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885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定州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

“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

A.“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D.“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

由此可见二者

A.对因行称义持相同态度B.对罗马天主教会持不同态度

C.是世俗领域的趋时更新D.是

性质截然不同的运动

3.卢梭提出: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说

4.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

“‘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5.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6.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

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

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家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7.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

“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文中的引用“上帝”概念实质意义是

A.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说明天主教赋予人权力的合理性

8.“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

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9.彼特拉克说:

“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

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

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据此可以得出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10.“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B、欧文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D、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11.17、18世纪采煤、开设铁业作坊或开采建筑石料则如同把土地租给佃农一样理所当然是庄园开发的一部分,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

这表明工业革命

A.重工业是其主要部门B.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

C.开始于采煤冶铁行业D.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12.有位历史学家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13.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间,美国

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5%,逆差高达519万英镑。

这表明当时

A.英国技术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B.联邦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机构

C.美国政治和经济仍然依赖于英国

D.美国经济仍未摆脱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命运

14.“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

”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C.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15.“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16.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7.“工业革命的实质既

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18.《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

“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9.明末清初,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生活甚至当官,如汤若望、利玛窦、南怀仁等,这些外国人的到来,使得中西方文化得到较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清初科学技术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精通西方算学、天文学的专家学者,形成“一时鸿硕,蔚成专家”的局面,这即是我们熟知的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局面。

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曾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没有依据的

C.明清时期虽然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中西文化交流不受影响

D.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0.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21.“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

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22.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

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

”材料中国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2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24.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

这一时期()

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5.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

“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C、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D、英国的纺织业走向衰落

26.“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

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终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A、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B、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C、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D、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27.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8.“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

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29.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

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

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

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

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D.重商主义

30.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

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D.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

二、非选择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

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

……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

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10分)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10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

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

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

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

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一一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一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

材料二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

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

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

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

1830年建成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

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

‘此地人民五十万。

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

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

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

楼五重,上下数百间。

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

棉花包至此开始。

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织机万张,刻不停梭。

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

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

”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一一摘编自XX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古代扬州繁荣的原因。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扬州“衰”和曼彻斯特“兴”的原因。

(12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是柏拉图的观点,属于早期人文主义的观点,故A项错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的观点,属于早期人文主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是莎士比亚的观点,不能反映材料的信息,故C项错误;“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体现了“高贵”和“自为”,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名师点睛】人文主义精神。

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

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用人对抗神,用人性对抗神性;而宗教改革则推崇耶稣,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来反对罗马教会;二者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故B项错误;CD项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

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⑤具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

人民有权同意破坏契约,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卢梭思想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

“社会契约说”早在古希腊智者学派那里就有所论述,但在伊壁鸠鲁那里才第一次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

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发展并完善了该理论。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特点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改革(上)》:

“所谓同流者,何也?

曰由复古运动而对于现状有所不安是也。

”“所谓异趋者,何也?

曰同是复古也,一则复耶稣以前希腊罗马之古,欲以欧洲文化返于偶像时代,此则文艺复兴也。

一则复耶稣之古,欲以欧洲文化返于原始基督时代,此则宗教改革也。

”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以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为考查范围,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改革(上)》:

“所谓同流者,何也?

曰由复古运动而对于现状有所不安是也。

”“所谓异趋者,何也?

曰同是复古也,一则复耶稣以前希腊罗马之古,欲以欧洲文化返于偶像时代,此则文艺复兴也。

一则复耶稣之古,欲以欧洲文化返于原始基督时代,此则宗教改革也。

”文艺复兴是借复兴古典文化,而宗教改革则是以宗教异端为方法。

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要受到道德的限制,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康德

【名师点睛】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

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他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引用“上帝”概念实质意义是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内容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

的政权。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9.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

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

文艺复兴,是指十三世纪末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A项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与题目中的信息“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不符,故排除;B项与题目中的信息“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不符,故排除;D项属于自然科学理论,与题目中的信息“平等自由的引领者”、“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不符,故排除;C项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即“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抛弃了空想的成分”、“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故本题应选C项。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17、18世纪,地主和管家们当然不会只从纯农业的角度去考虑土地”。

特别是“米德兰和北部地区,很多土地家族是靠煤炭和铁矿,而不是靠谷物和绵羊致富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工业革命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名师点睛】英国工业革命从原因说,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厂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本题材料反映了国内的煤炭和铁矿生产也积累了资本。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