙化灶,为极高亮度,后伴声影。

肺及充气状态下得胃肠,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多次反射之强回声带。

Ø高回声——心瓣膜、肝包膜等;异常见于肝血管瘤,为高亮度,高回声区

Ø等回声——肝脏组织,为等亮度等回声区。

Ø低回声--正常见于心肌、脾等实质脏器;异常见于转移性肝癌,为低亮度,低回声区。

Ø无回声—-液体(如血液、尿液、胆汁)以及膀胱等,称液性暗区

Ø病理组织中,结石、钙化最强;纤维化、纤维平滑肌脂肪瘤次之;典型得淋巴瘤回声最低,甚至接近无回声。

二、回声强弱得分布分析

均匀 正常子宫肌层就是均匀一致得等回声。

不均匀  子宫腺肌症时回声不均匀

三、回声形态命名

★光团——许多光点聚集成团,有一定边界,一般用来描述结石。

★光斑——许多光点聚集成斑块状,有一定边界,大小0、5-1cm左右。

Ø光点——亮度不同得回声小点、

Ø光环-—光点排列成环状。

Ø光带——光点排列成带状。

四、特殊声像图得描述

Ø1、靶环征——类圆形病灶,周边就是强回声,中央就是低回声。

Ø2、牛眼征——类圆形,中心有液化无回声,多见于各种肿瘤得肝转移

Ø3、声晕——实性病灶周边有低回声环绕,常提示原发性肝癌。

Ø4、驼峰征-—多见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向肝实质外突起,实质性脏器靠近表面得肿瘤向肝实质外生长,有腹水时更明显

Ø5、平行管征——肝内胆管扩张,门脉与胆管直径相当,见于胆囊下段梗阻。

正常:

胆管=1/3门脉。

Ø6、假肾征—-见于胃肠道肿瘤,中间就是气体强回声,周边就是肿瘤组织浸润得低回声,类似肾脏表现。

Ø7、慧星尾征--宫内节育环、胆囊壁得固醇结晶等强回声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

五、病灶后方得回声描述

Ø1、后方回声增强—-见于良性病变,含液性病变(囊肿,胆囊,膀胱)。

Ø2、后方回声衰减——见于恶性肿瘤

★3、声影——当超声明显衰减时,其后方回声消失,出现于有结石,钙化灶得地方,为病灶后方得回声描述。

超声检查技术

一、检查前准备

Ø

(一)不需准备:

表浅器官如皮肤、乳腺、甲状腺、腮腺、阴囊、睾丸、皮下组织、肝、脾、肾。

Ø

(二)需空腹器官:

胆囊、胰腺等(后位器官空腹清楚)。

Ø(三)膀胱充盈检查 女性——经腹查子宫及其附件男性-—经腹查前列腺

二、检查采取得体位

常规为仰卧位,也可侧卧位,坐位,立位等,必要时需变动体位,如胆囊结石超声得分析与诊断

超声得图像分析与描述:

Ø1、外形:

脏器得形态轮廓就是否正常,有无肿大或缩小。

Ø2、边界与边缘回声:

显示光滑完整者为具有包膜得依据,外伤时包膜连续性就是否中断。

Ø3、内部结构特征:

最主要,内部结构就是否正常,肿瘤时正常内部结构受压、移位、消失

Ø4、后壁及后方回声:

提示病变良恶性,钙化、结石后方形成声影。

Ø5、周围回声强度:

  系膨胀性生长得病变,则其周围回声呈现较均匀性增强或有血管挤压、移位。

 系浸润性生长得病变,则其周围回声强弱不均或血管走行中断

超声检查常用适应征

一、腹部器官得超声诊断

Ø

(一)肝脏疾病:

脂肪肝、肝囊肿、肝硬化、肝脓肿、肝脏实性占位病变、肝血管瘤等。

肝脏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监测,肝脏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等、

Ø

(二)胆囊系统: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黄疸得鉴别及病因诊断等

Ø(三)胰腺疾病:

胰腺炎、胰腺假性与真性囊肿、胰腺肿瘤、超声引导下胰腺穿刺及胰腺囊肿抽液等。

Ø(四)脾脏:

先天性脾异常,脾脏肿大,脾外伤,脾脏实性占位及脾血管病变等。

Ø(五)肾脏及输尿管疾病:

肾或输尿管区疼痛诊断,肾脏肿块、结石、肾外伤、多囊肾、先天畸形等。

Ø(六)其她:

胃肠道疾病,男性前列腺疾病等

二、妇科疾病得超声诊断

Ø

(一)子宫及卵巢位置、形态大小得测定。

Ø

(二)正常月经周期,促排卵月经周期或异常卵泡周期得卵泡监测。

Ø(三)了解女性生殖器官有否发育异常、

Ø(四)子宫疾病诊断: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病变、子宫体癌与子宫颈病变等、

Ø(五)卵巢疾病诊断:

卵巢囊肿、肿瘤等。

Ø(六)炎性病变:

盆腔炎、输卵管积脓、积液与盆腔脓肿等。

Ø(七)其她:

盆腔肿块鉴别,计划生育中得应用,如宫内节育器得检查等

三、产科超声检查

确定妊娠、异位妊娠,监测胎儿、羊水、胎盘成熟度等

四、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五、其她方面得超声应用

Ø例如: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等)。

Ø胸腔及纵隔疾病(胸腔积液,胸壁病变等)。

腹部器官得超声诊断

肝 脏

一、超声检查

(一)选择仪器

Ø肝脏超声一般做B型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5。

0MHz。

Ø检查肝脏血管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Ø

(二)检查前准备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多在空腹时检查(禁食8小时或以上),因为多同时检查胆囊。

Ø(三)体位:

多取仰卧位,有时需右侧卧位

二、肝脏正常声像图

Ø

(一)位置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与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水平,肝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缘下〈1cm,剑突下<3cm,儿童肝脏体积相对稍大。

Ø二)形态 呈楔形,分肝左右两部分,肝左叶小而薄,右叶厚而大、肝左叶经剑突下腹主动脉纵切,长度<9cm,厚度<6cm,肝左叶下缘角<45 °。

肝右叶  正常前后径8—10cm,最大斜径为10-14cm。

肝右叶下缘角75°

三)回声

Ø正常肝实质为均匀分布、颗粒大小相似得细小光点,灰度一致得中等回声、

Ø肝脏可显示得管道 肝静脉、门静脉、肝内胆管,肝动脉一般瞧不到。

Ø肝静脉出肝管道,于第二肝门处出肝,进入下腔静脉,分左中右三支,管经粗细约0。

5-0。

8cm,第二肝门处象兰花草样改变。

Ø门静脉  入肝血,可供应肝脏60%得血流,分左、右两支,管壁厚,回声强,主干1—1、2cm,>1.4cm认为增宽,走行与肝静脉呈十字交叉

肝内胆管 出肝管道,收集胆汁出肝,与门静脉并行,管经较细,约为伴行门静脉得1/3,肝内胆管内径2mm,胆管扩张很容易瞧到

三、肝脏疾病得超声诊断

(一)肝脓肿

声像图:

Ø1、肝脏有不同程度得肿大

Ø2、脓肿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个切面有一种球体感。

Ø3、内部回声

Ø早期:

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肝脏局部得低回声区,其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不易与肝肿瘤鉴别、

Ø中晚期:

液化不全脓肿,呈无回声区,称液性暗区,壁厚,不光滑,出现虫蚀样改变,后方有回声增强。

脓液稀,呈无回声,均匀一致。

脓液稠,有脱落组织,可有回声光点,点状高回声、

二)肝血管瘤

Ø1、临床与病理:

肝血管瘤就是肝脏常见得良性肿瘤,多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常分为两种:

Ø肝毛细血管瘤,瘤体小,由毛细血管增生形成,更常见、

Ø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较大,可单发或多发,由血窦组成。

Ø2、USG表现

肝毛细血管瘤:

Ø①体积小,直径1—3cm,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高回声,周边清晰,有一种浮雕感。

Ø②内部回声均匀一致,细小筛孔样管状切口、

Ø③病灶短期内变化很小。

Ø④血管可穿行于瘤体内走行

:

肝海绵状血管瘤:

Ø①肝脏局限性肿大、

Ø②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周边就是高回声。

Ø③内部回声强弱不等,有大小不等得许多无回声区,还可有高回声钙化,伴声影。

Ø④探头加压瘤体前后径可缩短,瘤体有可塑性,在接近于肝表面大得血管瘤可见到。

Ø⑤与肝癌不易鉴别,需与临床结合,可穿刺病检以明确诊断、

(三)原发性肝癌

★超声表现:

Ø①肝内出现肿块图像,一个或多个,形态可规则,可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外周常可见低回声晕

Ø②超声分型及表现

Ø巨块型:

肿块>10cm,称,为高回声团块。

Ø结节型:

肿块5-10cm,可为高回声或低回声。

Ø小肝癌型:

肿块<3cm,多数为低回声结节,随瘤体增大,可逐渐变为等→高回声,肿瘤越大,回声越高,肿瘤有坏死液化,可有混回声。

 

Ø弥漫型:

弥漫得小结节遍布全肝,伴肝脏肿大

Ø③CDFI(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肿块边缘与内部可见到彩色血流信号。

Ø④肿块得继发表现:

肿块边缘血管受压,闭塞或绕行,门静脉内可瘤栓形成、

Ø⑤晚期可有淋巴结肿大,腹水暗区。

Ø⑥常合并有肝硬化超声表现、

原发性肝癌

▪声像图特点:

(1)肝实质内显示结节状回声(可为强回声、等回声、低回声与混合回声)、

▪(2)肿瘤结节周围可出现无回声暗环。

四)转移性肝癌

超声表现:

Ø1、肝内可出现多个结节性肿块。

Ø2、肿块以高回声多见,肿块内回声不均匀,此型多见于来自消化道与泌尿道得恶性肿瘤。

Ø3、低回声型者内部为分布不均匀得低回声,边界清晰。

Ø4、“靶环征”或“牛眼征",表现为高回声外周有较宽得低回声带包绕,而高回声中央又有液性暗区。

Ø5、混合型为兼有液实性成分,回声分布不均匀

(五)肝囊肿

 超声表现:

Ø1、囊肿小,肝脏外形无改变,囊肿大,可见肝脏形态失常或表面隆起。

Ø2。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大得可超过20cm,小得3—5cm。

Ø3、囊肿壁薄,光滑,形态规则,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内部就是均匀一致得液性暗区,部分有分隔,有光带为多房囊肿、

Ø4.后方有增强效应,后壁回声增强

(六)肝硬化

★超声表现:

Ø1、肝脏切面形态失常,肝缘角变钝,肝硬化早期肝脏肿大>14cm,后期肝脏体积缩小<8cm,肝脏左叶代偿性增大,右叶缩小,尾叶比例增大、

Ø2、肝被膜不平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Ø3、肝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呈苔藓样、鱼鳞样、网状改变。

Ø4、肝内胆管不清晰,走行僵直,严重时可闭塞、

Ø5、门脉高压征象,包括脾大,脾、门静脉主干增粗(>1、4cm)等。

Ø6、可引起侧支循环开放,或已闭锁得脐静脉开放。

Ø7、腹水形成,在盆腔内可瞧到大量液性暗区。

Ø8、彩超:

彩色多普勒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频谱低平。

(七)脂肪肝

Ø超声表现:

Ø1、肝脏体积可增大,肝轮廓不清晰,变圆钝。

Ø2、肝实质回声增强,深部衰减,有得强回声区内见不规则低回声区,无占位效应。

Ø3、肝内血管纹理不清。

胆  道 系统

一、超声检查

(一)检查前准备

Ø1、须禁食8小时以上,尤以晨间空腹为宜。

2、超声检查应于胃肠及胆道X线造影之先,或在造影后2-3天再作超声检查。

3、急症患者无须准备,应立即进行检查、

(二)体位,常用仰卧位,也用左侧卧位,半卧位等

二、胆囊系统正常声像图

(一)胆囊

Ø1、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或长茄形,边缘轮廓清晰,壁为纤细光滑得高回声带,囊腔内为无回声区,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Ø2、正常值:

胆囊长径为7-9cm,前后径3-4cm,胆囊壁厚径不超过2—3mm

(二)胆管

Ø1、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内径〈2mm,与门静脉伴行,胆汁引流不畅时可扩张,与门静脉形成双管征。

Ø2、肝外胆管:

肝总管 内径为3—4mm,长3—4cm。

Ø3、胆总管:

内径为6—8mm,长4-8cm

三、疾病诊断

(一)胆石症

1、胆囊结石

★超声表现:

Ø①在胆囊内出现1个或多个得强回声团,也可为强回声斑,与液体反差大,成份致密,易诊断。

Ø②在强回声团得后方伴有清晰声影(无回声暗带)。

Ø③囊内得强回声团可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就是鉴别胆囊赘生物得标志、

Ø特殊类型胆结石:

 ⑴充满型:

胆囊轮廓消失,可瞧到弧型得强回声带,前方可瞧到胆囊壁,后方伴声影,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WES征)。

 ⑵泥沙型:

胆囊内可见后方伴声影得细小得高回声光点群。

2、肝内胆管结石USG表现:

Ø①肝内胆管可瞧到圆形、斑点状、条索状得强回声,与胆管走行一致。

Ø②强回声后方有声影。

Ø③结石阻塞得近端小胆管扩张,与胆管伴行得门脉形成得双管征。

3、肝外胆管结石USG表现:

Ø①在肝外胆管内可瞧到强回声团。

Ø②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

Ø③扩张胆管内径>0.8cm,管壁增厚,回声增强。

Ø④强回声团与管壁之间有分界,形成靶环征、海鸟征。

(二)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USG表现:

Ø①胆囊增大,长径>10cm,前后径>4cm,由于张力增高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Ø②胆囊壁弥漫性增厚>3mm,呈高回声带,其间为连续或间断得低回声带,即为“双边影”、

Ø③胆囊内出现稀疏或密集得光点回声,后方无声影,可出现棉絮状改变

Ø④胆囊内多见结石高回声伴后方声影

Ø⑤胆囊穿孔可瞧到囊壁缺损或膨出,胆囊周围可瞧到液性暗区。

Ø⑥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丧失。

Ø⑦超声得Muphy’s征(+)、

 2、慢性胆囊炎USG表现:

Ø①轻型可无改变,仅有胆囊壁轻度增厚3-4cm。

Ø②胆囊多缩小或正常。

Ø③胆囊内见点状回声或沉积性光团,随体位改变而缓慢移动

Ø④常伴有胆囊结石高回声及后方声影。

Ø⑤胆囊萎缩时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仅在胆囊区见较高回声得弧形光带。

先天性无胆囊诊断萎缩性胆囊炎要慎重。

Ø⑥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三)胆囊息肉

•囊壁等回声团块,向胆囊腔内突出,位置固定不移动,团块后方无声影

胰 腺

一、超声检查

Ø

(一)检查前准备:

禁食8—12小时,以减少胃内容物与气体得干扰,必要时饮水500—800ml、

Ø

(二)体位:

仰卧位为常用体位,胃肠气体较多胰腺无法显示时,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右侧卧位利于显示胰头,左侧 卧位利于显示胰体与胰尾

二、正常声像图

Ø

(一)回声:

  胰腺内部呈均匀细小光点回声,多数回声稍强于肝脏,肥胖老年人可略高,正常人儿童可低一些,边界整齐,其形状可表现为:

 1、蝌蚪型:

头粗体尾细,最常见。

2、哑铃型:

头尾粗,胰体细。

3、腊肠型:

头体尾等粗

(二)胰腺得测量,以胰腺得厚度为标准,不以其宽、长度为标准。

Ø胰头:

胰头最外缘,不包括钩突,做垂线得距离,正常<2、5cm。

Ø胰体:

以腹主动脉为标准,垂直向上,正常<2.0cm。

Ø胰尾:

以腹主动脉左侧壁向上测量或脊柱得左侧缘向上测量,正常<2、0cm

三、胰腺疾病得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USG表现:

Ø1、胰腺肿大,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轮廓不清晰。

Ø2、实质内部回声减弱,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病例有不规则得强回声斑,代表胰腺得出血、坏死

Ø3、在胰腺周围可瞧到不规则得液性暗区,可出现胸腹水、

Ø4、在胰腺区瞧不到胰腺组织。

Ø5、要明确诊断需要临床结合。

水肿型胰腺炎,全胰弥漫性增大,界清内部回声少,实质不均低回声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Ø边缘不完整,回声不均质,可有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形态失常,呈圆形分叶形

•其内多有回声,侧方声影不显

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一、超声检查

Ø

(一)检查前准备:

检查肾脏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若要检查肾动脉者需禁食,若同时检查输尿管、膀胱时应嘱患者充盈膀胱后检查。

Ø

(二)体位:

可俯卧位、侧卧位及仰卧位,必要时还要站立

二、正常声像图

Ø2、肾实质内回声较低,髓质部得回声更低,为极低回声区,左右肾皮质得回声比肝脾回声低得多,若高则有病变。

Ø3、集合系统约为肾脏宽度得1/2—1/3,回声较高、

Ø5、正常值:

正常成人肾脏长10-12cm,宽5—7cm,厚3—5cm。

集合系统:

包括肾小盏、肾盂、肾窦,为高回声集中在一起。

正常描述集合系统集中,若有肾积水,则集合系统分离,内有液体暗区。

(二)输尿管

Ø1、输尿管在扩张时超声才显示。

Ø2、彩超在输尿管末端进入膀胱,可瞧到喷尿现象。

Ø3、正常成人输尿管长25—30cm,内径0.5-1cm。

三、疾病诊断

(一)肾积水

1、临床与病理

Ø肾积水就是个症状,而不就是一种疾病、最常见得原因为尿路结石,另外还有肾结石、肾肿瘤、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外源性得机械压迫等。

Ø单侧尿路梗阻--——单侧肾积水 下尿路梗阻(膀胱)——--双侧肾积水

2、USG表现:

超声诊断将肾积水分为轻、中、重三度:

Ø轻度-—--肾脏大小正常,集合系统分离,在集合系统内可瞧到扁圆形得液性暗区,积水深度1-1.5cm

Ø中度----肾脏轻度增大,集合系统分离,呈手套样或烟斗样得无回声、

Ø重度-—--肾脏形态失常、肿大,皮质部菲薄,集合系统可瞧到大片状液性暗区,内有残留得肾柱、分隔,呈调色碟样改变

(二)肾与输尿管结石2、USG表现:

 肾结石:

Ø①在肾脏集合系统肾盏内有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可为圆形、鹿角状等多种多样。

Ø②可伴有肾积水得图像,表现为肾盂、肾盏扩大,形成液性暗区

(三)肾癌USG表现:

Ø①肾脏局部性增厚、突出,或全肾肿大。

Ø②肾表面得隆起肾被膜常瞧到形态规整得低回声团,回声不均质,但透明细胞癌为高回声团、

Ø③肿瘤内部可坏死、液化,出现液性暗区。

Ø④集合系统受压变窄或移位、消失。

Ø⑤晚期在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可瞧到癌栓,为低回声团块充填管腔,及腹腔淋巴肿大,肝转移灶。

Ø⑥彩超:

可见到瘤体内丰富得血流信号,流速较高得动脉血

盆腔脏器超声诊断

二、途径与方法

Ø1、经腹表面扫查:

 条件——需膀胱充盈,一般于检查前饮水300—500。

      体位——仰卧位

Ø2、经阴道检查:

条件——不需膀胱充盈 体位-—膀胱截石位、

Ø优点:

对于肥胖妇女不受肥胖干扰、   缺点:

对未婚、月经期、阴道炎症者不适用

正常声像图及正常值

一、子宫

Ø

(一)位置位于膀胱后方,有三种位置:

前位、平位、后位。

(二)组成  底、体、颈

三)子宫大小得测量   测量子宫体得长度

Ø纵径(上下径) 纵切子宫得最大径线,从宫底到宫颈内口,成年女性7—8cm。

Ø横径(左右径) 横切子宫时子宫最大径线,正常4-5cm、

Ø前后径纵切与子宫纵径就是垂直得,正常2—3cm。

四)正常声像图

Ø1、形态纵向扫查时,前倾或水平位子宫一般呈侧置梨形,横切面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Ø2、内部回声 主要就是子宫肌层得回声,为均匀一致得等回声、

Ø3、宫腔回声 就是线状得强回声,因宫腔内有气体,周围有低回声内膜包绕。

Ø4、宫颈回声宫颈回声比宫体得回声强且致密。

二、卵巢

Ø

(一)位置位于子宫底部得上方,左右各一、

Ø

(二)形态扁椭圆形,表面凹凸不平。

Ø(三)大小成年女性:

 上下径4cm,左右3径cm,前后径1cm4×3×1cm

妇科疾病

一、子宫肌瘤

(一)病理 子宫肌层平滑肌增生形成,就是子宫最常见得良性肿瘤。

(二)分布

Ø浆膜下肌瘤(最外层)向子宫表面生长,使子宫表面凹凸不平。

Ø肌壁间肌瘤最多见,60-70%,位于子宫肌层。

Ø粘膜下肌瘤 较少见,生长于粘膜下,向宫腔内突出生长

(三)大小、数目

Ø有很大得个体差异,大得可达数10公斤,小得可很小,可单发或多发。

(四)肌瘤得生长变性

Ø生长过快,血供不足时会发生一系列变性,主要变性有:

玻璃样变、囊性变、钙化、脂肪变性。

(五)临床表现

Ø最常见得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粘膜下,肌壁间肌瘤多见,可导致贫血,体检查体可发现腹部有肿块,25-30%得患者可导致不孕。

★(六)子宫肌瘤得声像图

Ø1、形态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浆膜下—---不规则性肿大;肌壁间、粘膜下-———均匀性增大。

Ø2、内部回声:

单发:

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

多发:

结节状、漩涡状杂乱回声。

Ø3、宫腔线回声:

肌壁间、粘膜下挤压宫腔线向前移位。

Ø4、继发改变:

子宫肌瘤生长达到4—5cm以上可出现。

Ø①玻璃样变结节状、漩涡状杂乱回声消失,被弱得低回声所取代,后方有增强。

Ø②囊性变子宫肌瘤部位出现无回声液性暗区,后方有增强。

Ø③钙化  子宫肌瘤部位出现强回声,后方有声影

七)超声对子宫肌瘤得诊断价值

Ø优点:

可达到90%以上,无创,可重复,诊断率高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Ø缺点:

对粘膜下较小得肌瘤易漏诊。

二、子宫腺肌症

Ø

(一)病理由于肌层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导致子宫体积均匀性增大。

Ø

(二)病因由于子宫内膜侵犯到子宫肌层引起

Ø(三)临床表现好发于30-50岁,经产妇,多次进行人工流产可能就是其致病因素之一,约50%得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有子宫肌瘤。

Ø典型临床:

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体检时内诊可发现子宫得硬度增加

(四)USG表现:

Ø1、子宫形态大小:

子宫体积增大,前后经增大明显,呈球形、

Ø2、子宫体回声:

不均匀,细小得强回声与弱回声相互交织、

Ø3、宫腔线:

可居中无改变,或可前移。

三、卵巢囊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