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75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docx

廖德明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

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1949——2006)

OnLaixinxia’sResearchesintheHistoryoftheBeiyangWarlords(1949--2006)

来新夏的学人风骨和治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而他的治学方法、史学思想则是个巨大的金库,我们有必要通过研读他的著作,挖掘这个金库。

是为本文立意所在。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作为一名当代著名学者,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的学术足迹涉及到历史学、图书馆学和方志学等三个领域,在三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都有足以传世的学术论著问世。

在历史学方面,他涉猎了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阶段,尤其亲睐北洋军阀史研究。

来新夏对于历史学的兴趣,缘起于高小的历史老师张引才,后来在他的高中国文老师,即已故史学家谢国桢先生的六弟谢国捷的指导下,对史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撰写了《汉唐改元释例》、《诗经的删诗问题》等初作。

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更是得到史学大家陈垣、版本目录学巨擘余嘉锡、中外交通史大家张星烺、朱师辙、柴德赓、启功、赵光贤等名家的的教诲,打下了厚实的史学功底。

在陈垣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了大学毕业论文——《汉唐改元释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方二十六的来新夏在北平华北大学史地系读书,被副校长范文澜挑中到校属历史研究室读研究生。

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来新夏师从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攻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生,在学期间经过近半年的整理北洋军阀档案的工作后,他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北洋军阀史的研究。

来新夏以其执着之精神,引用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先后撰写或主编了《北洋军阀史略》、《北洋军阀史稿》和《北洋军阀史》等一部比一部份量重的学术专著,并在1989年——1993年间,与合作者主编了大型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从而填补了北洋军阀史研究和资料整理的空白和不足。

来新夏对“北洋军阀”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视野开阔,造诣精深,著述宏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学方法,堪称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来新夏五十年著一书,坚持不懈,为北洋军阀史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1.2学术意义

首先,新中国成立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7年间,中国近代史研究全面展开,成果林林总总,汗牛充栋,取得了巨大成绩。

然而当前学术界的目光却着重放在近代中国史与当代中国史的具体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忽视了对学术史应有的关注,学术成果极少。

这对史学的发展是不利的,梁启超曾说,学术乃文化之核心。

只有掌握了核心内容,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其他外核研究。

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学者的学术成就进行总结及对其经验进行提炼。

其次,通过研究史学大家的学术思想,可以管中窥豹,了解新中国5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某一方面研究的基本概况。

之所以选择来新夏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其一是因为来新夏先生是北洋军阀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他的文章及其观点、研究方法等都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二,通过对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可以了解和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北洋军阀史研究的概况。

因此,对来新夏50年来的北洋军阀史研究做一个归纳和总结,不仅可以津梁后学,亦可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最后,做研究从认识史学家入手,希望能管中窥豹,以小见大,史学前辈是如何做学问做人的。

做学术史研究,乃是一个极大极难的题目,必须有充分的积累做基础,因此要以一个个具体学者的学术史研究做突破口,才比较容易着手。

从具体的学者入手,表面上不够高屋建瓴,但不无可取之处,它让抽象的学术史变成一个个更为具体的学者的学术生涯和思想。

它对于大学生、研究生更加容易地进入学术的殿堂,起了更大的指引作用。

1.3学术史回顾和研究方法

研究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研究生涯及成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但总的看来,学者们大多只是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最早的是沈渭滨、杨勇刚,他们在《文汇报》(理论学术版)1992年3月24日发表了《来新夏与北洋军阀史研究》,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年,来新夏主编的《北洋军阀》和《北洋军阀史》都没有完成或还未开始编写,所以,是无法了解来新夏先生的北洋军阀史研究的整个过程的。

后来,焦静宜在《晋图学刊》(1992年第1期)发表《人生难得老更忙》和在《文献》(1995年第4期)发表《来新夏教授学术述略》,以一个小部分对来新夏的北洋军阀史研究经历作了简要介绍。

2001年来新夏在《学术界》第5期上发表《我与北洋军阀史研究——〈北洋军阀史〉的撰写缘由》,对其一生的北洋军阀史研究进行了回顾。

2002年,值来新夏先生八十华诞之际,他的学生们为此编订了一本纪念集——《来新夏教授学术研讨会纪念集》,收录了危兆盖在《光明日报》2001年12月6日发表的《50年写成一部北洋军阀史》、莫建来的《来新夏先生和北洋军阀史研究》和陈志根的《来新夏:

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痴迷者》,这些学者都能够回顾来新夏半个世纪的北洋军阀史研究生涯,但是都过于简单,内容上较相似,缺乏论著间的对比,对其史学思想研究得不够。

总的来说,史学界对来新夏的研究还是做得不够,处于简单的介绍和评介阶段,未能就此问题作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以致于读者对于具体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关于来新夏和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关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深入。

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本文运用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复式研究法,对来新夏的史学业绩和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根据论文和资料的实际掌握情况,对来新夏在北洋军阀史研究领域中所取得成就的分析,从而形成了对他学术思想的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认识。

第2章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缘起和历程

2.1发轫阶段(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阶段,来新夏的“北洋军阀”研究工作,以参与初步整理“北洋军阀”档案起步;发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讲课记录,进行了北洋军阀史的尝试研究;在天津搜集“北洋军阀”史料,编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的流产以及撰写开拓性的《北洋军阀史略》一书为主。

这些活动,为新中国开展北洋军阀史的研究进行了探索和引导。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史学也不例外。

国民党政府未带到台湾的有关晚清和民国的历史资料需要整理。

来新夏被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教授选中,留在华北大学攻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生。

当时的其中一项研究工作是整理一批包括信札、电报、部下的报告、公文批件等等有关北洋军阀的档案。

来新夏和其他同学把这些档案按照档案的各种形式分类上架,同时阅读了一些有关北洋军阀史的著作;对这些档案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分类阅读整理后,来新夏还摘录了一些珍贵的或有趣的材料,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通过整理材料和研读著作,来新夏对北洋军阀这一军事政治集团从兴起到覆灭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对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也掌握了基本的脉络;来新夏对“北洋军阀”这一专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当时对北洋军阀的研究也相当匮乏,这些都给他从事北洋军阀的研究增添了信心。

正如来教授后来所说的,“前后历经半年多的整档工作,虽然比较艰苦,但却不知不觉地把我带进了一个从未完全涉足过的学科领域,它成为我一生在历史学领域中的中心研究课题。

1951年初被应聘到天津南开大学后,来教授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之余,继续搜集整理有关北洋军阀史的资料,并于1952年在《历史教学》(第8至10期)上相继发表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讲课记录。

由于当时历史学类的刊物很少,因此这份讲课记录还是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记录”叙述了从小站练兵到北洋军阀覆灭的整个过程。

在“记录”中,来新夏试图利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北洋军阀时期的阶级关系,认为北洋军阀代表大地主阶级大买办阶级;但把北洋军阀与各帝国主义一一对应,给人以太过于简单对号入座的印象,没有具体地分析。

从引用资料来看,有毛泽东,陈伯达,胡绳,苏尔玛朔夫等中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有马震东的《袁氏当国史》、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等民国时期著作,有1950年近代史研究所在北京徐树铮故宅发现的原始档案。

尽管“记录”体系上不是很完整,内容上不是很充实,但是作为新中国第一份对北洋军阀作了简单系统的整理,为新中国北洋军阀史研究拉开了序幕。

从此,来教授“正式进入了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程序”。

此后不久,遇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辑的机缘,来教授参与了其中《北洋军阀》部分的资料搜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新中国史学的研究,在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学前辈倡导主持下,中国史学会主编一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包括从鸦片战争到北洋军阀十二个专题。

鉴于来新夏在“北洋军阀”领域取得的初步成绩,《北洋军阀》课题的编委成员荣孟源、谢国桢邀请来新夏为这一课题的编委成员,负责筹划《北洋军阀》的编撰工作。

此后,来新夏在天津周围搜集北洋军阀的资料。

但不久因人事变幻,搜集资料和编辑工作被迫中断,所搜集的图书资料全部缴归南开大学图书馆入藏。

在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治气候下,在讲课记录和丰富的资料搜集的基的础上,来新夏应湖北人民出版社之邀,经过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扩大、改订和充实,于1957年完成了他在北洋军阀史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北洋军阀史略》。

在这本12万字的论著中,作者力图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来指导构建北洋军阀的形成、发展和覆灭历程的框架,揭露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的勾结,阐述中国人民反对军阀专制统治的不懈斗争。

此书运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有原始的档案资料,有民国初年出版的著作,有当时的报纸杂志上的有关资料等等,并汲取了此前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

同时期出版的有关北洋军阀史的书还有陶隐菊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出版社于1957年8月至1959年12月陆续出版)。

陶著在内容上记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北军阀,国民党等政治派别的政治、军事情况,用了较多的故事,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传言;在结构上,以时间系事,各方情况分别详细介绍;陶著是为通论性著作,非专题研究,探讨的是1895——1928年间的政治史,并不专记军阀。

而来著在内容上侧重于以北洋军阀为核心,探讨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覆灭情况,包括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广大人民的反军阀斗争,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在结构上,安排得更为集中、紧凑。

陶著篇幅较大,共8册,材料丰富,叙述详细,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整个社会面貌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

但该书是史和话的结合,且更侧重于话,在书中也未注明资料来源,使读者不易查找、核对。

另外,陶著也较少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作者希望“做到从事物的现象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读者更多是把此书当作史料来用。

而来著有史有论,简明扼要。

作者在书中说,“本书根据具体的史料,运用新的观点,对‘北洋军阀’的形成、发展、更迭、派系混战及其覆灭,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在某些章节,也注意到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外交的情况,加以分析”。

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北洋军阀的发展脉络。

《北洋军阀史略》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在国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被当作教学和科研中最主要的参考书之一。

沈渭滨教授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开拓了北洋军阀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也为今后学术界研究这段历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国外,日本明治大学岩崎富久男于1969年将此书翻译并由日本桃源社出版,引起日本史学界的关注。

1989年又由光风社再版,得到日本学者的好评,成为日本有关学者案头的参考用书。

作者自信地认为“它为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也为后来学术界研究这段历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由于《史略》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北洋军阀史的专著,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和其他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例如,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展开,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等等。

2.2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这个阶段,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研究的主要成就是,参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讨,主编《北洋军阀史稿》;利用多年积累的史料素材,主编《北洋军阀》大型资料,为北洋军阀史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学术界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民国史的研究亦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民国史的高潮,有关北洋军阀史专题,出版了诸如《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华民国史》、《军绅政权》和《袁世凯传》等档案汇编和历史专著;此外也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如《北洋军阀(研究提纲)》、《试论军阀史的研究及相关的几个问题》、《辛亥革命后军阀地主的形成及其特征》和《清末“新军”与辛亥革命》等,学者们进行大量的理论的探讨和史事的研究。

来新夏教授参与了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对象、阶段划分、北洋军阀特点、作用,以及对“军阀”、“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史”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的概念的界定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对这些理论问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这些理论探讨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来教授认为“从理论上探寻北洋军阀兴衰起落的必然根脉,并对它的性质、特点和历史作用等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在整个北洋军阀史研究中无疑具有打破坚冰、开通航道的重要作用。

在对这些理论深入思考和翻阅大量已刊和未刊档案、译稿、文献著述、报刊杂志、方志笔记和文集传记等资料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在新知旧雨频加关注、鼓励和助手的帮助下,1983年来教授主编了“文革”后北洋军阀史研究领域的新专著——《北洋军阀史稿》,字数也增加到36万字。

在“序论”中,作者对诸如北洋军阀史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的不同研究对象、北洋军阀史的划阶段问题、北洋军阀集团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再研究及对有关北洋军阀史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这对于读者阅读这部著作起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在书中,作者追述了北洋军阀的历史渊源,叙述了北洋军阀的兴起发展、形成、统治、混战到覆灭的整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对军阀混战的具体战役、战斗方面,对北洋军阀集团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方面和中国各派反对军阀统治力量的斗争史和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扩展。

并附有“大事年表”和“北洋军阀人物小志”,方便读者检索利用。

孙思白教授读完《北洋军阀史稿》后,把它与《北洋军阀史略》作比较,认为有四点不同。

“第一,补充运用了已刊的档案、未刊的资料和译稿;第二,吸取了回忆性文章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第三,对若干问题作出了新的分析和论断;第四,丰富了若干具体情节内容。

这本专著叙述简明,视角独特,成一家之言。

此书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孙思白教授称“《史稿》这本著作是民国史研究领域中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史略》到《史稿》,经过这番重写之后,它将为后来的研究者起着提携和带头作用”。

乔还田教授评价道,《北洋军阀史稿》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筚路蓝缕’之劳。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系统论述北洋军阀何以兴起、发展、形成、掌权直至覆灭,以及由他们创造和影响的各种内外纷争与错综复杂关系所形成的种种社会现象时,刻意钻研,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本书还以分析深入细致而见长。

”作者也确信“这在当时确是这方面唯一的一部专著,对军阀史和民国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来新夏研究北洋军阀史的主要成就中还有一项就是重新主持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的编撰工作。

有关北洋军阀的档案数量多,种类也多,包括北洋军阀的家书、文稿、批示、圈阅文件或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函电、条陈、说帖、呈单、上禀、报告、译呈、抄录、证书、账册等公私文件。

并且由于袁世凯逝世后分裂成好几派,资料比较分散,又历经战火,原北京政府的档案大多散失,现存者残缺不全,而且各派互不相属,互相攻讦,资料的真实性也不足;并且“有些不仅有较多的印本,还有近期的重印本”。

尽管从新中国建立前,国内就开始出版关于北洋军阀时期的史料,主要有《民国史料文编》(佚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8辑》)共十二卷,包括孙中山解辞职,袁世凯致各方电,袁世凯告戒军人训令(条),论今日人才之凋乏,张謇致徐世昌书。

这本史料汇编包罗万象,但是显得较为零散。

还有孙曜于1927年由上海文明书局发行的《中华民国史料》(三册本),辑录1911——1926年间官方重要文电,分七个专题,按年月先后排列,是被较为重视的一本。

此外还有刘寿林编撰的《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5辑》)和1914年3月广益书局印行的《袁大总统书犊汇编》等等。

解放初期,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学前辈曾主持编写一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也是其中一种,来新夏教授是“北洋军阀”这一专题编委会委员之一,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这一专题没有完成。

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才陆续出版了《北洋陆军史料(1912-1916)》、《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二册)。

但是,这些都不够全面。

因此,要研究北洋军阀史,急需一部较完整、系统的资料汇编。

《北洋军阀史稿》的完成,来新夏发现了许多新资料,引起了他30年前参与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的情思,并且北洋军阀专题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最后一种,由于这一专题的长期阙如,致使丛刊未能及时配套,1985年秋,上海人民出版社为补足这套丛刊,特派该社编审叶亚廉先生躬临天津,面商北洋军阀资料的编辑问题并有多次信件往还。

1986年,来新夏教授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负责人就编辑出版北洋军阀资料问题作具体磋商,并订立了编辑出版协议。

经过两者7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的全部付印,为这套丛刊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新夏教授主编的这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共分五册,达300余万字,前四册按北洋军阀的兴亡历程,并围绕各阶段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别汇编资料,第五册包括军阀人物传志、大事记、书目提要、论文摘要和附表等。

1988年这套资料汇编第一册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记得关注,菲楠在《历史档案》1989年第3期中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为题,进行了介绍。

这套资料汇编的出版,对于北洋军阀史研究的开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3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这个阶段,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研究的主要成就是,主编《北洋军阀史》通史性巨著,使北洋军阀史研究跃上新台阶。

来新夏教授既编写了专著,也编辑了资料汇编,在北洋军阀史研究上,可谓是公德圆满了。

但是,他不满足于此,“我总以为应该再努力以赴,把《北洋军阀史稿》撰写为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性著述——《北洋军阀史》。

于是重读《北洋军阀史稿》,发现确有增订余地,反复思考,重新草拟写作提要。

”史学界尽管也先后出版了《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中华民国史纲》、《共和与专制的较量》等有关北洋军阀史的著作,但确实缺乏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把北洋军阀史作为专史研究的通史性专著。

因此,来教授邀请包括他的学生焦静宜、莫建来、张树勇、刘本军和日木的中国近代史学者水野明、贵志俊彦等合作者,从1994年开始,至2000年交付出版,用了六年时间,搜集资料,考辨史料,撰写而成。

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考辩史料,论述史事以探求历史的真实面貌。

这部著作体系更加完善,详细地记叙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发展、派系纷争、衰落直至灭亡的整个过程,从章节的安排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力图从军事力量上的壮大到政治权益上的角逐的角度,揭示了军事力量导致北洋军阀起家、发展及覆灭的规律;资料上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为支撑,辅以其他广泛的资料,有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文集,如《李大钊文集》,《近代史资料》,《北洋德华日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台湾版的《袁世凯奏折专集》等;在开篇绪论中,就一些理论问题进行阐述,确定了北洋军阀史研究的对象、阶段划分,创新地阐释了北洋军阀的定义,全面地探讨了北洋军阀的特点,从正反两方面恰当地评价了北洋军阀在历史中的作用,对五十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的动态情况作了总结;并附录有大事年表、北洋人物志、参考书提要等工具书。

这套北洋军阀通史出版后,好评如潮。

《人民日报》于2001年7月28日在《学术动态》版发表评介“这部百余万字的《北洋军阀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论述充分,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反映出作者在北洋军阀史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代表了现阶段该领域的总体研究水平”。

《光明日报》于2001年11月1日于书评版以半版篇幅介绍成果完成的历程。

《北京日报》、《今晚报》、《历史教学》等报刊均有报道。

也引起了国内著名学者特别是京津地区学者的关注,他们撰写专文评价,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戴逸评论《北洋军阀史》的三个优点是“内容充实,史事详明,条理清晰;史料丰富,辨证考信,根据充分;观点鲜明,颇多新意。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明显认为此书有三个优点:

“第一,具备了敏锐的‘发现’意识。

第二是,史料丰富,真实可信,论证充分。

第三是,观点鲜明,颇多新意。

作者在书中作了细致而翔实的论述,北洋军阀史研究领域从此有了全面系统的通史性专著,有了科学的总结性成果。

这部新著面世,标志着北洋军阀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注洪认为《北洋军阀史》“第一,选用资料原始翔实,力求反映历史真实。

第二,论述观点正确得当,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三,整体结构严谨合理,形式内容堪称统一。

”“《北洋军阀史》是迄今为止研究北洋军阀最为详尽的著作,代表了作者几十年的学术努力和功力。

是书对于北洋军阀的出现,能够沿波讨源,钩沉致远;对于北洋军阀的统治,能够条分缕析,剖毫析芒。

‘绪论’高屋建瓴,笔补造化,对此前的北洋军阀研究作了全面、精审的概括,登堂入室,嘉惠学者;‘附录’网罗剔抉,囊括巨细,就全书的编年、人物与资料运用作了必要的补充,文无剩语,极便应用。

”由于《北洋军阀史》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肯定,2003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3章来新夏对有关北洋军阀史理论的探索和争鸣

历史理论对历史规律的探求是史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表现,是史学研究终极目标之所在。

史学家对历史理论的研究都很重视,李大钊在《史学要论·历史学的系统》中明确指出:

“历史理论是说明历史现象的一般性质、形式、理法的。

”改革开放以前,理论研究由于思想方法的束缚和人为的禁锢而成为最难施展的领域。

在排除“左”的干扰以后,整个北洋军阀史的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来新夏在研究北洋军阀史的过程中,就很重视有关理论的研究。

3.1来新夏对军阀的定义的研究

对于什么是“军阀”,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就有学者从学理上对其进行了讨论,政治学者王吉占强调:

“应当把‘军阀’当作一个制度来看待,每一个‘军阀’都有相同因素:

据有一定之防地;自由练兵敛财,及处分一切民政;个人地位,均以实力为保证,所以每一个军阀的势力范围,即是一个小侯国”。

这种认识对当时及以后的对“军阀”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其还是有不同的认识。

很多学者主要从军事、政治角度去下,从私兵、地盘和武治等方面给军阀下,著名的民国史专家李新就认为,所谓军阀,最基本的条件是军队为个人所私有,而曾、左、胡、李及辛亥革命前的袁世凯还都不具备这一点。

费玉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简要地给“军阀”下的定义是:

“最简单地说,‘军阀’就是那种指挥着一支私人军队,控制着或企图控制一定地盘,并且多少是独立行动的人。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认为“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

王尔敏教授在《淮军志》对军阀特征作了如下概括:

一、对于中央政府有极大的离心力。

包括不受节制,任意扩张和充分的人事任命权。

二、据地自雄。

包括占据一定区域之土地,拥兵自卫和地方财政的任意搜刮支配。

三、军事行动为个人目的,而非为国家利益,或中央政策。

包括地方领袖间的攻伐,对弱小的兼并和对外国的勾结与妥协。

来新夏认为除了从军事、政治角度外,还应该从最能体现本质的意识形态即文化的角度加以定义,即军阀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以封建伦常为纽带”。

北洋军阀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它必然有一种把集团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否则军就不能成为阀了。

袁世凯给北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