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63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docx

宏观经济学试题练习复旦大学

宏观经济学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5×5´=25´)

1、凯恩斯主义

2、国内生产总值

3、流动性陷阱

4、托宾q理论

5、挤出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5×3´=15´)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A税收B政府支出

C净出口D投资

2、边际傸蓄倾向若为0.1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A0.25B0.85

C1.0D1.25

3、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其中L为货币需求,Y为国民收入,r为利率),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k/10)。

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提高

5、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通货膨胀。

A需求拉动B成本推进

C结构性D隐性

三,问答题(6×5´=30´)

1、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是什么关系?

2、货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4、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5、为什么会产生挤出效应?

试结合图形说明。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四,计算题(2×15´=30´)

1、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75Yd,I=200,G=125,TR=100,比例税税率为0.2。

(1)求均衡国民收入;

(2)计算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3)其它条件不变,考虑对外开放,假设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Y,则均衡国民收入将发生什么变化?

2、假设名义货币需求L=(0.25Y-31.25r)P,名义货币供给M=500,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同时,总供给函数为:

Y=1875+125P。

求:

(1)IS和LM方程;

(2)总需求函数;

(3)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学

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5×5´=25´)

1、消费价格指数

2、存款创造

3、菲利普斯曲线

4、相机抉择

5、经济周期

二,单项选择题(5×3´=15´)

1、如果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

AGNP=GDPBGNP=NI

CGNP>GDPDGDP>GNP

2、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

A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

C购买企业债券D以上都不对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

()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政府赚取利润

C管理金融机构D干预外汇市场

4、价格水平上升会导致()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国际并使LM曲线左移

5、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

A自然条件B人力资本

C体制因素D以上都是

三,问答题(6×5´=30´)

1、举例说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区别。

2、如何理解流动性陷阱?

3、什么是滞胀?

滞胀是如何形成的?

4、通货膨胀如何影响经济效率?

5、为什么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好?

6、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四,计算题(2×15´=30´)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1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出TR=50,税收TX=250+0.25Y。

(单位均为10亿)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2、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4r。

求:

(1)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

宏观经济学

试卷三

一,名词解释(5×5´=25´)

1、支出法

2、生命周期假说

3、基础货币

4、通货紧缩

5、贸易依存度

二,单项选择题(5×3´=15´)

1、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

B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2、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了B变小了

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

3、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金率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D贷款审批

4、当经济中只存在()时,可以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

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变动是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

A消费B投资

C政府支出D净出口

三,问答题(6×5´=30´)

1、简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2、什么是流动性?

3、为什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4、丁伯根原则说明了什么问题?

5、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6、如何理解购买力平价说?

四,计算题(2×15´=30´)

1、假设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50+0.6Y,投资函数为I=100-6r,政府支出为5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2r,,价格水平为2,名义货币供给为200。

(1)推导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求解双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为125,均衡收入和利率会怎样变化?

2、已知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50+0.5Y,投资函数为I=500-1000r,G=250;名义货币需求为Md=(0.5Y-2000r)P,名义货币供给为Ms=1500。

(1)推导总需求曲线方程,并指出P=1和P=2时,总产出水平各为多少。

(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150,将如何影响总需求曲线方程?

宏观经济学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治理的一系列观点,以及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对这套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其主要观点包括名义工资和价格调整具有刚性、消费和储蓄都取决于收入、利率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货币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等,进而指出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缺陷,容易陷入困境,应该通过经济政策来进行调节。

凯恩斯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政府采取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最重要、最广泛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分析一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比较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变量。

其核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

3、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相信利率不可能再下降,只可能向上升,此时债券的价格很高,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变得无限大,即不管货币供给增加多少,都会被公众手头持有,而不会用以购买债券。

因为这种情况是由凯恩斯最先提出来的,所以也称为“凯恩斯陷阱”。

4、托宾q理论

q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的,这个理论把投资支出与股票市场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考察其已有资本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以及重新置办这些资本所需要的成本,来进行投资决策:

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企业应该进行投资,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小于重置成本,企业应该停止投资。

5、挤出效应

如果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会促使市场利率提高,增加投资成本,这会导致私人部门投资减少,即政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对私人投资形成了挤出,这种效应就称为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影响财政政策效力的重要因素,其效应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如果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越高,或者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则挤出效应就越大,相应地财政政策的效力就越小;反之,如果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越低,或者投资对利率越不敏感,则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的效力就越大。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C4、D5、B

三、问答题

1、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是什么关系?

要点:

国民收入衡量的是一国投入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总和。

个人收入是指家庭和非公司企业所得的收入,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所得到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从个人收入里减去个人所得税得到的余额。

2、货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要点:

货币具有四项主要功能

(1)交易媒介

货币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使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2)价值尺度

货币还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

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统一以货币来标价,才能明确地揭示出其价值的大小,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值才具有可比性,才能确定它们之间交换的比率。

(3)价值储存

货币的第三种功能是价值储存。

我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价值以货币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化为将来的购买力,增加了人们的选择余地,提高了他们的效用水平。

(4)支付手段

货币还可以用于延期支付,对于所有延期付款的公共债务或私人债务,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和支付。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功能以信用关系作为基础,可以使商品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也能流通,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要点:

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受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和投资乘数的影响

(1)如果投资对利率比较敏感,对于一定的利率变动,将引起较大幅度的投资变动,要求总产出、总收入也要相应大幅变动才能与总支出相等,即小幅的利率变动将引起总收入的较大幅度变动,体现在图形上就是IS曲线比较平坦;反之,投资对利率越不敏感,IS曲线就越陡峭。

(2)如果投资乘数比较大,对于一定的利率变化,相应的投资变动将引起较大的总支出变动,进而带来较大幅度的总收入变动,IS就会比较平坦;反之,投资乘数越小,IS曲线就越陡峭。

(3)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得,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者税率越低,IS曲线就越平坦;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或者税率越高,IS曲线就越陡峭。

4、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要点:

摩擦性失业指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暂时性失业状态;结构性失业指由于工人的技能与空缺的工作岗位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对应的失业率合称为自然失业率,这是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产出达到潜在水平时候的失业率。

这部分失业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即使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充分利用,产出达到潜在的水平,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也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r1

r2

5、为什么会产生挤出效应?

试结合图形说明。

要点:

之所以产生挤出效应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必然提高总支出水平,进而增加总收入,而收入提高会增加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利率上升,增加投资成本,减少投资支出,从而部分地抵消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扩张性效果,使最终的均衡产出水平有所下降。

如图所示,财政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如果不考虑利率上升的因素,均衡产出将增加为Y3;考虑到货币市场因素,财政支出增加导致利率水平上升为r2,从而使得最终的均衡产出增加为Y2,其中Y3-Y2的部分就是被挤出的产出。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要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企业和政府与其它国家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它包括四大类项目: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其中经常项目记录国际间商品和劳务交易的情况,资本和金融项目记录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的情况,储备资产项目记录一国拥有的外国资产情况,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是为了平衡收支而人为设立的项目。

四,计算题

1,

(1)根据Y=C+I+G,Yd=(1-t)Y+TR可以得到

Y=100+0.75[(1-t)Y+100]+200+125

整理可以算得

Y=1250

(2)根据乘数理论,可以算得各乘数为

投资乘数=

=2.5

政府支出乘数=

=2.5

转移支付乘数=

=1.875

平衡预算乘数=

=0.625

(3)根据Y=C+I+G+NX,Yd=(1-t)Y+TR和NX=100-0.1Y可以得到

Y=100+0.75[(1-t)Y+100]+200+125+100-0.1Y

算得

Y=1200

2,

(1)根据Y=C+I+G,可以得到

Y=0.8(1-0.25)Y+900-50r+800

整理得到IS曲线方程

Y=4250-125r

根据名义货币供给等于名义货币需求,得到

500=(0.25Y-31.25r)P

整理得到LM曲线方程

Y=2000/P+125r

(2)联立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可以求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即

Y=4250-125r

Y=2000/P+125r

整理得到

Y=1000/P+2125

(3)联立总供给方程和总需求方程,得到

Y=1875+125P

Y=1000/P+2125

解得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分别为

Y=2375

P=4

宏观经济学试卷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通过确定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揽子产品和劳务,并根据实际消费情况赋予其中每个项目一个合理的权数,来反映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

消费价格指数是最为常用的价格指数,也是最受关注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

2、存款创造

存款创造是指支票存款的初始增加经过商业银行的辗转放贷,会形成多倍于初始增量的存款总量。

存款创造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部分现金提取。

当商业银行接受一笔支票存款时,只需要保留一部分作为准备金,而把其余部分放贷出去;借款人以支票的形式使用贷款,不会全部提现;经过交易,这笔贷款又将存入商业银行系统,在扣除准备金后,剩下的部分再次被放贷;如此循环往复,一笔支票存款的初始增加将形成多倍于原始增量的贷款总量。

3、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在1958年由伦敦经济学院的菲利普斯教授提出的,最初刻画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后来被发展成为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根据。

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是此消彼涨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外扩展;长期内,菲利普斯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失业率稳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

4、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是一种政策规范,对于决策者来说,政策的制定是在事先根据对情况的预测进行的,而政策的执行是事后进行的,如果执行政策时的情况与制定政策时所预料的不一样,决策者就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既定政策进行调整,即进行相机抉择。

进行相机抉择能够实现每个时期内的政策最优化,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但是经常变更既定政策会引致民众的不信任。

一般认为在短期内相机抉择是可取的,但从长期来看是不适宜的。

5、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扩张和经济衰退交替出现的现象。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观察,经济活动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表现为总产出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交替出现,经济活动反复经历低谷、扩张、顶峰和衰退的阶段。

经济周期可能产生于三种短期冲击,即需求冲击、政策冲击和供给冲击。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B

5,D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区别。

要点:

微观经济指的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影响;而宏观经济指的是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包括经济增长、商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与汇率等问题。

比如当我们考虑是该花50块钱买本经济学教材,还是去看场电影时,我们在进行微观经济决策,这是个体的行为;当我们听说失业率下降了,或者利率上升了,这些就是宏观经济问题。

2、如何理解流动性陷阱?

要点:

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相信利率即将上升,此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无限大,即不管货币供给增加多少,都会被公众手头持有,而不会去购买债券,这种情况被称为是“流动性陷阱”,这种情况也称为“凯恩斯陷阱”。

当经济处在流动性陷阱的时候,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不能改变利率水平,此时货币政策相对无效,而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3、什么是滞胀?

滞胀是如何形成的?

要点:

从长期来看,产出水平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平稳的;在短期中,由于种种原因,冲击经济中总需求或总供给,使得经济发展暂时偏离平稳的发展轨道,出现不稳定的波动。

其中由于总供给不足,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同时出现的情况被称为滞胀。

滞胀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由于粮食歉收、石油涨价等原因,使得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下降,相应地总供给曲线左移,这样一方面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会导致产出下降,意味着经济活动水平下降,经济走向萧条。

4、通货膨胀如何影响经济效率?

要点:

通货膨胀不仅会表现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频繁波动,也会导致实际利率的不断变化,这会扩大经济中的风险,增加经济活动的成本,这种成本成为菜单成本,菜单成本的提高会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的降低。

通货膨胀使每个人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人们宁愿选择等待,也不愿签订经济合同。

通货膨胀使价格和利率不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导致经济活动萎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5、为什么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好?

要点,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就越能抵消收入增加对利率的影响,进而减小挤出效应,增强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支出增加会导致总需求提高,进而增加总收入,总收入增加必然会导致货币需求提高、利率上升。

如果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则只需要利率的小幅提高,就能抵消总收入增加带来的上升压力。

利率的上升幅度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相应的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好。

6、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要点: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又称为李嘉图模型,该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生产机会成本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既使某国完全没有绝对优势,即生产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但只要在机会成本上具有优势,就可以把较多的资源用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用以交换别国生产的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贸易双方的福利水平。

四,计算题

1,

(1)根据Y=C+I+G,Yd=Y-TX+TR可以得到

Y=100+0.8[Y-(250+0.25Y)+50]+150+200

整理得到

Y=725

(2)根据乘数理论,计算各乘数为

投资乘数=

=2.5

政府支出乘数=

=2.5

税收乘数=-

=-2

转移支付乘数=

=2

平衡预算乘数=

=0.5

2,

(1)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得到

Y=100+0.8Y+150-6r

整理得到IS曲线方程

Y=1250-30r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得到

150=0.2Y-4r

整理得到LM曲线方程

Y=750+20r

(2)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即

Y=1250-30r

Y=750+20r

可以算得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分别为

Y=950

r=10

宏观经济学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支出法

支出法是指通过加总一年内一国经济体中对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得到当年新增的产品和劳务产出的总价值,从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的依据是总产出恒等于总支出,可以从支出的角度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支出法是最重要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2、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是站在长期的角度来作消费和储蓄决策的,人们不希望一生中消费水平出现大幅的变化,把一生中所有的资源平均地分配在各个时期,从而实现比较平滑的消费水平。

人的生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青年、中年和老年。

一般说来,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依靠举债维持消费水平;中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一部分用来当期消费,另外还要偿还债务,并为老年进行储蓄;老年时期的收入又比较低,需要动用储蓄来进行消费。

3、基础货币

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合称为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经过扩张形成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中的现金直接构成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经过存款创造构成货币供应量中的支票存款。

4、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指物价水平持续、大幅下降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和经济衰退。

凯恩斯认为通货紧缩是由于总需求水平不足引起的,应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刺激需求的办法解决。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紧缩源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需要,为了避免通货紧缩,政府必须把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费雪则提出过度负债可能会尤其通货紧缩。

5、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贸易依存度越高,表示该国越是对外开放,贸易依存度越低,表示该国越是自我封闭。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B

三,问答题

1,简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要点: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论。

看不见的手是指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机制,它能够引导经济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供求意愿通过市场表达出来,市场运行良好,价格和工资能够充分反映这些供求变化并及时、充分地作出调整,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均衡。

萨伊定律提出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所有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数量只是决定商品的价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商品总量、商品构成及商品交换比率。

2,什么是流动性?

要点:

流动性指资产转变为现实支付能力的难易程度,如果某项资产很难转变为现实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为此付出较大的成本,则这项资产的流动性就是低的,如果某项资产能够迅速地变现,并且无需承担损失,则这项资产的流动性就是高的。

根据流动性的高低,可以把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

3,为什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要点:

长期内,菲利普斯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表示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失业率将稳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任何短暂的偏离,都会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过名义工资的调整,使失业率回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4,丁伯根原则说明了什么问题?

要点:

丁伯根原则回答了仅有的政策工具能否实现理想的政策目标的问题,提出在一个具有线性结构的经济中,政府要实现N个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N个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

所谓独立的政策目标,是指一个政策目标的实现不必然促成另一个政策目标的实现;所谓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是指不同的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5,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要点:

人口增长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这将增加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但是在其它既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会降低稳定的人均资本存量,进而减少人均产出。

人均产出增加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人口增长对提高生活水平来说,不是一个促进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6,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