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593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病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病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病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病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复习.docx

《病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复习.docx

病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机化:

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栓、血凝块、异物等)的过程,称机化。

2.干酪样坏死:

坏死组织结构完全消失,肉眼呈淡黄色,松软似奶酪,多见于结核。

3.肉芽肿:

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如结核结节。

4.假膜性炎:

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构成假膜。

5.原位癌:

上皮内细胞癌变累及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者。

6.交界性肿瘤:

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7.癌肉瘤:

一个肿瘤既有癌成份又有肉瘤的成份。

8.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小肠吸收上皮称为肠上皮化生。

9.冠心病:

由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病因。

10.结核结节:

是结核的特征性病变,由上皮样细胞、干酪样坏死、郎罕氏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组成.

11.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侧支循环不能讯速建立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类。

12.肾病综合症:

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13.化生:

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已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如鳞状上皮化生。

14.血栓形成:

活体心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5.风湿小体:

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由风湿细胞、纤维素样坏死等构成,风湿细胞呈单核或多核,核大、核染色质聚集在中央,分别呈毛虫状或枭眼状。

16.凋亡:

基因调控的单个细胞或成团细胞的生理性死亡,细胞膜不破裂,核固缩,胞浆浓缩,细胞不自溶,形成凋亡小体。

17.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致器官或组织缩小。

18.槟榔肝:

左心衰引起的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的切面上呈现红黄相间的条纹,似药用的槟榔核。

19.脓毒败血症:

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除有败血症的表现外,还有多处多发性小脓肿。

20.非典型增生:

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

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2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由于慢性肺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扩张、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22.早期胃癌:

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面积及是否有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3.原发性肝癌:

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24.恶性淋巴瘤:

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二类。

绝大多数为B细胞源性,次T细胞源性。

25.新月体:

是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堆积,形成新月状或环形结构时,称新月体或环状体。

26.葡萄胎:

是滋养层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肉眼呈水泡状胎块,灰白透明、似葡萄状;镜下绒毛高度水肿,间质血管消失,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27.甲状腺髓样癌:

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属于APUD瘤。

细胞为多角形或梭形小细胞,排列成簇或条索状,间质常见淀粉样变性。

28.伤寒肉芽肿:

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由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

29.嗜酸性脓肿:

即急性血吸虫虫卵结节,虫卵周围有红色放射状火焰样物质,周围有大量变性坏死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似脓肿,称嗜酸性脓肿。

30.肝硬化:

各种原因→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肝小叶结构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变形、变硬。

31.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结构可见,肉眼呈灰黄,干燥,质地坚硬,多见于肾、脾梗死。

32.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形似鲜嫩的肉芽

二、是非题:

1.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2.白色血栓是因白细胞较多而得名。

(×)

3.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

4.肠腺癌转移到肺称肺转移性肠腺癌。

(√)

5.病毒性脑炎为变质性炎。

(√)

6.大叶性肺炎是以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

7.硅肺的基本病变是硅结节形成和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

8.玻变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

9.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左室扩张、肥大。

(×)

10.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多为恶性肿瘤。

(√)

11.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12.血栓形成对机体有害无利。

(×)

1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变质、渗出、增生。

(√)

14.肿瘤的异型性小,其恶性程度高。

(×)

15.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

16.良性肿瘤可有转移。

(×)

17.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化脓性炎。

(×)

18.鼻咽癌中低分化鳞癌最常见。

(√)

19.由动脉发生的肿瘤称动脉瘤。

(×)

20.高血压病主要累及全身细、小动脉。

(√)

21.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22.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3.肺褐色硬化是由于慢性右心衰所致。

(×)

24.阿米巴肝脓肿是一种以变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

(√)

25.癌症是癌与肉瘤的统称。

(×)

26.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27.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

28.中央型肺癌组织学类型镜下通常是鳞状细胞癌。

(√)

29.慢性支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肺气肿、肺心病。

(√)

30.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硬化,称为门脉性肝硬化。

(×)

31.慢性浅表性胃炎不累及固有腺体。

(√)

32.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不是免疫复合物引起。

(√)

33.绒毛膜上皮癌内无绒毛。

(√)

34.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癌前病变。

(√)

35.后天性梅毒第一期的病变称硬性下疳。

(√)

36.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属急性增生性炎症.主要是淋巴细胞的增生。

(×)

37.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是由虫卵引起。

(√)

38.毒性甲状腺肿常常由于缺碘所引起。

(×)

39.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特点包括是管壁内粘液腺增生、肥大、功能亢进。

(√)

40.新月体由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三、填空题:

1.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核固缩、碎裂、溶解

2.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一侧颈部肿块可能有淋巴瘤、转移癌、结核、淋巴结炎

等疾病。

3.常见的病理性萎缩有:

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

4.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钙化

5.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6.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7.下例疾病根据炎症的组织学类型分类:

阿米巴肝脓肿变质性炎,细菌性痢疾假膜性炎,风湿性关节炎浆液性炎,肾盂肾炎化脓性炎,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阑尾炎蜂窝织炎,鼠疫出血性炎,病毒性肝炎变质性炎,气管白喉假膜性炎。

8.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外生性、浸润性三种。

9.肿瘤的转移途径有血道、淋巴道、种植性。

10.缓进型高血压可分为机能紊乱期、动脉系统病变期、内脏病变期三个时期。

11.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将其分为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性病变四个时期。

12.大叶性肺炎可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四期。

13.肝硬化的类型有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

其中以门脉性最常见。

14.纤维素性炎症发生在粘膜时称假膜性炎炎症。

15.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类型有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与积脓。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属肿瘤?

[C]

A.动脉瘤B.结核瘤C.绿色瘤D.粥瘤E.室壁瘤

2.槟榔肝是指[D]

A.肝脂变B.肝细胞水肿C.门脉性肝硬化D.慢性肝淤血E.坏死后性肝硬化

3.股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D]

A.右心室B.下腔静脉C.右心房D.肺动脉E.门静脉

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于[B]

A.细、小动脉B.大、中动脉C.细、小静脉D.大、中静脉E.豆纹动脉

5.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A]

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硅肺E.支气管哮喘

6.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坏死多为[C]

A.桥接坏死B.碎片状坏死C.点状坏死D.大片坏死E.嗜酸性坏死

7.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E]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白细胞D.肥大细胞E.嗜中性白细胞

8.高血压病的血管壁玻变主要发生于[A]

A.细小动脉B.毛细血管C.大动脉D.中动脉E.细小静脉

9.鼻咽癌常发生在[B]

A.鼻咽后部B.鼻咽顶部C.鼻咽侧壁D.鼻咽前壁E.鼻咽底部

10.胃溃疡病的发部位是[C]

A.胃小弯B.幽门C.胃窦部D.胃大弯E.胃底

11.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

12.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常见?

[B]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13.来源于三个胚层组织的肿瘤称[C]

A.癌肉瘤B.混合瘤C.畸胎瘤D.错构瘤E.胚胎瘤

14.下列哪一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

[E]

A.核大B.多核C.核仁大D.有核分裂E.有病理性核分裂

15.高血压脑出血的血管是[E]

A.基底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大脑前动脉E.豆纹动脉

16.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B]

A.腺癌B.鳞癌C.小细胞癌D.大细胞癌E.类癌

17.有关慢性肝淤血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不妥?

[D]

A.中央静脉扩张B.肝窦扩张C.肝细胞有萎缩D.门静脉扩张E.部分肝细胞脂变

18.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其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是[C]

A.增生和再生B.萎缩和变性C.变性和坏死D.增生和变性E.坏死和萎缩

19.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左心室肥大、扩张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左心房肥大、扩张D.右心房肥大、扩张E.肺淤血、水肿

20.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A]

A.纤维素性炎B.变态反应性炎C.化脓性炎D.浆液性炎E.出血性炎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症?

[E]

A.淋病B.绒毛心C.肾盂肾炎D.菌痢E.肠伤寒

22.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A]

A.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间质C.肿瘤的转移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E.肿瘤细胞的核分裂

2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血管是[C]

A.小脑小动脉B.脊髓前动脉C.豆纹动脉D.大脑前动脉E.大脑中动脉

五、病例分析

Ⅰ、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

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

患者去年7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

伴头晕、心悸、口干。

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

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确诊“肝硬化”1年余。

入院体检:

体温36.9℃,脉率80/min,呼吸22/min,血压105/70mmHg,慢性病容,颈侧见2处蜘蛛痣,巩膜清,有肝掌、腹膨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

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1.3,总胆红素27.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7.60mmol/L。

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

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

胃镜:

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

B超:

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

腹水常规为漏出液。

腹水病理:

未见癌细胞。

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

诊断依据。

2、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

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

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答:

1、诊断:

门脉性肝硬化(晚期)

依据:

①、呕鲜血约500ml:

上消化道出血;

②、两处蜘蛛痣,巩膜清:

激素代谢障碍;

③、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脾肿大和腹水

④、肝肾功能:

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1.3,总胆红素27.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7.60mmol/L:

物质代谢障碍;

⑤、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

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

大三阳;

⑥、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

肝硬化失代偿期;

⑦、未见癌细胞:

排除肝癌

2、肝硬化:

指由于反复交替发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而导致的肝结构改建,肝变形、变硬。

机制:

1、病毒性肝炎;2、慢性酒精中毒;3、营养缺乏;4、毒性物质作用,如四氯化碳、磷、砷、辛可芬等

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早期:

肝体积正常/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

镜下:

(1)假小叶形成:

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②中央静脉偏位、缺如、两个以上可有汇管区;③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

(2)纤维间隔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假胆管、胆管↑

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

由于门脉高压使门静脉所属器官的静脉血回流受阻。

早期、由于代偿作用,可无严重后果。

晚期,代偿失调,可引起如下不良后果:

(1)脾肿大

(2)胃肠淤血、水肿;(3)腹水(4)侧支循环形成;2、肝功能不全由于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细胞不能完全再生补充和代偿而出现肝功能不全现象,主要有:

(1)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2)出血倾向(3)蛋白质合成障碍(4)黄疸(5)肝性脑病

Ⅱ、患者,男,38岁,工人。

咳嗽,消瘦1年多,加重1月入院。

1年前患者出现咳嗽,多痰,数月后咳嗽加剧,并伴有大咯血约数百毫升,咯血后症状日渐加重。

反复出现畏寒、低热及胸痛,至3个月前痰量明显增多,精神萎靡,体质明显减弱,并出现腹痛和间歇交替性腹泻和便秘。

10年前其父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患病期间同其父密切接触。

体格检查:

体温38.5℃,呈慢性病容,消瘦苍白,两肺布满湿性啰音,腹软腹部触之柔韧。

胸片可见肺部有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及结节状阴影,痰液检出抗酸杆菌。

入院后经积极抗结核治疗无效而死亡。

尸检摘要:

全身苍白,消瘦,肺与胸壁广泛粘连,胸腔、腹腔内均可见大量积液,喉头粘膜及声带粗糙。

两肺胸膜增厚,右上肺一厚壁空洞,直径3.5cm,两肺各叶均见散在大小不一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灶。

镜下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区,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回肠下段见多处带状溃疡,镜下有结核病变。

分析题:

1、根据临床及尸检结果,请为该患者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用病理知识,解释相应临床症状。

3、请说明各种病变的关系。

4、结合实际,请提出对这类疾病的防治方案。

答:

1、结核病:

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小叶性肺炎。

依据:

病史;咳嗽、咳痰、消瘦、咯血、胸痛、腹泻便秘;胸片、痰液检查所见;尸检结果

2、小叶性肺炎及肺结核时炎症刺激支气管、炎症渗出→咳嗽、咳痰;全身消耗腹泻便秘→消瘦;溃疡型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泻便秘腹痛腹软;结核累及胸膜→胸痛;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肠结核→腹水。

肺内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两肺湿性啰音。

3、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肺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结核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小叶性肺炎。

4、隔离;抗结核治疗;对症营养。

 

Ⅲ、病史摘要患者,女,43岁,孕6,产4+2。

主诉:

阴道不规则流血及臭水9月。

现病史:

入院前9月生小孩后一直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多而臭,伴下腹部及解大便时疼痛,人渐消瘦。

体格检查全身明显消瘦。

宫颈凹凸不平、变硬,表面坏死,阴道穹窿消失,双附件(-),入院用镭治疗,但病情进行性恶化,于入院后4个多月死亡。

尸检摘要恶病质。

子宫颈全为坏死腐烂之瘤组织代替,向下侵及阴道穹窿,向上侵及整个子宫,向前侵及膀胱后壁,致双输尿管受压,右侧更甚,向后侵及直肠,向两侧侵及阔韧带,并与子宫穿通。

子宫,直肠,膀胱,输尿管紧密粘连成团并固定于盆腔壁,左髂及主动脉淋巴结肿大,发硬呈灰白色。

肝及双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大小不等、周界清楚之灰白色球形结节。

左肾盂扩大,为5cm×2.8cm,皮髓质厚1.6cm,有轻度充血,右肾盂显著膨大成囊,切开有液体流出,肾皮髓质厚1.2cm,输尿管变粗,横径1.2cm,积液。

左耳下区有5cm×3.5cm大小的病灶,切开有黏稠之脓液及坏死组织,未见清楚的脓肿壁,此病灶与表面皮肤穿通,形成窦道。

左扁桃体稍大,左咽侧壁与左耳下病灶穿通。

右足及小腿凹陷性水肿。

取子宫颈、肝、肺病灶镜检,见肿瘤组织呈条索状或小团块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易见病理性核分裂,有的区域瘤细胞有向鳞状上皮分化,但未见角化珠,间质多,有淋巴细胞浸润。

肿大淋巴结亦见上述肿瘤。

讨论

1.诊断和依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解释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答:

诊断和依据及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如下:

(一)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伴广泛浸润和转移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浸及阴道、子宫体、阔韧带、膀胱后壁及直肠,子宫直肠瘘;

2.腹主动脉和髂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

3.肝、肺癌转移;

4.恶病质。

(二)左耳下脓肿伴皮肤和左咽侧壁窦道形成。

(三)慢性盆腔炎伴双侧输尿管及肾盂积液。

 

Ⅳ、患者,男,45岁,干部。

2年前出现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血压150/95mmHg,服用降压药后自觉上述症状缓解,2天前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急性病容、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分析题:

1、做出病理诊断及根据?

2、分析各种病变的关系?

3、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答:

1、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右侧脑桥出血。

依据:

高血压病史,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2、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右脑桥出血→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心功能不全→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严重时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尿蛋白(+)。

 Ⅴ、患儿,男,7岁,因眼睑水肿、尿少3天入院。

1周前曾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体格检查:

眼睑浮肿,咽红肿,心肺(-),血压126/91mmHg。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示,红细胞(++),尿蛋白(++),红细胞管型0-3/HP;24h尿量350ml,尿素氮11.4mmol/L,血肌酐170umol/L。

B超检查:

双肾对称性增大。

1、请做出诊断?

2、描述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

3、根据病理变化解释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答: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依据:

儿童,感染病史,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少尿,氮质血症,双肾肿大.

2、镜下:

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主要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细胞水肿和脂肪变管腔内形成管型;肾间质轻度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肉眼:

双肾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因明显充血而色泽红润,呈大红肾;若肾小球存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表面可见散在出血点,呈蚤咬肾;切面皮质增厚,皮髓质界限清楚。

3、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致GFR下降,少尿或无尿,进而出现氮质血症;毛细血管壁损伤,通透性增加致蛋白尿、血尿、管型尿;GFR下降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水肿,轻度时眼睑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致高血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在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1~2周后发病,其发病与感染,尤其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又叫感染后或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肾脏肿大,充血、被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

光镜下,弥漫性肾小球肿胀,细胞数目显著增多(hypercellular)是其主要特征。

系膜细胞、内皮细胞明显增生肿胀为主,早期尚可见多少不等的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增生的细胞使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肾小球缺血。

少数严重病例可见肾小球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增生,壁层细胞的增生形成新月体,易引起肾小球纤维化,如数量少,对功能影响不大。

如病变广泛可发展为新月体性肾炎。

间质充血、水肿,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浸润。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有水变性、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等。

管腔内常含有各种管型,如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等

免疫荧光可见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电镜下除证实肾小球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是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渗出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等外,可见基底膜外侧或上皮下有高密度、大团块电子致密物沉积。

沉积物从基底膜向外侧形成驼峰状突起。

 

Ⅵ、患者,男,清洁工,59岁,因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4天来院就诊。

15年来,患者经常出现咳嗽、咳痰,尤以冬季为甚。

近5年来,自觉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时而双下肢浮肿,但休息后缓解。

4天前因受凉病情加重,出现腹胀,不能平卧。

病人有吸烟史40年。

体格检查:

消瘦,有明显发绀。

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叩诊两肺呈过清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实验室检查:

WBC12.0X109/L,PaO273mmHg,PaCO260mmHg。

分析题:

1、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对病人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本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推测肺部的病理变化。

3、试分析病人患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发展演变经过。

4、你学过的疾病中,有哪些可最终导致肺纤维化并发肺心病。

答:

1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依据:

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气促、呼吸困难、心悸、发绀、肝肿大、全身淤血和下肢浮肿等。

2

(1)患者经常出现咳嗽、咳痰,尤以冬季为甚,病人有吸烟史40年——慢性支气管炎:

①粘膜上皮的损伤与修复:

纤毛粘连、倒伏,甚至脱落,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上皮再生修复,杯状细胞增多,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②粘液腺增生、肥大,浆液腺上皮发生粘液腺化生;③支气管壁充血,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

(2)桶状胸——肺气肿:

肺泡扩张,肺泡间隔断裂,使肺泡有效面积减少,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3)双下肢浮肿,但休息后缓解。

4天前因受凉病情加重,出现腹胀,不能平卧;叩诊两肺呈过清音,双下肢凹陷性浮;WBC12.0X109/L,PaO273mmHg,PaCO260mmHg——肺源性心脏病:

肺部病变:

肺心病时肺内主要的病变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表现为肌型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平滑肌束,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无肌型细动脉肌化,出现中膜肌层和内、外弹力层;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

还可发生肺小动脉炎、肺小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