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422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榆中县周前学校杨立雄

八年级上册:

6、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

出名灵:

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斯:

  3、惟吾德馨德馨:

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

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官府的文书。

劳形:

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

什么。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4、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

7、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

  1、可爱者甚蕃蕃:

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

妖:

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

长枝蔓。

枝:

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少。

  6、宜乎众矣。

宜:

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

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选贤与能与:

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亲:

以……为亲。

亲:

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子:

以……为子。

子:

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分:

职分、职业

  5、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乱:

造反。

贼:

害人。

作:

兴起

  7、是谓大同是:

这。

大同:

理想社会

  8、女有归归:

女子出嫁

  二、译句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八年级上册:

三峡

  一、解释答案

  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上

  3、乘奔御风奔:

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湍:

急流的水

  5、不见曦月曦:

阳光,这里指太阳

  6、霜旦下霜的早晨

  7、飞漱冲刷

  8、属引凄异属引:

接连不断

  9、或王命急宣或:

有时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即使

  11、良多趣味良:

真,实在

  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

  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

10、答谢中书书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

四季。

俱:

  2、晓雾将歇歇:

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

坠落。

竞跃:

争着跳跃

  欲:

将要。

沉鳞:

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

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可具有文学性。

  三、填空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

山水相映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

色彩配合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

想到。

遂:

于是。

至:

  到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

交错,纵横。

盖:

原来是

  5、月色入户户:

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

11、观潮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

当……时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

突然.略:

一点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逝:

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

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沃:

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履: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

  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答案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3、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

(1)农历十六

  

(2)既而

(2)不久

  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而,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

远,近。

  

(2)写“形“的句子是

  (3)写“色”的句子是

  (4)写“声”的句子是

  (5)写“势”的句子是

(1)仅如银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如雷霆,震撼激射

  (4)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八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是日更定是:

这。

定:

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

撑,划。

毳:

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

哪里。

更: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痛快。

白:

指酒杯

  二、译句答案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1、(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问题答案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风烟俱净俱:

全,都

  2、从流飘荡从:

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

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

比得过    奔:

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负:

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转:

通“啭” 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

到      息:

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

经营    反:

通“返” 返回

  9、横柯上蔽柯:

树干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

  窥谷

  

  八年级下册:

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

  2、援疑质理  援:

提出    质:

询问

  3、益慕圣贤之道 慕:

仰慕

  4、俟其欣悦俟:

等到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

热水    覆:

蒙盖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

两顿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跑     逾约:

超过期限

  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通“肢” 肢体

  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报” 穿着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

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

  求教之难。

  6、“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

  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造饮辄尽造:

一来

  2、箪瓢屡空,宴如也如:

  3、兹若人之俦乎俦:

  4、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忧愁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地方

  6、每有会意会:

领会

  7、亲旧知其如此旧:

朋友们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下册:

马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策:

驾驭     道:

方法

  2、执策而临之策:

鞭子     临:

对着

  3、其真无马邪其:

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其:

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餐    石: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

喂    材:

才能

  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

这样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尚且   等:

一样

  9、才美不外见见:

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虽:

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怎么    千里:

日行千里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山水篇

  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词语:

  1.水尤清冽尤:

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

道路。

见:

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

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

凄清。

居:

停留。

  7.隶而从者隶:

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向西。

  9.下见小潭下:

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

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

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凄凉。

寒:

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

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2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2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三、

  25.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6.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27.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

悲哀深沉。

  28.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

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29.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

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八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越:

到了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

于是。

制:

规模。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

在;其:

它的。

  5)属予作文以记之予:

我;以:

来。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

那。

胜状:

胜景。

  7)衔远山,吞长江衔:

衔接。

  8)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

边。

晖:

日光。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雄伟景象。

  10)前人之述备矣述:

描述。

备:

详尽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