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13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 331 被动运输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生物33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1课时 被动运输

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P52~53,简述被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2.结合教材P53~54课题研究,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被动运输(阅读P52~53)

扩散:

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迁移的过程。

扩散现象以下有两种方式:

1.自由扩散

(1)实例:

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脂溶性较强的物质,如O2、乙醇、甘油等。

(2)概念:

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简单扩散称为自由扩散。

如上图中的方式1。

2.协助扩散11

(1)实例:

有一些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如葡萄糖,它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概念: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扩散称为协助扩散。

如上图中的方式2。

二、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阅读P53)

1.渗透:

在细胞膜等结构的两侧,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较少的区域向溶质分子相对较多的区域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

2.选择透过性膜:

又叫半透膜,对进出的物质具有选择作用的膜。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3.渗透作用具备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4.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5.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①细胞壁:

全透性,即水分子和各种溶质分子都能够自由通过。

②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主要指液泡内的细胞液。

③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一、被动运输

1.渗透与扩散的比较

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可以是气体、溶剂分子,也可以是溶质分子;而渗透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渗透需要半透膜,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关系如图所示。

2.蔗糖溶液液面上升的原因

分析上图可知:

由于半透膜上侧10%蔗糖溶液中单位体积中水分子的数量少,而半透膜下侧5%蔗糖溶液中单位体积中水分子的数量多,所以水分子由下侧进入上侧的数量多于由上侧进入下侧的数量,从而使上侧的液面上升。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比较

运输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跨膜方向

高→低

高→低

载体蛋

白协助

不需要

需要

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物质举例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图例

4.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

(1)自由扩散:

物质的运输速率主要取决于浓度差,也与该物质分子大小和脂溶性有关,其关系如图甲。

(2)协助扩散:

物质运输速率除与浓度差有关外,还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当载体蛋白达到饱和后,外界物质浓度增加,运输速率不再加快,其关系如图乙。

1.如何区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答案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2.在行使功能过程中,载体蛋白有哪些特性?

答案 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如运载K+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载其他离子,在行使功能过程中,载体蛋白可被反复利用,不被“消耗”。

3.渗透作用与自由扩散是一回事吗?

为什么?

答案 渗透作用与自由扩散不是一回事。

渗透作用仅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而自由扩散指的是某些物质包括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渗透作用是自由扩散中的一种形式。

1.下图表示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和被运输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观察曲线图,回答:

(1)曲线______表示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主要取决于膜两侧物质的______________。

(2)曲线______表示协助扩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_____,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还受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

问题导析

 

(1)对曲线①分析:

运输速率只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说明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对曲线②分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正比,说明运输速率还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故判定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 

(1)① 浓度差 

(2)② 正比 载体数量

一题多变

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协助扩散的是______。

①O2和CO2进出肺泡 ②苯被鼻黏膜细胞吸收 ③红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 ④水分进出根毛细胞 ⑤胆固醇进入肝细胞 ⑥甘油和乙醇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答案 ①②④⑤⑥ ③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

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如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2)实验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形成浓度差。

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3)实验试剂: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4)实验过程

(5)实验结论

①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

②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

液形成的渗透系统

图解

原理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作用

水扩散

的方向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3.质壁分离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

(2)表现

4.实验结果分析及拓展

(1)质壁分离后,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充满的液体为外界溶液(如蔗糖溶液)。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力增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随着质壁分离复原的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力渐弱。

(3)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需要将植物再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5.质壁分离实验的应用

(1)测定细胞液的浓度(介于不发生和初始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种外界溶液浓度之间),比较外界溶液浓度大小。

(2)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

只有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3)防腐杀菌:

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从而有效防止了食品腐烂变质。

(4)观察植物细胞膜(光学显微镜下):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此时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质指”的是什么?

“壁指”的是什么?

答案 原生质层。

细胞壁。

2.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为什么本实验不选择细菌和动物细胞,而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

答案 一般不选择细菌细胞,它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

不能选择动物细胞,它无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因为质壁分离现象易于发生且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3.本实验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如果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低或者过高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 过低,不足以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不明显;过高,则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

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内在前提,死亡的细胞既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

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问题导析

 

(1)图示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2)此状态下一步可以是液泡继续增大,也可以是液泡继续变小,也可以是液泡不发生变化。

(3)该细胞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后的动态平衡过程中,也可能正处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

答案 D

一题多变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①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不呈紫色

答案 ①③⑤

1.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

A.氨基酸B.胆固醇

C.钠离子D.葡萄糖

答案 B

解析 胆固醇为脂溶性物质。

2.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外溶液的O2的浓度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

C.组织液中CO2的浓度

D.细胞中产生能量的多少

答案 A

解析 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3.

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

4.

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细胞液的浓度高,则吸水能力强,a细胞液浓度最高,c细胞液浓度最低,b介于a、c之间,因此选C。

5.如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

(1)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生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上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图中标号①处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 

(1)A B 

(2)C A B (3)B A C (4)外界溶液

解析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内外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故图中外界溶液的浓度C>A>B;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不再分离时,细胞液浓度达到最大,因此,图中细胞液的浓度也为C>A>B。

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着外界溶液。

基础巩固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蛋白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 D

解析 被动运输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不需要能量,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后者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A.①②③B.②④

C.③④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渗透作用发生需要有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故①③不属于,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进入应有浓度差故②属于,液泡膜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故④属于。

3.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中得不到证实的是(  )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

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关系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答案 D

4.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加清水 ②制作装片 ③观察质壁分离 ④加0.3g/mL蔗糖溶液 ⑤观察细胞复原 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

答案 B

解析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有三次显微镜观察,一次是正常的细胞,一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因此B正确。

5.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包括(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 B

解析 原生质层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

6.将人体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所示,按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

答案 D

解析 当红细胞细胞质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皱缩;当红细胞细胞质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时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如图甲所示。

巩固提升

7.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h,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结果是(  )

A.P不合适,Q合适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合适,Q也合适D.P合适,Q不合适

答案 A

解析 P放在蒸馏水中1h后,由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P的细胞便因吸水而膨胀,从而不能正好放入原来的孔;Q放在与马铃薯等渗的盐溶液中1h后,我们理解等渗是细胞液的浓度等于外界盐溶液的浓度,外界的盐溶液起了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作用,从而Q能正好放入原来的孔。

8.假定将甲乙两个同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B

解析 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可发生渗透作用。

甲乙两细胞均处在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的环境中,开始时,甲乙两细胞都要发生质壁分离,但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所以甲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细胞液的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9.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答案 D

解析 A项,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组和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多,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

B项,分析柱状图可知,f组细胞失水,而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

C项,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

D项,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0.4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10.如图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

A液和B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ΔH。

请问ΔH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A液和B液中溶质分子大小

B.A液和B液所在管的粗细

C.A液和B液中溶剂是否相同

D.A液和B液的浓度差大小

答案 D

解析 ΔH与浓度差成正相关。

1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细胞膜主要由[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组成,其中[ ]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

(2)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3)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红细胞的,则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4)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磷脂分子 B 蛋白质 B 蛋白质 

(2)一定的流动 (3)② 协助扩散 ① 自由扩散

(4)选择透过性

解析 

(1)细胞膜主要由[A]磷脂分子和[B]蛋白质分子组成,其中[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

(2)组成细胞膜的化合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如果该图为红细胞膜,则葡萄糖、甘油进入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①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载体蛋白和能量,为自由扩散;②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

(4)根据这种膜结构对重金属离子有拦截作用,说明是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1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mol/L蔗糖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5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在质量浓度为0.3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在质量浓度为0.5mol/L尿素溶液中的是________。

(2)AB段的下降速度较AE段的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段的细胞体积变化为________;CD段的细胞液浓度______0.5mol/L。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中添加上此细胞在质量浓度为0.5mol/L蔗糖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答案 

(1)a c b 

(2)尿素溶液浓度高于蔗糖溶液浓度,原生质层两侧浓度差更大 基本不变 <

(3)尿素分子可缓慢进入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尿素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由失水转为吸水,直到平衡。

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液,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失水逐渐减慢,直至水分进出达到动态平衡

(4)如下图

解析 由图中所给的曲线信息分析可知,a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所处的环境是蒸馏水;b曲线表示原生质体体积先变小后又恢复原状,说明细胞开始时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所以周围的环境是尿素溶液;c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并保持一定的状态,此时细胞内外渗透压达到平衡,说明细胞周围环境为蔗糖溶液。

走进高考

13.(2014·北京卷,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 C

解析 A项,由图示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甘油、CO2、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项,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这些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对K+、Na+、Cl-的通透性相同,说明人工膜对离子吸收无选择性,生物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的通透性,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离子通过的物质,而人工膜上无协助离子通过的物质,故离子不是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项,甘油、CO2、O2、H2O等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也不同,说明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4.(2011·新课标卷,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答案 C

解析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环境浓度,导致红细胞不断吸水而涨破。

15.(2014·上海卷,21)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答案 D

解析 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将细胞置于清水中时,A仍保持不变。

若将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中,与图示相比,A不变,但因失水更多而使B减小,所以B/A值将变小,因而该值可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图中A表示细胞的长度,B表示原生质体的长度,而不是液泡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