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880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docx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2. 世界观是( )。

 A、关于世界的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

 D、世界大观的简称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3. 方法论是( )。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

 B、一种方法

 C、方法和理论的对立统一

 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5.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6.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7. 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8. 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9. 《国语•郑语》写道:

“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近代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观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0.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B、可知与不可知有无同一性

 C、先知与后知有无同一性

 D、矛盾有无同一性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1. 包含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著作是( )。

 A、《资本论》

 B、《矛盾论》

 C、《实践论》

 D、《共产党宣言》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3.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是:

( )。

 A、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B、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4. 哲学的性质有( )。

 A、非实用性

 B、非功利性

 C、智慧性

 D、技术性

 E、永恒性 

参考答案:

ABC

问题解析:

15. 哲学的功能有:

( )。

 A、反思人自身实践和认识的成果

 B、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指导人们的实践

 C、提供万能的思想武器

 D、为人们提供思维方法并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

 E、提供永恒性的工作方法 

参考答案:

ABD

问题解析:

16. 哲学之所以能给人以智慧,是因为:

( )。

 A、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哲学有智慧性

 C、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是科学的科学 

参考答案:

ACD

问题解析:

17.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

( )。

  A、本体论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

 B、世界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C、世界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

 D、认识论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E、世界是否运动的问题 

参考答案:

AD

问题解析:

18.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有以下主要观点:

( )。

  A、一元论:

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B、二元论:

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

 C、三元论:

认为世界有三个本原

 D、四元论:

认为世界有四个本原

 E、多元论:

认为世界有多个本原 

参考答案:

ABE

问题解析:

19. 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有:

( )。

  A、帮助我们把握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帮助我们把握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帮助我们把握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为我们提供理解哲学和哲学史的钥匙

 E、为我们提供解决其它问题的前提 

参考答案:

ABDE

问题解析: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实现了:

( )。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E、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统一 

参考答案:

ABCD

问题解析:

21.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

( )。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生物进化论

 E、系统论 

参考答案:

ABD

问题解析:

22. 哲学是不讲求任何功利的学问。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23. 我们说哲学无用,是因为它不实用。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24. 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5. 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请判断:

()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2.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3.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

 C、一切自然现象

 D、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5.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质和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7.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8. 静止是指( )。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的不运动

 D、静止是无条件的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9.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 )。

 A、运动是变化的,静止是稳定的

 B、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主观的

 C、运动是重要的,静止是次要的

 D、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10.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

 B、物质运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1. 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存在运动之中

 C、不包含运动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2.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 )。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4. 认为时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这种观点是( )。

 A、朴素唯物主义时空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D、唯心主义时空观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5.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6. 物质世界是( )。

 A、单一的

 B、多样的

 C、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辨证统一

 D、各种孤立现象的总和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7. 意识是( )。

 A、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

 B、动物所具有的现象

 C、生物所具有的现象

 D、人类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8. 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19. 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

 B、客观事物

 C、一种特殊的物质

 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20. “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

 A、客观规律性

 B、客观事物的要素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事物内部的结构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21.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因为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主观形式

 C、内部结构

 D、存在方式

 E、唯一特性

  参考答案:

AD

问题解析:

22. 

 哲学物质观经历的基本历史阶段有( )。

 A、自然科学的物质观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E、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参考答案:

BDE

问题解析:

2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 )。

 A、哲学物质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

 B、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构成物质要素的原子

 C、以一定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

 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

 E、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某种特定的物质结构层次 

参考答案:

ABCE

问题解析:

24.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对于现代科学发展( )。

 A、具有世界观的指导意义]

 B、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C、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

 D、具有指明唯物主义方向的意义

 E、具有排除唯心主义对科学研究干扰的意义 

参考答案:

ABDE

问题解析:

25.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A、物质世界不存在静止状态

 B、物质世界不存在精神,意识的运动

 C、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 

参考答案:

CDE

问题解析:

26. 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参考答案:

ACD

问题解析:

27.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A、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

 C、是认识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D、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E、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参考答案:

ACDE

问题解析:

28.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有( )。

 A、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B、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C、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D、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E、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 

参考答案:

ABCDE

问题解析:

29. 意识起源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

 A、由物质的物理反应特性发展到化学反应特性

 B、由非生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反应性

 C、由低等生物的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D、由低等动物的感觉心理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

 E、由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参考答案:

BCE

问题解析:

30.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这表明( )。

 A、思想是观念的东西,不是物质力量

 B、思想要发挥其能动性,必须依靠物质力量

 C、思想只有与实践力量相结合,才会实现能动作用

 D、思想具有伟大的能动作用

 E、思想要发挥能动性,必须同物质力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

ABCE

问题解析:

31.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

 A、运动是绝对的

 B、运动是客观的

 C、夸大了静止,否认了运动

 D、夸大了运动,否认了静止

 E、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参考答案:

ABC

问题解析: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实践”。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33. 人脑是意识的“加工厂”,人的意识可以像“泉水”一样从人脑中“冒出”来。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34. 人类认识的“模特儿”是客观物质世界。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实践。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36. 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去研究。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性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5.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6.  

 事物的质是指( )。

 A、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

 B、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C、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D、事物量的规定性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7.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事物的相对性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的变化

 D、人的自觉能动性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8. 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普遍性的特殊性

 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9.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0. 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

 A、特殊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条件性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1.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C、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2.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3.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体现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4. 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5. 事物的度是指( )。

 A、事物的临界点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C、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

 D、把事物内容统一起来的结构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6.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7.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分为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的()。

 A、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的原理

 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原理

 C、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原理

 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原理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8. 党的“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靠勤劳守法先富起来”的政策,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的( )。

 A、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原理

 B、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原理

 C、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原理

 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原理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19.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变化的形式或状态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各种趋势或趋向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20. 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A、砍伐树木

 B、碾碎谷种

 C、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

 D、洪水冲毁庄稼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21. 对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属于( )。

 A、不可知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22. 唯物辩证法( )。

 A、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B、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C、回答了世界“做什么”的问题

 D、回答了世界“在哪里”的问题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23. 我国汉朝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24. 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25. 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

 A、度

 B、属性

 C、量

 D、特殊矛盾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26.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等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存在共同规律,这说明这两种现象之间具有( )。

 A、间接的联系

 B、内在的联系

 C、偶然的联系

 D、本质的联系

 E、外部的联系 

参考答案:

BD

问题解析:

27. 辩证的否定是( )。

 A、外力作用的结果

 B、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

 C、事物内部肯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绝对的否定 

参考答案:

BD

问题解析:

28.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

 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

 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

 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

CD

问题解析:

29.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的必然联系

 C、事物的稳定联系

 D、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秩序

 E、客观的 

参考答案:

ABCDE

问题解析:

30.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

 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

 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

 E、违背了它就要受到惩罚 

参考答案:

ACDE

问题解析:

31. 以下各项中符合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有(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时不有

 C、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一切领域

 D、矛盾是最普遍的哲学范畴

 E、无矛盾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