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708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

D.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关于CH4+2O2

C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1个甲烷分子与2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1体积的甲烷与2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16份质量的氧气与64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    ②Na+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③中数字“8”表示原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一瓶液体长期放置后不出现分层,该液体就是溶液

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5.下列方法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A.加肥皂水

B.过滤

C.加澄清石灰水

D.加紫色石蕊溶液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拿砝码

B.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用漏斗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7.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水平称取18.6g氧化铜粉末

B.用100mL量筒取40.26mL的稀硫酸

C.用托盘天平称得3.85g氧化铜粉末

D.用100mL量筒量取4.2mL的稀硫酸

8.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有关该气体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气体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②该气体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该气体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该气体一定是含碳化合物 ⑤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9.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10.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

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

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

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1.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B.肥皂水遇到硬水容易起浮渣

C.超过保质期的牛奶可以食用

D.为了健康大量服用保健品

12.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雾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实验需要在集气瓶底放一层水

13.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

下列叙述与其意思不符的是()

A.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烟草的性质,提高吸烟的技能和吸烟的效率

B.学习化学可以解释自然界中一些奇异现象,做到避凶趋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在使用燃气或煤炉取暖时,学习化学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D.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揭穿“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以免上当。

14.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不接触)如图,可观察到大量白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5.关于原子核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一种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16.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B.钢中含碳量高于生铁中的含碳量

C.合金的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小

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17.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

下列有关花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32个原子构成的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11:

6

D.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两者不反应

B.干冰能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C.二氧化碳能作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9.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白色烟雾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2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下列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m的数值为2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9:

8

22.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C.总反应为

D.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铁中氢元素质量与参与反应的水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2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水

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

C.焦炭用于冶炼生铁

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

2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

B.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植物油有关

C.乙实验可探究物质的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温度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D.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5.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二、填空题

2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当a=_____时,该粒子为原子。

②当a=19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

27.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1)开采岩盐。

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硫酸钠等物质,构成硫酸钠的阴离子是_____(填符号)。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熬制井盐。

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

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海水晒盐。

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配制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mL。

物质

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g)

96.5

氯化钠

2.7

硫酸钠

0.2

……

……

(4)松花蛋的制作过程也需用氯化钠,还有生石灰、纯碱等,制作料泥时将上述原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可。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该料泥是_____物,料泥中的“纯碱”是_____(填物质的名称)的俗称;原料中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它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过程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28.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

(1)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粒子名称)。

已知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b.③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2)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请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 。

(3)高纯硅的制备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物质M是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写出步骤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9.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如含有硝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试剂X为_____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_____。

(6)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实验二中,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试管中无现象。

为了探究通入二氧化碳后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取D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反应_____。

3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使用的部分仪器,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2)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取O2:

2KClO3

2KCl+3O2↑

①除选择上图中的部分仪器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

②补充所需的玻璃仪器,并用排水法收集O2,应选用上图给出的仪器B、C、E、F、H、K、M、O和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①写出用上述方法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196g溶质的质量分数5%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鋅粒充分反应,最多能制取H2______g。

四、科学探究题

31.定量和定性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现将34g过氧化氢溶液于分液漏斗A中,向B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活塞K保持打开。

不同时间电子天平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装置+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g

335.70

333.78

332.64

332.58

332.50

332.50

332.50

由题目可知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根据上述氧气的量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

(2)小明同学发现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此时对比实验应控制的相同条件是____________。

(定量研究)

如图乙,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所需的_________;实验前要做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32.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和供氧剂,常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

Ⅰ.制备过碳酸钠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难溶于异丙醇,可浴于水,易发生反应: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碳酸钠与碳酸钙一样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制备流程)

(1)操作X是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结晶在常温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产品的纯度,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最佳投料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洗涤固体时,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神奇的“氧立得”

小明同学新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其中有A、B两包固体,B包为黑色固体粉未,经查阅资料知A包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

将A包、B包药品分别放入机器,就可以制得氧气。

为探究A包固体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2.2gA包药品和少许B包药品,并全部装入烧瓶内;

③按图搭好装置;④现将橡胶管插入量筒底部;

⑤打开分液漏斗;⑥待反应停止后,保持橡胶管口在量筒底部;

⑦等试管冷却到室温时将橡胶管移出水槽,读取量筒读数为220mL;

⑧数据处理。

[氧气在实验条件下密度为1.43g/L]

(问题讨论)

(1)B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时烧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将步骤④和⑤对调,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碳酸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样品中过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科学探究题

1、

五、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