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聊城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聊城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
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
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
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
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
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
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
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
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
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
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
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
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
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下列有关“联想意义”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联想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因此其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
B.联想意义是文学文字尤其是诗必须关注的,但科学文字其意义需要高度精确,不需要联想意义。
C.联想意义,因为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所以难以控制。
D.联想意义起源于习惯,因作者习惯走熟路,愈走愈平滑俗滥容易失去新奇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燃烧体冒烟”是直指意义,“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联想意义。
B.“月轮”是直指意义,“轮外的圆晕”是联想意义。
C.“小龙团茶”是直指意义,“天上小团月”是联想意义。
D.“做买卖”是直指意义,“端木遗风”是联想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套板反应就是文艺心理学家遇到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自鸣得意毫不斟酌的使用它们的现象。
B.套板反应是推陈出新的对立面,如果一个作者在字词上面离不掉它,那么在运思布局甚至人生态度上也会如此。
C.套板反应并非没有好处,由于人生来的惰性,套板反应比新创较为省力。
D.套板反应普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文章,大半都是使用了套板反应。
【答案】1.C2.B3.B
【解析】
1.试题分析: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
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只有C项是联想意义,其他三项都是直指意义。
点睛:
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
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
B.“月轮”是直指意义,“轮外的圆晕”是联想意义。
说法有误,“月轮”“轮外的圆晕”都是比喻。
3.试题分析:
A.套板反应就是文艺心理学家遇到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自鸣得意毫不斟酌的使用它们的现象。
原文: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
选项曲解原文的意思。
C.套板反应并非没有好处,由于人生来的惰性,套板反应比新创较为省力。
文中的意思是套板反应没有好处。
D.套板反应普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文章,大半都是使用了套板反应。
属于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童年与蚂蚁
王富仁
恐怕每个人的童年都会与蚂蚁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也一样.
蚂蚁在中国的名声很好。
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便给我们讲蚂蚁如何勤劳,如何有恒心,待到上了小学,老师则告诉我们蚂蚁有如何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言下之意都是让我们像蚂蚁们学习。
好好劳动,遵守纪律,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像蚂蚁一般做人。
但奇怪的是,大人们让我们知道蚂蚁有这许多的优点,却似乎并不特别教育我们如何爱美衣,。
他们自己似乎也并不特别喜爱他们,因为常见他们随意践踏和毁坏蚂蚁的生命。
到了像我一样的儿童身上,蚂蚁的命运可就更惨了。
儿童年龄小,力气小,略微大一点的动物都不易去虐待,只有蚂蚁,毫无反抗的能力,是儿童们可以虐待取乐的对象。
我也是常好虐待蚂蚁的一个,其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现在想起来真令自己毛骨悚然,心惊胆战。
夏天天热,没处好玩,有时就在大树底下拍蚂蚁取乐。
看到一个大蚂蚁窝,便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见有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便用手指头一按,把它搦死在洞口。
从外面往窝里爬的,我那时是不搦的,似乎觉得它们理应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窝里,爬出来便是犯法,我搦死它们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它们呆在窝儿里吃什么,是不是会亡族灭种,我那时是不及想的,似乎那是蚂蚁自己的事,与我没有关系。
有时候,大概出于一种恶毒的动机,还把尿溺在蚂蚁堆,其意不仅仅在于淹死它们,还在于企图臭死它们,毒死他们,因为我认为它们也会像人一样,怕尿之臭和毒的。
但这个方法似乎并不灵验。
常见它们浑身被尿淋湿之后,仍然爬着到处去寻食,像是毫不为意似的。
这反而使我恼怒,好像蚂蚁的这种态度是对我的有意的侮慢。
这种心理,大概一些成年人也是有的。
这时候,我是对蚂蚁毫不留情的。
一定要以加倍的力量,去用脚踩、用手搦,把他们碎为齑粉而后罢。
用水灌蚂蚁窝也是我喜欢干的事儿。
把水一碗的灌下去希望看到它们从窝里仓皇地爬出来,成群结队的外出逃荒。
在这时,又似乎觉得它们老老实实的待着窝里是不应该的,与搦蚂蚁的心情大不相同了。
以上种种乐大蚂蚁的方法,尽管当时做的很认真,但心里并不感到有多大的乐趣。
真正让我体验到虐待蚂蚁的乐趣,是在我有了一颗樟脑球之后。
在那时的农村,樟脑球是很少见的。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人手里,第一次得到了一颗樟脑球,并且学会了用它戏弄蚂蚁的方法。
我们把樟脑球叫做臭球,蚂蚁是惧怕它的臭味的。
闻到它的臭味,蚂蚁便不再往前爬。
如果用臭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蚂蚁便只好在圈内打转,怎么也不敢爬出去,直至臭球的臭味消失,他才有可能逃出这个圆圈。
但在这时你又可以画一个新的圆圈,让蚂蚁继续在圈里打转。
这种戏弄蚂蚁的方法,要比其他的方法好的多了。
好就好在你不必费心劳力,只轻轻地在地上划一次,便可以趴在地上看个半天。
在这时,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完全进入一种超脱的心境,仔细的品味和欣赏蚂蚁在困境中的窘态。
你在其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蚂蚁又不必有负疚的心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体验的增加,我对这种以艺术的心境欣赏蚂蚁的痛苦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
虽然我儿时虐杀蚂蚁,并没有明显的恶意,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恶作剧而已,但从蚂蚁一方着想,却同样是惨绝人寰的。
我常想,假如我是一只蚂蚁,在我刚刚爬出来觅食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手指,在我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搦死了我,虽然不能称之为幸福,但到底也没有感觉到就死的悲哀;而若有人在我周围用樟脑球画一个圆圈,自己总以为有爬出去的希望,可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
这样爬呀爬呀,不断希望着可又不断失望,心灵像落在一架搅拌机中,慢慢的被搅碎、轧烂,这该是何等的痛苦啊!
尽管对于蚂蚁这样的弱者,你同情与它,它也不知;而对摧残它的,它也是照例不知痛恨。
然而,这似乎不能作为强者自我开脱的理由。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们让我们学习蚂蚁的各种优点,但是并不教育我们如何爱蚂蚁,这为下文续写自己使用各种方式虐待蚂蚁做了铺垫。
B.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再现生活场景,“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
这些细节形象直观,现场感极强
C.文章使用生活戏谑的语言回忆自己与蚂蚁的童年往事,清新爽朗,童趣十足,也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D.作者童年时期用尽各种方法虐待蚂蚁,主要是因为年龄小而缺乏怜悯之心。
而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作者内心认识也开始发生新变化。
5.作者虐待蚂蚁“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6.“我对这种虐待蚂蚁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
结合文章,谈谈作者的“新感受”是什么?
【答案】4.C5.
(1)将从洞里爬出来的蚂蚁搦死在洞口;
(2)把尿溺在蚂蚁堆上,弃企图臭死它们,毒死它们;(3)用水灌蚂蚁窝,看他们从窝里仓皇的爬出;(4)用樟脑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看蚂蚁在圈内打转。
6.
(1)作者换位思考,由原来欣赏蚂蚁的痛苦转化为对蚂蚁的同情;
(2)作者对童年的残忍的恶作剧感到自责和内疚;(3)作者对强者不能任意伤害无知弱者的反省。
【解析】
4.试题分析:
C.文章使用生活戏谑的语言回忆自己与蚂蚁的童年往事,清新爽朗,童趣十足,也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说本文用戏谑的语言不正确,本文使用的语言很朴实。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
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本题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风格的分析。
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筛选。
本题可以筛选为,将从洞里爬出来的蚂蚁搦死在洞口;把尿溺在蚂蚁堆上,弃企图臭死它们,毒死它们;用水灌蚂蚁窝,看他们从窝里仓皇的爬出;用樟脑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看蚂蚁在圈内打转。
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研读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作者换位思考,由原来欣赏蚂蚁的痛苦转化为对蚂蚁的同情;作者对童年的残忍的恶作剧感到自责和内疚;作者对强者不能任意伤害无知弱者的反省。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选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
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季孙闻之,不悦,曰:
“司寇欺余。
曩告余曰:
‘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
而又赦,何哉?
”冉有以告孔子。
子喟然叹曰:
“呜呼!
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
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
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
何者?
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
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
峻故也。
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
陵迟故也。
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
”
(选自《孔子家语·始诛》)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B.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C.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D.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是冉有的字,字又称表字,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B.干戈,干指盾牌,戈指长矛;后人常用代指武器,这里用来代指战争。
C.摄,指代理,兼理某种职位,类似的词语还有兼、领、权、行、假、署等。
D.狴,狴犴,龙九子之一,传说它急公好义,能明辨是非。
因此常庄是在监狱门上,,文中用它来代指监狱。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通过与她的学生之间的对话,层层批驳,步步深入,揭露了季氏兼并颛臾政治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时,有父子二人前来打官司。
季孙子想将他们诛杀,以教导百姓遵纪守法,孔子以罪责不在百姓一方为由,将二人释放。
C.孔子主张先教后诛,如果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
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百姓不从,才能加以刑罚。
D.两段文字,孔子都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不仅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展现了他的高超的辩论艺术。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曩告余曰:
‘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
而又赦,何哉?
”
【答案】7.C8.A9.B
10.
(1)(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2)从前他曾对我说过:
‘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为先。
’现在我要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导百姓遵守孝道,不也可以吗?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不然”“乱”“使民”“又”“故”。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8.试题分析: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9.试题分析:
原文文意是:
有一天,有父子二人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羁押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判决。
父亲请求撤回诉讼,孔子就把父子二人都放了。
选项中说“季孙子想将他们诛杀”属于对原文时间理解的混淆。
10.试题分析: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1)不持、不扶、焉。
(2)孝、戮、可乎。
参考译文:
...............
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代理行使宰相的职务。
有一天,有父子二人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羁押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判决。
父亲请求撤回诉讼,孔子就把父子二人都放了。
季孙氏听到这件事,很不高兴,说:
“司寇欺骗我,从前他曾对我说过:
‘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为先。
’现在我要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导百姓遵守孝道,不也可以吗?
司寇却又赦免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冉有把季孙氏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叹息说:
“唉!
身居上位不按道行事而滥杀百姓,这违背常理。
不用孝道来教化民众而随意判决官司,这是滥杀无辜。
三军打了败仗,是不能用杀士卒来解决问题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是不能用严酷的刑罚来制止的。
为什么呢?
统治者的教化没有起到作用,罪责不在百姓一方。
法律松弛而刑杀严酷,是杀害百姓的行径;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行为;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表现。
施政中没有这三种弊害,然后才可以使用刑罚。
当今之世却不是这样,教化紊乱,刑法繁多,使民众迷惑而随时会落入陷阱。
官吏又用繁多的刑律来控制约束,所以刑罚越繁,盗贼越多。
三尺高的门槛,即使空车也不能越过,为什么呢?
是因为门槛高的缘故。
一座百仞高的山,负载极重的车子也能登上去,为什么呢?
因为山是由低到高缓缓升上去的,车就会慢慢登上去。
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过白土村
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11.以下对此诗进行的论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因被封荆国公,世人又称其王荆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
律诗一般八句四联。
依次被称作手联、颈联、颔联、尾联。
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
C.第一联中,“田家”“城阴(城北)”“野径”三词交代地点,照应题目,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田园诗。
D.第三联,采用比喻及视觉与嗅觉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木槿花瓣红艳,如同胭脂;荷花芬芳浓郁,如同麝香。
E.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
12.本诗的第二联备受世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1.BE12.
(1)比喻。
将渠水比作碧玉,凸显水之清澈;将庄稼比作黄云,表明谷物已成熟,丰收在即。
(2)比拟。
渠水“行走”,谷物“躺卧”,“行”、“卧”二字赋予渠水、谷物运动之态、生命之感。
(3)色彩结合。
一“碧”一“黄”,整联绿色与黄色交织,顿觉生机盎然。
【解析】
11.试题分析:
B.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
律诗一般八句四联。
依次被称作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
对诗歌每一联的顺序说法有误,应该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E.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
抒情方式应该是融情于景。
点睛:
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时的快乐场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羞涩情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砯崖转石万壑雷(3).
(2)总角之宴,(4).言笑晏晏(5).(3)千呼万唤始出来,(6).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试题分析:
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时的快乐场景”“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羞涩情态”。
点睛: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三、语言文字运用
1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怎么办。
B.让我们走进语言的现场,体验语言的交锋,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纵横捭阖的风采。
C.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
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
D.汉字的造字法用的最多的是形声法,可是有许多这样的字按现在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喻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纵横捭阖,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
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不可理喻,形容某个人蛮横固执,无法跟他讲道理。
现代常被人误用为不能理解或是做的事情不可思议,无法轻易理解。
1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2017年中国新微商大会上,友阿微店、盖诺微商平台等20家知名微商品牌代表,共同发布了《微商行业诚信倡议书》,希望重塑微商一言九鼎的新形象。
B.《七十二层奇楼》这档原创文化探秘节目一经开播就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推崇。
观众们津津乐道节目中亮眼的嘉宾搭配。
C.相对于长江经济带如日中天的迅猛发展,长江的生态环境确实江河日下,不断恶化,应该引起沿江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D.“XX手机助手”被设置成“版本自动更新”,每次更新完,手机界面就会多了很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