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重阳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98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重阳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家族重阳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家族重阳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土家族重阳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土家族重阳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家族重阳节.docx

《土家族重阳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家族重阳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家族重阳节.docx

土家族重阳节

土家族重阳节

【篇一: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2010年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

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

礼仪主要有:

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包谷饭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

石耳炖鸡鸭

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

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

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

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

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

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

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还有:

合菜,土家族逢年过节最常吃的菜,时常同包谷烧酒一起上桌;团馓,土家族风味小吃,用糯米饭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尘;绿豆粉(米

粉),用大米绿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黄豆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婚姻礼仪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

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

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

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

哭嫁时,同村亲友的女孩都来陪哭。

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越感人越好。

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受到歧视和讥笑。

男方必须送粑粑到女方家,参加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

在婚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二个月。

要与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

哭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满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

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

丧葬礼仪

丧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

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庭。

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

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

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绕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

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

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并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去享福。

是好事,所以兴跳丧。

节日

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

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

其宗教信仰有对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为崇拜对象。

动植物崇拜:

牛、羊、狗等,图腾崇拜,如鹰、白虎图腾,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还有对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节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为中毛王节。

这天一定要杀猪,做大坨肉祭祖,摆筵席招待亲友及出嫁姑娘,当地流行讲牛毛大王的故事,传说古时农民刀耕火种,所获无几,饿尸遍地,牛王据实禀告玉皇大帝,据传牛王下凡时间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则过四月八或十八,作为牛毛大王的生日。

每到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饲料喂养。

赶年节是土家族传统节日,以“赶年”最为隆重。

土家人过大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小月为腊月二十八,大月为二十九。

为什么要提前,有几种传说:

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

在明嘉靖年间,其先民随胡宗宪征倭。

于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将士,除夕倭寇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关于抗倭立功符合历史事实,《明史》有载。

还有关于为了打仗而提前。

过赶年节要作糯米粑,杀猪祭祖、煮酒。

除夕之夜还要“守年”、“抢年”,即吃过团圆饭后,手执吹火筒在房前屋后转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猎枪上山走一趟曰“模营”,以纪念先人。

虽提前一天“赶年”,大年三十晚上还照样过除夕。

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邻”。

还有各种文娱活动,“玩龙灯”、“荡秋千”、“踩高跷”、“唱难戏”等等。

迎宾礼

土家人热情好客,“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

昔日,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

铁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竖立

于铁匣上,放起来震天动地。

如果一时没有铁炮,也可鸣放猎枪表示欢迎。

听见炮声,寨上的老人、青年、儿童,一齐出来,迎接贵宾。

主人立即煨茶、装烟,做油茶汤。

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块肉。

同时,还请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

饮料。

土家人火塘内的火,四季不熄。

冬天围塘取暖,平时就火用鼎罐做饭,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劳质朴,从开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习惯。

他们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全寨人奔来,白日帮忙张罗,夜晚跳丧守灵,直到抬丧掘墓,送葬垒坟,全当自家的事去做。

修建房屋时,上梁立柱,合寨出动,无人收取分文。

农忙时节,割麦栽秧,打谷扬场,对劳弱户,大家主动相帮,主人家只供饮食。

薅包谷时,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济,不要报酬,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土家摆手堂

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

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

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

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大门形似牌坊状。

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

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古朴厚重。

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

现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

这里有上千年的古寨,几百年的古堂,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摆手之乡”、“神州第—摆手堂”。

民族风情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富。

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一般认为是“土生土长的人”之意。

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赛龙舟之习,据记载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春秋时期的古文物青铜?

x上,就有古代越人京渡的图像,看来赛龙舟之习是在屈原时代之前就已有之。

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于是“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见南北朝吴均《续齐谐记》),便使以后的赛龙舟活动成了纪念屈原的一种民俗活动。

尤其是唐代之后,朝廷下令纪念屈原,赛龙舟活动在民间更为普遍地发展起来,而且千年以来常盛不衷。

农历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称五月节,民间的风俗是做粽子,挂香包,挂菖蒲艾蒿,烧艾条,到江边祭祀鬼神;公众性的活动则是一年一度的龙船竞渡。

五月节实际就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亦称“龙舟节”、“端阳节”。

端午之“端”字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来称“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称为“端午”;既然是两个“午”,故又被称作“重午”;再者,由于古人把午时称作“阳辰”,所以又称“端阳”。

土家人火塘内的火,四季不熄。

冬天围塘取暖,平时就火用鼎罐做饭,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劳质朴,从开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习惯。

他们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亲朋邻里,遇结婚、丧葬、建房、天灾人

祸,互相关照,互相帮助。

遇上结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开伙,一齐去贺喜,帮着迎亲、过礼、布置新房、做饭安席、照料客人。

遇上白喜,听见报丧,全寨人奔来,白日帮忙张罗,夜晚跳丧守灵,直到抬丧掘墓,送葬垒坟,全当自家的事去做。

修建房屋时,上梁立柱,合寨出动,无人收取分文。

农忙时节,割麦栽秧,打谷扬场,对劳弱户,大家主动相帮,主人家只供饮食。

薅包谷时,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济,不要报酬,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上山围猎,所获猎物按“见者有份”的原则进行分配。

分配时,先清点在场人数,然后按人数将兽肉砍成若干块,穿上棕绳,装入背篓,加以遮盖,棕绳头外露。

一人端上背篓,转上数圈,在场的人各捉一棕绳,提出兽肉,无论好坏,都无意见。

田边、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后,路人亦可随意摘食。

这些,都保留着原始分配的痕迹

【篇二:

土家族风俗】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2010年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

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

礼仪主要有:

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包谷饭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

石耳炖鸡鸭

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

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

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

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篇三:

土家族的风俗和民族发展】

土家族的风俗和民族发展

彭莺琴﹡①

摘要:

土家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

民族文化是相当的丰富多彩与历史悠久,从而为这个民族的稳定发展奠定的基础,同时也引来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

如今,土家族的美好是深深地记住人们的心中。

关键词:

历史人口

蓬勃发展的大家庭

悠久历史,壮大人口

我作为一名土家族人,对本民族的历史由来有着这样的了解。

土家族的先民,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与古代巴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可是他的来源,目前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他们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落,有有的人说他们是唐末至五代初之间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

在史籍中,湘鄂西一代土家族被称为“土民”,“土人”,直到清朝末期才用“土家”的称呼。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②,拥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却没有本族的文字,所以用的就是汉字。

可是它是中国人口的十个民族之一。

主要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

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铜仁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解放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1957年1月3日中央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34%,仅次于壮、回、满、维吾尔、苗、彝族,在全国各民族中人口排第八位。

关键词:

吊脚楼传说

独好的“避风港”

好山水好风楼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半为陆地,半为水。

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

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

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土家族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如下,就是土家人民居住吊脚楼的其中两种:

更让人有趣的是吊脚楼竟还有着这样一个神秘的传说:

相传很早的时候,湘西一带的土家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烧荒之后的土地上种庄稼。

这一带古木参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处爬。

由于人们惧怕野兽,就烧起大火,还在火堆里埋竹节燃烧,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吓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虫蚂蚁却不是很在乎这些,常往屋里钻。

有个老年人想出一个主意,他把一些树枝砍成条子,像扎木排一样,在草棚子旁边的树上绑起架子,铺上野竹子和细树条,再垫一层树叶和茅草,顶上支起茅草顶篷躲雨水。

人睡在树半腰上,蛇虫蚂蚁就不大容易爬上去。

但是,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虫子爬过后,人吃了又吐又泻。

这个老年人又想了个办法,叫人们把一块块大岩板拉上树,放平,再垫上一层黄泥,然后在上面支锅弄饭,这样粮食就不会让虫子爬了。

老年人的办法很快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人们都照这个办法去做,在大树半腰间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脚是吊在半空的,民间就叫它为“吊脚楼”。

关键词:

日常主食服饰婚姻礼仪传统节日

独特的土家文明

美丽的风土人情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

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

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

,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现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如下就是一些土家服饰:

[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

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

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从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

土家族的婚姻仪礼大致包括“打样”、

“求婚”、“讨红庚”、“定亲”(俗称“插茅香”)、“看期”、“亲迎”等程序,与汉族古代“六礼”类似。

较有特点的婚姻仪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与哭嫁。

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举行盛大的成年礼。

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

“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

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

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

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

”“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活动,在整个土家族地区至今遗风犹存。

土家新娘出嫁时兴“哭嫁”,有的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

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

过去妇女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

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

婴儿降生后,父亲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鸡。

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

满月那天,岳母家要送来衣物,给婴儿“放脚”,正式穿上衣裤,称作“满月酒”或“祝米酒”。

在当代,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统称“打三朝”。

土家族过去多行火葬。

送葬时,请土老师念经,道士开路。

祭吊死者,由土老师椎牛祭神,牛头归土老师独占,贫苦者往往借牛为祭。

后来,因受汉族影响,均改为土葬,程序分为入殓、葬礼、送葬、安葬、葬后事等部分。

在清江流域以北的土家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有的古老葬俗歌舞“跳丧鼓”,又称“跳撒尔嗬”。

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师傅到家里来打丧鼓。

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喧天,鞭炮不停。

丧鼓一响,相邻村寨的人们齐来奔丧。

“跳丧鼓”是在灵柩前由击鼓师傅击鼓,歌师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

一般以两人以上的双数舞者在棺木前对舞,跳至高潮时少则可达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前来或舞或观。

舞者交替上场直至天明。

“跳丧鼓”的形式分为“待尸”、“摇丧”、“哭丧”、“穿丧”、“践丧”、“退丧”等若干段,基本动作有“虎抱头”、“犀牛望月”、“凤凰展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等十几个套路。

“跳丧鼓”有文舞(文丧)和武舞(武丧)之分。

“文丧”中最具特点的是“哭丧”,“武丧”是和民间武术相结合的一种跳法。

“跳丧鼓”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赞颂土家先民开拓疆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等等。

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