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专题04 近代中国政治2专题卷.docx
《届二轮专题04 近代中国政治2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专题04 近代中国政治2专题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专题04近代中国政治2专题卷
2018届二轮:
专题04近代中国政治
(2)(专题卷)
1.练高考
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
“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
不同点:
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2.(2017年天津卷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中共的抗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3.(2017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D项。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排除C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
【名师点睛】抗日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还表现在抗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以及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
整个抗战过程,就是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过程。
抗战结束时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材料反映的就是这种逐渐加强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017年北京卷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宝岛回归”
“家园沦陷”
“血战台儿庄”
“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中共七大召开”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5.(2017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答案】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由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
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各国,遭受列强侵略,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人 奋起反抗,“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这些内容表明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这些成果有了最佳的结合点后就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即是取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学生可以依据近代中国人求解放、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史论结合来整理答案。
回答时要注意事件的典型性与重大性,不要乱用知识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名师点睛】本题是本试卷考查知识最多的题目,它几乎涵盖到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考查的能力水平高。
解决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归纳出中心观点,然后再依据这个观点进行阐述。
其次要选准论据,这个论据要准确而典型,影响大。
材料短短的几句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旷古未有的变局”的原因及影响,学生围绕着这个观点进行整合答案即可。
6.(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
【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
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都追求民主平等。
第二小问可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的角度概括不同之处。
第三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以民族主义为主题,考察了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
既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民族主义这一热点问题。
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当前高考长淡化教材意识,注重能力考查的趋势。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相应能力的提高,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的能力。
2.练模拟
1.(河北省承德市各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下图为晚清在国外设立的驻外使馆分布,此分布反映晚清政府
A.对外交往有所侧重
B.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力图摆脱各类条约
D.国际地位有明显下降
【答案】A
点睛:
本题是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
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
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下图是近代日本制作的一幅漫画。
日本制作该漫画旨在
A.动摇中国抗战信心
B.嘲讽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C.分化国共合作抗日
D.宣扬中国军队不堪一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日本的这幅漫画中涉及到“徐州失陷了”,蒋介石说“到外国去”等,这实际上是对当时抗日战争中国方面的一次诬陷,企图动摇中国军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国民政府在当时组织了四大会战,嘲讽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对其没有好处;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共产党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蒋介石的态度。
3.(2017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这段话认为
A.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
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D.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直待台湾既割”、“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而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导致“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不符。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
4.(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答案】D
点睛:
多种史观的理解: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
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5.(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928年2月,在《中央复广东省委信》中指出:
中国革命事实上形成了“农民割据”的特殊方式,但这种割据的发展“必须取得”各区域内的较大城市,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出来。
这实质上表明
A.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地区
B.广东率先实践“工农武装割据”
C.民主革命获得实质进展
D.“城市中心道路”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D
3.练原创
1.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家”。
李泽厚此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好诠释是
A.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戍变法
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答案】C
【解析】材料“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是指启蒙与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起初这两个主题是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的,但一段时间后,民族危亡局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现实斗争,改变了启蒙与救亡的平行局面,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新文化运动最终让位于五四爱国救亡运动。
故C项符合李泽厚的观点。
国民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与题意“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不符,故ABD排除。
2.抗战时期,蒋介石发出“抗战到底”的誓言,但他的“底“是逐渐变化的,从“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发展为收复包括东北、台湾在内的所有失地,解放朝鲜等东亚被侵略民族,再发展为与盟国共同作战,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无条件之胜利”。
这种“变化”
A.完全源自蒋介石个人抗战思想的发展B.与中国抗战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相关
C.导致抗战前期正面战场上的损师失地D.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案】B
3.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败落瓦解之表象”,而“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要到《新青年》“反对孔教反对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
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B.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革命的中国“的到来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说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政府,二是说明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对封建文化的革命,因此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C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德国学者施文特克指出:
“北京郊外的卢沟桥事变或者珍珠港事件在日本人的战争记忆中并未占据显著位置,反倒是冲绳、广岛和长崎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说明
A.战争给日本人民留下深刻痛苦的回忆
B.受害情绪上升为日本民族的集体记忆
C.日本民众对侵略历史问题的无视和淡漠
D.日本政府意识到战争对被侵略国的伤害
【答案】B
【解析】“是冲绳、广岛和长崎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美国投放原子弹导致两个地方的毁灭性打击,说明民众对于受害的心理成为集体记忆,B正确;A是材料中现象,不符合事实;C中冷漠说法不符合事实;D中没有提及政府信息。
5.下图为《义和团的卡秋莎》(“卡秋莎”是火箭炮的代称)。
该图片反映了义和团
A.对西方近代技术有了理性认识
B.用新式军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C.对外来文化持全面排斥的态度
D.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