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docx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4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品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议论文较少,虽然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起议论文来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怎样来阅读议论文。
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课的中心观点就是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进而来学习作者是怎么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通过阅读三个具体事例,懂得课文是怎样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论点的,即让学生初步理解论据的作用。
最后进行仿写练习,重点让学生学习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议论文这种体裁的特点,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当然,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按照这些术语来教,但是教学过程和教学依据理应按照这样的内在规律来进行。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证明一个观点。
教学设想:
先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入手,学会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通过回顾之前的两篇课文《桃花心木》、《手指》用事实说道理,进而引入到今天的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重点与学生一起研读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 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 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对这三个事例的学习,也是由学到放,重点学习第一个事例,后面两个事例仿照第一个事例的学习方法,利用表格让学生自学。
再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最后总结文章的写法,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使学生掌握议论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科学发现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字词入手,检查预习
1、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
(叶永烈)对于他你都有哪些了解?
2、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叶永烈的小说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这样一位著名科普作家写的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多的同学读了()遍,少的同学也读了三四遍,那字词一定没问题喽?
第一组词语机械旋涡敏锐花圃石蕊逆时针(抽生读,纠正读音)
4、接着看第二组词语: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集体读)
5、质疑:
那这些词语中你感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好理解?
(学情了解:
见微知著)
6、你觉得要理解这个词语,关键要理解哪两个字?
(微、著)
引导学生理解微:
细微、微小著:
明显(大屏幕出示字典中的解释,选择)
7、课文里面就向我们介绍了三个见微知著的事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生用简练的语言交流三个事例,师相机指导概括方法)
【设计意图:
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叶永烈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材料和学习本文的兴趣,有效地落实本学段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
另外,字词方面,注重课堂反馈,学生会的不教,从学生质疑入手,开始对文本的学习。
】
二、细读课文,品析感悟
三个事例鲜活而有趣,虽然他们发现同,但这三个事例都说明一个观点,那就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下面我们就聚焦第一个事例,看看谢皮罗教授是如何找到真理的。
1、探究第一个事例
(1)(点击课件,每一部分现象、问题、过程、真理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请看大屏幕,这就是第一个事例,现在快速默读这段话,猜猜老师为什么要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出示?
(板书:
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
那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预设:
每次放掉洗澡水的时候,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每次……总是……”你体会到什么?
放洗澡水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谢皮罗却从这席位的现象中,看出了他的发展趋势,这种本领就是(板贴:
见微知著)
(2)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抓关键词:
紧紧和反复谈体会,读句子。
)
书中有这样一个词,叫——追根求源(板书)追根求源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可以想象:
在又黑又冷的晚上,人们都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生活,谢皮罗教授却——(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赤道上热得让人窒息,谢皮罗教授仍——(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管严寒还是酷暑,谢皮罗教授都——(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3)困难再多,他都不曾放弃,这是什么精神?
是啊,找不到真理他是决不罢休,这就是锲而不舍!
(4)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之后,他找到真理了吗?
谁读?
(5)从见微知著的能力到追根求源的决心再到锲而不舍的努力,谢皮罗终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所以我们说的现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不——
谢皮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这个事例向我们证明了——
(生齐读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设计意图:
先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个事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方法,为下面自主、合作学习后两个事例引路。
再通过齐读第二自然段,加深了对第一个事例的理解。
】
2、自主学习,深入感悟
同学们,一个事例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另外两个事例呢,你们对照着屏幕上的表格,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来研究怎么样?
(1)自主学习,屏幕显示:
人物
现象
“?
”
从“?
”到“!
”的过程
“!
”
谢皮罗
A、将表格填完整(所填内容在书中用不同符号画出来)
b.、对于这个事例你还有哪些疑问?
(2)交流第二、三个事例
第二个事例:
学生回答表格内容,师相机指导:
读出疑问:
这些可是困惑波义耳的谜团啊,老师怎么没有听出疑问的味道呢?
第三个事例:
学生回答表格内容,师相机指导:
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位奥地利医生,当你发现人在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个现象时,你会想些什么?
波义耳、奥地利医生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这两个事例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
(生齐读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反馈,大胆交流自己的见解,达到自由表达感悟,集体求同存异、真正领会文本内涵的目的。
】
3、找相同点
(1)同学们,此时,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这三个事例,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看来不少同学可能还需要点时间,那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小组交流预设:
相同点一:
他们都是从一些细小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现问题的。
相同点二:
这三个事例中的真理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的。
相同点三:
谢皮罗教授、波义耳还有奥地利医生,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而且都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同点四:
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偶然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你们组发现了三个事例在写法上相同点,分析得很有道理,书上有一段话和你们说的意思是一样的,看看是哪一段?
(2)第二自然段老师这样出示,你还会读吗?
(生读)
(3)你知道这里的问号和感叹号分别代表什么吗?
“?
”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
”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4)那这一句为什么要采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呢?
预设:
这样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示,让别人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
采用对比阅读法,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三个事例的写作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采用标点符号代替文字的好处,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以及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果。
】
四、迁移拓展,树立意识
同学们,现在我们都知道找到真理需要我们见微知著,追根求源,不断探索,可是这种能力是凭空产生的吗?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大屏幕出示)——
文中说“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都知道谁是这样的人?
你能按照屏幕上的句式来说吗?
(谁)因为(),通过反复研究,最终() 。
预设:
鲁班、牛顿、瓦特
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啊!
这些科学家成功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事实,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设计意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通过文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发现真理的易与难,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兴趣,增强发现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
五、总结写法,课堂小测
作者这样,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事实加以证明,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那就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板书)
你能不能也像作者这样用具体事例证明你的座右铭是一条真理呢?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是本课乃至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所以在课堂小测时对这种写法进行检测。
由于时间关系,当堂不能进行写,只进行口头交流。
】
六、推荐书目,拓宽视野
课的最后,老师要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中——《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相信这本书会让你再次感受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扩大阅读面。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教材向外延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弘扬科学精神。
】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观点)
讲道理: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举事例: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