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005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x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环境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人员:

2008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实习时间:

6月21日、6月29日、7月6日

实习地点:

重庆枫香园污水处理厂

重庆市沙坪坝高家花园水厂

重庆大学B区三教四楼多媒体教室

重庆市沙坪坝区清水溪沿岸

实习方式:

调查访问为主,参观听讲座为辅

实习目的:

1.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质量的基本概念。

2.访问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看法,了解全民的环保意识。

3.沿长江、嘉陵江走访,了解重庆市水环境污染状况。

4.了解重庆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环境工程项目,主要了解项目的目的、意义、工程进展、工程投资等。

5.了解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

了解工业污染(废水、废气、固废)治理情况、清洁生产情况。

6.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历史、现状及未来情况调查

指导老师:

汪昆平、罗宁、陈猷鹏

一、实习体会

为期三天的认识实习已落下帷幕,心中感触良多。

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联系了这几个实习地点,让我们有机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感谢各个实习单位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个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感谢重大知名教授的讲座;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清水溪沿岸的居民们对我们的支持。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本次的认识实习中我近距离观察了污水处理设备,自来水净化等设备,不仅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为以后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次认识实习,我对环境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不像以前那样茫然。

见到了一些污水处理设备,自来水净化设备,开了眼界。

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只是浅浅的了解,但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从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不至于纸上谈兵,深刻的理解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有陌生的字眼,在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实习,但这次却让我得到了很多很多,它全面提高了我的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方面的能力。

这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认识实习,是在我们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在意我对专业知识得到了多少,是以了解环境工程要学习内容、环境工程的发展状况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了解本专业的一次认识活动,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这次认识实习是有很意义的。

我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将来,初步明确了本专业将来要涉及的方面和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这次实习也让我看到了现在我国环境保护的状况,看到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美好的前景,同时也感到环保道路的曲折,当然也刺激了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有句话说得好:

环保事业就像狭窄的小路,崎岖而漫长,我们任重而道远,但前景终究是光明的。

在这次的认识实习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将使我受益终身。

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得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利用他们或是学习或是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二、实习内容

1.参观污水处理厂

实习地点:

歌乐山枫香园污水处理厂

实习时间:

2010年6月21日

枫香园污水处理站位于歌乐山镇歌乐村。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000吨,站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构造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

枫香园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建筑物为综合用房室。

综合楼将办公用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以及鼓风机房等融为一体。

污水处理站的主要构筑物有格栅渠、预沉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泵池、清水池、污泥干化池等。

其中格栅渠、预沉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泵池、清水池为一体式组合池。

重庆市歌乐山枫香园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处理工艺流程为“歌乐山片区的市政三级污水管网流入的污水井格栅过滤—预沉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池”其中预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经过干化场干化脱水后,由运输车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置;运行处理标准为:

污水处理排除后氨、氮、磷等各项指标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及市政府、市环保部门有关验收标准。

污泥干化池

干化污泥储存于污泥干化池,近期石灰固化后送垃圾填埋场,远期运至唐家沱污泥处置中心;生活垃圾及栅渣定期送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格栅渠:

用于捞去污水中的较大的污渣,如木块、塑料袋等各种生活垃圾。

外运到指定的垃圾场倾倒。

预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

初步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

(COD、BOD物质)。

生物接触氧化池:

结构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曝气装置。

工作原理为:

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二次沉淀池:

接纳废水二级处理的出水,用以去除生物悬浮固体的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澄清后的出水溢流外排,浓缩的活性污泥部分至回流池,其余作为剩余污泥外排。

二次沉淀池

回流池:

补充微生物的量

清水池:

对污水进行消毒、然后就可以直接排放了。

回流池

清水池

2.参观高家花园水厂

实习地点:

重庆市沙坪坝高家花园水厂

实习时间:

2010年6月29日

重庆市沙坪坝水厂始建于1958年,位于嘉陵江畔的高家花园,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净水厂。

沙坪坝水厂供水区域,东到渝中区华村,西至歌乐山山洞地区,南起中梁山云峰、石堰,北到童家桥、重庆特殊钢厂辖区,面积约65.7平方公里。

供水人口包括沙坪坝全域、渝中区、高新区和九龙坡区部分人口共48.7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沙坪坝水厂的取水标高在161.2米,自中渡口趸船取水车间起,供水扬程达400米,到达歌乐山背弯蓄水池,共有五级加压。

全厂有一级起水车间2个,二级起水车间2个,三级车间2个,四级车间一个,五级车间3个。

全厂有起水趸船2只,共有机泵41台。

同时厂里还有2个制水车间。

沙坪坝水厂全年日供水量在17.2万立方米至20.6万立方米之间。

2002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8%。

沙坪坝水厂自来水生产流程图

取水泵

格栅

预沉池

嘉陵江

田字格

加药

吸泥机

平流沉淀池

反冲洗

反冲洗动力设备

加药泵房

V型滤池

加氯车间

清水池

送水泵房

检测

用户

格栅:

从嘉陵江取来的水经过管式混合器加药后,经过格栅,格栅过滤掉水中大的悬浮物和大的沙石。

格栅式全自动的,当污物较多的时候,通过超声波的探测自动运行在格栅上的固体垃圾。

田字格:

从格栅过虑过得水直接送到田字格,因为看起来像一个个田字,所以叫田字格。

田字格的出水和进水口是不得过高的,要么是上进下出,要么就是下进上出,有效地延长了水在田字格里的沉淀时间,田字格里的水是经过加药的,所以里面的水面上会浮着一层油状的东西,那就是没有完全溶解的药品(聚氯化铝)。

聚氯化铝是从加药车间通过加药泵到过来的。

田字格的下面是漏斗形,池底有池底阀,池底阀可以向上开启,以排去沉淀下来的泥沙。

现在是夏季一般是一天排一到两次。

池底阀

预沉池:

预沉池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并没用运行,这就让我们更好的看到其内部的结构。

预沉池池底由54个大直径的管道倾斜45°构成。

大管道的表面又由许多小孔径的管道组成。

预沉池的倾斜管道可以使从田字格中带出的泥沙在其中沉淀,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并排走。

预沉池采用的是钢槽取水,这样更有助于水中一些污泥的沉淀。

取表面水取得大多数是清水。

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的水面看不到动,只有钢槽中水流动。

横跨该池两侧有一吸泥机,用于出去池底沉淀的污泥。

该池大概有60-70米长,开始的20米左右沉得污泥比较多,所以吸泥机在开始的部分吸取的污泥比较多;而平流层的钢槽取水是在末端的20米左右。

在平流沉淀池中还养有生态鱼,工作人员通过鱼在水中的生存情况来判断药剂是否过量。

V型滤池:

经过平流沉淀池的水会通过管道输入V型滤池,在V型滤池中进行最后的过滤工作。

该滤池池底有石英砂,可以过滤掉直径为一毫米的悬浮物。

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出厂水的浊度。

V型滤池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后会有许多的污泥。

所以V型滤池要定期的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得方式有水冲、气冲和水气混合冲。

水冲的动力是水泵机组,气冲的动力来源是风机。

清水池:

从V型滤池中出来的水,经过消毒后直接输往清水池。

清水池在平流沉淀池的下面,是封闭不可见。

除此之外,出厂水在出厂之前要进过检测才能经过供水机组输出。

检测包括流量的监测、余氯分析、pH分析和浊度分析。

这都有专门的仪器检测的。

出厂水的pH一般在7.4左右,出厂水浊度在0.15NTU以下,余氯要在0.8-1.0mg/L。

3.循环经济讲座

实习地点:

重庆大学B区三教四楼多媒体教室

实习时间:

2010年7月6日上午

今天上午我们08级环境工程全体学生在重庆大学B区三教四楼多媒体教室听了城环知名教授作报告。

每个人都认真的听讲,细心地做的笔记。

以前也有听过别人的讲座,但是我觉得这次我听的尤为认真。

也许是因为前两次的实习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

报告的主题是“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教授介绍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

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第三种就是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经济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其讲座具体内容如下:

一、传统的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不可持续性

我国近20年的工业发展留下了两大遗憾:

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二是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

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只有重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中国发展必然面对的六大严重挑战

1、第一个挑战:

人口三大高峰的巨大压力

三大高峰包括人口总量的高峰、就业人口高峰和老龄人口高峰。

2、第二大挑战:

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超常规利用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翻了两番、三番,甚至更多,在世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这个成绩的取得是靠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就是以拼资源、拼消耗、拼能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当我们增加财富的时候,如何减少对能源、资源、原材料等等的消耗。

这个也是全世界应当走的趋势。

3、第三个挑战:

促进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逆转

建一个坐标,横坐标是人均GDP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均财富的不断增长,纵坐标是环境受到的破坏或者生态受到的退化的影响。

把一个U字倒过来摆在这个坐标上,就可以看出它以顶点为界分为两部分,它的左方表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干扰和破坏。

4、第四个挑战:

现代化进程的急速推进

现代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这一方面,还包括更艰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一起达到一个高度,也就是同步达到某个高度的时候,才意味着现代化完成了。

还有生态文明建设。

5、第五个挑战:

城市化战略的优先

城市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全面提升农民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手段。

“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中国的城市问题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城市问题还不一样。

因为我们要带领另外百分之六十几的农村一起富裕,也就是城乡统筹任务,极为艰巨。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总是要到能够发展自己、能够提高自己和寻求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更高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寻求目标,人为地打断这种目标,显然是不行的。

6、第六个挑战:

区域不平衡

所谓的区域不平衡,主要指的是社会公平、社会分配和社会上对于人的基本保障方面的不平衡。

在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调制和协调,回过头来去达到社会公平,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

只有走这条路,社会、区域的发展才能产生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二)其他发展压力

1、地形地貌压力

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比较严峻的。

我们把世界上六个国土七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国(包括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四十多项资源量作比较,中国在总量上还是可以的,但是人均值全部居于下列,这是我们的国情。

2、跨越式增长的成本压力

按照"十六大"估计,我们要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时,才能基本完成工业化的目标。

但信息时代的任务已经来临,我们不能等到2020年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才开始叠加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就要叠加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赋予我们的任务,因此工业时代的目标、信息时代的目标双重的落在我们的肩上。

要争取到2050年基本追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我们就要跨越发展,不是跨越时代,不是跨越阶段,而是在不违背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走这个捷径,节约时间迎头赶上是我们发展的一个任务。

3、自然灾害的压力

中国自然灾害的频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现在的3.9次/年,以后会增加到4.1次/年。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了两条主线和三个元素。

(一)两条主线

1、第一条主线,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不能脱离自然,人本来就是自然孕育出来的一个物种。

所以我们提人和自然要和谐,人类既要向自然索取,也要记住必须对自然回馈,不能光索取,索取与回馈达到平衡了,人和自然就和谐了。

2、第二条主线,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一条就是社会支持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人际互相之间。

代际,就是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区际,这个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还有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二)三个元素

1、第一个元素是动力

发展的动力就是用什么方式、什么技术、什么手段去推动发展。

2、第二个元素是质量

就说数量要向质量转化,然后再把它变成大的数量。

质量就是环境和发展之间要协调,你的发展不要对环境、对资源造成过大的压力和危机,不要造成这种威胁。

3、第三个元素是公平

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独享其成。

公平问题一定全方位地去认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个元素:

动力、质量、公平。

只有把握好这两条主线,在这六个字上做好文章,这个才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发展得比较健全的社会。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五个统筹。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全面是指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结构的全面管理。

2、协调指发展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协调

3、持续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要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为代价,本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甚至全球的利益为代价。

(二)以人为本

一是惠及全民福祉;二是保障基本人权;三是创造机会平等;四是男女平等参与;五是弱势群体救助;六是文明共建共享。

从而形成尊重人、培育人、提高人的社会氛围,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

(三)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手段,是寻求对人口、资源、环境瓶颈的战略突破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1、发展红利

“经济全球化”就代表了一个最高的从发展里头获得红利

2、循环经济的宏观表达与微观表达

循环经济的宏观表达是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微观是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源头就要少用,然后每一个层次都要重复利用、多次利用和新型利用,材料、资源用的越少,清洁性就越高。

3、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要结合地方特点,突出特色。

但是有三条是不能变的:

一、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制度;二、充裕的资金支持;三、技术支持。

四、推行循环经济的突破点——区域能源战略

(一)中国的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非常不乐观。

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能源都要靠进口。

(二)探索新型能源

1、加速从"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的转换

2、"捕光蛋白"生物光合能源的基因芯片

3、作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的整体技术储备

4、迎接月球上土壤的氦(3)能源和组织空基能源的获取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理论

(一)社会燃烧理论

(二)社会激波理论

(三)社会行为熵理论

1、人类普适的"最小努力"原则

2、自发追寻"熵最小"原则

3、自觉维系"心理平衡"原则

4、持续激发"情商共鸣"原则

5、社会取向"倒U型走势"原则

六、构建和谐社会的四大国家制度

(一)国家产业补偿制度

(二)国家生态补偿制度

(三)国家灾害补偿制度

(四)国家社会补偿制度

4.清水溪沿岸参观访问

实习地点:

沙坪坝区清水溪沿岸

实习时间:

2010年7月6日下午

7月6号下午老师带我们参观走访了清水溪。

清水溪是贯穿沙坪坝区主城区的一条重要城市河流,流经上桥、高滩岩、红槽房、杨公桥、磁器口等地区,干流全长15.88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

原本是条清澈见底的美丽小溪。

随着城市的逐步开发,清水溪成了重要排水通道,河流沿线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内,污染淤塞严重,臭气薰天,蚊蝇成灾,昔日的清水溪逐步变成劣五类臭水沟,严重影响沿河居民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清水溪

清水溪水质主要受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和其它废水污染。

其中,生活污染(生活废水、城市生活垃圾渗水等)是清水溪流域主要污染源。

由于市政设施基础薄弱和新建排污管网尚未完全配套,因此,沙坪坝区东部主城清水溪流域范围内的各类污水大部分仍排入了清水溪。

目前其水质为劣Ⅴ类,在某些水文和气候条件下,其气味十分难闻。

近年来,随着清水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主城三级排污管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特别是2008年实施完成了清水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并建成44公里主城排污管网,大量污水被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虽然进入清水溪的污水和污染物总量不断减少,但清水溪水质仍然未得到明显改善,臭味问题依然存在。

已投资1.5亿元整治的大约7公里“豪华河段”里,污水臭不可闻。

已经修好的两条污水截流干管,因为标高超过187米,部分污水无法流进去。

清水溪,采取工程措施治污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最近有关专家经过实施考察、论证,决定采取分散治理的方式投资1亿元,在该溪6条支流各建1个湿地公园,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让清水溪名副其实。

在湿地公园,还选栽具有吸附重金属、污物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让湿地中的水通过“生物清污”水质达标,然后流入清水溪。

对湿地中的现有池塘。

先进行清淤,再栽种本地常见而具有纳污能力的菖蒲、荷花等水生植物,并放养鱼虾。

清除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有关专家介绍,用建湿地公园的办法治理清水溪。

既能恢复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涵养水源,又能净化水质,还可为当地提供一个新的生态旅游景观。

湿地公园的方案是否能还清水溪“清明”?

我衷心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事实又会是怎么样,现在还不能妄断,我们拭目以待吧!

清水溪,何日“清”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