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210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docx

教育社会学名词释义

教育社會學名詞釋義

教科書:

陳奎熹主編(1998)。

現代教育社會學。

臺北:

師大書苑。

有機類比(或譯為有機比擬)(organicanalogy)【P.4】:

在社會學上,社會往往被看成是「像有機體一樣」的實體,它的各個部分互相連繫和互相強化。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26。

社會連帶(socialsolidarity)【P.5】:

社會或社會群體所表現的整合及整合的程度或類型。

社會連帶分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兩種類型。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29。

機械連帶(mechanicalsolidarity)【P.5】:

機械連帶是一種相似性的聯結,主要的特徵是:

社會成員間的個別差異甚小、集體的成員有類似的特質;社會成員的情緒感受類似,價值觀類似,具有同樣的道德規範;人與人之間低度分化(differentiation)而呈現高度的一致性(uniformity),因此,彼此相似,相互聯結,凝聚(agglutination)而融合為一體。

機械連帶社會以相似性為基礎,是獨立而封閉的體系;它的型態簡單,分工層次低,社會成員功能的分化不明顯;社會成員的意識由同質的元素所構成,完全受集體意識的支配;個人的角色可以輕易地由他人替換,而這種社會在集體意識的支配下,不斷地複製著相似的社會成員;由於社會成員的相似性高,彼此雷同,因而相互聯結,融為一體。

有機連帶(organicsolidarity)【P.5】:

有機連帶是一種「不相似」(dissimilarity)的社會連帶,主要的特徵是:

社會成員各有特性,彼此有別,由於個體的不相似性,因此,必須相互依賴,彼此之間需要協調,而相互聯結。

有機連帶社會是植基於不相似性的分工社會,社會成員隨著社會分工而發展個性,在機械連帶社會中具有無上權威的集體意識,在分工社會中則容讓個別意識發展,形成個人的獨特功能。

有機連帶社會具有整合的能力,將分工及分化之後的社會各階層者的不同興趣,凝結於社會體系之內,維持社會的團結與秩序。

集體意識(collectiveconscience)【P.5】:

在社會中作為一種團結力量的共同信念及其相關之道德態度。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111。

社會化(socialization)【P.5】:

個人為適應現在及未來的社會生活,在家庭、學校等社會環境中,經由教育活動或人際互動,個人認同並接受社會價值體系、社會規範、以及行為模式,並內化至個人心裡,成為個人價值觀與行為的準繩,此一過程謂之「社會化」。

理想類型(idealtype)【P.5】:

是社會學分析的一種方法,由韋伯(MaxWeber)所提出。

它是結合一事物之許多可觀察的現象所構成的全形(configuration)或型態(gestalt)。

從定義上說,理想類型的構造概念並未完全包括經驗事實,因此,任何現象都可藉不同要素的強調而發展多種不同的理想類型。

理想類型概念有以下兩個功能:

(1)便利分類與比較,

(2)發展概括論斷的類型,並用以說明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

韋伯利用理想類型的方式來敘述「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特徵,完全是憑其一些經驗的因素和邏輯的推論,再加上其智慧的想像所形成的一種概念結構。

此種理想類型的組織型態,在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它不是描寫現行某種科層組織的實際情況,而是假想一個由發展而成熟且遵循理性原則運作的科層體制,所應具有的特徵。

理想類型雖是抽象的,但

(1)它必須含有客觀的可能性,亦即此一理想類型須能用以說明具體的現象,

(2)它必須是主觀上有意義的,如社會行動的類型必須可從個人的動機上瞭解得到。

【資料來源】龍冠海(主編)(1971)。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

社會學。

臺北市:

臺灣商務。

P.169。

同理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P.5】:

自己設身於社會行為者處境而取得理解和解釋的形式。

但在社會學方面最廣泛運用的詮釋形式說明(如在M.Weber的著作中),只有當行為的意義能夠為現行社會規範和價值觀確認時,才把意義算作行為者的。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P.213-214。

社會結構(socialstructure)【P.6】:

指長其持續性穩定且有規律的互動模式。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18。

社會結構是:

(1)社會成分之間比較持久的模式或相互關係,如階級(class)結構。

(2)某一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中,或多或少比較持久的社會安排模式,如英國的社會結構。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33。

社會行為(socialbehavior)【P.6】:

社會行為係指個體在社會團體中,與他人互動的行為;這種外顯行為一則受到他人或團體的影響,一則受到社會規範的約束,而這種行為也在企圖影響他人或個體所隸屬的團體。

鉅觀社會學(macrosociology)【P.6】:

社會學分析的層次,內容涉及整個社會及整個社會結構與社會系統。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394。

微觀社會學(microsociology)【P.6】:

細部層次的社會學理論分析,集中在研究日常生活面對面的互動以及群體中的行為等。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424。

社會動學(SocialDynamics)【P.6】:

為A.Comte所創,係指研究各種不同的社會模式產生與變遷的社會學。

社會靜學(SocialStatics)【P.6】:

為A.Comte所創,係指研究社會的結構、社會秩序與社會穩定等問題的社會學。

社會系統(或譯為社會體系)(socialsystem)【P.9】:

係指貫穿時空的社會關係模式,並被理解為重複產生的,特指相對持久的模式。

在這種一般意義下,一個社會(society)或任何組織(organization)、群體(group)都構成社會系統。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35。

社會組織(socialorganization)【P.9】:

由一群共同尋求相同目標的人所組成的大型次級團體。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168。

社會中所存在的相當穩定的模式或結構,以及造成或維持這種結構的過程。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23。

社會團體(socialgroup)【P.9】:

一群彼此有互動行為,並具有團體認同感的人所組成。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167。

係指二個以上有直接或者間接接觸(contact)的人。

至於所謂接觸,在社會學上的意義,係指

(1)個人處於有意義的彼此刺激或反應他人之刺激的地位;

(2)處於有意義的反應一共同刺激的地位。

社會階層化(socialstratification)【P.9】:

係指社會成員依其獲得社會資源的多寡而被分配到不同社會階層的過程。

社會階層(socialstratum)【P.9】:

社會成員依其權勢、財富、或聲望之不同而被安排成高低不同層次的地位或階級。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294。

在一個社會階層化(socialstratification)和社會地位(socialstatus)等級制度中可以識別的社會層級(layer)。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33。

社會地位(socialstatus)

個人在社會裡所擁有的權勢、財富、或聲望。

社會地位亦指個人可用來影響或支配他人的資源。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294。

社會階級(socialclass)

擁有相同或類似社會地位的人們所組成的群體或團體。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294。

賦予地位、先賦地位(ascribedstatus)

與生俱來或傳襲而得的地位。

如性別、膚色、家世血統。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294。

贏取地位、自致地位(achievedstatus)

經由個人努力或成就而獲得之地位。

如教育與職業地位。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294。

社會變遷(socialchange)【P.9】:

社會互動和社會關係等所構成之社會結構的組織與功能上的變遷。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617。

係指社會生活方式或社會關係體系的變異,以及社會結構與功能的改變。

社會組織或社會結構的某方面(如家庭、選舉模式、宗教態度和經濟活動等)的現況與前一時期狀況之間的差別。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09。

社區(community)【P.9】:

(社會學家和地理學家所指)在某些邊界線、地區或領域內發生作用的一切社會關係。

文化(culture)【P.9】:

一個包括人在社會中所習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與習慣的整體。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112。

人類創造和使用的象徵和器物。

文化可以被認為是構成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wayoflife),包括行為舉止、服飾、語言、禮儀、行為規範和信仰系統。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161。

次文化(subculture)【P.9】:

某一文化中部分少數人或社會裡的次級團體(subgroup)所共同具有並積極參與的信仰、價值和規範系統。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682。

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P.9】:

與現代社會中文化統一和文化普遍化的趨勢相反,多元文化論者主張文化的多樣性,並設法予以保護;同時這種理論亦注意少數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間存在著不平等的關係。

【資料來源】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Jary著(1998)。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

貓頭鷹。

P.442。

思辨(speculation)【P.16】:

屬於一種超越現實經驗的創造性思考歷程。

思辨的哲學,是要在眾多的生活經驗,以及眾多的科學知識當中,找到它們的一致性和關聯性,然後把這些零散的知識和經驗組織起來,形成整體的知識。

社會行動(socialaction)【P.16】:

在人際互動的社會體系中,由一群人所共同推展的行動,其目的在於意圖改變社會習俗、社會制度、或人際關係之有組織的行動謂之。

實證主義(Positivism)【P.17】:

指哲學與科學上的一種主張。

實證主義者認為:

知識或科學只限於可以觀察到或經驗到的事實,除此之外,一切屬於形上學的抽象知識,既不能視為科學,亦不能視為哲學。

它的一些主要信條有:

(1)三階段規律:

思想的歷史能夠被看作是由三個主要階段組成的不可避免的進化:

(a)神學階段,在這一階段期間,根據具有動力、慾望、需要的意志(自我、精神、靈魂),對實在進行擬人的和萬物有靈論(animism)的解釋居主導地位;(b)形上學階段,在這一階段期間,第一階段的意志失去了個性,成了一個抽象概念,並且被實物化為諸如力、原因、本質一類的實存;(c)實證階段,在這一階段裡,知識的最高形式通過以連續、相似、共存這樣的術語來描述現象間的關係達到。

實證階段對現象的解釋以運用數學、邏輯學、觀察、實驗和控制為特徵。

這些精神發展階段的每一個都具有相應的社會的、經濟的和文化的互相關聯。

神學階段本質上是獨裁主義的和軍事主義的。

形上學階段基本上是法律的和基督教會的。

實證階段是技術的和工業的活動。

隨著這些階段變化,它們相互關聯的特徵也發生變化。

(2)三個階段進行循環的進步,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3)科學是個統一的整體,但是卻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上。

它們還在一個相互依存的等級秩序中相互關聯。

例如,天文學必須在物理學能夠成為一個單獨領域之前發展;生物學必須在化學能夠開始其發展之前而達到一個具有相當程度的水準。

(4)實在能夠通過一些基本概念得到理解,這些概念具有有機統一體、秩序、進步、連續、類似、關係、功利、實在、運動和方向等。

(5)宗教在其進化中的最高形式是普世人性宗教或理性宗教(不關涉上帝)。

【資料來源】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2004)。

P.A.Angeles(編著)。

哲學辭典(TheHarperCollinsdictionaryofphilosophy)。

臺北市:

貓頭鷹。

(頁339-340)。

科層體制(Bureaucracy)【P.18】:

其運作基於不通融的成文規則和職位等級的組織類型,對職位與任職者有清楚的區分,職位的任用是以正式的資格為基礎的。

社會流動(socialmobility)【P.18】:

泛指個人或團體在各社會階層間或同一階層內的移動。

個人的地位從一個社團改變到另一個社團,稱為社會流動,亦即社會位置的變更。

社會流動有兩種不同的現象,一種稱為橫的社會流動(horizontalsocialmobility),另一種稱為縱的社會流動(verticalsocialmobility)。

例如個人從甲的宗教團體份子改隸於乙的宗教團體,或從某一政黨轉入另一政黨,這種流動稱為橫的社會流動。

又如個人在社會地位,從下層階級升遷到上層階級,或從上層地位降到低級地位,如工人升為職員,科員升為科長,又如經理降為股主任或貴族降為平民,這種流動稱為縱的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的情形,在工業革命以前的舊社會裡,頗為不易,尤其是社會階級地位的流動,一個平民要變為貴族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為靜態社會,階級的地位有固定的組織,沒有突變是不會變動的。

到了工業社會,因交通的便利,職業機會的擴大,個人的地位不像從前階級制度的社會,受到種種的阻礙,而現在可以由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命運操在一己的才能。

工業社會對各種不同的職業有不同報酬,報酬的高低是吸引人的因素。

要獲得較好的報酬,必須具較優的能力。

具有較好的報酬必然是較優的地位,能夠獲得較優的地位,是競爭的結果。

工業社會給人們在職業上以競爭的機會,使社會流動的情形,增加了速度。

【資料來源】龍冠海(主編)(1971)。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

(一)社會學。

臺北市:

臺灣商務。

(頁92)。

贊助性社會流動(sponsoredmobility)【P.18】: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H.Turner提出之透過教育過程產生社會流動的一種模式。

兒童被挑選進入一個經過選擇的學校,並且得到資助和其他方式的支持,使他們得以透過這個教育系統,最後獲得精英的成就與地位,謂之贊助性社會流動(sponsoredmobility);在贊助性流動的社會結構中,目前社會的精英及其代表者,根據他們的標準選拔人才,個人的成就須符合所要求的標準,方能獲得贊助,給予向上流動機會。

競爭性社會流動(contestmobility)【P.18】: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H.Turner提出之透過教育過程產生社會流動的一種模式。

兒童為獲得教育和社會的有利條件而不得不斷進行公開競爭,此謂之競爭性社會流動(contestmobility);在競爭性流動的社會結構中,個人可憑藉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參與公開競爭而獲得英才地位。

現象學(phenomenology)【P.19】:

一種試圖描述人的意識形成過程以探求自然界一切事務之原始本質的理論。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53。

現象學是一種哲學研究方法,把哲學看成是個人對自己體驗現象之知性過程的內省考察。

其中心理論是知覺的意向性,吾人不僅有意識,而是必須意識到什麼。

其方法是先天性的而不是經驗性的,一切被研究的心理過程的偶然方面(不直接呈現於個人意識的一切,如無關的概念)都被懸置(被放入括弧),以便對其邏輯本質做系統的考察,因此,現象學還原的目的是剝去知覺的矛盾,以揭示思想的先天本質。

Parons社會體系的四項功能(AGILmodel)【P.23】:

T.Parsons認為任何一個社會體系,為了生存和維持下去,都必須解決四大問題,亦即必須實現下述四項基本功能:

(1)適應(adaptation):

係指社會體系與其環境之間的某種關係;對社會體系中的每個成員而言,其行動必須適應環境方面的限制,抑或設法使環境適應其需求。

(2)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

係指任何一個社會體系必須使其中的任何一個行動參與者實現和達成其目標。

(3)整合(integration):

係指社會體系中任何一個成員的行動,必須盡可能相互協調而避免衝突。

(4)潛在模式的維持(latentpattern-maintenance):

係指社會體系中每個成員的精神態度與維持體系所必須的規範的協同關係;其意味著體系的存在,要求在其中的每個成員保持著與與貫穿於體系中的規範和價值相一致的心態。

形式社會學(formalsociology)【P.25】:

齊穆爾(GeorgeSimmel)的形式社會學的主要目標在於尋求探討社會過程的基本形式。

他認為社會學不應該企圖去研究每一種社會制度或人的行為,而應把重點放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上,而這些形式並非全是純淨的,每一個社會現象都包含有合作與衝突、親近與疏離、強權與服從等相對關係。

因此,社會與個人之間常常同時具有合作性與衝突性。

個人雖一方面尋求社會的融洽,另一方面亦為私利而活動。

因此,個人一方面受制於社會,但在另一方面卻又控制社會。

【資料來源】蔡文輝(1997)。

社會學(增訂三版)。

臺北市:

三民。

P.35。

社會學的一種理論研究方法,其注重於研究各種社會互動之下普遍重複的社會「形式」(forms),亦即研究社會生活一切領域中形式的相似性。

社會再製(socialreproduction)【P.26】:

Bowles與Gintis從政治與經濟因素的觀點,認為教育制度事實上受到社會階級背景的影響,由上階層社會出身的兒童,仍然是下一代的社會精英,從低階層社會出來的兒童,依然貧窮如故,這種社會分工的不平等現象還是在下一代社會中出現,謂之「社會再製」。

符應原則(correspondenceprinciple)【P.26】:

中上階層為繼續自己階層本身的利益,而「陰謀」限制其他群體的受教機會,於是將下階層子弟編入較差的中學、社區學院、或職業學校就讀,因而將來從事較低層級的工作。

於是學校成為「複製」生產社會關係的單位,以維繫資本主義學校的運作。

學校教育與家庭生活因而在於符應生產社會的關係,讓某些具有「文化資本」的學生,在校或離校之後,得以獲致成功,不具備如此條件的學生,則無此機會。

這種在學校複製學生的方式,也複製了以後的社會階級結構,此謂之「符應原則」。

文化再製(culturalreproduction)【P.27】:

Bourdieu從「文化資本」的觀點,認為學校教育的課程內容與組織、學生的選擇與陶汰、考試與文憑的授予均有利於原本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宰制階級。

上階層社會出身的兒童,擁有豐富的社會主流文化資本,而學校的課程亦在傳遞社會主流文化,這些學生的家庭文化與學校文化非常相近,學生易於學習而獲得較高的學習成就,在校或離校之後易於獲致成功,所以下一代仍是社會上階層人士;而出身於社會下階層的兒童,由於本身家庭的文化貧乏,成為所謂的「文化不利」學生,其家庭文化與學校文化形成不連續的斷層現象,學生的學習容易遭致挫折與失敗,而下一代仍難逃淪為社會下階層的命運;因此,「文化資本」的累積成為社會再製的主要依據,謂之「文化再製」。

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P.31】:

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是經驗科學方法的一個要求;意指在經驗科學中對觀察的陳述,唯有能為每門學科的研究者所驗證的才能予以容納。

研究人員所指的觀察必須可以重複,即是觀察不限於一個或少數有特殊稟賦的人,而且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

嚴格說來,首次的觀察及其驗證均非互為主體性的,因為任何觀察必然為一個主體所為。

只有以語言為媒介,經過不同主體互相溝通,才能使觀察得到互為主體性的驗證。

此外,所有觀察所得的資料,必須毫無例外的屬於外在世界,這也正是不同主體的共同架構。

有些學者認為理性的先驗命題具有互為主體性的有效性,是為原則上每一個認識主體都有理性,可以洞識到理性先驗命題的普遍有效性。

最後,哲學人類學家常把互為主體性視為人的特徵,因為作為主體的人始終指向別人並依賴別人。

現象學中的互為主體性另有特殊的意義;在討論知識起源問題時,現象學者認為人在世界上群居,人與人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係,最根本的就在於知識,即一個主體意識和另一個或多個主體意識之間的關係,雙方各有認識作用即互為主體性。

舒茲(A.Schutz)綜合韋伯(M.Weber)和現象學鼻祖胡塞爾(Ed.Husserl)的思想,建構其社會學,闡揭胡塞爾「互為主體性」的說法;強調每個人在認知主體中有一先驗的自我,有認知他我的能力,由此構成認知上的相互共同性或同理性,這種社會意識也是互為主體性的表現。

【資料來源】趙曉維(2000)。

互為主體性。

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

(一)(頁871)。

台北市:

文景。

直觀(intuition)【P.31】:

心理學上,指直觀是一種不須經過思考或反省的推理歷程,即可對事物或現象的性質作立即而直接地判斷的能力。

哲學上,指直觀為不透過經驗而能認識真理的能力,即是人類一種不藉邏輯思考的認知能力;基本假設是人的心靈若處在一個很平靜、很純淨、很專注(或無念)的狀態,這種超越邏輯規則以及感官經驗的認識能力,就會被釋放出來,而發揮它的作用;這種能力,不必經過繁複的推理過程,可以直接把握經驗世界表象的真實,獲得本質、根本而通全的認識。

知識社會學(SociologyofKnowledge)【P.32】:

知識社學會是從社會學發展出來的一門學科。

最早提出此一名詞的是哲學家謝勒(MaxScheler),早期此一學科較具哲學色彩,後來到了曼海姆(KarlMannheim)之後,才走向社會學領域。

知識社會學重視知識形成與社會文化條件的關聯。

換言之,其研究是了解知識的內容及呈現方式如何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知識社會學的發展始於馬克思(K.Marx)思想中對意識形態的批判;其所謂「人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而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即為知識社會學的核心觀念。

後來馬克思主義者將思想(或知識)視為社會經濟結構與發展制約的產物,強調下層建構(如經濟)對上層建構(如法律、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