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355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模块验收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

模块验收检测

(一)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

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

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所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

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

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飘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

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

海德格尔对器皿的特征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虚空乃是器皿的有容纳作用的东西。

壶的虚空,壶的这种虚无,乃是壶作为有所容纳的器皿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

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

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

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

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

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

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

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缥缈的灵气环绕。

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

“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

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

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

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

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解析:

选C C项,偷换概念。

“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错误,原文有“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其”指“在场语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

不在场语言的存在使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成为不可能,并使之和世界有了联系。

B.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

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

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

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绘画皆是如此。

解析:

选B B项,强加因果。

“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错误,原文有“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

中国画家的用心之处在空白,空白让画面上的万物被缥缈的灵气环绕,中国诗亦然。

C.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超于现实之外的精神空间,那里安顿着人类的心愿。

D.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解析:

选D D项,说法绝对。

“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错误,原文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说明这是一种推断,而选项去掉了“可能”,就变成了一种肯定的结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

“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项氏臣可尽诛邪?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

“诺。

”待间,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

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

“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 ①为气任侠:

任性使气,见义勇为。

②嫚(màn):

用言辞轻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B.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C.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D.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解析:

选D 陈述的主语(陈述对象)有“季布”“孝文”“人”,相关动词有“为”“言”“召”“使”。

可根据语境确定陈述对象与陈述动词的主谓关系,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在古代通常指货币单位。

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

B.“髡钳”是古代刑罚名。

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颈叫钳,如本文中的“髡钳”,即指此意。

C.“后”,君主的妻子为“后”,如文中的吕后,就是皇帝刘邦的妻子,故称为后。

D.“郎中”,官名。

始置于战国,后来有多个朝代沿袭设置此官,或职掌侍卫,或为中央政府机构的长官。

解析:

选C “后”应是君主的正妻,吕后是正妻,才能为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

项羽被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

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

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解析:

选B 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5分)

译文: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陛下因为一人的赞美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

(2)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显著,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周氏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让他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朱家说:

“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

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度量狭小呢!

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

“好。

”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上将军樊哙说:

“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

”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

季布说:

“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

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

这是当面撒谎!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人的赞美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

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

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写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

“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

“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

”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便起程去了。

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

“楚人有句谚语说:

‘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

’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

再说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季布于是非常高兴,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

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显著,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①

[唐]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答:

参考答案:

“嗟”为嗟叹之意,一是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对友人的遭遇愤懑不平,同时对友人寄托抚慰与希望。

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宋诗用典抒情,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陈诗借景抒情,高高的树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蜀道难》中借用太阳神回车神话来写山之高与通过写激流回旋来衬山之险的两句诗是“           ,           ”。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生动地写出了秋天高旷苍凉的季节特点。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答案: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陈子元

叶 辉  

陈子元1924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四维化学农场,跟随匈牙利籍植物生理学家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

然而,陈子元却未能沿着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的路走下去,他走上的是一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1956年,我国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原子能和平利用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随即被提上议事日程。

陈子元和同事来到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加了“原子能和平利用讲习班”,讲习班分设10个专题组,陈子元被分在同位素农业应用组并任组长。

两个月的培训结束,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虽然建成,但条件异常简陋,实验仪器短缺。

实验室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建设边工作,边开展科研边培养人才。

同位素实验室建成后,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放射源。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

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

“你们还没有结婚,我已经有孩子了,我来吧。

”他穿上防护服,取出放射源进行实验。

中国核农学的探索就此开始。

就在中国核农学刚刚蹒跚起步时,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回全部专家。

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刚成立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也纷纷离岗。

在一片寂寥中,陈子元顽强地坚持着。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轰动。

此书向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发出了警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学者陈子元也开始关注卡森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办法——当卡森提出农药污染将对人类造成危害时,陈子元等已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始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农药的广泛应用虽然减轻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使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农药也导致农作物产品的污染,农药残留导致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减少农药污染?

使用农药必须要有安全标准。

而要制定标准,就必须搞清楚农药在作物体及周边环境中的动态、数量、质量的变化,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要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就必须对农药从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到进入人体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而要跟踪全过程,就必须给农药做上标记,自此,陈子元开始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

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陈子元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

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不当造成的,而原因是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

可是,当时我国还没有一个农药安全使用的标准。

因此,农业部决定,立即制定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973年初,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课题正式下达,这是一个需要全国农业及有关系统科研人员协作的大课题,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

陈子元在研究中引入动力学过程的概念,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整整6年,陈子元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协调各方,戮力同心,课题组共编制出29种农药与19种作物组合的69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979年,我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草案编制完成。

1982年,国家正式颁布,这部农药国标一直沿用至今。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85年陈子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委员会聘为委员,他是该机构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中国核农学第一位院士。

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称:

“您是我国著名的核农学家。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五十多年中,您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兢兢业业、治学严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您培养教育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农学事业的骨干力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陈子元大学毕业后跟随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但后来他却走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B.1956年,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C.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建成,虽然条件简陋,仪器短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但陈子元他们还是获得了放射源。

D.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时,陈子元等已开始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E.由于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20世纪70年代,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解析:

A项,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错误。

B项,“我国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错误,原文是“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D项,说法不严密,应该是“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2)陈子元在减少农药污染和安全使用农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找到具体的答题区间,二是把握陈子元在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

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7至11段。

第7段表述了中国在农药使用上出现的问题,陈子元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

第8至11段,表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973年,陈子元开始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陈子元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③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编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每点2分)

(3)陈子元被称为“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请结合原文分析原因。

(6分)

答: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分析中国核农学的发展与陈子元的关系,即陈子元在中国核农学方面的具体贡献。

从文中可以得出,陈子元创建了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从相关链接中可以得出,1985年他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委员会聘为委员,他是该机构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中国核农学第一位院士等。

参考答案:

①创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②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制定中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③是被聘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中国核农学第一位院士。

(每点2分)

(4)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给予了陈子元高度的评价,结合全文概括陈子元有哪些优秀品质。

(8分)

答:

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陈子元的做法体现的人物品格。

比如他创立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校的同位素实验室等,表现出他敢为人先;他较早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的办法,体现出他的探索精神;别的学校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的时候,陈子元能够坚持,体现了他的坚持精神;等等。

参考答案:

①敢为人先:

创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制定中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②勇于探索:

实验室条件差,实验仪器短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边建设边工作;较早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办法。

③勇于坚持:

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纷纷离岗,他顽强地坚持。

④领导、协调能力较强:

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协调各方,戮力同心,编制出29种农药与19种作物组合的69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⑤注重实用:

20世纪60年代初,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产品的污染,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陈子元都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⑥身先士卒,不惧危险: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

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

(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只要能运用文章的具体事例证明所提的观点即可给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