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16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docx

《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整理汇编

2018《初级会计实务》新大纲知识点:

总论1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运用)、资金退出等过程。

我们以工业为例说明资金运用的过程:

1. 资金的投入

2. 资金循环与周转

3. 资金的退出:

是指资金离开本单位,退出本单位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纳税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结论: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阶段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更不会有资金的退出。

没有资金的退出就没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四个环节:

(1)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定性)

(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定量)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4)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记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2018《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

总论2

一、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的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1. 填制和审核凭证

2.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3. 复式记账

4. 登记账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查

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的各项经营活动。

1. 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2.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

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1.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2.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三、会计(记账)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 权责发生制的定义: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 两个凡是: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例如:

销售款未收:

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应收账款。

预收销货款:

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预收账款。

应付借款利息:

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预提费用。

预付下期租金:

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待摊费用。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凡属于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本期未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未支付款项的费用,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例题·判断题】我国企业应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  )

【答案】×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具体如下:

  1.投资者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

  2.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贷款风险,作出贷款决策。

  3.企业管理者。

  4.政府及有关部门。

  5.社会公众。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要求内容

可靠性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应做到内容要真实、数字要准确、资料要可靠

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可比)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可比)

【提示】可比性的要求并不意味着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但应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重要性

凡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单独予以充分披露。

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合并、简化处理

谨慎性

谨慎性也称稳健性或审慎性,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应用:

1.企业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

2.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五、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

  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政府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

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五)政府会计准则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施行。

  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组成。

 

2018《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而设置。

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前提。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

【注意】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本年利润等。

损益类科目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

成本类科目包括: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2.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的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主体业务的不断发展,在保证提供统一核算指标,满足国家宏观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会计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对已制定和使用的会计科目及其内容作必要的修改、兼并和增补。

(二)常用会计科目

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下表所示:

企业常用会计科目表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一、资产类

二、负债类

1001

库存现金

2001

短期借款

1002

银行存款

2201

应付票据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2202

应付账款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3

预收账款

1121

应收票据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1122

应收账款

2221

应交税费

1123

预付账款

2231

应付利息

1131

应收股利

2232

应付股利

1132

应收利息

2241

其他应付款

1221

其他应收款

2501

长期借款

1231

坏账准备

2502

应付债券

1401

材料采购

2701

长期应付款

1402

在途物资

2711

专项应付款

1403

原材料

2801

预计负债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405

库存商品

三、共同类(略)

1406

发出商品

四、所有者权益类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4001

实收资本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4002

资本公积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4101

盈余公积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103

本年利润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104

利润分配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成本类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5001

生产成本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101

制造费用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5201

劳务成本

1531

长期应收款

5301

研发支出

1601

固定资产

六、损益类

1602

累计折旧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1604

在建工程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5

工程物资

6111

投资收益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6301

营业外收入

1701

无形资产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1702

累计摊销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1711

商誉

6601

销售费用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6602

管理费用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3

财务费用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6711

营业外支出

6801

所得税费用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项目的名称而已,而不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难以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所以需要根据每一个科目设置一个账户。

 

2018《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库存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提示】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不得在“库存现金”科目核算。

一、现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1. 现金使用范围(熟悉)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比赛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含)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提示1】上述情况

(1)~(6)属于单位与个人之间的结算;上述情况(7)属于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

【提示2】除上述情况可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补充】各单位购买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一律采用转账的方式支付,不得以现金的方式支付。

2.现金的限额

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单位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

这一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

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

3.现金收支的规定

(1)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2)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3)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

(4)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生产或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比较“1.现金的使用范围”)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现金的管理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B.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

C.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支付的金额大于1000元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D.各单位购买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一律采用转账方式支付

【答案】C

【解析】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可以使用现金结算。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

【提示】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备用金。

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

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余额相核对,保证账款相符。

月度终了,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当与现金总账的余额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三、现金的清查

企业应按规定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

如果有挪用现金、白条顶库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纠正;如果有超限额留存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

1. 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2. 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补充】“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该科目的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亏数、毁损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盈数;贷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亏及毁损数。

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所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

【提示1】固定资产盘盈和毁损分别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提示2】如为现金短缺(实存<账存),相关会计分录

报经批准前: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库存现金

报经批准后:

借: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应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影响营业利润)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为现金溢余(实存>账存),相关会计分录

报经批准前:

借:

库存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不影响营业利润)

 

2018《初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

周转材料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其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企业周转材料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企业取得周转材料,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应当比照“原材料”科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包装物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为了反映和监督包装物的增减变动及其价值损耗、结存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进行核算。

1. 生产领用包装物

生产领用包转物,应按照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按照领用包转物的计划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转物”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贷:

周转材料—包转物(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或借方)

2.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应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按其计划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转物”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会计分录:

借:

销售费用(实际成本)

    贷:

周转材料—包转物(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或借方)

3. 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应按其实际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计划成本,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