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904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x

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1莆田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2

1.1规模不断扩大2

1.2名优品牌增多2

1.3销售市场畅通2

1.4产业化雏形形成2

2莆田市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3

2.1产量不稳定,受气候影响明显3

2.2产品质量差,销售价格低3

2.3品种结构不合理4

2.4包装贮运设施不健全4

2.5果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4

2.6果品产业化程度低,水果加工滞后5

2.7产业基础措施不配套5

3莆田市水果产业化开发前景5

3.1海西经贸提供了良好机遇5

3.2国内外的市场潜力巨大5

3.3自身资源优势明显6

4莆田市水果产业发展对策6

4.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6

4.2加强生产管理7

4.3优化品种结构7

4.4完善保鲜冷链系统7

4.5培育龙头企业,壮大行业协会7

4.6做大品牌,拓宽果品营销渠道8

结论8

参考文献8

致谢10

摘要:

从种植、产量、加工销售三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省莆田市的水果产业现状,针对目前莆田市的水果产业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莆田市水果产业化的开发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加强宏观引导,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管理,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及创名牌效应等对策,以促进莆田市水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水果产业化莆田

Abstract:

ThepresentsituationoffruitindustryinPutianCityfromfarmproduction,processing,saleswasanalyzedinthepaper.Inaccordancewiththepresentthefruitindustryofthecitybyaseriesofproblems.Analysisoftheindustrializationofthefruitofthecitydevelopmentprospectsanditisputforwardthatthestrategiessuchasstrengtheningmacro-control,perfectingmanagementsystem,strengtheningproductionmanagement,optimizethestructureofgrainvarietiesgrownandimprovethecont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creatingbrandeffectsoffruitandsoon,Inordertopromoteputianfruitindustry,niceandfastdevelopment.

Keywords:

FruitIndustrializationPutianCity

引言

福建省莆田市水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较大。

尤其“四大水果”最为著名,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的龙眼,“中国枇杷第一乡”的枇杷,“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荔枝和被清朝列为贡品的莆田蜜柚,又称度尾“文旦柚”,柑橘也是大量种植,还有橄榄、香蕉等众多水果。

水果产业是莆田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我市在海西经济贸易中的优势产业。

发展水果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业收入和扩大出口创汇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展水果生产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1]。

近年来莆田市高度重视水果产业的发展,水果收入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水果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水果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如何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发展水果产业,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莆田市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本课题通过探讨了莆田市水果产业现状,分析了水果开发前景,并提出了加速推进水果产业化的建议,以期为莆田市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莆田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1.1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莆田市立足于当地资源,依靠科技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以水果产业。

2011年全市现有水果面积约2.5万公顷,水果产量达17.11万吨,是2000年水果产量的6.5倍,全市一半以上的种植户靠种果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20世纪50~70年代,莆田市水果生产技术水平低,栽培管理粗放,水果品种少,且品种老化、种性退化、产量很低,平均产量只有153kg/667m2。

20世纪80~90年代,水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水果新品种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水果产量不断增加,产量达到500kg/667m2以上。

进入21世纪,莆田市水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水果新品种层出不穷,农民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产量稳步增加,2011年水果产量达772kg/667m2。

1.2名优品牌增多

近些年来,全市上下狠抓水果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了水果精品品牌的开发,并取得丰硕成果。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创出莆仙果品、柯磊、天妃、果圣树等多个水果名优品牌。

其中由莆田天妃酿酒有限公司出品的“天妃”枇杷酒成为第一家借糖酒会东风亮相全国市场的莆田枇杷酒。

这标志着莆田枇杷酒将会以“宁夏枸杞酒”为榜样,逐渐形成产业群,进而吹响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

1.3销售市场畅通

多年来,莆田市各级政府一方面狠抓果品内外品质的提高、名优品牌的开发以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工作;另一方面则动员全社会力量,想方设法拓展水果销售市场。

近些年,由于海西两岸经济合作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莆田市水果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素有莆田四大水果之称的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畅销东南亚、港台澳,并呈供不应求之势。

1.4产业化雏形形成

其一,莆田市先后组建起水果生产、销售协会(联合体)几十个,这些协会组织即将或正在成为当地水果生产指导和销售的主体[2]。

其二,累计引进水果鲜销商品化处理生产线60多条,有利于提升全市水果的商品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水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其三,先后组建起多个比较规范的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产地批发市场。

其四,组建起多家果品加工企业,有助于转化增值,延伸水果产业链,切实增加果农收入。

 

2莆田市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产量不稳定,受气候影响明显

2011年由于受气候影响,全市水果产量17.11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下降6.4%。

其中,枇杷产量8.94万吨,减少1.57万吨,下降15.0%。

龙眼产量2.61万吨,减少0.07万吨,下降2.9%。

荔枝产量0.13万吨,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下表1是莆田近几年水果总产量和其他三大类水果产量的比较。

图表1莆田市水果及主要水果产量分析

单位:

万吨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水果

15.50

16.86

16.07

18.29

17.11

龙眼

2.6

1.5

2.8

1.64

2.61

荔枝

0.13

0.15

0.17

0.13

0.13

枇杷

10

10.56

8.6

10.51

8.94

 

数据来源:

根据莆田市统计局中每年水果产量整合而成

由图表1可以看出莆田水果产量总体趋势是还是良好的,但是由于近几年来,莆田市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水果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莆田市水果产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受自然灾害影响方面还是占很好的成分,这也就要求莆田市能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将危害尽量减到最少,并加强对科技的投入,发展技术性水果产业[3]。

2.2产品质量差,销售价格低

一是果实外观及风味变差。

大量使用化肥和高毒农药,果园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质下降。

果园不通风、不透光,病虫害发生严重,生态环境变差,果肉流汁,纤维增多,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偏低,外观变差,产品质量总体下降,合格产品不多。

如2005年按外商收购龙眼的标准,全市只有约5%的龙眼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二是上市果品成熟度不够。

许多果农受早市价格高、早赚钱的驱使,在果实还未达到采收成熟度时就采摘上市,严重影响了莆田水果在市场上的声誉和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市场销售价格很难提高。

三是平均单果重较小。

按照产品分级标准,如以平均单果重为主要尺度,则莆田市水果产品精品货少、统级果多。

据调查,全市优良龙眼平均单果重达到13g以上的产品不到总量的三成,陈紫、宋家香、状元红、乌叶、兰竹、下番枝等6个荔枝主栽品种平均单果重达22g以上的产品不到总量的四成,全市有60%~70%的荔枝、龙眼产品只能当成统装果拉到收购站或运到批发市场低价出售。

四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较普遍。

由于没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一些果农大量使用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我市水果销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影响了我市水果产品进入国内超市和出口销售的能力。

2005年.美国C-L公司、英国GB公司、南海富易贸易公司等在我市组织龙眼出口,委托我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抽样检查,结果发现,我市有很大一部分果园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五是检疫性病虫害严重。

2005年,市商检局在我市组织出口的荔枝、龙眼、枇杷果园中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有部分果园检疫对象超标[4]。

2.3品种结构不合理

全市29.09万hm2水果中,荔枝、龙眼、枇杷和文旦柚这四大水果就占90%以上。

而荔枝主要以陈紫、宋家香、状元红、乌叶、兰竹、下番枝为主,占全市荔枝栽培面积的85%以上;龙眼主要以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松风本、立冬本为主,占全市龙眼栽培面积的90%以上。

其他水果,能够成为商品的大都集中在枇杷、香蕉、芒果、柑橘和橄榄等几个品种上。

我市水果生产除了柑橘可周年上市外,其他水果品种都是季节性生产。

其中,荔枝集中在7月中、下旬,龙眼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上市,短时间内大量产品集中上市,给采摘、运输、保鲜、加工和销售等都带来巨大压力,常常造成市场果价急剧下跌,甚至烂市。

2.4包装贮运设施不健全

目前,莆田市市水果保鲜、包装、运输条件还达不到长途运销和出口的要求。

产品销售市场狭窄。

一是冷链运输和水果预冷系统有待完善,收集分拣包装中心有待建立。

我市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建有不少冷库,但这些冷库大都不合格,大多没有进行注册登记,制冷系统达不到预设温度要求,库容偏小或过大,库门不合格等。

由于冷链运输尚未建立,严重影响了莆田市水果的运销。

目前莆田市还没有配套的果品收集、分拣、包装、预冷中心,水果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因机械伤及高温灼伤率高,果皮失水和果色变褐。

包装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产品的包装粗糙、杂乱。

没有品牌,同时,目前所有的包装几乎均不具备保鲜功能,包装水果存放时间严重过短。

2.5果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莆田市的水果单产低,区域布局也不够合理。

由于海西经贸合作,受台湾和东盟的水果产品冲击加剧,使得莆田市水果生产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

单产低,品种结构不合理。

区域布局集中度不够高,果树老化严重,淘汰和更新速度相对缓慢,优势产品规模基地建设乏力。

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果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弱化,投入机制不畅,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二是现有的水果服务机构线断网破,形同虚设。

大多数行政村无水果生产协会组织,难以实现“基地+协会+企业”的产业化运作;三是果业生产技术推广人员数量有限,高层次果业管理人才更是缺乏,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与大规模发展水果生产不相适应。

2.6果品产业化程度低,水果加工滞后

主要表现在:

果品市场培育滞后,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设施不配套,生产与销售、加工之间严重脱节;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不足,经营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导致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十分突出。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加工相对的滞后。

主要是缺少现代选果、分级、包装机械,很少采用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处理技术,严重影响了果品的外观商品品质,进而影响到果品的销售和价格。

另外像枇杷这类的水果皮薄容易坏、烂等,以致水果保鲜困难,集中销售压力较大,只有通过贮藏保鲜加工。

才能有效实现其产后增值。

目前莆田市果品保鲜技术落后,贮藏能力不足,果品产地预冷、冷藏运输链不到位,果品冷藏库建设不足,水果加工滞后。

支撑作用明显缺失。

2.7产业基础措施不配套

一是水果商品化处理少。

所谓商品化处理就是水果采收后,进行分级、洗果、打蜡、包装等,一般水果通过商品化处理后可以提高效益20%~30%以上。

目前,发达国家的水果商品化处理达90%以上,而莆田市却在5%以下。

二是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

莆田市果农虽然成立了一些协会,但多数属松散型的联合体,作用有限。

协会中果农应该是真正的主体,但其参与运作管理少,行政介入多,导致主体错位。

三是体系建设差。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经费短缺,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难度大,果农科学种植水平较低;市场信息体系没有形成网络,信息传递滞后。

四是水利设施薄弱。

莆田市水果大量多种植在缺乏灌溉水源的丘岗地区,灌溉条件差,一旦在干旱年份容易造成减产、减质、减收[5]。

3莆田市水果产业化开发前景

3.1海西经贸提供了良好机遇

抓住机遇,充分推进水果产业向纵深发展。

莆田市水果业发展机遇叠加,应进一步加强与台湾、东盟合作。

尤其是海西经贸合作的开展,很好的推动了莆田水果产业全面发展。

莆田和台湾在两岸合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可以充分利用台湾的资金、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水果市场运作模式,以莆田和国内外的广阔市场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整合和开发各种水果资源。

在保持传统水果产业又好又稳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改革传统水果的生产模式,积极推行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全新的模式,推动水果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和技术相结合转变,从而实现水果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全力推进水果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6]。

3.2国内外的市场潜力巨大

一是国际需求量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水果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通过有关专家的预测,近5~10年世界水果消费总量将以5%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水果出口量占总产量很少,占世界贸易总量也不高。

入世后我国的水果罐头和饮料出口也会不断增加,这给莆田市以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二是国内需求不断扩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人均年柑橘消费为17.01kg,而我国人均只有9.21kg,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

2010年我国柑橘的人均需求量为12kg左右,需求缺口大,这对莆田市水果生产和加工来讲,也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3.3自身资源优势明显

一是莆田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能够满足多种水果生长发育需要,尤其是能够满足莆田四大水果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是水果生产与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

莆田市农村劳动力众多,能够满足其需求,发展水果生产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有效途径。

三是莆田市水果生产规模大,发展基础好,更是拥有一批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和生产经验丰富的果农,能够很好为的莆田市水果产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莆田市水果产业发展对策

4.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一是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应把提高我市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上议事日程,制订出明确的生产计划和工作目标,派出专职领导督促、落实、指导生产部门的具体工作。

二是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镇、村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

增加科技队伍编制,加大事业经费支持力度,建设公益型的科技队伍。

加大对科研设施的投入,提高科研队伍的研发能力。

以科技手段来提高水果产业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积极制订和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规程。

以政府名义组织农业、技术监督、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参照水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标准及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尽快制订和完善莆田市水果生产标准化规程,并全面推广这些规程,通过标准化生产逐步提升莆田市水果产业档次。

四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和市场预警机制,规范经营市场秩序。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认证和注册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地注册登记等工作,规范产地环境,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实行质量认证与品牌培育有机结合,标志使用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科学、公证的监测、鉴定、评价,以保障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

检验标准化成果,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对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和市场行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先期预警,为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扩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功能,建立现代化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市场规章制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破地区封销,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扩大莆田水果的市场占有率[7]。

4.2加强生产管理

一是缩减水果生产规模,加大产业投人。

目前,我市有不少生产者由于生产规模过大,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导致水果平均单产较低、质量较差、效益不高。

为此,建议这部分专业户,对经营面积进行适度缩减,以保证生产中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管理到位,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果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建没,保证果园生产正常运作。

加强肥水管理,对果园增施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果园土壤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果树寿命。

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减少产品的检验、检疫性对象。

回缩、修剪等栽培管理措施,营造通风、透光、矮化、丰产、稳产树体结构,为果实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空间。

大力推广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技术,控制适宜的结果量,提高果实品质。

4.3优化品种结构

利用莆田市水果资源及气候条件的优势,进行水果产业的优化调整。

沿海地区集中发展早熟名优品种,北部山区发展迟熟品种,中部地区安排丰产、稳产、优质品种。

调整后的全市水果产业,早、中、迟熟品种比例搭配合理,成熟期适当分开,延长市场供应期[8]。

一是采用间伐、高接换种等方式,淘汰劣质品种,保证果园品种纯度和产品纯正,提高果实品质。

二是采用高接换种的方式,对大宗水果进行改造,以达到调整优化的目的。

如用莆田市早熟优质的白糖罂、妃子笑、双白荔等荔枝品种替换南部地区现有的部分白蜡、黑叶等大宗荔枝品种,用迟熟品种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荔枝品种替代北部地区现有的部分黑叶荔枝,用石硖或古山二号优等早熟龙眼品种替代南部地区本地龙眼和部分储良广眼。

或用迟熟优质龙眼品种立冬本替代北部地区现有部分本地广眼及储良不广眼等。

三是种植名优新品种。

近几年,莆田市筛选、培育及引进了许多优良水果新品种,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我市水果科技部门栽培、试验、示范,证明适宜莆田市栽培。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品种对现有果园进行改植、换种或新植,从而达到调整和优化的目的。

4.4完善保鲜冷链系统

一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具体措施,采用招标、委托、落实责任等形式开展水果保鲜、包装和精深加工研究,尽快使莆田市水果能够运销世界各地,产品包装达到国际质量标准,采用问伐、水果精深加工能有良好的发展。

二是分区建设水果收集、分级、包装、保鲜预冷系统,并且这些保鲜预冷系统的建设应按国际上规定的有关数据及标准进行,确保与国际市场接轨[9]。

4.5培育龙头企业,壮大行业协会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成立行业协会,让每个农民都有机会参加协会,提高农民种果素质。

一是大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专业出口公司,建设水果精深加工厂。

同时,利用这些企业雄厚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良好的市场信誉,创建一批集科研、生产、包装、保鲜、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领头企业,通过这些领头企业来带动全市的水果生产、加工和销售[10]。

二是鼓励或支持专业部门、科研机构或社会各界能人组建专业协会、学会或合作社。

在群众中大力宣传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把分散的生产联合起来,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分工合作,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

营造水果文化。

带动生态旅游一是建设莆田市水果产业文化,如建设水果文化长廊,水果博物馆,水果科学试验基地等,吸引更多外地客商投资莆田的水果产业,让莆田的水果给世人更多的了解。

二是利用现有的红色旅游线路,在水果产区内建没集休闲、娱乐、观赏、消费、购物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留住更多客人,推动更高层次的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莆田水果产业效益。

4.6做大品牌,拓宽果品营销渠道

以品牌农产品为支柱。

组建农业企业集团。

产品品牌的创立.离不开规模牛产,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水果品牌的创造速度及市场竞争力。

莆田水果企业的小规模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易造成市场混乱,条块分割。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品牌的产生。

实践证明,品牌产品有较为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一种水果产品品牌的立足。

必须要求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共谋发展。

因此,组建农业企业集团将为地方水果创立品牌提供巨大的原动力,推动产品品牌迅速发展。

同时,集团企业也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解决了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水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和规模保证[11]。

通过用“借鸡生蛋”的办法扩大宣传效应[12]。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与包装。

从品牌建设角度看,其最终日的就是要与目标消费群形成互动,使消费者不断地对品牌的认识、了解、认可。

水果在作为非耐用消费品,差异化程度高的同时,也是一个下游产业链条很长的产业,因此广告宣传是必要的,但广告宣传则能利用下游产品的宣传“借鸡生蛋”。

如在果汁饮料广告中,我们常会听见来自某地的新鲜水果,在矿泉水广告中,也常会听见来自某地的天然矿物质水。

在水果品牌的宣传上,不防与下游企业合作,既节约宣传成本,又能拓宽宣传渠道。

结论

本课题正视这一客观事实,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莆田市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水果产业的开发前景,并提出了加强宏观引导,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管理,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及果品品牌效应等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尧美英.攀枝花市二半山区水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8,33(3):

13一16.

[2]邓俊淼,戴蓬军.行业协会发展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J].农村经济,2006,(5):

38-41.

[3]刘扬淦,庄淑文,蔡振和.莆田市气候资源状况与气候灾害分析[A].2009年:

2-5.

[4]杨鹭花,吴晓丰.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09):

17-22.

[5]李冰茹.我国水果也的发展应走产业化之路[J].经济与管理,2003,(12):

42-43,45.

[6]万君君,蔡靖芳.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11-13.

[7]成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6-89.

[8]李金,施清.果树栽培-南方本[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2-54.

[9]胡新宇,宁正祥,向波.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6):

590-594.

[10]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