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426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五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历史上,这两条重要国际商路的开辟,都促进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亚、欧、美、非各洲文明的交流

D.沿路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2.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3.“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全体人民掌握。

”这主要表现在()

A.所有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

B.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通过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

D.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

4.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5.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

“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

”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

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

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6.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有()

①出国留学考察②就读新式学堂③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④创办近代报纸和组织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7.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8.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出现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心灵的空虚

B、美苏冷战对峙的消极影响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

D、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9.二战后形成的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关贸总协定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11.近代西方一位科学家曾说过: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这位科学家可能是

A牛顿B波义耳C达尔文D哥白尼

12.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3%,居世界第一。

不过,这个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滑。

“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D.腐败无能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

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9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6分)

 

14.(22分)通电就是面向广大范围公开拍发的电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通电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06年12月3日

广州绅商易学清等11人联名通电提出,勿将广九路权许外人。

1907年11月11日

安徽铁路公司通电,力请自办浦口至信阳铁路。

1909年11月

湖北铁路协会等团体通电军机处、外务部等,申求该省境内铁路准予商办。

1911年10月12日

湖北军政府即发出10道通电,宣告武昌光复,并呼吁各省响应。

1912年1月2日

孙中山在南京发表《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

1912年4月29日

南京留守黄兴通电,倡导“劝募国民捐,以减少外债之输入”。

1919年2月

北京等地社会团体即纷纷通电,要求公布并废除中日间所定各项密约。

1919年5月22日

成都高等师范全体学生通电,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慰留辞职校长,惩办卖国贼。

1919年8月2日

少年贵州会通电称:

“敝会虽地处僻隅”,但“责无旁贷”,各项行动“务期达到目的”。

1935年3月2日

蒋介石通电倡导发展体育运动:

“查运动为锻炼国民体魄,以达成强种救国重要工作之一。

实应极力提倡,普遍发展。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提出改组政府、停止内战等主张。

1936年12月19日

中共发表《对西安事变通电》,呼吁各党各派,共赴国难。

——摘编自夏维奇《“政治之利器:

通电与近代中国政治生态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电产生发展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电发展的方向。

(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通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8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

“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成与维新而后可。

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日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据《时务报》第36册 

材料二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

太阳底下,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

(9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中在政治方面对外来文化是如何加以选择、加以过滤的?

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选项,A项与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不符;B符合题意,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外之间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中西之间的经济往来增多,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C与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不符;D与新航路开辟后的情形不符。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这位作家的话语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A项“藐视”说法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或体现;B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具有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追求财富,但题干材料中没体现,D项排除。

考点:

西文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答案】B

【解析】通过梭伦改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而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配。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史料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并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而是个人的探索,A选项说法错误;“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说法错误,欧文不属于无产阶级,C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说法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B选项错误。

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全力从事铁路建设”、“中华民国铁道协会”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两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表述,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

进一步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华民国初年的铁路建设

6.【答案】D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通过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等方式培养人才,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为宣传变法创办了近代报纸和维新组织。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考查上合组织的特点——“结伴而不结盟”,所以不论西方学者还是俄罗斯的学者的认为、呼吁均是错误的,其他三个选项的干扰性均不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上合组织

8.【答案】D

【解析】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而现实又不让人获得这种自由,人们为此感到苦闷。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正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精神危机。

9.【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一,与题干不符。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料中“西方不仅学习机械一门,还学习政治、法律”“言论遭到谩骂”说明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政治违背当时洋务运动倡导器物思想,故C项正确;“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

然郭“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

选项中的波义耳和达尔文均不属于天文方面的科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

1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实际上考查的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侵略。

故选A。

此题不能单从经济上分析,材料已经交代了,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

外交原因和腐败无能也不是根本原因。

因此BCD均错。

考点:

鸦片战争

13.【答案】

(1)“错误的想法”,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分)原因: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6分)

(2)变化:

从单纯依靠工农到依靠无产阶级及大多数人民(含资产阶级)。

由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到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设社会主义。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

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

关于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把握住“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即可。

关于第二小问的“原因”,难度较大。

要注意结合当时时代大背景,把握住“此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相当具有生命力”、“无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及力量弱小”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问具体考查中共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相关内容。

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变化”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把握住两个方面:

A.依靠多个阶级阶层的力量;B.民主革命的阶段分期。

所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恩格斯及其相关活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及其相关主张

14.【答案】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学东渐;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的倡导;重大事件的推动。

(4分。

任答4点即可)

(2)方向:

从过程看,由民间开始到政府推广;从地域看,由中东部向西部地区发展;从内容看,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领域延伸。

(6分)

(3)作用:

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拓展国人参政议政的机会;布告决策,传播政见;促进经济与体育文化发展;推动民主观念的勃兴和社会群体意识的形成。

(4分。

任答4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近代通电产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的推动;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上,西学东渐;科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加之以重大事件的推动,如题目里面提到的武昌起义、西安事变。

(2)主要根据材料回答,仔细读每个大事件可以看出每条里面都提到了地点、内容等信息,就可以提取每条事件里面的类似信息,然后归纳总结。

回答时,可从通电发展的推广方式(民间到政府),发展的地域(东部到西部),发展的内容(经济到政治文化)等三个方面形成答案。

(3)中国近代化是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和自由化。

本题对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级要求较高。

回答时,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报刊业的作用和材料里面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的影响等多个角度来整理归纳形成答案。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电报

15、答案(15分)⑴.武备方面:

建立近代军队。

主要包括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创办军事工业,为部队提供近代化军事装备;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陆军和海军。

度支方面:

殖产兴业,大力推进工业化。

主要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学校方面:

确定“国民皆学”方针,建立近代学校制度。

推行义务教育,创办东京大学,鼓励民间办学等。

(每个方面3分,考生从宏观概括或微观回答均可)

⑵.政治方面:

中国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未触及政治体制改革;日本吸收了西方经验,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探索,设立议会,颁布宪法,但确立的是天皇专制体制,并没有转型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4分)

共同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传统思想浓厚。

(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