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839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docx

田间实验设计和实施

第四章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田间试验的特点、误差产生的来源和控制原理,田间小区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试验的开展等。

第一节田间试验的特点

一、田间试验1.什么是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在作物所生长的田地中进行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以作物为指示研究农业生产中有关问题的科学实验活动。

例如在半干旱条件下研究陆稻品种的生产性能;以不同的栽培措施研究某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以不同的化学杀虫剂研究不同的品种的药物敏感性以及以不同的种植制度与投入研究吨良田的综合技术等,各构成不同类型的田间试验。

其基本任务是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增产效果,客观地评定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高产品种及其适应区域,评定新产品的增产效果及对环境的反应,正确的评判最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及其适用围,使农业科研成果合理地应用和推广,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并为各级农业部门及农户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咨询,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田间试验是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桥梁。

二田间试验的特点:

1.田间试验通常在较小面积上进行,环境条件易于控制,因而有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非研究因素的干扰,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例如:

作品种比较试验时把灌水施肥、中耕管理等措施尽量控制到一致而使品种间的差异充分表现出来;在比较施肥量效果时,把品种、灌水乃至施肥期、施肥方式等控制到一致,而尽量突出施肥量的差异);同时又可以向各个方而深人试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不致因某些措施的试探不成功而造成大的损失。

农业生产地区性很强,各地生产又在不断发展中,因此,生产上会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加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地区间甚至国外的技术交流与渗透又十分频繁,也会随时出现农业技术上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有长远性的,也有暂时性的,但绝大多数是与当前生产直接有关的,这类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目的,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试验在各地区都是量大面广的,解决这类问题是农业科学工作者经常遇到的。

2.田间试验也是解决农业科学研究中所提出问题的有效手段。

这是因为田间试验本身并不完全依赖于大田生产,它可以通过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提供生产中不能或不易自然发生的新的事实,以产生新的科学概念或科学假定。

因此,往往需要设计相应的试验来检验这些观念或假设的正确件。

例如;已成为动植物育种的重要基础的遗传上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就是通过控制条件下的生物杂交试验而得出的科学观念。

从这种观念出发而进行的大量再试验又使这些定律得到证实。

这反映了人类通过科学实验而认识世界的客观过程。

事实上,人类的认识就是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来设计试验以验证假设。

如果假设被接受,则说明假设正确,如果假没被否定,则说呀假设不正确或部分不正确。

为此再去观察,再去发现问题,再去提假设与验证。

这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田间试验是人类打破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深入认识作物生长规律,探索增产措施的重要手段。

例如:

传统农业认为某地秋季的平均温度低于9℃,玉米就停止灌浆,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晚秋的有效积温。

但从玉米的观察试验中偶然发现某个未能及时收获的晚骸种在晚秋灌浆良好,则设想有些品种可能在9℃以下仍可灌浆,于是,设计采用晚熟种玉米品种作试验,结果表明,许多晚熟种玉米果真可以利用低于9℃的有效积温,进一步的试验还发现玉米灌浆阶段能否利用低于9℃的日平均温度,主要决定于当时种子所处的生理阶统早熟种和中熟种的生理阶段决定了它们不能充分利用晚秋有效积温,从而限制了产量。

经试验最终找到了高产稳产的夏播晚熟王米品种。

三、几种不同类型的田间试验的特点

任何农业新技术或措施在应用到大田生产时,都必须先进行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作为探索研究农业科学的主要途径,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同植物的试验又各不相同。

1.农作物田间试验的特点:

(1)田间试验是在农田土壤上进行,一般情况下,不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不改变田间的气候状况,试验条件符合生产实际,便于推广应用。

(2)试验单元是一定面积的小区,不需要特殊的盛土容器和设备,简单易行。

(3)在田间开放系统中,各种生长因子如光照、温度难以人为控制,不同部位试验小区的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也无法消除。

因此,田间试验误差大,只有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法设计和认真细致地实施试验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严密的统计分析,才能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2、蔬菜试验的特点

(1)、试验地土壤差异较小  由于菜田常年精耕细作,其耕层厚度、熟化程度、肥力水平通常比较均匀一致,且较农作物高。

另一方面蔬菜个体较小,根系浅,受深层土壤影响小,也便于控制试验地的土壤差异。

(2)、对试验处理的反应敏感  蔬菜生长迅速、生长量大,对试验处理的反应较其他作物敏感(对肥、水、植物激素的反应更为敏感)。

因此,拟订试验方案,不同处理的级差量不宜过大。

(3)、蔬菜试验较农作物试验复杂  蔬菜生育周期短,同种蔬菜有各种栽培方式如黄瓜就有露地、地膜覆盖、阳畦、温室、拱棚等不同栽培方法;同一栽培方式又可安排多种茬口(如春、夏、秋等三种茬口);同一茬口蔬菜有一次性收获,也有多次性收获;另外蔬菜常进行间作、套作、混作等。

蔬菜作物的这种栽培方式、茬口安排和收获次数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造成了蔬菜试验的复杂性。

因此,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对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同样有很高的要求。

3、果树田间试验特点  果树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差别较大,因此果树试验有其自身的特点:

(1)果树试验周期长  果树经济寿命一般至少10年,多的达百年,因此试验周期长。

果树有大小年,大年树和小年树的反应不一样;果树具有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两个发育时期,不同年龄时期、不同物候期,生长发育不同,试验结果就不同。

因此,果树试验比较复杂。

另外由于果树试验年限长,常会因寒害、风害、病虫害、兽害等,导致植株死亡或残缺,而形成缺株缺区,增加试验的复杂性。

(2)果树试验误差比其他作物试验大 果树个体大,利用的营养面积大,根系分布深而广,不但受表土影响,也受心土影响。

因此,易造成株间差异大;此外,病虫危害、嫁接苗接口愈合状况、修剪技术以及相邻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相互竞争等,也会造成株间差异。

因此,果树试验误差比其他作物大。

(3)果树试验条件较其他作物复杂  大多数果树是嫁接繁殖,常因砧木或接穗的不同而影响试验条件均匀性;另外果树多为山地栽培、零星栽培,其地形、坡度、坡向、土层深浅、肥力水平状况,对果树的生长结果均有不同影响,易加大试验误差。

因此,果树试验对试验条件的要求较其他作物复杂。

果树试验有其特殊优越性  果树是自身记录器,外界条件的变化,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会年复一年、持续地记录在果树树体上,这样可充分利用生物学调查法和性状间相关分析,可以简化试验方法,缩短试验年限,也能得到可靠资物敏感(对肥、水、植物激素的反应更为敏感)。

因此,拟订试验方案时,不同处理的级差量不宜过大。

四、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田间试验的质量,使所获得的结果能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田间试验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试验目的要明确  在进行某项田间试验时,要制订合理的试验方案,对试验的预期结果及其在农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作用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解决问题,避免盲目性,提高试验效果。

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试验条件应能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试验地土壤种类、地势、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与生产条件(如轮作制度、农业结构、施肥水平等),这样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试验中的表现才能真正反映今后拟推广地区实际生产中的表现,有利于试验结果的推广应用。

另外,在进行试验时,既要考虑代表目前的条件,还要注意到将来可能被广泛采用的条件,使试验结果既符合当前需要,又不落后于生产发展的要求。

3、试验结果要有可靠性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包括准确性及精确性两个方面。

准确性是指试验结果与被研究的总体参数相一致,是不容易确定的。

所以,在实际中常用精确性来判断其结果的可靠性。

精确性是指同一处理的试验指标,在不同重复观察中所得数值彼此接近的程度,是可以计算的,是由试验误差的大小决定。

因此,为降低试验误差,必须严密地设计试验,严格地执行试验,合理地运用统计方法。

3.试验结果要有重演性  重演性是指在相似的条件下再次试验会得到相同趋势的试验结果。

也就是说,一项试验结果在推广前,必须重复几年的试验,如果获得类似的结果,说明试验结果才有推广应用价值。

要保证试验结果能够重演,首先要仔细明确地设定2~3年试验,试验条件,使其具有代表性;其次可将试验在各种试验条件下进行或重复做以验证其结果是否重演。

第二节误差产生的来源和控制原理

田间试验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很难使各种处理都处在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因此试验处理间的差异,可能既包含处理间的真实差异,又包括一部分非真实差异。

这种由于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与处理间真实差异的偏差,叫做试验误差。

在田间试验中,试验处理有其真实效应,但总是受到许多非处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试验处理的真实效应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来。

这样,从田间试验得到的所有观察值,既包含处理的真实效应,又包含不能完全一致的许多其他因素的偶然影响。

这种使观察值偏离试验处理真值的偶然影响即称为试验误差或误差。

它影响试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准确度是指试验结果与真值相接近的程度;精确度是指重复中各次试验结果之间接近的程度。

试验误差是衡量试验精确度的依据,误差小表示精确度高,误差大则精确度低。

显然,只有试验误差小才能做出对处理间差异的正确而可靠的评定。

近代田间试验的特点在于注意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密切关系,即运用统计原理指导田间试验的设计以降低试验误差,又用统计方法处理试验结果,以合理地估计试验误差,从而提高田间试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来源

田间试验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只能降低,不能消除。

田间试验研究的核心是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即降低试验误差。

要有效降低试验误差,就应了解试验误差的来源。

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1.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  土壤肥力差异是田间试验误差的最主要来源,因土壤发生过程中各种成土因子的变异以及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各种农事操作等的不均一性所造成表现为具有方向性的肥力梯度差异和斑块状的无倾向性差异。

2.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  试验材料差异包括供试种子不匀或基因型不纯、秧苗树苗大小不一、供试肥料或农药等不均匀性等。

3.试验过程中农事操作和管理措施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差异  如播种、移栽、施肥、浇灌、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不一致性;以及对一些性状进行观察和测定时,各处理的观察测定时间、标准、人员和所用工具或仪器等不能完全一致。

4.偶然性因素作用引起的差异  试验过程中一些无法预见的原因,如病虫危害、鸟兽侵袭、人畜践踏、狂风冰雹等对试验不同小区的危害程度的不一致性。

土壤差异是田间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供试验材料不纯,各项管理措施不一致,以及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偶然因素也都可能产生误差。

明确了这些误差的来源,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试验误差的控制途径

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必须针对试验误差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误差降低到最小限度。

(一)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必须严格要求试验材料的基因型同质一致;尽量选用均匀一致的试验材料,不一致的

试验材料可分级、分重复使用或充分混合均匀后再使用。

与大田作物相比,果树试验误差较大。

因此,试验时对试验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

首先要选用有代表性的供试品种,如一般采用当地主栽品种或计划发展的品种,同时要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选用相应的品种;其次,试验用的苗木要求高质量,整齐一致;第三,在现有的果园中进行试验,主要通过生育档案和基础调查,选择相对一致的供试树,至少同一区组应尽量一致;第四,试验树的管理要一致;第五,要正确选择试验树的年龄时期和结果性状,如以产量为研究指标的试验,则应选盛果期树,并在大年进行试验为佳。

(二)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

总的原则是:

操作要仔细,一丝不苟,除各种操作尽可能做到完全一样外,一切管理操作、观察测量和数据收集都应以区组为单位进行控制,减少可能发生的差异。

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讨论的“局部控制”原理。

(三)控制外界主要因素引起的差异

试验过程中引起差异的外界因素中,土壤差异是最主要的又是最难控制的。

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①正确选择和培养试验地;②采用合理的小区技术;③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正确选择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到最小限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精确度重要作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要使田间试验具有代表性,首先试验地要有代表性,即试验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等应能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条件,以便使试验结果能在当地推广应用。

2.试验地肥力要均匀  试验地肥力均匀是提高试验精确性的首要条件,肥力差异会掩盖处理效应,甚至出现假现象。

试验地不同部位的表土、底土、地下水位、耕种历史等力求一致。

一般有较严重斑块状肥力差异的田块,最好不选为试验地。

3.试验地要平坦  水田应严格要求田块平坦,以防灌水深浅不一而影响作物生长;旱作或果树、蔬菜等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地块,如果必须在坡地进行试验,可选择局部肥力相对比较一致的地段,以便试验时能局部控制。

4.试验地位置要适当  试验地要尽量避开树木、建筑物、池塘、肥坑、道路等,以免造成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的不一致性。

试验地还要注意家禽、家畜危害,最好离居民点和畜舍远些。

5.试验地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适宜的形状  条件允许的话要保证试验地的面积和形状能够合理安排整个试验。

6.选择的试验地要有土地利用历史记录  这样可通过试验小区技术的妥善设置和排列作适当补救,有利于提高试验精确性。

7.试验地采用轮换制,使每年的试验能设置在较均匀的地块上。

8.试验地选定后,某些要求严格的试验,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1~3年匀地播种,多采用种植密植作物;长期定位试验在匀地播种基础上还要作空白试验。

另外为减少试验误差还应该遵循田间试验的一些原则:

1.重复。

是试验各处理重复出现的次数,重复的作用是降低试验误差。

根据统计学原理误差的大小与重复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2.随机,随机指的是一个重复中个处理出现顺序的完全随机化,他是相对于顺序排列而言的,随机排列是进行方差分析的基本前提,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分析出试验的误差。

3.局部控制,为了降低试验的误差要设置重复,如K个处理,r个重复,则有rK个小区完全随机的排列在试验地上,不如把试验地根据肥力情况分成r个局部地段。

每区组各处理再随机排列,这样区组土壤差异小,各处理在各区组出现的机会均等,排列的次序又是随机的使各处理间的互相比较更合理。

将试验处理设置在土壤均匀的局部地段,可降低误差的方法,叫做局部控制。

第三节田间小区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试验的开展

一、田间试验的小区技术与方法

1.试验小区的面积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处理的小块地段称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小区面积的大小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在一定围,小区面积增加,试验误差减少,但减少不是同比例的:

试验小区太小也有可能恰巧占有较瘦或较肥的斑块状地段,从而使小区误差增大。

但必须指出,试验精确度的提高程度往往落后于小区面积的增大程度。

小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误差的降低就较不明显,如果采用很大的小区,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误差,却要多费人力和物力,不如增加重复次数有利。

对于一块一定面积的试验田,增大小区面积,重复次数必然要减少。

因而,精确度是由于增大小区面积而提高,但随着减少重复次数而有所损失。

总之,增加重复次数可以预期能比增大小区面积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从而提高招确度。

试验小区面积的大小,一般变动围为6-60m2。

而示性试验的小区面积通常不小于330m2。

在确定一个具体试验的小区面积时,可以从以下各方面考虑:

(1)试验种类如机械化栽培试验,灌溉试验等的小区应大些,而品种试验则可小些。

(2)作物的类别种植密度大的作物如稻麦等的试验小区可小些;种植密度小的大株作物如棉花、玉米、甘蔗等应大些。

稻、麦品比试验,小区面积变动围一般为5—15m2;玉米品比试验为15-25m2,可供参考。

(3)试验地土壤差异的程度与形式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应相应大些;土壤差异较小,小区可相应小些。

当土壤差异呈斑块时,也就是相邻小区的生产力相关比较低时,应该用较大的小区。

(4)育种工作的不同阶段在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品系数由多到少,种子数量由少到多,对精确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因此在各阶段所采用的小区面积是从小到大。

(5)试验地面积有较大的试验地,小区可适当大些。

(6)试验过程中的取样需要在试验的进行中需要田间取样进行各种测定时,取样会影响小区四周植株的生长,亦影响取样小区最后的产量测定,因此要相应增大小区面积,以保证所需的收获面积。

(7)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边际效应是指小区两边或两端的植株,因占较大空间而表现的差异,小区面积应考虑边际效应大小,边际效应大的相应需增大小区面积。

小区与未种植作物的边际相邻,最外面一行,即毗连未种植作物的空间的第一行的产量比在中间的各行更高,产量的增加有时可超过100%。

边第二行的产量则比中间各行的平均效有时增、有时减,但相差不太大。

生长竞争是指当相邻小区种植不同品种或相邻小区施用不同肥料时,由于株高、分蘖力或生长期的不同,通常将有一行或更多行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因不同性状及其差异大小而有不同。

对这些效应和影响的处理办法,是在小区面积上,除去可能受影响的边行和两端,以减少误差。

一般地讲,小区的每一边可除去1—2行,两端各除去0.3-0.5m左右,这样留下准备收获的面积称为收获面积或计产面积。

观察记载和产量计算应在计产面积上进行。

二小区的形状

小区的形状是指小区长度与宽度的比例。

适当的小区形状在控制土壤差异提高试验精确度方面也有相当作用。

在通常情形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容易调匀土壤差异,使小区肥力接近于试验地的平均肥力水平。

亦便于观察记载及其农事操作。

不论是呈梯度或呈斑块状的土壤肥力差异,采用狭长小区均能较全面地包括不同肥力的土壤,相应减少小区之间的土壤差异,提高精确度。

如已知试验田呈肥力梯度时,小区的方向必须是使长的一边与肥力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使区组方向与肥力梯度方向垂直如下图,这样可提供较高的相确度。

图4-1按土壤肥力变异趋势确定小区排列方向

代表重复;1、2、….、6代表小区)

小区的长宽比可为(3—10):

1,甚至可达20:

1,依试验地形状和面积以及小区多少和大小等调整决定。

采用强种机、或其它机具时,为了发挥机械性能,长宽比还可增加,其宽度则应为机具的宽度或其倍数。

在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或根外追肥的试验中,小区的宽度应考虑到噎雾器喷施的围。

在边际效应值得重视的试验中,方形小区是有利的。

方形小区具有最小的周长、计产面积占小区面积的比率最大。

进行肥料试验,如采用狭长形小区,处理效应往往会扩及邻区,采用方形或近方形的小区就较好。

当土壤差异表现的形式确实不知时,用方形小区较妥,因为虽不如用狭长小区那样获得较高的精确度,但亦不会产生最大的误差。

三重复次数

重复次数即每一处理的试验小区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小。

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精确度的增进不大,而人、物力的花费大大增加,并不经济。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试验材科如种子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大小等而具体决定。

对精确度要求高的试验,重复次数应多些。

试验田土壤差异较大的,重复次数应多些,土壤差异较为一致的可少些。

在育种工作的初期阶段,由于试验材料的种子数量较少,重复次数可少些;但在后期测产,种子数量较多,精度要求高,重复次数应多些。

试验地面积大时,允许有较多重复。

小区面积较小的试验,通常可用3—6次重复;小区面积较大的,一般可重复3—4次。

进行面积大的对比试验时,2次重复即可,最好能由几个地点联合试验,对产量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

四对照区的设置

田间试验应设置对照区,作为处理比较的标准。

对照应该是当地推广良种或最广泛应用的栽培技术措施。

设置对照区的目的是:

(1)便于在田间对各处理进行观察比较时作为衡量品种或处理优劣的标准;

(2)用以估计和矫正试验田的土壤差异。

通常在一个试验中只有一个对照,有时为了适应某种要求,可同时用两个各具不同特点的处理作对照。

如品种比较试验中,可设早、晚熟二个品种作对照。

对照区的设置多少及方式由各类设计而定。

五保护行的设置

在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行的作用是:

(1)保护试验材料不受外来因素如人、畜等的践踏和损害;

(2)防止靠近试验田四周的小区受到空旷地的特殊环境影响即边际效应,使处理间能有正确的比较。

保护行的数目视作物而定,如禾谷类作物一般至少应种植4行以上的保护行。

小区与小区之间一般连接种植,不种保护行。

重复之间不必设置保护行,如有需要,亦可种2-3行。

保护行种植的品种,可用对照种,最好用比供试品种略为早熟的品种,以便在成熟时提前收割,既可避免与试验小区发生混杂,亦能减少鸟类等对试验小区作物的为害,亦便于试验小区作物的收获。

六重复区(或区组)和小区的排列

小区技术还应考虑整个重复区或区组怎样安排以及小区在区组的位置问题。

将全部处理小区分配于具有相对同质的一块土地上,这称为一个区组。

一般试验须设置3、4次重复,分别安排在3-4个区组上,这时重复与区组相等,每一区组或重复包含有全套处理,称为完全区组。

也有少数情况,一个重复安排在几个区组上,每个区组只安排部分处理,称为不完全区组。

设置区组是控制土壤差异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田间重复或区组可排成一排,亦可为两排或多排,这决定于试验地的形状、地势等,特别要考虑土壤差异情况。

原则是同一重复或区组的土壤肥力应尽可能相对一致,而不同重复之间可存在差异。

区组间的差异大,并不增大试验误差,因可通过统计分析扣除其影响;而区组的差异小,能有效地减少试验误差,因而可增加试验的精确度。

小区在各重复的排列方式,一般可为顺序排列或随机排列。

顺序排列,可能存在系统误差.不能作出无偏的误差估计。

随机排列是各小区在各重复的位置完全随机决定,可避免系统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度,还能提供无偏的误差估计。

二、试验的开展

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的主要容是正确地、及时地把试验的各处理按要求布置到试验田块,并正确进行各项田间管理和观察记载,以保证田间供试作物的正常生长,获得可靠的试验数据。

1,田间试验计划的制定田间试验计划是试验实施的依据,更是试验成败的关键,必须慎重考虑,认真制订,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一)田间试验计划的容

一般田间试验划的容包括项目有:

试验目的及其依据,包括现有的科研成果、发展趋势以及预期的试验结果;试验名称;试验时间、地点、材料(包括供试土壤、作物等);试验处理方案;试验方法设计容,包括小区面积、长宽比例、重复次数及排列方法等整田间观察记载和室考种、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收获计产方法;试验资料的统计方法和要求;试验地面积、试验经费、人力及主要仪器设备;项目负责人、执行人;附件、试验布置图及各种记载表等。

(二)种植计划书的编制

种植计划书的目的是为把试验安排到田间做好准备。

肥料、栽培、品种、药剂比较等试验的种植计划书一般比较简单,容包括处理种类(或代号)、种植区号(或行号)、田间记载项目等;育种试验由于材料较多,而且是多年连续的,一般应包括当年种植区号(或行号)和往年种植区号(或行号)、品种或品系名称(或组合代号)、来源以及田间记载项目等田间种植图应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