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30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x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总结重点

汉代辞赋

赋的定义:

(辞更接近于诗)

“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艺文志》),引于《礼记》,强调赋的音律,供朗读。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文心雕龙·诠赋》),强调赋的特色(铺)与功能(体物写志),即其艺术风格。

“赋者,古诗之流也。

”(班固),初为不入乐的诗。

辞与赋的联系与区别:

汉代开始,辞赋连称。

辞的特征:

描摹物状,抒情写志。

代表作:

《离骚》,故又称“骚体”;不入乐,不可歌,只可诵,故又谓之赋,所以辞赋本一体二名。

散体赋取代骚体赋的地位:

辞主抒情,散体赋以体物为主。

辞句式为骚体,而散体赋韵散结合。

辞:

依诗取义,引类譬喻,发愤以抒情。

赋:

直陈其事,多侈丽宏衍,铺张扬厉。

辞:

婉转曲折,兼长风雅;散体赋雕饰浮词,堆垛名物。

总之:

赋可以概括辞,而辞只是赋的一种。

只有骚体赋可称为辞。

汉辞赋的三种基本形式(从体裁上):

诗体赋:

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篇幅短小(比诗长)

代表作:

杨雄《逐贫赋》、《酒赋》

骚体赋:

形式与楚辞相同,句中、句末有语气词,铺陈更多,散文化

散体赋,亦文赋:

韵散结合,多采用对答体,辞藻华美,篇幅宏大。

汉赋的判断标准:

有韵(四大韵:

诗词曲赋)

有铺陈(最显著)

辞藻华美,盛世的恢弘大气

文赋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框架上:

有叙事的框架,以散文形式,不押韵,一般在序引部分

描写上:

押韵,一般在铺的部分

分类:

旧文赋:

即早期文赋

汉大赋:

汉赋的一种,以表现皇家生活、建筑为主,内容上体现大汉气象,特点是:

大、韵、丽、铺

规模宏大,篇幅长

韵散结合

辞藻华美,堆垛辞藻

铺陈

七体:

枚乘作《七发》之客,客人笑之,设七事以为问答,加以铺陈,号为“七体”。

用七段文字描写七件事物,韵散结合,以韵为主,借客主问答连缀各段。

对问体:

假设客质难,主辩解,与散文相似,大体有韵,多议论,表达思想。

代表作:

东方朔《答客难》

抒情小赋:

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

南北朝时→骈赋或者排赋

律赋:

唐时期,讲究格律

新文赋:

晚唐时期的古文运动

汉代辞赋的繁荣表现:

作家作品多

内容丰富多彩(大一统、腐败、黑暗、失志、疾苦、对宫廷贵族妇女生活的描写,具有开拓的性质)

汉代作家经力之萃,辞赋是继《诗》三百篇之后率先繁衍起来的纯文学体裁

一、汉代辞赋的发展可以分为准备、繁荣、模拟、转变四个时期。

汉代文学(文学品种增多)

1.诗歌:

四言诗、骚体、乐府、文人五言诗、七言萌芽

2.赋:

一代之文学(主要体现在品种的更新上)

3.散文:

样式多(政论、哲理),史传散文、书信体散文(丰富、优秀)、杂史杂传(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小说,有虚构成分)

精品:

史记,乐府,文人五言(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辞赋(尤其小赋)

概说

1、秦王朝在文化上极少建树,因为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摧残文化。

2、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在位三十年称为“建安时期”,从时代和内容看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光辉起点。

3、汉朝之强大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朝足以相媲美,故友“汉唐”之说。

4、西汉初年无为而治,文化政策宽容,学术思想活跃,纵横之学盛极一时,所以纵横驰骋称为汉初散文的共同特色。

代表有:

贾谊、晁错、邹阳、枚乘。

5、除散文汉初重要作品数辞赋。

西汉初期,沿袭屈原、宋玉,创新较少,加上统治者不好,作家只能在藩国活动。

枚乘《七发》标志着散体大赋的形成,成为这时期辞赋的代表作。

6、西汉全盛时期(武,昭、宣):

1)国力大增

2)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盛世豪情,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4)文人作家集中京城,汉武帝爱好并提倡

5)思想上的统一,开创一种温文典雅的新风气

6)诗歌低估:

个人意识的逐渐淡化,重教化,抹煞了审美

7、西汉后期(汉元帝→王莽称帝,共73年):

1)儒风大盛,主为散文(辞赋),董仲舒那种典雅醇正、雍容徐缓的风格开始主导文坛,代表:

刘向、谷永、鲍宣

2)同时,与新儒学和新文风相对,古文经学和复古风气也开始兴起。

代表:

刘歆、杨雄

3)辞赋进入模拟期,代表杨雄

8、东汉前期(光武帝→明、章、和帝):

1)重视学术文化,倡导新入学(董),今文经学

2)班固整理《白虎通》标志着今文经学与神学进一步结合

3)此时期有成就的散文家反对今文经学,如桓谭,王充

4)史传散文、辞赋都有一定成就。

代表:

班固《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制,文学价值虽不如《史记》,但文学价值却超过《史记》。

名作《两都赋》

9、东汉后期,文人向个性独立回归,表现在抒情文学的繁荣:

1)抒情小赋的大批涌现,是汉朝赋中的精品

2)另一繁荣表现是文人五言诗的兴起,最迟在东汉时开始大量涌现。

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反映出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坦露对世俗的追求,体现对生命意识的领悟,为建安时期五言诗的繁荣揭开新页。

10、汉代文学最显著的特色是它能体现出汉代这一盛世的精神风貌。

11、汉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1)楚辞传统得到发扬,统治阶层对楚辞的爱好和提倡。

辞赋的雄奇瑰丽是对其的继承和发扬。

2)学术向宫廷集中,文学之士也向宫廷集中。

3)与儒学的变迁关系密切。

4)由散趋骈,骈偶化的倾向日趋明显。

12、汉代文学成就:

继往开来,为魏晋的文学开辟顺利发展道路,如:

文史哲一体→文学分离;子部→集部;四言骚体→五言成熟,七言孕育;文人个体意识从迷失到复归,奠定建安文学繁荣的基础。

由于秦焚六经,汉初的经书经师徒相传授,以汉代通用的隶书写成,因称今文经籍。

武帝末,于孔宅壁中发现古文经籍。

今文经学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受到汉王朝大力支持;古文经学尊重事实,反对迷信,一直受政府排斥。

至东汉末年终被官方承认,得立学堂。

从晋到唐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第六章建安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

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

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

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

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

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

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第七章正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正始文学: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论述题

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

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

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

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第八章两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

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

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

他们是: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3、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语出钟嵘《诗品》。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

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

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4、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

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

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5、游仙诗: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

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二、论述题

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

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

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

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

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

参考答案:

太康体,左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

第九章陶渊明

一、名词解释

1、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

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

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

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

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3、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

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

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第十章南朝诗歌

一、名词解释

1、陶谢:

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

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画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永明体:

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4、宫体诗:

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

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

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二、论述题

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

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

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

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

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

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5、什么是新体诗?

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

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

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

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

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第二编秦汉文学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

2、汉赋和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汉宣帝时,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

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的精神,保持着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到、再到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色彩。

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中主张诗歌“,”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

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的《》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文学的新纪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期、期和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

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

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一、背诵默写篇目:

《谏逐客书》

二、解释:

1、《吕氏春秋》2、李斯3、《过秦论》4、《淮南子》5、《论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

“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汉代辞赋

一、背诵默写篇目:

《刺世疾邪赋》

二、解释:

1、骚体赋2、新体赋3、京都大赋4、抒情小赋5、《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扬雄9、《两都赋》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这句话选自贾谊的《》,此文是以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

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倾向。

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表,《》载乘赋九篇,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