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112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docx

高一历史联考试题1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学年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深色部分的扩大反映出(  )

A.美国西部垦殖的扩展                 B.英国在英法争夺中胜出

C.荷兰北美市场的扩大                 D.法国北美殖民地的扩张

2.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

“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

”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3.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4.“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卜.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

”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是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5.“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

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

”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6.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

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 D、三角航程的逐渐兴盛

7.《激荡三十年》中写道:

“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

”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

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  )

A.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B.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

8.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状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

这一“修正”()

A.有利于缓和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B.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应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D.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9.1979年,英同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

这一变化反映(  )

A.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增强                 B.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

C.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完善                 D.国民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

10.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11.时人记载:

“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这则材料反映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家庭手工业破产

C.松、太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12.下图是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1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近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事业是

A.铁路运输B.近代航运C.航空运输D.电报通讯

1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15.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D.整顿财政金融

16.“人民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吸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再生产

③适应了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④实现了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愿望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7.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

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C.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18

18.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

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19.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对抗马歇尔计划B.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打破冷战僵局D.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20.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21.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

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

”“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D.知识经济

22.“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论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D.新经济的出现

2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恢复二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

C.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24.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

“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5.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

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

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

(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

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种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下表为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

(4分)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在1966-1970年增长及以后下降的原因。

(6分)

 

28.(16分)美国建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经济发展的罕见奇迹。

它在不断变革和政策调整中,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洛克菲勒以标准石油公司为基础,联合了全国40家主要炼油厂,组成了一家以卡特尔形式构成的同盟,从而控制和垄断了全国精炼油生产和销售市场及石油管道业务的90%,成为无人敢与其竞争的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联合企业集团。

——《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行使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弗兰克林·罗斯福(1936年)

材料四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球股市从一轮大牛市行情中迅速溃堤,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大动荡。

……危机不仅在虚拟经济中蔓延,更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1分)

(2)材料二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分)导致这一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特点有哪些?

(4分)

 

(3)材料三中,“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在这场战争中他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新模式”指的是什么?

从他的实践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

(5分)

 

(4)据材料四概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特点。

(3分)

 

(5)从美国经济的发展史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分)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学年历史试卷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5BBDAB6-10ACB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A

B

A

C

B

B

D

B

A

D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B

B

B

B

B

C

C

D

26、

(1)特点:

唐朝,坊市分离;交易时间、地点、规模受到限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督。

(3分)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督;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纸币交子。

(4分)

发展:

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

(3分)

(2)现象:

西方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物美价廉;中国传统手工业滞销(2分)

变化: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分)

27.

(1)目的:

满足国内工业化的资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答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或“更容易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剩余产品”)(4分)评价: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1分)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2分)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分)

(2)勃列日涅夫时期,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际经济有较大提升(2分)但执政后期趋于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4分)

 

28、

(1)出现了垄断组织。

(1分)

(2)大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1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4分)

(3)罗斯福新政。

(1分)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干预。

(1分)乐观,果断,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等。

(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酌情给分)(3分)

(4)特点:

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由金融领域波及到实体经济:

破坏性强。

(3分)

(5)以改革求发展,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科技等(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