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376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docx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

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大桥

起雾与结冰条件下行车安全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

2009.10

目录

1研究意义1

2研究现状2

2.1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2

2.1.1路面外部除冰雪技术2

2.1.2路面内部技术4

2.2结冰后的警示系统及交通管理措施7

2.2.1警示系统7

2.2.2交通管理策略8

2.3大雾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8

2.3.1人工消雾法9

2.3.2人工消冷雾9

2.3.3人工消暖雾9

2.3.4可行性分析10

2.4起雾后的预警系统10

3行车安全抗滑防雾的纵向思考11

3.1改善护栏结构12

3.2照明设施与供电问题13

3.3路面结构及材料方面14

4研究内容、目标、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15

4.1研究目标15

4.2研究内容15

4.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5

5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16

5.1研究方案16

5.2可行性分析16

5.3技术路线17

6项目特色与创新18

7研究计划19

7.1年度研究计划19

7.2预期研究成果19

参考文献:

19

重要提示20

1研究意义

近年来冰雪天气给我国南方交通带来了极大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有研究表明:

冰雪道路环境下交通事故伤亡率上升25%,事故率上升100%;在同一时期,雪天每百万车辆每公里就会发生5.86起的车辆碰撞、刮擦事故;而在非雪天,每百万车辆每公里发生车辆碰撞刮擦事故仅为0.41起,二者之间的差异高达13倍多。

作为一种发生在近地面层的天气现象,浓雾被国际上列为十大灾害天气之一。

雾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严重,它在道路交通运输中形成严重的视程障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严重的视程障碍威胁着城市道路系统、高速公路、航空港、海港航道的安全。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造成数十甚至百余辆汽车追尾相撞、人员伤亡的惨剧。

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也是由于浓雾所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至纽约的高速公路,300多辆车相撞,死伤1000多人。

我国的高速公路事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36257起,亡5269人,伤14867人,其中因雾等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事故就占事故总数的1/4。

可以说是道路安全的头号“杀手”。

高速公路上的冰雪、浓雾阻滞交通至今未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高速公路由于车速高,极易酿成惨祸。

金溪湖特大桥全长9050米,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金溪湖,是一座规划为三级通航的特大桥,该桥的施工难度为省内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史上罕见,被列为德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

江西是2008年冰雪灾害较重的南方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多雾区域。

据相关调查资料:

江西秋、冬、春三季(每年的1~4月和10~12月)年平均有35场区域性大雾生成。

据调查资料在7217个样本中,南昌地区以市区571个雾日为最多,其次是进贤331个雾日。

本项目位于江西省进贤县,在运营过程中冰雪及大雾必然是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道路发展的前景看,高速公路路面的冰雪天气抗滑性能及防雾天气的交通安全性必将成为评定道路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本课题针对该工程实际情况(大桥全长9.2km,无路灯设施,冬天结冰及雾天起雾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提出工程措施、预警方案及交通管理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2研究现状

2.1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

冰雪天气对道路的影响主要是减小路面的摩擦系数,这是影响冰雪天气下行车安全的最敏感和最严重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干燥的沥青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6积雪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2,结冰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15。

这样冰雪天气下的制动距离就大幅度增加。

其次,路面摩擦系数的减小,当车辆在弯道处转向过度时,车辆容易产生侧滑。

目前对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有路面外部除雪技术、提高路面内部性能、结冰后的警示系统及交通管理措施。

2.1.1路面外部除冰雪技术

为了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采取措施清除路表冰雪是解决道路的抗滑问题的直接手段,路面外部除冰雪技术包括撒融雪剂、人工清除法和机械清除法等。

(1)撒融雪剂

撒融雪剂是通过在路面上撒化学药剂来降低冰雪融点,使冰雪融化,进而清除积雪及积冰的方法,该方法是国际上较常用的一种路面除冰雪的手段。

国内外使用的融雪剂一般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

该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没有什么腐蚀损害,但价格高,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的融雪除冰。

另一类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常称作“化冰盐”。

其优点是价格便宜,仅相当于醋酸钾类融雪剂的1/10,但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严重。

常见的融雪剂就属于这一类,使用最多的是工业食盐氯化钠。

其缺点是对环境的危害大,主要危害如下:

(1)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农田带来很大危害。

使土壤盐碱化,破坏植被,造成绿色植物大量死亡。

因此,这种危害具有一定的毁灭性。

(2)腐蚀道路、桥梁等路政设施。

盐类遇水以后,会发生盐涨现象,造成道路路基破坏;氯盐渗透到混凝土中,会促进混凝土的冻融,但它最主要的破坏作用还是对钢筋的腐蚀。

盐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样也存在危害。

盐类物质与沥青相互作用,大大减小沥青材料与石料的贴合能力,造成沥青表面脱落,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大面积路面破损。

(3)污染地下水资源。

常用融雪剂以盐类为主,路面上的盐将冰雪融化后随雪水流淌。

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因此,近年来人们不断开发无毒、无腐蚀性的环保型融雪剂,如生物降解型融雪剂等,用其进行道路除冰雪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撒布融雪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抑制冰雪,对交通的快捷、安全能起到一定作用。

(2)人工清除法

这种方法对冰雪清除比较彻底,但效率低,费用高,作业时影响车辆通行和行车安全,不能长时间作业,适用于雪较小时或重点难点路段的冰雪清除,

(3)机械清除法

该方法分为机械铲冰雪和机械吹雪两类。

机械铲冰雪适合于雪较大、结冰之前大面积清除作业;机械吹雪适用于未经碾压过的厚度较薄的路面积雪,通常只适用于机场等便于管理的较小范围的除雪。

(4)微波除冰技术

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利用微波加热并结合机械除冰装置来清除道路积冰的理论,并且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试验。

国内也有部分学校和公司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除冰试验和微波除冰研究。

微波除冰雪技术的主要优点有厚冰清除能效高、对路面无损害,不污染环境。

但截止到目前,微波除冰未能实现真正的推广应用,关键在于微波除冰效率过低,难以实现快速除冰。

综上,对国内外在清除路表冰雪时常用的方法及各自特点总结如下表1

常见除冰雪方法比较表1

种类

优点

缺点

氯化物融雪剂

经济

对结构物腐蚀严重,污染环境。

环保型融雪剂

融雪效果好

不经济

机械设备铲雪

适合大面积除冰雪

效率低,功能单一,会损坏路面。

吹雪机除雪

操作简单

效率低,适合小面积。

2.1.2路面内部技术

路面内部除冰雪技术主要是通过路面的特殊功能来实现除冰融雪,包括热力融冰雪类技术、添加盐化物类技术、抑制冻结铺装类技术等。

(1)热力融冰雪技术

热力融冰雪方法是利用地热、燃气、电或太阳能等产生的热量使冰雪融化,如地热管法、电热丝法、红外线灯照加热法、太阳能加热法、发热电缆法等。

主要是利用铺设于路面内的能量储存和转化装置将其他形式的热能储存于该装置内,在路面积雪时将能量释放,使路面积雪融化,并以蒸汽与水的形式排除掉。

该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随后美国、瑞士等国也相继开发了类似的专利技术,并已成功应用。

热融法是采用加热的方式使冰雪融化,主要有电缆加热、导电混凝土或沥青以及循环热流体方法等。

前者直接消耗电力,能源利用率限度是1:

1;后者利用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如热泵),可实现1:

4以上的能量转换效率。

通过诸如地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季节性蓄能利用,可达到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近年来,美、日以及北欧瑞士、冰岛、挪威、波兰等国家开展道路热融雪研究比较多,并在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季节性蓄能再利用。

夏季利用道路循环热流体将强烈的太阳能辐射热能传至地下土壤储存,即地下蓄能;冬季循环热流体再将热量提取至路面提高路面温度融雪化冰。

如果再通过地源热泵实现升温、控温运行,可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程度。

图1是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示意。

图1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示意

2005年,英国国家交通实验室提出“储存夏天热量,融化冬日积雪”的融雪化冰方案,并在英国开始示范研究。

2006年初,北京市政陇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提案“关于在桥梁坡道使用发热电缆融雪化冰的建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区域规划与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特别强调了道路冰雪自融与防滑关键技术研究内容。

这些都表明国内己经开始关注新型融雪化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示范。

(2)添加盐化物类技术

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氯化钠和氯化钙等盐化物来降低冰雪融点,从而达到防冻的作用(图2)。

其中盐化物的添加有以下4种方式。

(1)以粉体形式置换混合料中的石粉,添加量约7%;

(2)以颗粒的形式表面裹油后,置换混合料中的细集料,添加量约5%;

(3)盐分与水泥固化成粒状物质,里换混合料中的粗、细集料,添加量约8%;

(4)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中填充不冻液、盐化物等抑制冻结的材料。

添加盐化物类技术在日本等多,国家有一定的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未曾见到相关的研究报道。

这种技术的难点在于:

为保证沥青路面本身的性能,所添加盐化物的数量有限,并且处在路表面起融雪作用的盐化物更加稀少,所以融雪化冰的作用有可能不会太明显,并且盐化物处在路面内的耐久性问题尚待解决。

图2添加盐化物的路面结构

(3)抑制冻结铺装类技术

抑制冻结铺装类技术通过在路面铺装材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特殊材料,从而改变路面与轮胎的接触状态和路面的变形特性,利用所添加的特殊材料变形能力较强的特性,通过路面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自应力,使路面冰雪破碎融化,从而有效抑制路面积雪和结冰。

常用的有两种:

橡胶颗粒填充的沥青混合料、镶嵌类铺装技术

橡胶颗粒填充的沥青混合料是将废旧橡胶轮胎破碎成一定形状和粒径的颗粒,以骨料的形式直接添加于沥青混合料中,用以代替部分集料而形成的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铺装工程(图3)。

掺入橡胶颗粒的沥青路面是利用橡胶颗粒弹性的物理式冻结抑制路面,该路面的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道路研究所提出的。

图3掺入橡胶颗粒的沥青路面

镶嵌类铺装技术是在普通沥青路面铺筑完成后,通过一定的施工工艺将弹性材料镶嵌在路面表面,单纯利用弹性变形降低冰雪对路面的粘结程度,提高冰雪破碎的几率,从而达到破除路面积雪结冰的目的(图4)。

在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按一定间距开一个直径50mm,深25mm的小洞,然后压入同样尺寸的橡胶小圆柱体,并同时用纤维填隙料填充之。

在结冰后路面一旦有行车碾压,由于橡胶的弹性,冰层就会自动破裂。

镶嵌类铺装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除冰雪效果,但由于在镶嵌橡胶块的过程中会破坏路面原有的状态,橡胶块的周围会出现薄弱面,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橡胶颗粒极易从路面表面脱落,造成路面平整度下降,甚至出现松散、坑槽。

图4镶嵌类铺装路面

综上,道路在冬季如何合理地除冰雪,需将内部除冰,和外部除冰雪协调处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要积极开发研究新的设备和工艺,充分利用废弃热能源,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

2.2结冰后的警示系统及交通管理措施

2.2.1警示系统

路面结冰状态的恶劣天气条件,可能会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的损失,降低运输效率,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利用温度传感器提示目前温度及结冰状况信息并提供给车辆,显得尤为重要。

结冰后的警示系统可以利用北京奥泽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PassPort路面天气状态信息及结冰预警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可靠性极高的SSIFP2000专业路面传感器,它是一种用来测量路面温度,化学融雪剂浓度,并可计算出路面状态和施撒了化学融雪剂的路面的结冰点温度的高级路面传感器。

SSIPassport数据分析单元可同时连接2个FP2000路面传感器,其主要功能是,从FP2000路面传感器获取路面信息原始数据,经过其内部固化的专业结冰预警算法进行运算,得出精确的路面天气信息和路面结冰预警信息的结果,再将这些信息发送给主系统。

2.2.2交通管理策略

冰雪天气下的行车控制,以往的做法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很理想,大多是由于过分谨慎而关闭高速公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是未能采取及时的措施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拟定管理对策时,要兼顾安全、通畅和经济的关系。

(1)合理限速

冰雪天气下行车,路面摩擦系数急剧下降,能见度也受到一定影响,从刹车距离、交通标志的可视性、视距等方面综合考虑对车速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60km/h。

(2)车道管理

在冰雪天气下,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车型比例和交通特征进行分车道行驶,对车道变换进行限制,以减少车辆冲突。

(3)交通控制

交通控制主要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并以交通事件检测和交通拥挤控制为重点,保证行车安全为核心。

一般采用匝道控制、主线控制、网络路由控制和通道控制四种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控制,保证通道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

(4)交通流诱导

交通流诱导系统是在一种“准实时”的状态下,对整个路网交通流量进行分配,诱导司机行驶,使其行驶在最佳路线上。

2.3大雾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

在我国,大雾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在雾天气情况下,驾驶员的情绪、视线受到很大影响,交通流速度明显下降,路面附着系数下降,附着力明显减小,机动车的制动稳定性、转向操作稳定性都将变差,车辆容易打滑、跑偏,制动距离显著延长,再加上一些驾驶员不注意限速预告或者无视规定,超速行驶,因而发生事故的机率增大,并且很容易导致多车连续追尾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

近多年来,由雾引发的高速公路恶性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不仅损失重大,而且受到社会及新闻界的关注(因雾造成的汽车碰撞事故实况如图5所示)。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经验表明:

在所有不利气候条件中,大雾对高速公路运行所产生的危害最大。

下面介绍减少雾的程度的一般措施。

图5因雾造成的汽车碰撞事故

目前对大雾情况下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3.1人工消雾法

常用减少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消冷雾,另外一种就是人工消暖雾。

2.3.2人工消冷雾

采用飞机或地面设备向雾中播撒制冷剂(液氮、丙烷和干冰)、人工冰粒(碘化银等)或通过膨胀降温产生冰晶的压缩空气,在空气中产生大量冰晶,冰晶与水汽和水滴共存时,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雾中的水汽便会迅速凝华到冰晶上。

冰晶增长抑制水滴增长,并促使水滴不断蒸发、数量减少,从而达到减少和消除大气中雾滴的效果。

2.3.3人工消暖雾

消暖雾技术比消冷雾技术要困难得多,虽在局部地区已有应用,但尚处在进一步的实验之中。

消暖雾的基本原理是增温、减湿,使雾中相对湿度减小,雾滴蒸发或升华而消散,或促使雾滴增大而降落地面。

俄罗斯先后研制了以下消暖雾方法:

①动力方法,即直接输入气流促使雾上部冷空气下沉或利用直升机向下喷气等;②改变雾的吸热特性,使雾受热蒸散;③引入加强凝结过程的催化剂方法;④激光方法,即用激光加热水滴;⑤利用屏障使雾滴粒子沉淀方法;⑥静电方法,即使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向同一方向运动,再通过过滤网使雾滴粒子沉降;⑦热力动力方法,即通过热泵喷出干燥热空气;⑧声波方法。

常用的人工消暖雾方法有以下3种。

(1)加热法:

直接燃烧燃料将空气加热,雾滴蒸发而消散。

该方法技术简单,但消耗能量大,不经济。

(2)吸湿法:

在雾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很强的微粒作为催化剂以产生凝结核。

水汽在核上凝结成大雾滴,雾中相对湿度减小,雾滴蒸发,雾消散。

(3)人工扰动混合法:

采用动力设备如直升飞机等在雾区顶部搅拌空气,使雾顶以上未饱和干燥空气不断混合到雾中,雾中相对湿度逐渐减小,暖雾消失。

2.3.4可行性分析

消雾技术在高速公路上使用有点难度,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局部使用效果不错,对于本项目金溪湖大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

2.4起雾后的预警系统

由于消雾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加强道路的预警系统建设显得非常必须和重要。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报路段雾的状态,系统自动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国内预警系统已经在部分高速公路使用,为降低交通事故,安全出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此,有必要研究这一预警系统。

雾预报检测系统包括预报系统和检测系统。

预报系统由气象部分提供,检测系统由高速公路沿线安装的各种自动化仪器构成。

雾预报系统可由气象台(站)的宏观预报系统和在高速公路沿线(多雾路段)设置专用气象要素检测系统构建的微观预报系统相结合,气象台(站)通过公众信息网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相连,传送雾预报信息。

监控系统收到预报信息后,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安排交通控制措施和交通组织方案。

雾检测系统包括气象要素检测器和能见度检测器。

气象检测器置于公路多雾段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如图6所示。

气象检测器除检测能见度外,还可检测路面干湿状态、风速、风向、降水情况、结冰状况等指标。

能见度检测器布设于气象检测器之间(见图5),检测路段能见度情况。

监控系统将根据能见度情况以及具体气象状况决定限速、限车距、警示信息、灯光控制等具体控制措施。

如车道控制灯在雾区段前设置,以亮红灯表示超车道封闭。

在大雾降临时,红灯亮,超车道封闭,只启用行车道。

通过封闭超车道,杜绝超车,再通过限制车速、控制车距,提高雾区行车安全性。

根据能见度情况自动开启道路防雾灯及轮廓指示灯。

轮廓指示灯主要是指示道路轮廓,有护栏轮廓灯指示和分割栏轮廓灯指示两种。

护栏轮廓灯为透雾灯,安装在高速公路外侧安全护栏上。

在浓雾情况下开启,用于勾勒路形,给司机提供视线诱导,使司机看清楚道路轮廓。

在能见度较低时,司机能看见200m处的灯光,基本可保证车辆在雾天行驶时不会偏离车道,避免因车辆偏离车道造成交通事故。

分割栏轮廓灯安装在中央分割带的分隔栏上,常用透雾灯。

在有雾情况下开启,指示分割带位置,给司机提供视线诱导,使司机看清楚道路轮廓。

图6高速公路多雾段气象、能见度检测器布置示意图

3行车安全抗滑防雾的纵向思考

抗滑防雾是个复杂而综合问题,涉及面比较广,除了以上所属措施外,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加以改善。

比如可以从加强护栏设计、改善供电照明等相关方面考虑。

3.1改善护栏结构

在雾雪天气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经常会撞击护栏,所以需要加强防撞护栏的设计。

我国目前多为墩式护栏或波形护栏,刚度大,一旦发生碰撞,车辆和护栏损失大。

柔性护栏是一种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

缆索护栏是柔性护栏的主要代表,是用数根施加初张力的缆索其端部固定于立柱上,主要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抵抗汽车的碰撞,吸收碰撞能量。

缆索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几乎不需要更换,而且柔性护栏轻巧、通透,视线可以透过它看到周围环境,容易与周围环境协调。

在景观较好的区域以及跨水桥梁上,使用它,不会遮挡观景视线,且能增加景观层次,克服了混凝土护栏给人的压迫感。

例如下图7中缆索护栏由3根夹在金属柱的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钢索组成防护系统,这种防护形式将人工构筑物的视觉冲击降至最低,不仅如此,简便快捷的安装和低廉的初始成本更是其最大优势。

图7护栏轻巧、透视

现在性能最好的是英国布瑞芬公司的安全钢索护栏,由于它独特的作用原理和钢索布设方式,即较低两根钢索采用互相交叉的布设方式,使得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护栏作为高速公路的必备设施,对行车安全、行车舒适度、高速公路景观具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建设高速公路时,必须充分认识各种护栏的待性,合理设置护栏。

3.2照明设施与供电问题

由于本工程自身的特点,所以供电问题可以从风能发电、大阳能发电这面考虑,这样更安全、经济、环保及使用方便,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风光互补路灯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微风风力发电机、蓄电池组、灯架、整流器、控制器和光源组成。

在智能控制器的控制卜,白大太阳电池组件向蓄电池组充电,同时微风风力发电机只要在风速达到启动风速就可向蓄电池组充电,晚上微风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组给光源(高压钠灯)提供电力。

因为控制器有泄电功能,它能够在有风、无风、阳光充足或长期阴雨大的任何条件下,都能确保蓄电池组不因过充或过放而被损坏。

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如图8所示。

图8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原理图

风光互补路灯是独立的供电系统。

它能有效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在能量及时间上的互补性,通过两者各自的发电装置,共同向蓄电池充电。

常规路灯的低压输电线路长,不仅路灯耗电,而且输电线路的耗电也很大。

常规路灯必须用埋地电缆供电,在离电源点超过3km的公路就要建一个供电线路,如果照明线路延长,还需要设升压系统,因此大部分远离电源点的市郊公路和高速公路都没有安装路灯。

风光互补路灯的出现避开了给路灯长途供电的弊端,美观独特的风光互补路灯既给大桥的夜晚带来光明,又给大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北京锦能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风光互补路灯(图9)。

图9风光互补路灯

尽管风光互补路灯初投资较高,但是不需要输电线路,也不需要开挖路而做埋管工程,不消耗电能,从长远来看,该系统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风光互补路灯利用自然能源发电,不消耗化石燃料,无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清洁干净,环境效益良好。

目前,欧洲、日木、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普及风光互补路灯,将其用在沿海公路、偏远山路,特别是在己建成的道路上增设路灯非常方便。

3.3路面结构及材料方面

选用合理路面结构形式及路面材料,可以很好地防水,防止路面破坏,起到安全行程作用。

目前在桥面上喷洒SMA-13改性沥青膜可以既作粘结层又作防水层,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通过SMA-13在苏通大桥引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应用可知,SMA-13显示了它的优越的性能,所以建议沥青面层采用4cmSMA-13+6cmSUP-20,并掺加抗车辙剂。

SMA和SUP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好、变形能力强、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能更好地适应桥而铺装结构的应用条件和重载交通条件。

可确保铺装层的使用质量和寿命、减少通车后的修补及行驶的安全性。

4研究内容、目标、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4.1研究目标

针对江西高速公路运营中,因冰雪及浓雾而造成的交通问题,将利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在冰雪条件下路面的抗滑性、浓雾天件下道路的视程障碍以及冰雪大雾情况下交通安全状况分析,提出适合于南方冰雪浓雾情况下高速道路桥梁的前期预防(工程措施)、预警以及冰雪大雾天气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4.2研究内容

冰雪条件下路面的抗滑性研究;

浓雾天件下道路的视程障碍研究;

分析道路在冰雪、大雾条件下的交通问题、研究安全事故发生规律;

提出南方冰雪浓雾情况下高速道路桥梁的前期预防措施(工程措施);

冰雪及浓雾情况下的预警;

冰雪及浓雾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除冰、消雾、交通管控)。

4.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南方冰雪浓雾情况下高速道路桥梁的前期预防措施(工程措施)

冰雪、大雾情况下的可行性应急处理措施(除冰、消雾、交通管控)

5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5.1研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