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869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八单元 春节闹灯教案 鄂教版.docx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春节闹灯教案鄂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春节闹灯教案鄂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

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欢快的特点。

 3、尝试以多种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灯会图片,组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观灯的情景。

 提问:

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

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三、学唱新歌

 1、引导学唱歌曲。

 

(1)引导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3)教师示范唱,

 (4)师生共同分析下滑音部分的唱法,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2、引导表演唱歌曲 

 《看花灯》有对唱、齐唱和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制花灯,再唱一唱。

3、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4、游戏:

自由结伴,分组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

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四、小结

   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春节序曲》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家李焕之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3、在听赏《春节序曲》后,学生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并通过扭秧歌、敲锣打鼓等多种

     形式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创编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互致问候

二、新课导入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

春节一到就意谓着冬爷爷渐渐走远,春姑娘悄悄来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 

  节,人们都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听……【MTV课件】这曲子你们曾经听过吗?

今天我们就来

  学这首名曲《春节序曲》 我们听了作品,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2、了解曲作者:

李焕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李焕之,祖籍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1919

  年1月生于香港。

李焕之的少年时代是在厦门度过的。

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这是他的第一部

   音乐作品。

1938年8月到延安,这首曲子创作于1955到1956年间,是他在延安工作生活时的体验和感受产物,

   作品中运用了一些陕北民歌音乐元素。

 3、作品中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想象一下陕北人过年是一幅怎样热闹、喜庆的场景

 三、分段赏析 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赏析第一段

  1、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走出国门,98年到维也纳音乐之都演出。

用我国古老乐器编钟、云锣、唢呐

    等,以它们苍劲的声音讲述着中国民乐悠远深长的历史,铺垫出这一台“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厚实

    的文化背景。

提问听第一段你们的心情怎样?

哪一句你映象最深?

  2、【放音乐】曲子开头用了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

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

第一主题

    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

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

    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现在老师把最有特点的

    一句出示在课件上。

请看:

【课件】

  3、打着拍子自由视唱一下旋律。

  4、我们知道陕西人在热闹的春节是用载歌载舞、敲锣打鼓的形式表现的。

今天我们来做回陕西人,

  5、师: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形式表现第一段,那我们先把我们会唱的这句进行编创音乐活动,你们利用各

     自的优势表现这段。

   小组讨论。

 a、生练习师指导  b、分组表演  c、全班表演

 赏析第二段

  1、听第二段:

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变化?

你对哪一句映象比较深?

  2、【放音乐】这段乐曲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

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

      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

      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这段音乐情绪这么优美,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形式表现?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

    a:

生练习师指导 b:

小组表演  c:

全班表演

 赏析第三段

  1:

听第三段:

大家听的时候,情绪都很激动,嘴里还哼出了旋律,谁来哼唱部分旋律?

     这段与第一段一样吗?

  2:

【放音乐】小号在变奏上面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这一部分。

在这里,引子和呈示部的主题音调

      部分地重复和变化重复着,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

      型,表明更热烈的大场群舞又开始了,将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听一

      遍注意听,你对哪一句映象最深?

   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活动。

a:

生练习师指导b:

小组表演 c:

全班表演

 五、复听全曲 创编活动

     把整首曲子串起来表演,试一试。

【课件】 生表演,进行拓展练习。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做花灯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

      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

           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认识中国民族弹拨乐器。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

 2、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3、调动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其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奥运会落下帷幕不久,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

能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

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学生回答)

  师:

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师:

这就是在开幕式文艺汇演中老师最难忘的片断,刚刚同学们在视频上看到的乐器叫——古琴,我们经常说

  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有谁知道古琴是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组?

 生:

弹拨类。

 师:

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

   乐器中的弹拨乐器。

(出示课题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

   以问题交流的方式导入,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乐器介绍讲解

 师:

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

(出示课件)

  师边向学生展示指甲、拨片和琴扦边介绍:

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

    乐器。

(板书)

 师:

到底哪些乐器用指甲,哪些乐器用拨片和琴扦演奏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A、古琴

 (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刚看过的古琴,它有几根琴弦呢?

让我们一起来数数。

生:

七根。

 师:

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

   听?

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

   (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 生:

《高山》和《流水》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

       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直观和感官上认识弹古琴,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

B、介绍古筝:

  师:

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

古筝(出示课件)

  师:

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

琴弦。

  师:

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弦呢?

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

21根。

  师:

古筝也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感受)

  师:

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

     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鉴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师:

古筝曲有一首非常出名的独奏曲,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独奏曲,体会古筝宁静致远的神韵。

听完之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这首古筝

      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

悠扬如歌……

C、介绍琵琶

   师:

“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弹拨乐器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它就是琵琶。

   师:

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

(师简介演奏姿势)

  师:

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

     的演奏姿势。

(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欣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使同学们了解琵琶音色的特点,用动作表现音乐。

D、介绍扬琴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生:

扬琴!

  那同学们想不想老师现场为大家演奏扬琴的独奏曲呢。

老师可以为同学们演奏,但有一个要求,请你们边听

  边思考,扬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和我们刚才介绍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边听边模仿老师演奏的动作,等

  老师演奏完了,你们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师为学生进行扬琴演奏《欢乐的新疆》。

  生:

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师:

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

  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有月琴、柳琴、三弦、阮……

   (师出示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月琴、柳琴、三弦、阮)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拓展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

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

    乐器?

(师生总结)

a、听辨游戏

  师: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三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

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

    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

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

(师依次播放古筝独奏曲《出水莲》、

    扬琴独奏曲《将军令》、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断)

设计意图:

巩固学习成果,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启发引导学生

        用动作表现音乐,体会乐曲的情绪。

b、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仅能独奏、齐奏,还能合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

   一起跟着欢快的旋律动起来吧!

播放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进一步感受弹拨乐器合奏丰富的表现力。

四、师生总结

 期末检测:

音乐万花筒

 1、这学期你会唱了哪些歌曲在班上唱一唱你最拿手的歌。

 2、歌曲有各种演唱形式你知道哪些?

举例说一说

 3、这学期学了哪些装饰音?

你会唱吗?

 4、跳一段民间的花灯舞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故乡的河教案鄂教版

教学内容:

歌曲《啊彩河》,欣赏管弦乐曲《月亮河》。

教材简析:

第六单元故乡的河的必唱曲目《啊彩河》是一首叙述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歌曲,四二拍,由

两个乐段组成,变化重复的旋律易于儿童学唱,最突出的特点是乐曲当中大部分句子都与主题

相似,歌曲的第一段是描述性的乐段,第二段是抒情性的乐段,把叙述与抒情结合起来适合高

年级学生演唱与表演。

这首《月亮河》是美国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题曲,于1961年获第

3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由亨利•曼西尼创作,被称为经典之作。

后来被改编成为管弦乐

曲:

旋律委婉低回,优美的旋律中略带忧伤情绪,三拍子摇曳的节奏赋予了《月亮河》悠长、

回味无穷的味道。

教学目标:

  1、学生准确演唱歌曲《啊彩河》,能用欢乐的歌声表现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模仿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3、掌握歌曲中的代表性节奏;学习力度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并能在歌唱过程中熟练地运用。

   4、欣赏管弦乐曲《月亮河》,扩大艺术视野。

理解音乐表现的思想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够正确理解音乐表现的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代表性节奏性。

掌握力度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谈话。

 二、导入部分(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1、用课件播放歌曲视频《洈河水清又清》,学生初听,欣赏感知音乐。

老师介绍家乡的河

      流——洈河,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河流的兴趣。

  2、播放歌曲《洈河水清又清》,学生随乐哼唱,之后引出歌曲《啊彩河》。

  三、播放歌曲《啊彩河》,学生听赏第一遍。

   1、老师示范演唱,学生边听边想:

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2、老师讲解歌词,指导学生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学习旋律。

   1)让学生自己视唱旋律,熟悉乐谱。

   2)学生跟随伴奏模唱乐谱,用“啦”音模唱。

   4、歌曲演唱

  1)教师范唱,学生听记。

 2)播放歌曲,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3)学生随乐练习演唱,找出难点,相互解决。

 4)比赛演唱并进行互评。

5、歌曲处理。

  让学生认识力度标记——强和弱,并依据强弱处理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乐曲《月亮河》

   1、播放《月亮河》,学生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2、老师简介作品:

《月亮河》是美国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题曲,这首歌曲曾获得1961第

    3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由亨利•曼西尼创作,被称为经典之作。

   3、播放音乐视频片段,学生欣赏并大致了解影片中的故事。

    4、播放乐曲《月亮河》,学生复听,感受乐曲情绪:

旋律委婉低回,优美的旋律中略带忧

     伤,三拍子摇曳的节奏赋予了《月亮河》悠长、回味无穷的味道。

   5、师弹奏,生轻声模唱旋律,注意3拍子的节奏和弱起演唱。

   6、播放乐曲《月亮河》,学生再次复听,边听边随乐作动作表现。

 五、结束部分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查查资料,深入了解歌曲《啊彩河》及乐曲

   《月亮河》。

  结束。

 

教学内容:

欣赏《春到沂河》《塔里木河》

教材分析:

1、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蕴含希望的季节。

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即描绘了我国山东沂河的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表现了在田间愉快劳动的人们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民歌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紧缩的处理,描绘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以及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的旋律由中板转慢板,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为基调,加以演变发展。

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用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曲调,使音乐更富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一优美如歌的段落同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热烈、快速,以活跃、强烈的音响,表现了欢腾的场景。

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的威力,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热烈的气氛。

   2、学习认知高音弹拨乐器——柳琴,它外形如琵琶,略小。

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音量大,效果热烈、粗犷,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沂蒙山小调》,加深对《春到沂河》的理解与感受。

(2)通过欣赏《春到沂河》并认识民族乐器柳琴,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4)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并感受《春到沂河》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师生欣赏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啊彩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随乐跟唱。

 

 二、欣赏《塔里木河》

   以提问引入欣赏:

除了上节课认识的彩河、月亮河之外,你们还能说出其它河流的名称吗?

1、介绍塔里木河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地图)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那里居住着维尔吾族人们,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

2、欣赏《塔里木河》歌曲,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习俗。

(第一遍)

3、参考歌曲内容思考问题:

歌曲描写什么内容,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4、模仿歌曲的典型节奏(xxxxx︱X—),并启发学生感受新疆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气氛。

  

5、 再次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新疆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氛围。

(第二遍)

6、指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铃鼓或手鼓为歌曲伴奏,进行自由律动。

 三、欣赏乐曲多维感知

  1、课件播放歌曲《沂蒙山小调》,让学生欣赏并认识了解沂蒙山及沂河。

   2、初听乐曲《春到沂河》,利用课件进行展示。

(点击课件,只有音响,没有图象)

   3、感受情绪,根据乐曲的快慢、强弱,发挥想象。

   4、听辨演奏乐器。

 5、多维感悟,体验新知

   ①为乐曲命名:

师:

你们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情景为它起个曲名吗?

(学生答)刚才大家起的

    曲名与乐曲的意境都很贴切,这首乐曲作者起名为《春到沂河》,你是怎样理解春到沂的?

    这个春不仅表示四季中的春,还表示一种喜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

  ②认知柳琴:

在刚才的欣赏中谁听辨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略)它是用弹拨乐

    器柳琴演奏的,为了让大家对柳琴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请到我的乐器收藏室来认识柳琴

   吧!

课件展示,师提问:

柳琴的音色是怎样的?

有几根琴弦?

你能模拟演奏一下吗?

(略)

 6、创设情境了解沂河

   刚才我们联想的这么多的美景,下面我们就听着《春到沂河》这首乐曲到沂河去看一看!

  (点击课件,观赏沂河风光,教师进行讲解。

)  

 7、复听乐曲划分段落

  在了解沂河、认识柳琴的基础上,复听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并通过模拟弹奏、舞蹈、打

  击节奏、哼唱等表现形式来进行表演,充分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力度及音的高低变化,进行乐

  曲的分段。

 8、知识拓展理解标意

  向学生讲解音乐的标意性。

音乐想像是多维的,是没有唯一答案的.  师:

2005年天津民族乐团

 曾走出国门,走进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了这首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让世界人

 民了解了中国,并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风采,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略)

 四、课堂小结深化德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民族音乐及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希望大家不仅是民族

  音乐的欣赏者和表演者,更应是它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有句话说得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民族音乐文化,让我国的民族音乐之树永远常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