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832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除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有混合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的认识(6、7---8、9----10)。

①基数。

◇具体--抽象--具体,增加用点子图表示数。

和1-5的认识一样,三段认数都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来体会自然数的基数含义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在抽象出数之前,增加了用点子图表示数,更概括了。

6、7:

实物---点子---数---实物。

8、9:

点子---数---实物。

让学生直接用点子表示图中实物的数量。

10:

点子图---数---实物。

·充分体会基数含义。

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给出的线索,让学生充分经历数的抽象过程,体会数的含义。

②数的顺序。

计数器动态说明相邻两个数(新学的数和相邻的前一个数)的关系,为直尺整体呈现数的顺序说明理由。

③大小比较。

◇借助点子图比较数的大小

④序数

◇仍然是将基数与序数对比起来编排。

⑤写数

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按规范格式示范。

教学时尽量按规范的格式进行示范。

当然力求美观,要求学生写好数字,这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⑥数的组成。

6的组成,是通过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

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联想,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8、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摆出,并且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

10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向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10的另外4个组成,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2)加、减法。

这部分计算,主要是结合操作和图(也就是“一图二式”“一图四式”)来教学。

直接由“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最后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一加两减)。

(3)问题解决

这一单元我们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6、7解决问题

◇图画呈现问题。

在6、7这部分,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在6、7这里,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呈现问题的方式老师们都很熟悉。

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这里重点是让学生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习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格式不必作过多要求。

这里包括本册,都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②8、9解决问题

◇用画图加简单的文字呈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和前面一样(体验过程,了解步骤),只是呈现问题的方式略有不同,这里在前面的基础上采取用简单的文字呈现信息和问题,以引导学生通过看文字来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通过前面的体验和学习,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简单结构应该有所了解,在这里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材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含义,了解运算顺序。

 

课题名称:

6和7的认识

教材第39——40页,练习九第1、2、3题。

新授课第1-2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

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学生知

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与

数学交流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

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6、7数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教学难点:

1.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2.基数与序数意义的区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

小棒10根,点子图等。

学情分析:

在第三单元已经学过1~5各数的认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感,对数的顺序、大小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要继续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了解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主题图

1.提出看图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大扫除挂图。

3.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分别有几个?

(多人发言)

(1)有6个小朋友打扫卫生,还有一位老师,一共有7个人;

(2)有6个人在打扫卫生又进来了一个人,一共有7个人;

(3)有6把椅子,又搬来了1把,一共有7把椅子;

(4)有6张桌子,加上教师的讲台一共是7张桌子。

二、认识6、7。

1.用点子图来表示6与7。

(1)如果用一个圆点来表示一个人,那么小朋友的人数应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

(2)出示6的点子图,数一数。

(板书:

6)

(3)教室一共有几个人?

用几个圆点表示?

(4)出示7的点子图,数一数。

(板书:

7)

2.操作:

摆小棒。

(1)用6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2)用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三、数序。

1.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5颗珠,再拨一颗珠,让学生观察并叙述拨珠情况。

2. 小结:

刚才老师的拨珠过程可以说是:

5添上1是6。

(指2名学生说。

3. 师:

现在计数器上有几颗珠?

仔细观察,老师又拨了几颗珠?

这个过程可以怎么说?

(6添上1是7。

4. 出示直尺图。

(1)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5后面填几?

6后面填几?

(2)模仿:

谁能像老师这样看直尺说一句话,1的前面是0,1的后面是2,1在0和2中间。

(3)理解相邻:

A.师:

0和2是1的邻居,我们就说和1相邻的数是0和2。

B.提问:

和3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和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3)游戏:

猜猜他是几。

 A.3前面的一个数是几?

3前面的数是几?

 B.4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C.4和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D.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四、巩固练习:

P43/1、2。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课件展示。

第二课时

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比较5、6、7的大小。

出示5和6的点子图。

 

(1)观察两幅点子图,哪个多,哪个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吗?

     5<6  5>6  (板书)

出示7的点子图,比较6和7的大小,步骤同上。

谁会用式子表示5和7的大小?

    5<7  7>5   (板书)

基数和序数。

 1.观察金鱼图。

 

(1)提问: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A.小朋友们在数金鱼;

B.第1个金鱼缸里有3条小金鱼,.....(板书条数)

 

(2)完成书上填空:

A.左数第6瓶有几条?

B.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

C.第7瓶有几条金鱼?

四、教学6、7的写法(略)

五、巩固练习:

P43/3。

六、生活中的数。

 1.出示挂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说些什么?

A.我7岁了;

B.我家有5口人;

C.我在一年级4班;

D.我家住302。

 2.这四位小朋友说的每句话中都有数,你能像这四位小朋友一样,说出一句带数的话吗?

3.小结:

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数来和别人交流。

七、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

 

组织学生在观察图时,要引导先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再加一个是7个,让学生充分体验6与7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6和7的组成

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4题。

新授课第3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6和7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6和7的组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觉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6的组成,能够类推出7的组成。

教学准备:

6的组成的圆圈图。

学具准备:

学具盒。

学情分析:

在教学6和7的组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其中一组能想到另一组,学会将事情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按顺序说出5的分成。

2.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2、3、4、5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学习6、7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教学6的组成。

(导入:

首先我们来学习6的组成。

1.教师引导:

(1)出示6个空心圆,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学生观察老师涂圆,并用语言叙述涂圆的过程。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3)你能根据这幅图说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板书,齐读:

  6

       5  1

2.学生尝试:

(1)教师提出要求:

 A.下面我们来涂一涂,分一分,看6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B.看看谁涂得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很有规律的。

(2)学生(用铅笔)涂色,编分成。

3.迁引小结:

(1)展示汇报有规律的涂法。

(生说师涂,板书6的分成。

(2)订正后齐读6的分成。

(3)观察6的分成,你发现了什么?

      6            6

(4)看到5  1你还想到什么?

看到4  2呢?

三、教学7的组成。

1. 教师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

(1)拿出7个小正方体摆成一排。

(2)把7个正方体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

(3)分一种写一种。

2.汇报,板书:

   7    7    7

  6  1  5  2  4  3

(1)设疑:

猜一猜,老师为什么不写后面3种分法呢?

(2)小结:

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3.齐读7的分成。

4.提问:

(1)7的组成有几组?

只用说几组?

(2)6的组成有几组?

只用说几组?

四、巩固练习:

1.P41/1、2。

填一填,读一读。

2.游戏:

对口令。

五、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6和7的组成

○○○○○○ 

○○○○○○

○○○○○○

○○○○○○

○○○○○○

○○○○○○

       (6的组成)

(7的组成)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6、7的加减法

教材第42页,练习七第5-12题。

新授课第4-5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

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

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6、7的加减法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6、7的加减法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及红花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盒。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过5以内数的加减法,6、7的加法,与之不同的是“一图两式”的写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这一重点应该让他们在情境操作中体验、发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让学生有序地说出6、7的组成。

2.师:

今天我们就用6、7的组成来学习6、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6、7的加减法

(一)。

1.看图写加法算式:

(1)提出要求:

A.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前后两名同学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合作意识最强,学得最好。

请1、3、5排的同学向后坐好,呆会,你们需要与你们后面一排的同学进行合作。

B.请第2、4、6排的同学跟教师一起摆小棒:

左边5根,右边1根,第1、3、5排的同学看他摆得对不对。

(3)引导学生写出算式:

<1>根据刚才摆的,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

<3>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5+1=□你是怎样算的?

<5>还有谁的算式和他不一样的?

<6>你为什么这样列?

小结:

看来一幅图还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呢!

(4)体验加法的交换律: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前面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2>读两道算式。

(5)摆一摆

 <1>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2朵花。

A.师说要求生齐摆。

B.想一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可以怎样列算式?

C.汇报,板书,齐读。

D.在书上填空。

2.看图写减法算式:

(1)教师把7个小棒摆成一排,然后去掉右边两个。

 <1>生观察说出图意。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列出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板书:

7-2=5)

<4>说出7-2=5的算法。

(2)教师把7个小棒摆成一排,然后去掉左边5个。

 过程同

(1)

(3)师小结:

刚才我们从7个小棒里先去掉右边的2个小棒,求还剩几个小棒○,列出了算式:

7-2=5;后来又从7个小棒里去掉了左边的5个小棒,求还剩几个小棒,列出了算式:

7-5=2,看来一幅图还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呢!

(4)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减号前面是7,也就是都是从7里面去掉一个数。

 <2>2和5交换了位置。

(6)读两道算式。

(7)摆一摆:

 <1>师出示:

○○○○○○

A.提问:

这一幅图可以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

(可以表示从6个○里去掉4个○,还可以表示从6个○里去掉2个○,还可以表示4个和2个合起来是6个)

B.你能看这幅图说出4道算式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C.汇报、板书、读算式。

D.在书上填空。

 <2>师出示:

┃┃┃┃┃┃

A.看图在书上填空。

B.汇报、板书、读算式。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

┃┃┃┃┃┃

5+2=7      7-2=5

2+5=7      7-5=2

○○○○ ○○ 

4+2=□      6-2=□

2+□=6      6-□=□

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旧知:

 

(1)看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者两道减法算式。

 

(2)有虚线的图表示可以去掉左边的,也可以去掉右边的。

 

2、看图列两道算式

(1)△△△ △△△△ 

(2)△△△┊△△△△

二、教学6、7的加减法

(二)

 1、出示:

△△△ △△△

 

(1)师: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写算式。

 

(2)汇报板书:

3+3=6。

(3)师:

昨天我们看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今天这幅图怎么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呢?

(因为左边的△和右边的△同样多,如果把前面两个数交换位置还是3+3=6。

 2、想一想:

6-3=□

 

(1)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结:

∵3+3=6∴6-3=3。

3、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九6~8题。

1、P44/第6、8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

P44/第7题:

在书上写算式

作业设计:

(见设计本)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体验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

┃┃┃┃┃┃

5+2=7      7-2=5

2+5=7      7-5=2

○○○○ ○○ 

4+2=□      6-2=□

2+□=6      6-□=□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6、7的加减法练习

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第5、9~12题。

练习课第6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6、7

的组成及加减法,巩固算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勤动脑、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7的加减法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6、7的加减法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7的点子图及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0~7数字卡片。

学情分析:

有些学生对6、7的组成及加减还不太熟练,本节课应进一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6、7的组成。

 2.口算:

3+4=  4+2=  7-3=  4-2= 

7-4=  2+5=  7-5=  1+6=

6-4=  5-0=  6-3=  5-3=

二、综合练习

 1.口算比赛:

P45/第10题。

 2.P44/第5题。

 

(1)出示1~6的点子图。

<1>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6?

<2>你能根据这两张点子图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3>汇报板书:

1+5=6   2+4=6   3+3=6

5+1=6   4+2=6   

 

(2)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7?

(步骤同上)

1+6=7   2+5=7   3+4=7

6+1=7   5+2=7   4+3=7

 3.P44/第9题。

 

(1)出示0~7的数字卡片。

(2)说明游戏规则:

两人一组,一人先出两张卡片,另一人看卡片说减法算式,每人出3组,然后交换。

(3)指名上台与老师演示怎样游戏。

(4)学生与学生之间游戏。

 4.P50/第12题。

 

(1)师:

这一题里有几组算式?

 

(2)板书:

       =

        +

             =

谁能说说,这组算式是什么意思?

师讲解。

 (3)学生独立完成。

 (4)观察第3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加上一个数,加的数越大,得数越大;加的数越小,得数越小。

 5.P51/第15题。

独立填空 → 订正,说图意。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设计:

(见设计本)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练习

1+5=6   2+4=6   3+3=6

5+1=6   4+2=6 

1+6=7   2+5=7   3+4=7

6+1=7   5+2=7   4+3=7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用数学

教材第46-47页。

练习十

新授课第7-8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所表达的意思,能从

图上看懂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用与有趣。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所表达的意思,能从图上看懂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教学难点:

能正确看图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学情分析:

学生对看图说图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不了解符号的意思。

让学生在情景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板书课题:

用数学。

二、教学加法图。

 1.理解图意。

 

(1)出示挂图。

秋天到了,小兔子一家到郊外去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说图画意思。

(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把这幅图的意思和提出的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5)谁还能用手势来表示图画意思和问题?

2.认识大括号。

(1)刚才我们用了一个这样的动作(合起来的动作),老师把它画下来,就是一个数学符号,

请大家仔细看,它的名字叫大括号,

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2)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就用“问号”来表示。

板书:

“?

只”

(3)说明:

“?

只”是写在大括号尖尖的下面的。

(4)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在图上就是这样表示的。

(5)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图意。

3.列式计算。

(1)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怎样列算式?

板书:

4+2=6(人)

(2)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读算式。

(4)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一共有多少人”?

先指名答,再齐答。

三、做一做

 企鹅图。

 

(1)指着这是什么符号?

它表示什么意思?

(2)同桌交流说图意。

(3)指名上讲台指图,说图意。

  左边有2只企鹅,右边有5只企鹅,求一共有几只企鹅?

(4)同桌交流说图意。

(5)要求“一共有几只企鹅”怎样列算式?

板书:

2+5=7(只)

(6)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7)读算式,口答。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1.学会认识了大括号,它表示合起来。

2.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2~7的组成。

 2.口算:

出示口算卡P48/第12题。

二、教学减法图。

 1.理解图意。

 

(1)出示挂图。

小青蛙们正在池塘里嬉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

(2)说图画意思。

(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把这幅图的意思和提出的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2.进一步认识大括号。

(1)“一共有7只青蛙”,这句话在图中用符号怎样表示?

板书:

(2)要求"还剩几只?

",是指要求哪一部分呢?

谁能上来指一指?

(3)怎样用符号来表示“还剩几只”?

  板书:

(4)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图意。

(1~2名)

3.列式计算。

(1)要求“还剩几个向日葵只?

”怎样列算式?

板书:

7-2=5(只)

(2)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读算式。

(4)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还剩几个向日葵?

”先指名答,再齐答。

三、做一做

企鹅图。

 

(1)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说图意。

(2)指名上台,指图说图意。

树上原来有6个石榴,摘下来了3个,求:

树上还剩几个石榴?

(4)要求:

“树上还剩几个石榴?

”怎样列算式?

板书:

6-3=3(个)

(5)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6)读算式

四、练习十第1、3、4、5、6题

1、练习十第5题,计时完成。

2、练习十第3题,指名按规律说

3、练习十第1题:

学生先填空,再列算式。

4、练习十第4题:

学生先完整叙述图意,再列算式。

5、练习十第6题:

学生在情境图中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图意,完整的表述图意,再列算式。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1.学会认识了大括号,它表示合起来。

 2.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作业设计:

(见设计本)

板书设计:

用数学

一共有7只青蛙:

还剩几只:

课件。

课题名称:

8、9的认识

教材第50~51页。

练习十一第1、2、3题。

新授课第9课时

共享预案(主备:

李美英)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

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