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91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docx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

很多考生为什么通不过考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记不住。

我以前也参加了大量的培训,然而恰恰大多数的培训课程就是带着带大家划重点,具体怎么记忆这个知识点老师都推给了考生,让大家自己背(对于一个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和精力的人来说,效果微乎其微)。

到头来大家会发现参加培训课程就是来划书来了,这也直接导致很多没有什么大量时间看书的同学信心受到打击,中途放弃。

因为全书重点太多,自己记不住。

 很多朋友估计和我以前一样:

一样没有时间看书、一样记不住大量的考点。

想想大家都不容易,所以给大家分享点有关速读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节省时间,提高看书、复习效率的(对提取文章的脉络、关键之时点非常有帮助)一点点时间,收获会超乎你的想象。

给大家做了个超链接,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看到了。

下面我就进入正题吧: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基坑深17m,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10m处,基坑支护采取地下连续墙形式地下连续墙深35m。

在施工11#槽段时,钢筋笼放入基坑,由于基坑内有大量沉渣,钢筋笼不能放入坑底,造成此槽段混凝土不能浇筑,半夜赶上暴雨,致使此槽段塌孔。

此槽段紧邻正在使用城市主干道,且主干道临近基坑一侧铺设有军用电缆。

为使边坡整体稳定,采取了紧急回填的措施。

目前,工程地下连续墙已陆续完工,只剩11#槽段,须制定此槽段施工方案,以便下一步土方工程顺利进行。

  【问题】

  

(1)此槽段施工方案制定时要保证哪个关键点?

  

(2)槽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应选择什么形式?

  (3)槽段施工过程中最需防范的是什么?

  (4)确保槽段施工时不出现管涌的措施包括哪些?

  答:

(1)保证紧邻道路槽段基坑边坡稳定。

槽段紧邻正在使用的城市主干道,且挨近基坑一侧埋有军用电缆。

所以,制定槽段施工方案时最重要的是保证槽段施工中基坑边坡的稳定,以确保紧邻槽段城市道路与军用电缆不会产生沉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后果。

  

(2)由于钢筋笼还在槽段内,不适宜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分层开挖,边挖边护壁。

  (3)应防范管涌。

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10m处,11#槽段施工方案选择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同时,须保证地下水不倒灌入基坑,以免造成基坑边坡的不均匀沉降。

  (4)确保槽段施工时不出现管涌的措施如下:

  1)紧贴槽段施工一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深度同地下连续墙。

  2)紧贴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外侧做两排旋喷桩,两侧须与已建好槽段结构相连。

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

  3)在槽段里侧一个挨一个密打一排工法桩工法桩深度宜超过基坑作业层深度4m。

  4)土方开挖时,须在工法桩和护坡桩之间水平每隔1.5m,竖向每隔1.5m进行可靠水平支撑。

  5)工法桩外侧做一排旋喷桩,旋喷桩高度在底下水位以上2m处,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

背景材料

  某工程整体地下室2层、主楼地上24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

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加SBS卷材防水层。

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马上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即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修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

经钎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开现场会议,经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按要求形成相关验收记录。

  【问题】

  

(1)工程定位及放线应检查的内容?

  

(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的内容?

开挖后应检查哪些内容?

  (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简述理由。

  (4)基坑验槽的重点是什么?

本案例中基坑验槽做法是否妥当?

简述理由。

  (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有哪些?

  答:

(1)工程定位及放线检查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

  

(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

基坑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

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验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

  (3)不妥,基坑验槽过程中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定方案组织实施。

  (4)基坑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在本案例中,验槽做法不正确,错误一: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错误二:

参加单位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

  (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是:

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版厚3.0m,底板面积6036㎡,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贯通裂缝。

  【问题】

  

(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是的基础底板产生裂缝?

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常采用什么方法?

采取这种方法是应注意些什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答:

(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25℃;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

正确的做法: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规定: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2)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4)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d;5)大体积沪宁图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适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

  从浇筑层端开始逐渐上移。

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温材料,并进行养护。

  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位于近郊区,建筑面积123000㎡,混凝土现浇结构,筏板式基础,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10.2m。

工程所在地区地下水位于基地标高以上,从南流向北,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是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发现地基东南角有约250㎡的软土区,监理工程师随机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换填处理,换填级配碎石。

  【问题】

  

(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

请说明理由。

  

(2)发现基坑基底软土区后应按什么工作程序进行基底处理?

  (3)上述描述中,还有哪些是不符合规定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

(1)不妥。

工程验槽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五方共同进行。

地基处理意见也

  应该由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

  

(2)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建设单位应要求勘察单位对软土去进行地质勘察;

  2)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勘察结果对软土区地基做设计变更;

  3)建设单位或授权监理单位研究设计单位所提交的设计变更方案,并就设计变更是实施后的费用及工期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后,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进行地基处理;

  4)地基处理完成后,还需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3)有以下不符合规定之处:

  1)地下水位于基底标高以上,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中只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不能将水降下去。

应进行设计计算后,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间距布设,从而达到降低基坑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保证了基底的干燥无水。

  2)换填的级配碎石应有压实密度的要求

背景材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临近六层住宅楼7m。

地基土层为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位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

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

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

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

基础支持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

地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

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问题】

  

(1)事件一种,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还有哪些?

  

(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

  (3)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答:

(1)本项目为一类深基坑,支护方式只能是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由于深度较深且离既有建筑较近,变形要求高,

  必须增加内支撑或设锚杆;由于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如采用排桩需增加如止水帷幕的止水措施,并辅以降水井(如

  采用地下连续墙,无需考虑止水,仅需降水)。

  

(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以用于:

现场绿化、道路洒水降尘、冲洗厕所、车辆冲洗、基坑井点回灌等非生产性用水。

注:

混凝土浇筑、养护等为生产用水,均不正确。

  (3)不妥之一:

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正确做法:

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不妥之二:

养护持续7d;

  正确做法:

养护应连续14d及以上(含14d)。

  不妥之三:

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混凝土表里温差达35℃;理由: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表里温差不得大于25℃。

背景材料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3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

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多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300级φ12mm钢筋,间距200mm。

施工单位考查当地建材市场,发现市场上HPB300级φ12mm钢筋紧缺,很难买到。

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代换,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二:

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气温16~27°C。

梁板模板安装拼接整齐、严密并验收完毕,进行钢筋的安装,且钢筋绑扎经验收符合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超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事件。

建筑完毕20h覆盖并浇水养护。

10d后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其强度打设计强度的80%,施工单位认为已超过设计强度75%,向监理提出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的申请。

  事件三:

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漏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

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事件四:

工程竣工前,所有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但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

  程师要求进行实体检测。

施工单位认为应以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为准,应判断结构符合要求。

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最终进行了结构实体测验经检验合格,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出理由。

  (3)分析事件三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可能的产生原因(至少列出五项)。

  (4)事件四中监理要求是否妥当?

为什么?

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检验哪些部位?

  答:

(1)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

按等强度折算后进行钢筋代换;理由: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刚健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不妥二:

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此组织钢筋代换;理由:

钢筋代换时,一定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2)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

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

  理由:

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

  跨度的1/1000~3/1000。

  不妥二:

浇筑完毕20h后覆盖并浇水养护;理由:

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养护。

不妥三:

从养护室取出一组送检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理由:

应该用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

  (3)事件三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可能的产生原因有:

  1)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刚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3)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7)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8)漏振或振捣不实。

  9)混凝土拆模过早。

  (4)1)监理要求妥当。

  2)理由: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中第10.1.6条规定:

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时间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定为不合格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3)结构实体检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混凝土强度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工程合同约定项目。

  4)主要检验设计结构安全的柱、梁等重要部位。

背景材料

  某工业建筑,建筑面积39000㎡。

群体工程,其中1号、2号主厂房分别为10000㎡,单层钢结构;3号为科研楼,建筑面积9000㎡,地上8层,地下2层,裙房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梁跨度8.1m,外疏散楼梯宽

  度1.5m,外形复杂且异性现浇混凝土构件较多,裙房三层顶板为粘结预应力楼板;4号为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0㎡,地上6层,混合结构,水泥砂浆,烧结普通砖常温砌筑。

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

工期432日历天。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事件一:

项目部编制了《3号科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其中规定:

主梁起拱高度2.5cm;主梁及外疏散楼梯平台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即可拆模;模板的拆除顺序按先拆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顺序进行。

  事件二:

项目部编制了《钢筋工程加工施工方案》。

其中规定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挽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钢筋+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如需要搭接,还要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事件三: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由于市场某一钢筋型号缺货,项目部征得监理单位的同意后等数量进行了钢筋代换,监理工程师验收发现后,要求项目部返工。

  【问题】

  

(1)指出3号科研楼最适用的模板类型,并说明理由。

常见模板类型还应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

(1)最适用的模板类型:

木模板。

理由:

外形复杂、异形现浇混凝土构件较多、冬期施工。

常见模板类型还应有:

组合钢模板、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大模板、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

  

(2)不妥之处:

  1)主梁起拱高度2.5cm;

  2)主梁及外疏散楼梯平台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即可拆模;

  3)模板的拆除顺序按先拆先支、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正确做法:

  1)主梁起拱高度0.8~2.4cm;

  2)主梁及外疏散楼梯平台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即可拆模;

  3)模板的拆除顺序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3)不妥之处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4)不妥之处:

  1)设计单位同意;

  2)等强度或等面积进行钢筋代换。

正确做法:

  1)监理单位的同意;

  2)等数量进行了钢筋代换。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为12300㎡,地上6层,地下2层。

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

预拌混凝土。

底板防水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两层防水。

屋面为卷材防水,面积2000㎡。

室内厕浴间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工期365日历天。

某防水公司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事件一:

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了技术交底。

其中规定: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270kg/m³;砂率宜为45%~55%;灰砂比宜为1:

2~1:

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泵送时入泵坍落度以为140~

  180mm;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二:

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其中规定:

底板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墙、板结合水平施工缝,留在墙、板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空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监理单位提出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三:

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其中规定: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满粘法;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留在平面上,距立面600mm处;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或90°。

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四:

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其中规定:

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垂直铺贴;找平层的分割缝处宜实铺,空铺的宽度宜为50mm;屋面卷材防水层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

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五:

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室内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其中规定:

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0.8mm;先做四周立墙防水层,再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管根平面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可不做涂膜防水附加层。

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问题】

  

(1)指出事件一种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5)指出事件五种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答:

(1)不妥之处: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70kg/m³;2)砂率宜为45%~55%;3)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40~180mm。

  正确做法: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60kg/m³;2)砂率宜为35%~40%;3)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20~160mm

  

(2)不妥之处:

  1)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

  2)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正确做法:

  1)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2)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