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968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重点内容课件.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重点内容课件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0×2'=40'

二、简答题3×10'=30'

三、材料分析题2×20'=40'

四、教学设计题1×40'=40'

教学设计题任选一科作答。

(中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

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1教育基础

20%30分

单项选择

简答题

2学生指导

3班级管理

30%45分

单项选择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4学科知识

5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

7教学评价

50%75分

单项选择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

约27%

非选择题:

约73%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基础知识

第二节小学教育

第三节小学组织与运行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五节教育科学研究

第六节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一)教育概述

1、教育的涵义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3、教育的形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b.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c.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a.教育的永恒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教育的基本功能

(1)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我国古代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利托尔诺与英国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模仿起源说

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联的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神话起源说——本能生利西——心里想美孟——凯米爱劳动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补充)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我国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

夏代-西周-春秋-汉朝-隋朝-宋朝-明朝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兴起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

(3)建国以后的教育

(4)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a、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b、体脑分工的出现。

c、统治阶级的需要。

d、经验的积累的方法的产生。

3.西方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

·古希腊教育是西方教育的开端,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斯巴达教育侧重军事体育,雅典教育侧重文化修养。

·古印度教育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特点是宗教教育盛行。

婆罗门教育记诵《吠陀》。

·古罗马教育的中等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和富人,学习文法,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西欧中世纪教育

·基督教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教士是主要的教育者,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

(3)近代教育

3.近代西方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建立公立教育体系。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教育普遍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普鲁士)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多元化

(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第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第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ƒ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体现在:

教育传递-保存文化、

教育传播-交流文化、

教育选择-提升文化、

教育创造-更新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第二,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三,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二、教育学概述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子的教育思想:

“兼爱”和“非攻”

·老庄学派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主张“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启发式教学。

·朱熹的教育思想:

1.关于“小学”、“大学”的论述。

2.提出了“朱子读书法”。

(二)我国近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著有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平民教育之父。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

“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著名儿童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为“活教育”

(三)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及其“问答法”:

“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产婆术”。

“问答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

即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

然“的原则。

·昆体良:

是西方教育是桑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代西方

最早的一步教育理论专著。

(四)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著作《大教学论》。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

于《大教学论》,其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

作。

·卢梭:

著作《爱弥儿》。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

·康德:

著作《教育论》。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

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洛克:

著作《教育漫话》。

“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绅士教育。

·斯宾塞:

著作《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社会学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是相通的,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实证研究。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提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独立

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赫尔巴特:

著作《普通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之父。

·杜威:

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代言人。

“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新三中心论。

赫尔巴特-传统派、杜威-现代派。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凯洛夫:

著作《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著作。

·马可连柯:

著作《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主张集体教育。

·杨贤江:

著作《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

育学著作。

(2)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可夫:

著作《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

著作《教学过程》。

主张掌握学科结构,发现学习。

`

·瓦根舍因:

著作《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

著作《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

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论述了全面和谐

的教育思想。

·布鲁姆:

著作《教学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

动作技能,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口诀:

姆有掌握,(布鲁姆)

纳来结构,(布鲁纳)

瓦根找范例,(瓦根舍因)

高度赞发展,(赞可夫)

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三、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作用、特点

1、教育目的的意义

(1)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2)能够制约和影响教育活动,对教育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起指导作用。

(3)是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基本依据。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3、教育无目的论

4、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基础上的。

该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六)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教育方针

2、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

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5、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教育制度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

(三)现代学制类型

·双轨制(西欧为代表)--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单轨制(美国为代表)

小学-中学-大学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为代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

中等专业学校

(四)我国学制的沿革

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

该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学制名称

时间

颁布

特点

地位

壬寅学制

《钦定学

堂章程》

1902

清政府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中国首次颁布

的第一个现代

学制,未实行

癸卯学制

《奏定学

堂章程》

1903

清政府

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

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我国第一个实

壬子癸丑

学制

1912

1913

南京临

时政府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

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

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

为学校。

我国教育史上

第一个具有资

本主义性质的

学制。

学制名称

时间

颁布

特点

地位

壬戌学制

1922

民国政府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规定小学六年,初中

三年,高中三年。

又称“新

学制”或

“六三三

学制”。

《关于学制改

革的决定》

1951

政务院

产生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中国教育改

革和发展纲要

1993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在结构上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

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

类型。

《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法》

1995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基本教育

制度。

第二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概述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定义

小学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全民性

2.基础性

3.义务性

4.全面性

5.趣味性

6.启蒙性

(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义务教育定义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2.义务教育的意义

(1)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

(二)我国近现代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张焕伦正蒙书院

盛宣怀南洋公学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

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

1922年壬戌学制

3、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①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②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

年的“4-2”学制;

③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④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代清末

代清末

学堂,书院改为小学堂

代清末

小学堂

代民国

年限

时间

发展历史

古代

产生于殷周时代;见于《孟子·滕文公上》

清末

【近代小学的开端】张焕纶—上海正蒙书院

【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盛宣怀—南洋公学

【小学教育计划见于公文的开端】各省府州县设

【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发端】于五城设立中

民国

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规定小学教育修业

新中国

普及小学教育;学制改革试验;教学改革试验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1、普及小学教育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第三节小学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二、我国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三、学校的运行机制

一、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

管理手段

管理对象

(三)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计划

实施

检查

总结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教务行政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

总务工作管理

(五)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补充)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科学、规范性原则

5.系统、整体性原则

6.责任制原则

二、我国小学对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组织的定义

学校组织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将组织成员按不同的工作性质、职务、岗位组合起来,形成恰当、结构合理的有机体。

(二)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1、直线型

2、职能型

3、直线-职能型

4、矩阵型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

1、党组织

2、群众性组织

3、行政性组织

4、事务性组织

三、学校的运行机制

(一)学校的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规章制度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概述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观点

三、小学阶段课程特点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

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类型

1、根据组织方式不同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活动课程

2、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3、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4、根据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呈现方式

直接、明显、公开

间接、内隐、非公开

有无意识

有意识获得学术经验

无意识获得非学术经验

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

非计划性、非预期性

(知识拓展)古德莱德的划分

一是理想的课程

二是正式的课程

三是领悟的课程

四是运作的课程

五是经验的课程

(三)课程资源

1、按照载体不同

文字性课程资源、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

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3、按功能特点不同

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4、从课程范式的角度

教授化课程资源、学习化课程资源

(四)课程开发

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儿童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社会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导向模式

(2)过程导向模式

(3)情境导向模式

(五)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2、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特征

1、客观性

2、有序性

3、可转换性

4、可度量性

(七)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主要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结构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五大部分。

3.教材

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1)直线式排列

(2)螺旋式排列

(3)分支平行式

(4)综合式

4、课程内容的组织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八)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

活动中心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1)社会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3)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

(4)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5)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三、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