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353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docx

制度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制度

生态养殖基地育雏育成管理制度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室外温度低于20度,必须提前一天增温,使育雏室内温度达30度以上,持续12小时,以提高墙面温度。

2、准备好育雏笼,垫好清洗干净的塑料底网,将育雏笼孔距调到最小,防止雏苗出来,将水杯高度调到最低,以便在第五、第六天能够喝到杯中的水,调节水杯中水位的高度,达到三分之一即可,对倾斜的水杯要校正,对出水小或不出水的水杯要进行清理疏通,确保正常供水,检查水管是否有堵塞,水管有杂物堵塞出水口,水管接头是否牢固,防止水管脱落或水位过高漏水,造成舍内湿度过大。

3、准备好开食用的药品或保健品,水料桶,瓢、盒、桶、拖扫把等工具和其它饲养用具等。

4、检查门窗是否漏风,换气扇是否工作正常,纱窗是否完好,防止苍蝇、蚊虫进入育雏室。

5、对育雏室进行多次消毒,选用2-3种消毒药,消毒要防死角。

消毒药浓度要达到标准,消毒药水的量要足,消毒要彻底。

在门口要有消毒池和洗手液。

对进出育雏室要换衣换鞋和洗手消毒。

6、进雏时,保持室温32-35度,地面干净,无积水,无灰尘,无苍蝇、蚊虫等。

对不用的物品清理出育雏室,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二、进雏

1、将雏苗按规定数量放入育雏笼中,清点数量,做好记录。

用5/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放入小水桶中,水量要少,大约为桶的1/10,水温不能过低,20到25度为宜,让雏苗自由饮水,视雏苗饮水情况,2-4小时后让其吃料,雏苗较弱的时间要长一点。

对不吃水的最好调教喝水,将嘴按到水中2-3次。

第一天用5%葡萄糖饮水,加速体能恢复。

2、雏苗整体较弱时,可采用人工滴鼻开水,每只滴5-8滴,滴鼻用的营养液用10%的葡萄糖加适量的多维。

每毫升营养液大约可滴3只。

配营养液时不宜配得太多。

没用完的营养液要放好,可为弱雏或有病的雏苗补充营养。

3、运雏的纸箱,搬出育雏室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杜绝乱丢乱放,或另作它用等。

对运输过程中死亡的苗,进行无害化处理。

4、打扫育雏室,走道卫生,一般用湿拖把或湿扫把清理舍内卫生,避免扬起灰尘。

对刚使用过的用具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

育雏室、走道等要每天进行1次环境消毒。

5、按肉鸡用药程序和管理操作规程准备药品、添加剂等。

三、管理

1、温度:

刚出壳的雏苗,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第一天必须保持32-35度的室内温度,头三天不低于29度,以后每周降2度,20天降至25度,不得低于22度。

温差变化的控制从开始2度变为后期不超过3度,20日内最低温度不低于24度。

20日后至出栏的饲养过程中,温度保持21-24度为佳。

要注意防寒避署工作。

2、湿度:

干燥易起灰尘,容易感病和传播呼吸道疾病;过湿有利于病菌、球虫的繁殖,同样诱发多种疾病。

保持65%的湿度较为有利。

3、光照:

光照直接影响雏苗的生长发育。

前3天24小时光照,第四天天黑时关1-2个小时的灯,防止突然停电导致雏苗惊死。

到20日龄后可晚上11—12点关灯,早上六点开灯投料。

4、通风:

雏苗生长速度快,需要大量氧气,通风不好,生长受阻,甚至导致各种疾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

通风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此期关键要搞好卫生,防舍内湿度过大带来的危害。

5、饮水:

水对雏苗来讲,比料还重要,水是生命之本。

雏苗一旦开食,体内开始代谢,这时只要缺水超过12小时(高温天气5小时)就可能会出现死亡。

育雏期要保持饮水的干净卫生,对饮水要进行消毒处理,一定要保持饮水的正常供应,做好饮水消毒和饮水中杂质的过滤。

水桶(池)要经常清洗,特别是饮水中添加药物或营养素的时候。

每次换水要清洗水桶或水池。

因为药水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毒素,有营养的水更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6、喂料:

雏苗的料第一二周全天自由采食,如果密度不大,能保证都能吃食的情况下,十天后定时定量喂食,开始5-6次,到20天后逐步降为每天4次;1个月后改喂3次:

每天早上7点、中午1点和晚上8点投料,根据鸡大小更换中大料槽,料多时投料不超过料槽的1/3,否则造成饲料浪费。

如果笼养育雏,料槽不足时,可全程自由采食。

7、卫生:

舍内及走道卫生,每天打扫1-2次,保持地上无灰尘、杂物,室内不得乱丢杂物、乱放物品。

对不用物品要一律清除,要用东西分类归放,达到干净整洁的效果。

扫地要轻,防止灰尘扬起,最好用湿的扫把将地上的灰尘拖掉。

由于漏水等多种原因,导致粪水流淌,要立即清理。

粪便要3-5天清理1次。

还要做好灭蚊、灭蝇和灭虫,定期清除蜘蛛网等。

苍蝇、蚊虫等是传播疾病主要途径之一。

8、消毒:

病疫期每天消毒2次(其中一次带鸡消毒),其它时间每两天1次,环境消毒包括走道,舍内全部位置和用具等。

门口的消毒垫要保持有足够的消毒液,洗手液要选择低毒安全的消毒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伤手。

进入育雏室必须洗手消毒,脚踩消毒液,同时在育雏室用过的用具和物品也要消毒处理,及时凉后使用。

9:

观察:

每天喂时,观察雏苗的吃料、饮水、精神、活动、粪便和水杯供水情况等。

出现弱苗,要分群饲养;出现病雏,隔离饲养观察。

精神活动不好,吃料突然下降,粪便变稀或变色,出现病雏等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

10:

记录:

记录每天饲料的用量、药品添加剂、温度变化、发病死亡、用药、消毒卫生、粪便、观察结果和舍内一天所发生的事情。

要描述清楚,记录要仔细。

不能“正常”、“不好”或者“有问题”等。

四、注意事项

1、温度过高(低),温差过大。

超过35度,就会引起脱水。

温度过低影响卵黄的吸收,生长发育不良,免疫抗病力弱,容易生病。

育雏期,温差变化大于5度时,严重影响雏苗生长。

温差变化大,温度过低,就会引起感冒,诱发支原体感染,产生一系列继发病,是造成养殖失败的根本。

2、水道、接头、水杯漏水。

水杯水位没调好,水位过高,水易漏进接粪盘或料槽,造成舍内湿度过大,温度降低,水药的浪费等。

3、防饮水不卫生和缺水。

清洁卫生的饮水为雏苗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保证水管畅通和不漏水是饲养管理的重要工作。

饮水不卫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根源。

所以要做艰水桶清洗和饮水消毒工作。

4、防止粪便过多。

容易产生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5、防止投料过多。

一是饲料浪费,二是饲料变质,三是饲料容易被污染,加速病菌的横向传播。

一般以1/3为佳。

6、防止湿度过大或过小。

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发病率高,特别是球虫等。

过于干燥,容易产生灰尘,疾病通过灰尘进入呼吸道,如有支原体感染,经过被破坏的粘膜进入内部器官,引起包心包肝等。

7、防止乱丢乱放,保持清洁、整齐。

用具、拖把、扫把、桶、瓢、盒、温度计、记录本等摆放整齐。

不用东西一律清理出舍内。

8、把消毒当儿戏走过场。

消毒不彻底,出现死角,导致疾病漫延。

9、笼子上锐利(器)容易伤害雏苗。

正常活动,捉弄、惊吓都会使雏苗受到挤压,或头伸出笼外被卡住等,导致雏苗受伤和死亡。

10、防止进入育雏室不消毒,不洗手和不更衣。

这是人为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

11、防止投料投药的随意性。

投药的剂量不准,拌不均匀,就会导致治不好病或者中毒。

11、防止观察记录走过场。

不认真观察记录,开始出现病情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疾病继续传播发病,错过最佳治疗期。

养殖基地成鸡管理制度

1、温度、湿度、光照、通风:

成鸡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

成鸡生长速度快,对氧气的需要量大,所以通风非常重要。

饲养管理中加强通风,提高舍内温度,减少应激是管理的重点之一。

保持较干的湿度,粪便干燥无积水,地面不潮湿是时刻注意的问题。

光照对成鸡来一般采用自然光照,根据季节不同早晚人工辅助光照,主要是保证成鸡的吃水和吃料。

调整夜间的通风量,鸡吃饱后关灯休息。

2、卫生消毒:

成鸡生长速度快,吃水吃料多,产生粪便多,清理粪便是成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工作量最大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地面无灰尘,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交替进行是成鸡管理工作的重点。

料槽要3-5天清洗一次。

清洗方法:

带鸡消毒时,将料槽喷湿,用湿帕擦洗,对积附在料槽上料垢要锄除。

注意不要让鸡吃。

对圈舍各个角落,门窗和屋顶中灰尘要定期清除,特别蜘蛛网。

定期做好灭蚊、灭蝇和灭虫工作。

保持舍内干净、清洁,无杂物,无苍蝇、蚊虫等。

苍蝇、蚊虫等是一些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3、饮水:

由于成鸡抗病力逐渐增强,药品预防逐渐减少,饮水消毒变得尤其重要。

所以每次加水时,不但要清洗水桶,对饮水还要进行消毒,保证清洁的饮水供应,减少疾病的发生。

饮水系统问题:

一是饮水中杂质和投药过多,造成水管被堵塞;二是水管中空气导致水压不够,不能正常供水;第三是水管接头漏水和水杯漏水;第四是水杯中水位过高,杯中的水会溢出和鸡吃水时将水溅出杯外,导致料槽地面潮湿。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4、备料与投料:

备料:

科学养鸡就是要定时定量的喂给饲料,所以每次喂料,不能采用估计的办法,必须按投料量进行称量投料。

拌料:

生态养殖过程中,成鸡一般都是采用生态料添加预混料起先喂养。

预混料包括:

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生物核心料等。

喂料前先将预混料与生态料充分混合。

首先要将预混料混合均匀,然后用少量的生态料与预混料混合,充分拌匀,然后采取逐级混合的办法与全部生态料混合。

混合要反复多次的进行。

这里要注意的问题:

预混料中有多种酶制剂,与生态湿料混合后必须在半小内喂完,否则酶制剂遇水分解失效,达不到饲养效果。

投料:

计算好每间圈舍要投的料,先投少量的料于料槽中,然后根据每笼鸡的多少和吃料情况,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投料,直到投完为止。

注意时不要投在水杯下,造成水杯溢水。

不要投得太靠料槽尽头,造成浪费。

匀料:

投料过后半小时进行匀料。

让料槽中不能有剩料。

5、分群、转群和出栏:

将个体大小一致的鸡分在一起,弱小的分在一起,精神不好或疑似有病的隔离饲养。

中鸡每笼8-9只,大鸡每笼6只,出栏育肥鸡每笼5只。

对符合条件大鸡,转到出栏笼饲养,或者放养一周出栏。

6、预防疾病:

成鸡的药物预防逐步减少,到后期基本不使用药物预防。

成鸡容易感染的支原体、大肠杆菌和病毒病等都是条件致病菌。

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激,是预防此病重要举措。

7、投药:

养殖过程中根据情况不同对鸡进行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

投药方式主要兑水和拌料,兑水容易造成水管堵塞,漏水后造成药的浪费,还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能拌料给药的尽量采用拌料给药,少用饮水给药。

投药方法:

按全天用药量,一次性拌料或饮水投喂。

饮水用全天饮水量的1/4。

首次用药剂量加倍。

8、称重与观察记录

适时称重。

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各阶段增重情况,了解鸡的生长发育,料肉比,管理水平等。

对整个鸡群从小到大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生态养殖场药物预防和免疫程序

一、生物保健

1日龄开始,在饲料中拌入生物活菌剂,用量0.5-1%。

非常重要,受益终生,刚出生的雏鸡,肠道菌群还没有建立完整,此时喂“活菌”,可使有益菌抢先定植,优先占领肠道菌群,从而有效降低肠道病的感染机率。

若喂发酵料即停止。

这叫生物保健,加上提高免疫能、保肝健肾和让鸡进行适当的运动就形成的鸡保健防疫体系。

二、预防呼吸道病

1-10日,用链霉素舍内喷雾(傍晚雾化),每只2000~4000单位。

主要对呼吸道病特别是支原体的预防,每周可用氟苯尼考、红霉素、泰乐菌素预防2-3天,或用于隔天一次的喷雾,与链霉素交替进行。

支原体不可怕,可怕的是支原体感染,破坏呼吸道沾膜,失去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病原菌从呼吸道进入,直接感染内部器官,危害极大。

所以鸡鸭病只要防好支原体病,就等于防好大部病。

预防呼吸道病深秋、秋冬天尤为重要。

鸡群一旦感染支原体病,治疗难度大,时间非常长,一般要持续一个月以上。

三、清理预防消化疾病

在饲料中添加低毒的谱抗菌素,连喂6天,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等病,净化鸡雏。

可选用沙星、头孢类药。

到第五、六天都粪便转为正常,呈半干条状。

四、病毒病预防

生态场养殖成功关键是做好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以免疫接种与提高免疫力相结合的原则,从5日龄开始,一直到35日龄,采用黄芪多糖、抗病毒的中成药和保肝护肾为重点防疫体系。

五、新城疫免疫

7日龄用新支二联苗或三联苗预防鸡瘟。

或鹌鹑化弱毒疫苗,预防鸡痘。

最好连用1-2天黄芪多糖、左旋米唑、雏贝佳、肠特舒等,防止疫苗应激。

同时使带菌严重的鸡群进一步得到净化。

从10日龄起,每10天用一次中药成分的保肝健肾药(如肝肾康、肿痛安等)。

六、14日龄法氏囊疫苗免疫预防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所以在选择苗时要选择多价的疫苗,才能提高保护率。

七15日龄在饲料中加入球虫药,或者菌虫合剂药,连用3~7天,预防球虫病,笼养可视情况而定。

用广谱抗菌素连服7天,间隔3天,再服7天,最好选择与前期用药错开。

预防因接种疫苗引起的呼吸道反应,防止继发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

这个时期是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最容易混合感染的时期,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做好通风、消毒两个重要环节,把病原菌消灭在潜伏期。

八、18—20日龄保健药物预防

选用碳酸氢钠,亚硒酸钠,黄芪多糖,瘟毒清等,保肝健肾,加强机体排毒功能,减少疾病。

这时饲料中的高钙、高蛋白会肝肾负担,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强化机体免疫功能。

九、21日龄免疫接种

新支二联苗或三联苗。

免疫时最好加入免疫增强剂,如:

聚肌胞、植物血凝素可提高抗体整齐度,防止免疫麻痹和免疫抑制的发生。

接种当天可加速补多维饮水,防应激反应。

十、22—28日龄预防用药

预防球虫和坏死性肠炎,可选择肠毒必克、甲硝唑等。

15日至30日龄,雏苗体内母体抗原消耗完,抗病能力弱,是最容发病的时期。

每年冬春交替季节正是病毒和细菌高发期,因此本阶段是大肠杆菌和支原体及病毒高发病阶段,所以在此阶段要选择对大肠杆菌、支原体和病毒混合感染敏感的药物最理想。

28日龄选择性的接种法氏囊,根据地区疫情而定。

十一、29—30日龄病毒药物预防

预防各种病毒性病(非典型新城疫、温和型流感、传支、病毒性肠炎等)及轻微呼吸道病。

以是药为主,冬天可适当添加抗生素防支气管炎。

33日龄做好保健预防。

保肝护肾,排毒,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防治腹水症和猝死症的发生;促进生长。

35日龄后做好消化道病预防工作。

十二、41—出栏

可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前期基础打的好,后期疾病发病就少,加之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后期基本用药比较少,只需适当添加些保健药如保肝健肾、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一些中草药,不但无残留,且不损伤肝肾,成本低廉的优点。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定期做好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要交替使用,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附:

肉鸡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免疫用疫苗

免疫方法

免疫剂量

7日龄

新支二联苗

滴鼻点眼

1个剂量

14日龄

法氏囊

口服

1个剂量

21日龄

新支二联苗

饮水

2个剂量

支原体、禽流感、鸡痘视疫苗和季节而定

肉鸡防疫程序(参考实际情况选择)

日龄

药品名称

用途

用法及用量

1-7

生态制剂

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病

见说明

1-5

开口药、环境用药

预防肠道病

6-8

中药、免疫增强剂

增强免疫效果

 

9-14

中药,环境用药

预防病毒、呼吸道病

 

15-18

抗菌素

预防大肠杆菌病等

 

18-20

中药、免疫增强剂

增强免疫效果

19-23

中药

预防病毒、呼吸道病等

 

24-32

中药、抗菌素

预防肠道、呼吸道病等

 

33-40

中药

预防肠道、病毒病等

 

42-出栏

 停止一切中药、免疫增强和保健药物的添加。

生态养殖场出现疾病的预防

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饲养报酬。

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一、发现病因

1、观察,饲养管理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

2、周围附近是否出现疫情出现,首先要切实做好疫情预防工作,切断与疫区的联系,禁止一切人员来者入场。

严格消毒。

出现病情是否与外发生疫情相似。

3、本养殖场发病史,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病症。

在管理、卫生防疫、隔离、消毒处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或不到位。

4、找出发病的原因、发病时间、发病类型和可能感染的数量。

二、诊断(一看二问三解剖)

1、看破精神状况,看发病情况和病理特征特点,看饲养管理记录。

2、询问了解病情发展过程、时间、发病数量和以前用药情况,询问饲养管理、饲料和饮水情况。

3、若出现死亡,解剖看病出现在什么位置,是在消化道、呼吸道、是内脏、外表或其它位置。

4、确定确定病理,发病原因,确定病害的危害程度和将会造成的损失。

4、归纳总结,换个角度思考,找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确定次选方案。

三、疫病的治疗

1、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现有的药和病害情况,制定两套以上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为治疗提供依据。

2、观察治疗效果。

对病重要进行重点观察。

3、消毒,切断病和传播途径。

4、控制疫情

5、修正治疗方案

6、群体用药与分群隔离重点用药相结合。

7、防迸发症和继发症

8、巩固疗效

9、康复

10、用药心得,总结、建立档案

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1.一听

就是听主诉,要认真听取养禽场饲养人员对禽群发病情况的描述:

(1)疾病发生的时间:

是换料前后、是清晨或夜间、是饲喂前后等。

(2)发病情况:

是群发还是散发、邻舍禽场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发生、是突然死亡还是有一定的潜伏期、目前禽群的发病程度是减轻还是加重、有无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的消失、是否经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等。

(3)疾病现在的临床表现:

是否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腹泻、尖叫、产蛋下降、运动障碍、饮食减少、神经症状等。

2.二看

就是看饲养记录(包括以往禽场的发病情况记录)、免疫记录。

饲养记录:

品种、日龄、采食、饮水、生长速度、料肉比、病程、发病率、死亡率、已用药的情况及防治效果,禽舍的通风情况、看粪便是否正常,舍内的有害气体是否刺眼(鼻)、舍内的温度是太高还是太低,舍内的垫料(网架)是否太湿、舍内的光照是太亮还是太暗,舍内粉尘的含量是否合适、近来气候是否有骤变。

此次发病情况是否与过去曾发生过的疾病类似。

免疫记录:

是否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前后禽群是否有异常的表现,免疫方法是否适当,疫苗是否来自正规的厂家,疫苗的保存方法是否正确、疫苗的批号是否作了详细的登记等。

3.三查

就是查饲料、查管理、查环境。

(1)查饲料:

查饲料配方中的营养元素是否平衡或缺乏,自产饲料是否会有原料比例或品种加错,查推荐配方是否合理,饲料的保持期等。

查饲料原料:

是否发生霉变,蛋白质饲料是否变质。

查药物和添加剂:

查所用药物的剂量、种类、药物中毒或配伍禁忌。

(2)查管理

查禽舍:

查看光照、通风、保温、垫料等情况。

查饮水情况:

查是否断水、缺水、漏水、水位是否一致等。

查饲养方式:

是网上平养、笼养还是地面平养等。

此外,还要查管理制度的执行,饲养人员的责任心等。

(3)查环境

查卫生:

舍内外的地面是否卫生,水、食槽是否清洁,清粪是否及时。

查环境:

了解附近的三废的排放、处理情况,是否对养禽场造成污染等。

4.四问

就是问禽的来源、问日龄、问防治和问病况。

(1)问来源:

品种的来源,孵化的厂家,接雏情况等。

(2)问日龄:

不同的日龄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一样,如雏鸡易发生鸡白痢;中雏易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成年家禽易发生禽霍乱等。

(3)问防治:

免疫情况:

免疫程序、免疫方法、疫苗的种类、来源、使用的剂量是否合理;免疫前后家禽的健康状况,有无免疫应激;近期是否做过紧急预防接种等。

用药情况:

已用过的药物是否有效,所用药物剂量和疗程是否正常等。

(4)问病况:

就是要问清楚当前家禽群的发病情况。

二、病禽所在禽群的临床症状观察

1.一般状态的观察

(1)精神状态

健康的家禽精神活泼,听觉灵敏,白天视力敏锐,周围稍有惊扰便伸颈四顾,甚至飞翔跳跃。

公禽鸣声响亮,站立有神,翅膀收缩有力,紧贴躯干,行走稳健,食欲良好,神志安详。

病禽的一般临床表现有:

精神沉郁:

表现为食欲减少或废绝,两眼半闭,缩颈垂翅,尾羽下垂,蹲伏在舍内一角或伏卧在产蛋箱内,体温显著升高。

常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

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急性禽霍乱、雏鸭肝炎、小鹅瘟、球虫病、维生素E/硒缺乏症等。

精神极度委顿:

表现为食欲废绝,缩颈闭目,蹲卧伏地、不愿站立。

见于频死期家禽。

精神尚可但蹲伏于地:

见于由传染病、营养代谢病或外伤等引起的腿部疾患,如葡萄球菌性关节炎、佝偻病、骨折等。

精神尚可但少数家禽出现旁视:

见于由眼型马立克氏病、禽脑脊髓炎;也可见于大肠杆菌性眼炎、葡萄球菌性眼炎等。

炸群:

临床上多见于有鼠害、噪音等引起的惊扰。

病禽兴奋、不安、尖叫、两翅剧烈拍打向前奔跑:

见于肉鸡猝死综合征、一氧化碳中毒、氟乙酰胺中毒等。

(2)营养程度

健康的禽群整体生长发育基本均匀一致,表现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充盈、被毛光泽、躯体圆满而骨骼棱角不突出。

病禽则表现为营养不良。

整群家禽表现为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

见于饲料营养配合不全或因饲养管理不善引起的营养缺乏症。

整群家禽表现为大小不等,部分家禽营养不良、消瘦:

表明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如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结核病、慢性新城疫、慢性禽霍乱、内外寄生虫病等。

(3)运动、行为、姿势

健康家禽活动自如,姿势自然、优美。

病禽则出现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劈叉”姿势:

见于马立克氏病。

“观星”姿势:

见于维生素B1缺乏症。

“趾蜷曲”姿势:

见于维生素B2缺乏症。

“企鹅式”站立或行走姿势:

见于严重的肉鸡(鸭)腹水综合症、蛋鸡输卵管积水(囊肿)、蛋鸡卵巢腺癌;偶见于家禽卵黄性腹膜炎。

“鸭式”步态:

见于前殖吸虫病、球虫病、严重的绦虫病和蛔虫病。

两腿呈“交叉”站立或行走姿势,运动时则跗关节着地:

见于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也可见于禽脑脊髓炎、弯曲杆菌性肝炎等。

两腿行走无力,行走间常呈蹲伏姿势:

见于佝偻病、成年家禽骨软病、笼养鸡产蛋疲劳综合征、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性关节炎、传染性病毒性关节炎、肌营养不良、骨折、一些先天性遗传因素所致的小腿畸形等。

“角弓反张”姿势:

见于雏鸭肝炎、鸭流感、鸭曲霉菌病。

趾骨发生弯曲或扭曲(滑腱症):

见于锰缺乏症。

运步摇晃,呈不同程度的“O”型“X”型外观或运动失调:

见于雏禽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锰缺乏症、胆碱缺乏症、叶酸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等。

头部震颤、抽搐:

见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扭头曲颈或伴有站立不稳及返转滚动的姿势:

见于神经型新城疫、禽流感、严重的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E缺乏症等。

甩头(摇头)、伸颈:

见于禽的呼吸困难或饮水中有异味。

(4)呼吸动作

健康家禽的呼吸频率为20~35次/分钟。

病禽则会出现呼吸困难。

吸气困难、张口呼吸、气喘:

见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白喉型”禽痘、气管比翼线虫病、火鸡波氏杆菌病、火鸡的气管交合线虫病、鸭变形杆菌病。

咳嗽、气喘、并有气管啰音:

见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也可见于禽流感、慢性禽霍乱等。

气喘、咳嗽、混合性呼吸困难:

见于肺炎型白痢病、大肠杆菌病、败血霉形体病、曲霉菌病、隐孢子虫病、禽舍内氨气过浓;也可见于衣原体病、火鸡的气管交合线虫病;偶见于“白喉型”禽痘、维生素A缺乏症。

(5)声音

健康家禽鸣声清脆,雄禽则鸣声响亮,进入产蛋高峰期的母鸡则发出明快的“咯咯”声。

病禽则鸣声低哑,或间杂呼吸啰音、呼噜、怪叫声。

叫声嘶哑或间杂呼吸啰音、呼噜、怪叫声:

见于白痢、副伤寒、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结核病、盲肠肝炎、蛔虫病、气管比翼线虫病、火鸡波氏杆菌病、火鸡的气管交合线虫病。

叫声停止,张口无音:

临床上见于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