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085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4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针对刚开学有一个教师节,所以本册第一单元课文围绕“园丁之歌”这一主题选入了3篇课文。

《师恩难忘》平实的语言传递的是浓浓的师生情;《陶校长的演讲》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体现的是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所见》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习作也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帮助,教育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安排不仅从认识上了解我们的老师、孩子,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也有利于在行动中落实这一主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会本单元生字23个,会认读二类字4个,读准多音字“正”。

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课文大意。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认识古诗语言表达的特点。

会背诵两首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见》。

积累有关风的诗句。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3、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能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读中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相关诗句。

6、能通过诵读和欣赏《题秋江独钓图》,进一步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7、能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学会请教别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情感:

1、《师恩难忘》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2、《陶校长的演讲》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体会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3、《古诗两首》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对乡村田园风格的热爱。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学会请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师恩难忘》作者选取的事例平常普通,却很典型具体,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紧扣重点词句,细细研读。

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

2、《陶校长的演讲》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语言特点,侧重词句的训练和朗读训练,进行学法渗透。

3、《寻隐者不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所见》要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4、《习作1》重点要引导学生由课文激活学生的素材库,并作好习作点的指导,让学生写具体细腻。

5、《诵读与欣赏》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口语交际》要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流,学会如何请教,达成交际目的。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

训练点

《师恩难忘》

语言浅显易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学习作者平常但典型的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

《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

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古诗两首》

引导学生在细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体会《访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习作1

会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并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写真事表真情。

二、篇目教学分析

1.师恩难忘

文本解读: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

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

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

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

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资源运用:

相关课件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学以来,你最喜欢哪一个老师?

说说理由。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恩难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

(提出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在重点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粗略知道文章大意。

2、交流反馈

(1)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

“戛然而止”的“戛”。

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

“恭恭敬敬”中的“恭”字。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小结。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意思。

(一)阅读质疑

1、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提出质疑。

预设:

(1)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或为什么说是田老师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师恩指什么?

(3)“我”为什么会难忘师恩呢?

……

(二)探究感悟

引导理解:

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1.抓住第7自然段中“我听得人了迷”这句话,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结合“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理解感悟。

2、从“听了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等内容体会对“我”的影响之大。

3、抓住“在文学方面,让我开了窍”这句话,理解体会田老师编故事对“我”的影响。

(理解“开窍”词意。

(三)感悟重点段落

过渡:

田老师编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特点才会让作者如此迷恋,以至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

1、引导学生找出田老师所讲的小故事。

2、默读思考,这个故事编得象我们学过的什么文体?

感觉怎样?

3、引导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文包诗”的学法体会所编故事的特点。

4、试讲故事。

5、从这件事上,你体会出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6、田老师编故事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呢?

7、理解师恩的含义及“我”为什么难忘师恩。

四、布置作业

1、查阅刘绍棠简介。

2、抄写生字词

3、收集一些赞颂老师的名言、文章、诗、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

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2、联系课文内容用上以上几个词说说田老师是怎样说故事的。

二、精读品味课文3至7段

1、默读课文第3至7自然段,画出我听田老师课时的神态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三两句话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2、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3、品读第5自然段,体会重点语句: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三、品读课文8、9段

1、默读课文,思考:

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品读:

8、9自然段,思考:

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田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当年风华正茂的田老师如今却如此苍老,是哪些原因导致他如此苍老?

3、品读作者四十年后遇到他的田老师:

“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此时我已是近50岁的人了,而且还是个知名度非常大的作家,为什么还象小学生一样给老师行礼呢?

从“恭恭敬敬”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4、“谈起往事”,他们会谈些什么?

“我”会想些什么?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师恩”指的是什么?

这一段与课题有什么关系?

师:

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默默无闻地谆谆教诲,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大家都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笔端,付之行动。

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居里夫人等等。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

“一日为师……”(生接下半句)是啊!

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背诵《老师,您好!

》作为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的礼物献给所有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吧。

(生背文)

四、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

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附板书:

     娓娓动听    编故事

1、师恩难忘                    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    受滋润

课时作业设计:

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学而不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入夜,()。

二、欣赏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陶校长的演讲

文本解读: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

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资源运用: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第二课时

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

(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

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

(板书:

读)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

(板书:

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也可同座交流。

(在”读”字上加圈)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

(问健康:

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

如果不行,就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2)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

”(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

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

(“否则”:

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

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

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

(“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

(1)看画像,说说是谁。

板书“陶”说说去“阝”加“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

(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

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

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

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

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

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三)、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1、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

出示卡片:

感染听众受到启发)

2、、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3、、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

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然段。

(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布置作业

 从第二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生命之本 否则 锻炼 健康 堡垒

 源泉 造福社会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彼岸

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3、用上上述词,演讲“问健康”部分。

 二、继续感悟课文,学习演讲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

演讲是要说明事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感染听众,使他们受到启发,说说你怎样来演讲好“问学问”、“问工作”和“问道德”部分。

板书:

  讲什么

 读 从哪些方面讲

 边读边想体会见解

2、自读自悟3、4、5自然段,练习演讲。

分工学习课文,1——2组同学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问学问”部分;3——5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问工作”部分;6——8组同学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和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

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己谈想说明些什么,然后评议是否能当小小演讲家。

(1)“问学问”部分

A、层次:

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举例说说班级中学习认真的同学;鼓励同学们认准目标,钻进去。

 C、指导演讲重点句。

(2)“问工作”部分

A、层次:

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3)“问道德”部分

A、层次:

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样的人?

(真诚,不虚伪的人。

)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

(在公共场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办等。

C、指导演讲重点句。

(3)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

A、各自准备,看词语有感情地演讲。

 词语:

工作好坏很大影响承担责任心办事能力基础重要的学习

 做人的根本即使稳定发展讲究真人

B、指名演讲,组织评议,任命“小小演讲家”称号。

4、学习第6自然段。

 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

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

  三、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

(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1、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

否则、堡垒、锻炼坚韧不拔彼岸

课时作业设计:

一、我的收藏夹。

专心( )( )    坚(  )不拔 (  )的理想

( )( )的彼岸   (    )负责 (   )的进步

二、关联词语填空,我能行!

1、(     )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   )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2、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这些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4、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

 

3.古诗两首

文本解读:

课文的两首古诗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叙以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资源运用:

1、放大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2、老师多阅读些唐诗,并了解作者贾岛的生平及有关材料。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1、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1、背诵并默写诗。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所见》。

2学会本诗中的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看?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二、揭示诗题:

1、板书《导隐者不遇》。

2、解题。

访:

访问、拜访、寻访。

隐者:

隐居的人。

不遇:

没有遇见。

3、揭图。

请看图——出示投影片(或课文插图。

)、

(1)想想并思考:

图上画的两个人是谁?

(2)说说这幅图画是描写什么情景?

(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

(3)图上看不到隐者,他到哪儿去了?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一边轻读全诗,一边理解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试读全诗。

四、讲读古诗:

1、诗人到什么地方寻找隐者?

(山中僻野)见到了没有?

(没有)隐者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去了?

从哪些诗句中表达出来?

(上山采药去了。

只、此)

2、诗人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

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

从诗句中哪个字里看出来是这种关系?

(师徒关系的“师”)

4、隐者的这个小徒弟能具体知道师父到哪座山的哪个地方采药的吗?

这双是从哪一诗句中表达出来的?

5、“云深不知处”中“云深”是什么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座山是怎样的一座山?

(云雾迷蒙的意思、高大)又从连他的小徒弟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这座山的什么地方采药,可以看出隐者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行踪不定、飘飘欲仙)

6、从整首诗看,哪一句是写诗人问,哪几句是写童子答?

小结: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用问答体的形式,是通过“我”与童子的对话形式写的。

第一句问,以下三句答。

写出了山的高大幽深和踪迹不定、飘飘欲仙的隐士生活情景。

五、齐读全诗,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1句:

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碰到他的小徒弟。

我问他师父哪里去了。

第2句:

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第3句: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只:

就是。

此:

这)

第4句:

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深:

浓重。

处:

地方)

小结:

说出全诗的意思。

六、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古诗。

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隐( ) 处( ) 深( ) 此( )

稳( ) 外( ) 探( ) 些( )

二、默写《寻隐者不遇》并回答。

1、从童子的回答中想象一下,诗人可能问了些什么?

2、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什么动作?

心里会想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个别、集体等多种形式背诵《寻隐者不遇》。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多产生无尽的想象。

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所见》,指名读,齐读课题。

4、“所见”是什么意思?

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

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请大家自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