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46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小城镇发屠战略研究

[摘要】在评价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原则及目标构想,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最后,从行政区划、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等角度,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建议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模式;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城市本身有很多新问题需要小城镇来缓解。

“乡村城市化”不单纯是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相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随着农村第一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第二步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但是,随之而来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家庭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问题,剩余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剩余劳动力去向问题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已经不够了,需要突破农村自身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协调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来解决。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小城镇建设由此而带来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其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无疑将会为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难得有利的契机。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制订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客

观规律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省情、市情、县情、镇情出发,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讲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总体性原则。

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本地区的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成为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局部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上一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

也就是说地区小城镇规划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制定。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劳力、技术、房地产和信息等新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小城镇的规划必须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做出规划。

2.协调性原则。

所谓协调性就是全面协调发展。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各个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也包括区域间协调,如该小城镇与周边小城镇、区域内的小城镇的协调。

同时,一个地区城镇的规划,还要与国家上一层次有关专项规划如国土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环境规划相衔接和协调。

另外,还应注重生态承载力,即考虑入、建筑及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有机统一,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构成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3.超前性原则。

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其规划必须超越传统观念束缚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超前性,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格局”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来编制规划。

避免刚刚建设,又感到落后,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改建。

当然超前性不等于超越客观条件的蛮干,而是要眼光放远,结合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4.合理性原则。

一方面是布局要合理,既包括大中小城市要分布合理,相互衔接,又包括空间分布要合理。

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扩散发展上。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

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采取适度集聚的思路,城市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布局则需重点突破。

另一方面是规模要适度。

“农业规模化、入口集中化、:

【业园区化”将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城镇究竟确定多大规模为宜,首先应进行区位分析,并据以确定小城镇在县域(市域)或更大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确定该镇与周围乡镇的关系,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然后确定其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进而正确地确定其发展规模。

通过全国多个小城镇规模效益分析表明,小城镇入口一般应在3~5万人比较适宜,入平均建设用地一般在100~120平方米为宜。

当然,特殊地区情况会有不同。

5.特色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入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体现自己“本土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路子。

一是地方特色。

就是要利用山林绿地、河流水面、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来突出地方特色。

同时,在规划中应顺应本地环境,如山区城镇建设应当依山就势,顺理成章地组织空间,使之曲直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相互衬托的整体环境。

如水乡城镇,要通过规划去合理组织水系,使之形成水系纵横、源远流长的空间环境,特别是重视临水的岸际线处理,沿江岸的建筑布置要讲究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及建筑群体协调,搞好江岸绿化,创造出独具特征、景色宜人的临江景观;二是要有产业特色,就是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来确定城镇建设的特色。

如竹木城、矿业城、旅游城等等;三是建筑特色。

要利用城市的道路,区域标志及造型、质感和色彩来构成城镇的个性特色。

比如建筑色彩既要与地区气候和环境协调,又要与本地的产业特征相一致。

南方比较炎热,色调应采用苍翠浓郁的绿色调、给入以凉爽的感觉。

北方气候寒冷,建筑色调应用中等亮度的暖色和中性色,给入以温暖之感。

当然具体到每个地区都应有所不同,如山区色调、水乡色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等等。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

以乡村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进城农民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总体、合理、协调、特色和可操作性原则,重点发展建制镇,逐步建立起政府精干高效、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有序、保障机制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规范科学、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

通过小城镇的优先发展,带动全国农村工业主导产业群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资源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迅速转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质的飞跃。

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到2010年,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新建和改造小城镇,使建制镇达到4万~5万个;集镇达到12万~13万个;平均每个城镇区用地达2km以上;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人以上,其中城域人口达2~3万人;人均居住面积达12~15m;自来水普及率达90%,人均日生活供水量达到20m;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60%;电视、电力、通讯入户率达100%;镇内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5km,人均铺设道路面积12m;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5%;废气处理率达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lOrn,绿化覆盖率达

30%;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农村剩余劳力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使全国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占农村劳力总数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全国小城镇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三、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模式选择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各具特色的模式。

对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乡镇工业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又分为两类:

一是“资源开发型”。

就是利用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等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建立起以加工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由小到大最终形成小城镇。

二是“传统技术开发型”。

这类模式的镇没有资源优势,但有传统技术优势。

是依托本地农民的传统技术和加工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市场对路的产品逐步发展起来的。

如举世公认的“温州模式”就属这类模式。

2.“贸易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的镇是凭借本地资源、交通等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

这类模式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专业市场带动型”。

发挥传统产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城。

地处湘中腹地的安化县梅城镇利用“六县通衢、八方集镇”的优势,发展壮大农产品贸易市场,以贸易促城建,以市场求发展,通过引资、集资和转让经营使用权的办法,投资1.2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6万m,建成了一个占地2.5万m的农贸市场,开辟了8条专业街,使市场面积达5万m。

1996年市场交易总额达1.5亿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

二是“交通枢纽型”。

这类模式的镇一般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和省、市、县交界边境,是各地物流、人流的必经之地。

利用交通发达、流动人口多、接触信息广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地工业和二三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

3.“城郊型”模式。

这类小城镇处于大中城市郊区,它自己没有资源优势,而是利用城市的扩散效应,面向城市,主动接受城市的经济、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辐射,服务于城市,围绕城市需要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苏州农村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就是利用上海、苏州等城市发展极的扩散效应而实现的。

具体扩散为:

原材料由城市向小城镇扩散;产品通过城市销售或城市出口;资金、技术和管理通过与城市联营或协作向小城镇扩散;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州小城镇直接转移;市场信息和人才向小城镇扩散。

1996年苏州共有乡镇企业集团4OO多家,总资产达349.98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资产的40.7%,利税占一半以上。

发展外向型企业1968家,外贸供货额583亿元,“三资”企业5750家,合同利用外资100.86亿美元,在境外办企业177家,总投资4607万美元。

4.“风景旅游型”模式。

这类小城镇是以风景名胜区为依托,通过与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小城镇。

这类小城镇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风景区的依托点,建有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

如武陵源风景区、南岳衡山、岳阳楼、桃花源等风景区附近的小城镇的发展都属于此类。

四、加快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1.撤乡并镇,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规模小有很多弊病,最突出的是乡镇机构多,“吃皇粮”的人多,造成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过重。

目前我国的乡镇建制无论大小都是五脏俱全,党委、政府、人大、工业农业总公司及下设科室样样有设置,财政供养近百人。

这种状况造成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因此,在撤乡并镇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体现城镇带动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

二是尊重历史沿革,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

三是既立足当前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减少重复建设;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加快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即进入小城镇的人口自费安置,这样做不仅不会形成政府的沉重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形成小城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进入小城镇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创造了条件。

粮棉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都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条件。

另外,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3.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

农民从土地中摆脱出来,进入小城镇,如何处置原有的承包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建立流转的新土地制度,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并允许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那些不愿意经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劳力,可以把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的资本与别人合作,开展新的合作化生产。

只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交换的流动,才能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获取规模效益,也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的“弃耕撂荒”和“应付田”所造成的土地浪费,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因土地问题而产生的后顾之忧。

4.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我们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小城镇建设单靠国家和集体出资的局面,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一)利用政策筹资。

一方面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城市维护费等税费。

另一方面是制订一些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二)利用土地开发筹资。

政府要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按照规划,一次性征成片土地,由政府和国土部门与农民办好征用手续,再由政府分期进行开发,以地生财建镇。

(三)利用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筹资。

(四)放开经营筹资。

就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经营放开。

(五)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以路养路,以基础设施养基础设施。

(六)争取专项银行贷款筹资。

主要是争取银行对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贷款。

(七)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开店办厂、兴办实业,以劳代资,以资参股。

(八)发行股票、债券,采取股份制形式开发建设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