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082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docx

新闻学习之图片编辑

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与国内知名图片编辑网上对话

编者按:

“图片编辑”是近年来传媒界和摄影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专职图片编辑走上岗位,即将开幕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也将继续举办图片编辑高级培训班。

为了让从业者了解国内外图片编辑工作的现状,本报特邀新华社中国特稿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和历年本报新闻摄影评选杰出图片编辑奖和提名奖获得者王景春、李楠、巩志明,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策划:

曾璜柴选

  对话人:

王景春南方周末摄影记者

  李 楠南方日报图片编辑

  巩志明:

华商报图片编辑

  曾璜: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

自报家门

--关于图片编辑工作

  1、柴: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贵报或贵社的图片编辑工作流程?

 李:

我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每周一次的图片专版,从选题、约稿到编辑、版式设计都由我完成;二是日常通讯员来稿由我编辑后交给值班主任,由他发到报社要闻部。

 曾:

我供职的中国特稿社是国家授权向国外媒体提供新闻报道和信息的媒介。

在特稿社我从事的大多是编辑工作,同时也承担一些拍摄任务。

从1997年起开始全数码发稿,我们最近建起了中国特稿社图片网站,所有经特稿社发稿的图片都通过上网进入图片市场。

 王:

做《目击》版之前,我与其他图片编辑谈过图片版如何办下去,因为现在拍深度报道的摄影记者越来越少,好的摄影专题也日渐减少。

虽然我们是报纸,但也在尝试延伸新闻摄影的概念,用更多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多样化的信息:

图片可以这样拍,摄影可以这样理解。

在日后的选题、约稿到编辑始终贯彻这一编辑方法,对新的表达方式不轻易舍弃。

 巩:

我们华商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图片运作体系,摄影部隶属采访中心,图片总监属编辑中心。

我在编辑中心要闻部,只做两块版:

《图片新闻》(外电图片)和《摄影报道》(本报摄影记者图片,也就是图片故事),现在正尝试增加《社会聚焦》版(外埠图片故事,以新闻事件为主)。

《图片新闻》一周5次,《摄影报道》一周1-2次。

  2、柴:

能否介绍一下诸位所了解的国内外报刊图片使用的最新情况。

你们如何评价兄弟报刊的图片专题版?

 曾:

南方日报2002年7月12日用了4个连续整页做一个图片故事《生命写真》,此前,南方都市报2001年儿童节前后拿出9个版做了《儿童异度空间》的专题,华夏时报2002年5月母亲节前后用3个整页做了于全兴《西部贫困母亲》的摄影专题,与《儿童生存空间》和《西部贫困母亲》专题不同的是,《生命写真》是一个图片故事。

这些摄影报道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标志着我国报纸多页图片故事时代的到来。

自1995年1月1号中国青年报创办摄影报道版以来,中国报纸的摄影报道还局限于单页,一些深度报道无法展开,只能草草刊登了事。

多页图片故事的出现为深度摄影报道提供了生存空间,也将鼓励摄影师投身深度报道。

 巩:

我们几乎天天有《图片新闻》版,全国报纸中,天天出《图片新闻》版的好像只有我们和北京青年报。

这个版关注每天全球的突发事件,使读者每天不仅能看到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会看到不同于电视画面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固定场景、氛围、细节。

为了帮助读者解读图片,我还在版面上每期配发随笔专栏《小巩乱弹》,2002年开始改为时评专栏《看图说话》,以轻松俏皮的文字,从容随和的心态将图片穿起来乱弹、调侃,以增加可读性。

我编辑《图片新闻》的最大体会是,要时时刻刻留神都市报读者的阅读趣味,在图片的可读性、情趣性和视觉刺激上狠下功夫,大图尽可能充分地大,辅助图片尽可能地小,在充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又保证有密集的信息量。

我感觉国内的图片专题版水平不尽如人意,几年前看会觉得有收获、可借鉴,2002年再看,虽然有启发,但不像期望的那样多。

 李:

我窃以为南方报纸的图片专版相对而言更为成熟,更有活力,其中广州的几家报纸颇能做出些惊人之举。

对近邻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图片专版是每期都认真看的。

前者风格稳健,多年来一直保持同一价值取向--平民视角,这为它在大众中赢得了高分支持,也为它在摄影界奠定了高山仰止的江湖地位;但另一方面有时候题材会因为专注于平民的“小生活”而显得单一。

就像南方周末一旦不做批评报道,就招来骂声一片。

南方都市报则呈现出灵活多变、花样百出的风格。

似乎看不出它底是以哪各种价值取向,这恰是它的聪明之处。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

摄影专版如何树立自己的风格?

其实,抛开编辑的因素,图片专版的呈现状态与其所依附的媒介性质有密切关系,南方周末必须纯正与平民化,要有揭露和批判;南方都市报则可以宽松、自由。

这两份报纸都是高水准的媒介,所以其图片专版也能水涨船高。

图片专版只是为整张报纸服务的一个因素而已。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南方都市报除了《目击》版之外,还有很多

由非图片编辑编辑的图片版,如国际新闻的《镜头》、《眼界》等。

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厨师觉得鸡精好用,干脆就经常洒那么一点,只要菜好吃,不就行了吗?

我又想到另一问题:

作为依附于新闻纸的摄影专版,其实与新闻纸的时效性、快餐化有着很大冲突。

许多人不能理解一个五、六张图片的专题为什么不能在一天内完成。

现在我有一个感觉:

摄影记者在报社的重要性在提升,独立性却在降低。

因为所有的报纸

都需要大量图片,但是最能表现摄影记者独立思维的摄影专题,却经常遭到缺乏时效性的批评。

我了解到,一些摄影记者每天必须完成3条稿才能保证当月及格,还有一些图片专版是以图片张数来算工分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摄影记者还有多少精力去拍一些真正的专题呢?

可是无疑这样奖金会更多些。

 王:

摄影记者有两种人:

一种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一种是以此为理想的,面对收入和收获两种选择,我觉得,应以最低的收入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

这取决你的摄影理想和所供职的媒体提供给你的空间。

多大的空间则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摄影成就。

理论探讨

--关于图片编辑自身

 3、柴:

在目前情况下,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怎样?

图片编辑的压力来自于哪些方面?

 曾:

前几年,由于媒体的发展,摄影从业人员一时上不来,许多报纸的摄影部主任见到业内同行都打听有没有好的摄影师。

但今年,这些摄影部负责人都在找图片编辑了。

那些重视摄影报道的报刊已开始高薪雇佣图片编辑,一些新兴报刊只用专职图片编辑,而使用摄影自由撰稿人。

在中国传媒人力资源市场上,好的图片编辑奇货可居,特别是那些当过摄影师,又具备了图片编辑能力的从业人员是最容易找工作的。

 李:

我很同意曾璜所说的。

图片编辑的压力在于如何把图片的独立价值与报纸的整体效果完美地统一起来。

我觉得这是对图片编辑最大的挑战。

在我们南方日报,记者对于图片编辑的期望值除了版面效果之外,最大的就是编辑的出谋划策。

 巩:

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现在已经不错了,而且坚信会一天比一天好!

但图片编辑的压力很大,最主要的是培训、进修的机会和可借鉴的资源太少。

 王:

图片编辑的生存环境比以前有较大的独立性,但方方面面的制约还很多。

当然,图片编辑的素质也是一方面。

MarkEdelson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图片编辑,他的权限是:

所有报纸版面最后都交到他的手上,每个版面照片的尺寸,位置基本由他来定(其职责相当于报社副主编),报纸流程是文配图而不是图配文。

往往是为了一张好图片而派文字记者去补充文字,和我们的工作恰好相反。

另外想说明一点,缺摄影记者,缺图片编辑,大学教育要跟上。

 4、柴:

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图片编辑?

  曾:

我们中国特稿社面对的用户是英文媒体,能够胜任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

了解摄影的技术职业标准;对图片影像好坏有判断;有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能把握社会的动态走向,能区分新闻和宣传的差别;熟悉计算机、网络和影像处理(PHOTOSHOP);对国内外图片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与客户和摄影师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基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李:

如果指报纸的图片编辑,我以为:

第一,敏锐的新闻感(图片是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一,对于报纸而言,第一位的是新闻的报道效果,然后是图片如何表现新闻的效果);第二、曾璜所说的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对影像好坏有感觉;第三、对平面媒介的感觉(怎样处理图片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第四、坚持原则的勇气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五、必须掌握一些技术:

较好的文字功夫、通英文、熟练上网等。

  巩:

曾、李二人把话都说完了,我连“拾遗补缺”的空都没有了,但想补充三点:

一、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二、永不平息的创新激情;三、看到真正的好新闻照片要知道扑上去,奋不顾身地去爱(用好,展示好)。

  王:

既然是图片编辑,那么敏锐准确的图片解读能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图片的鉴赏力、感受力、判断力。

还有是善用资源。

  5、柴:

有人提出,作为图片编辑,既要会看照片,又要会拍照片,您如何看?

  曾:

最近来访的美国《财富》杂志摄影总监米希尔.马克娜莉(MicheleMcNally)认为摄影师担任图片编辑容易将自己对图片的好恶带入到图片编辑的的工作流程中去,影响对图片的判断。

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一定要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影像好坏有感觉,特别在视觉语言好坏的判断上,需要长期的积累。

据我所知,《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每年过目的出自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有创造力摄影师之手的影像超过百万张。

  可以说,在目前国内报刊中出现的图片,达不到职业标准和犯视觉语言语病的占了大多数。

那些没有达到摄影技术职业标准的影像容易判断,标准也较好把握,但对视觉语言行文出了语病的图像似乎不容易把握。

面对这么多看了别扭的影像,我还反思性地问过自己:

是不是我对影像的观念太陈旧了?

是不是影像发展就是这个趋势?

我每天要浏览十几份国内外的主流报刊,一天面对摞在桌子上的几百本国外杂志,我突然悟出来:

若以国外这些主流媒体的影像作为参照系,不是我错了,是国内媒体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中国媒体的繁荣,许多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人员进入了媒体业,许多对摄影报道无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员在媒体中掌握了照片使用的生杀大权,导致了不够印刷出版标准的照片在报刊版面上随处可见。

  一张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的别字,一张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语法不通的句子,一张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就像一段随意堆砌的文字,而在版面上没有得到妥善安排的照片就像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

我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从总编到校对都不允许别字、语法不通的句子、随意堆砌的文字出现在版面上,却容忍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没有妥善安排的照片赫然登堂入室地出现在自己的报刊上?

在中国和美国都受过系统新闻摄影教育的著名摄影记者刘昕回国后感慨地说:

中国摄影师应该感谢读者的宽容,让他们可以将那么多达不到职业标准的照片发表在版面上。

  李:

坦率地讲,我的照片拍得不怎么样。

我觉得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是要懂照片,如果本身又会拍照片当然更好。

  巩:

我不这么看。

术业有专攻,会拍照片而不会看照片的人在中国比比皆是,要不怎么到处都在喊着要图片编辑;那么,为什么会看照片的人就一定要会摄影呢?

从历史上看,尤金.史密斯的照片拍得应该说有口皆碑,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还老觉得自己很能编辑照片,不止一次地在《生活》杂志越俎代庖,结果是他的人际关系日趋恶化,这也是他最后不得不离开《生活》的原因之一。

同理,我还不知道国际上哪位大编辑也是著名摄影师的,至少这样的例子不多。

当然,如果图片编辑能以拍照片的实践来修养自己

的编辑业务,是再好不过的了。

  

 6、柴:

南方日报集团的总编辑杨兴锋先生曾多次谈到图片报道的策划(杨兴锋《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一文见本报2001年8月1日第3版),各位对“策划”如何看?

  曾:

那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理解其主要内容有这些:

媒体白热化的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有策划的观念,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两个特点:

一是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策划可以提升媒体的特色;二是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追求,必须通过策划来提高报道的质量。

  对报道进行策划,是报道摄影的一个趋势性发展,有很多面对市场的报纸都在这么做,但能这样有条理总结的总编还不多。

当然,实践中还有操作水平的问题,有些报纸策划得很不错,但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如北京青年报在报道上有很多超前领先的观念,也拥有一批国内最好的摄影师,他们的照片单张看都不错,他们的摄影师在国内摄影比赛中也常常获得好的名次,但在图片使用上较弱,有了前卫的观念但没有在摄影上做出一些可以让业内人士来讨论的实例,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

我印象中这些年国内几个最佳图片编辑评比都没有北京青年报什么事。

在2001年人民摄影报的“年度杰出图片编辑”评比中,就有评委对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使用提出过坦诚的批评。

  李:

我对策划的看法和杨总完全一致。

我们总结了一个立体化策划。

所谓“立体化策划”,是指一个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就图片而图片,不是就摄影而摄影,而是不仅为读者提供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以及相关背景,还要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报道,也就是报道内容策划上的立体化。

可分为以下三“看”:

  一是由此新闻事实“向下看”,即将其主题扩展为诸多相关子题,形成系列报道,分步骤展示每一个新闻点,以全景式报道占得优势。

如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我们策划的18个专题的系列摄影报道《澳门故事》;

  二是由此新闻事实“向后看”,即探寻其可能的延续性价值。

有的新闻第一次出现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激烈、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

这就需要以策划将其“激活”。

2001年5月,本部一位记者了解到广州火车站有一群湖北黄梅籍的小孩经常纠缠旅客乞买物品,这一新闻已有其它媒介报道。

怎么办?

当时,我们进行了3步策划,将这一新闻做成了“独家”。

首先,解救儿童。

我将此事向湖北省委领导汇报,促成了鄂穗警方联合抓黑手救儿童的行动。

紧接着,追根溯源。

我和记者跟随乞买儿童千里返乡,在当地取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

接下来,进行社会讨论,将乞买儿童一事与其它类似的非法雇用童工的案例归纳起来,采访了法律专家和社会学家,使乞买儿童这一单纯的新闻事件扩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先后在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刊发7个图文版,并被湖北、上海、北京的媒介转载。

  三是由此新闻事实“左右看”,即由此新闻事实策划与之相关内容的报道,延长新闻的生命力,扩大新闻的内在含量。

2000年2月《南方日报》推出的摄影报道《茫茫人海见毒瘤》,是一组报道广州火车站吸毒人群的触目惊心的照片。

刊发后,其影响无疑非常之大。

但影响再大的新闻也是“易碎品”,于是我们策划了与吸毒有关的戒毒报道、火车站整治报道、青少年防毒报道等等一系列相关题材,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热潮。

  同时,立体化策划还包括以立体化思维,借助各种媒介力量,发挥各处媒介特长,将报道以更加现代更加高效的方式投放出去,这就是报道方式的立体化。

上面提到的《茫茫人海见毒瘤》,我们不但在报纸上以数个版面跟踪报道,还组织了同名影展,出版了《独闯毒穴》一书。

2001年11月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期间,本部记者除向报社发稿之外,同时主动承接南方网九运频道图片供稿,借助网络的“无限度”容量和即时更新将记者发稿量成倍增长。

  王:

有高度,完全赞同。

  巩:

新闻策划,似乎是近年国内新闻界的热点话题。

从图片编辑的角度来看新闻策划,我觉得应该思考3个问题:

  一、要有,但不能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新闻本身是被动的,从业者只有在尊重这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万万不可为了操作目的而有意颠倒主次。

  二、从长远利益来看,无节制地大肆操作新闻策划,往往牺牲的是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不适度地将媒体自己操作的新闻事件片面凌驾于众多新闻事件之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公众的关注度,这合适吗?

  三、注重新闻策划时下已有形成报纸风格的趋势,既然是风格,就应该允许其没有。

我总以为,为了个性和市场,适度的新闻策划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把这当成做新闻的制胜法宝。

我看前阵子的《大公报一百年》以及《纽约时报的风格》,对此感触尤深。

从大的方面看,新闻策划为小术,不为大道。

经验交流

——关于图片专题版

  7、柴:

其他报纸的图片专题版也在变,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图片版从过去单一的图片故事转变成既有图片故事专题,又有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而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专版则完全分化,成为不同层面的内容。

各位又如何看待?

  王:

图片版怎么办?

相信每个图片编辑为此都曾苦恼过。

现在能拍高质量的图片故事的作者少了,这也许是题材的限制,或者时间的短暂。

一组稿件好照片就一两张,有时连一张也找不出来,所以,图片版的改版也在所难免,苦不堪言。

穷则变嘛。

  曾:

中国青年报的这种做法不是创新,而是走了回头路。

早年他们的画刊版就刊登各种各样的图片,其中就包括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

1995年元月他们将画刊版改为图片专题版是创新,对中国的摄影报道产生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开始办图片报道版。

我国报纸报道摄影版时代是以中国青年报1995年的改版为标志的。

谈到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版,我记得他们紧随中国青年报之后办视觉版。

他们有钱,也出了大价钱,大约是1500-3000元买一个版照片,现在中国还没有多少媒体能出到这个价。

那时国内很少有成熟的专题摄影师,市场上也没多少成熟的摄影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北京青年报花钱将“垃圾”登到了自己的版面上。

1997年前后,北京青年报也意识到问题了,担任过视觉版编辑的王林介绍说,他们不为办视觉版而办视觉版了,而是提倡报道的视觉化,为可以视觉化的报道配上照片,将所有可以办成视觉版的报道办成视觉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摄影从业人员正在“将摄影成为报纸独立的报道形式”努力奋斗时,孰不知国外的媒体已经进入了为每一个文字报道配上好照片,为每一组好的图片陪上好文字的时代。

北京青年报这些做法实际上符合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媒体摄影报道的又一次进步。

李:

南方日报7月12日出的《生命写真》是用4个整版讲一个图片故事。

许多同行看了之后很惊讶,因为和以前的摄影专题不一样。

2001年12月,由广东团省委等单位组织的“健康直通车”活动启动,本报跑卫生线的摄影记者秦文纲听说要到连南瑶乡送医送药,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出画面的好题材。

秦文纲拿回第一次拍摄的图片,内容多数是当地老百姓“惨不忍睹”的画面,很有震撼力。

但其中最吸引大家目光的却是一张看上去不那么触目惊心的照片:

简易的露天诊所外,一位瑶族老伯抽着旱烟袋在默默地等待,一位满脸疲惫的医生正走出来。

正是这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图片,让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组图片或许只是故事的开始,因为在这个事件中,医生和病人是两个主角,是两条线索,而镜头目前只集中在病人这一条单线上。

而越是复线的事件越意味着内涵的丰富,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做成多页的形成多角度报道的摄影题材。

这个想法和当时主管专版的杨宇红副主任以及秦文纲不谋而合,经讨论后决定用3-4个版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而且在同一天见报。

接下来,就是我和秦文纲一起去采访,在前后半年的时间里,互相启发,最后做出了这组报道。

它由4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子专题组成:

《这份执着放飞希望》——志愿者们深入广东连南瑶乡送医送药的感人画面;《这份痛楚期待痊愈》——连南瑶乡百姓触目惊心的缺医少药窘境;《这份牵挂无法放弃》——坚守在当地的乡村医生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故事;《这份关爱无法忘记》——一个被志愿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瑶胞的经历。

这就像是一台大戏,分成好几幕,各自有独立的情节、主旨甚至风格,但合起来又能统一在一个大的主题下。

这是一次新的尝试。

这样的思路有戏剧的启发,也有电视片结构的借鉴。

最后,我们以一个治愈的病人作为结尾,这是新闻报道的必要。

因此,这个报道不同于以往的系列专题,它的确是一个故事,但通过4个版把故事里的各条线索都充分展开了,把几种角色都深入挖掘了。

如果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我想就是它没有按现有的一种摄影专题模式去表现这个故事,病人来一点,医生来一点,环境来一点,再加一个结尾。

  其实有的故事里是藏着很丰富的东西的,如果老是想着一个版的框框,会浪费题材。

也会使看问题的眼光带有局限性。

报社非常慷慨地一下给了4个整版,使得我们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巩:

自从1998年以来,关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兴衰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以组照的形式展示新闻已然不能适应现今的受众习惯;另一种观点认为,摄影报道(组照)在世界新闻史上虽说已然七八十年了,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所以还将有很大的发展。

由于理论上的含糊,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就有了很大区别。

譬如同样是知名报纸,一直坚持摄影报道专版只有区区数家,而更多的报纸很少做过摄影专题报道。

  应该说,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使图片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一点无庸置疑。

摄影报道的旗帜应该高高飘扬,不仅是张扬报纸的个性,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更是最大程度地传播新闻事件,增强新闻传播的实证性、丰富性和新闻现场原生态细节和信息的“高保真”程度。

  8、柴:

以前我们所说的图片专版都是以图片故事为主,王景春从这个传统的做法中跳出来,做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策划性的东西,各位对此如何看?

  曾:

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许多报刊的图片编辑都对图片报道现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

大家都在求变。

1999年南方周末刊登的张小文和王景春的《大海里的一条船》做过改变尝试,王景春在南方都市报的所作所为也是这种尝试的延续。

另外,人民摄影报温晓晗的图片版用一张大照片做衬底,中国摄影报图片编辑谢雨玫的报道摄影版对大照片形成视觉注意中心,照片在版面大小的处理,在照片之间距离感的处理,在版面中的留白等等都有新的尝试。

这种变化也出现在国内的一些媒体,如广州的新快报。

  李:

我觉得很好。

几乎所有的图片编辑都在喊着缺稿,所以,大家要策划,要主动地搞出一些东西来。

我很荣幸的是1999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南方日报摄影的大策划、大报道我都参加了,而且平时有什么想做大的报道,记者也会主动来跟我说,然后一起合作。

不过,我的策划与王景春的不完全一样,他的东西有时很个性化,我们都是从新闻报道角度考虑的。

  巩:

我将王景春的实验界定为“主题先行”的集约模式。

应该说,它是一种专题摄影的形式。

这类摄影报道是这两年才渐渐露头,不仅为极少数的编辑所推崇,而且被摄影记者广为采用。

它不仅适应报道“发生”的新闻,而且适应报道“发现”的新闻。

譬如今年的青年摄影记者“十佳”中,就有4人的组照属于或类似这种“主题先行”式(王岩的《9.11之后的美国》、李轲的《上海人的数码生活》、柴继军的《非常瞬间》、程铁良的《入世前的最后时刻》)。

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图片及其说明都是独立的,甚至所有的独立单元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而每个独立的单元之间依靠主题连接和组合,是“主题”将他们集纳在了一起。

也可以理解为一根时空或者逻辑上的主线将一些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有内在的联系)事件串联起来。

这种形式,我们还很少尝试。

  王景春的这种“主题先行”式的集约模式,对中国新闻摄影专题的最大贡献就是丰富了其形式,打破了所谓图片故事一统天下的格局。

  9、柴:

李楠的图片版既有像王景春的《儿童异度空间》那样大容量的图片专题,又有如梁文祥独闯毒穴、鄂穗警方千里救儿童等事件的连续图片报道。

我看到的多数图片专题版都是以一个或两个版面来叙述同一事件,这种连续图片报道是否也会成为图片专题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请各位以自己了解的相关情况谈谈见解。

  李:

连续的报道方式本身并不新鲜,只是我们的连续报道是在滚雪球,越做越大,越做越广,这在前面谈到立体化策划时有相关论述。

不敢说这就是图片专题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图片专题的报道形式肯定是需要不断拓展的

  王:

2001年6月3日,9个版的《儿童异度空间》推出,是《目击》版当时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9个版中我一共刊发了41张图片,每版都有一个专题,包括生存、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