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545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docx

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解析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考试时间:

2017年1月3日(?

考试题型:

填空、选择、默写、翻译、名词解释、鉴赏、作文。

前六大题每个十分,作文四十分。

默写以本学期的背诵篇目为主。

考场上一定要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范围:

一、熟悉每章概述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二、熟读老师课堂上精讲的课文。

三、熟悉这些课文的阅读提示和知识链接。

四、能够准确默写出必背篇目。

五、掌握作品中的诗词赏析。

复习要点:

第一讲:

古代汉语

1.甲骨文的概念与历史等

甲骨文,主要指的是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它是殷商王室及其族属占圤活动的记录,又称圤辞、甲骨刻辞等。

大量甲骨文字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汉子就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构形和运用看,甲骨文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基本构形方式。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例子

主要内容:

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转注(考、老),假借(令、长)

变迁: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3.“四体二用”说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4.背诵《声律启蒙》(全文)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第二讲:

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词汇特征

单音节词占多数、一词多义

2.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

词义的扩大(江、河)、词义的缩小(臭)、词义的转移

例如:

兵   原来指兵器,现在指士兵。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兵革非不坚利也。

3.《郑伯克段于鄢》的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

“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zhài)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

“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

“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庄公说:

“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

”祭仲回答说: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说:

“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待。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既属于郑,又归为自己,成两属之地。

公子吕说:

“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

”庄公说:

“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公子吕说:

“可以行动了!

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

“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最终会垮台的。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都。

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

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

“可以出击了!

”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

“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对庄公的责难。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

“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

”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

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去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答道:

“小人有一个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

“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

”颍考叔说:

“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

”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颖考叔他后悔的心情。

颍考叔答道:

“您有什么忧虑的?

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

”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隧道去见武姜,赋诗道:

“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

”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

“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

”于是姜氏和庄公作为母亲和儿子跟从前一样(即恢复了母子关系)  

君子说:

“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

《诗经·既醉》篇说:

‘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孝子而说的吧?

4.《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讲:

现代汉语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

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3.本讲课文的作者介绍

《方言跟标准语》——赵元任,字仲宣,生于天津。

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

《语言的演变》——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之一,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语文》杂志社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国文法要略》、《现代汉语词典》等。

《双语言时代》——周有光,江苏常州人。

早年留学日本,专攻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在复旦大学教授经济学,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1955年调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专攻语言学。

《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等。

《汉语研究中与中文‘字’、‘词’、‘句’的计算机处理》——陆俭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句法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等。

沈阳,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家。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第四讲:

现代汉语

1.《略论语言形式美》有哪几美

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2.思考与实践第二题、第六题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个人觉得修辞更多的是生动形象地描述人和物,使得人和物灵动可感,不至于索然无味。

修辞的使用不仅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更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比如拟人的使用,让原本死气沉沉的物体能够像人一样有血有肉,完全跳脱出纸张的束缚,使人和物之间竟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读者和作者能通过语言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总之,修辞不是咬文嚼字,词藻堆砌,玩文字游戏。

修辞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只有知识浅薄的人才会这样误解修辞的美丽,修辞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的学问。

第五讲:

古代诗歌

1.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朝代诗歌的特点

远古——先民歌谣

先秦两汉——诗经、离骚;乐府(以民间为主,作家创作个别现象;是情感的自然抒发,还不是自觉的艺术创造)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逐步意识到文学的抒情本质,文人文学活动走向自觉;文人创作中心由慈父转向诗歌,五言诗流行;诗歌逐渐脱离音乐,开始自觉追求诗歌自身的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作家的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唐代——唐(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代——宋词(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情绪散漫,表达上追求散文化和议论,描写细致,创作观念上以才学为诗)

元明清——元曲、诗词(元朝诗歌创作比较平淡;明初台阁体盛行一时,歌功颂德,缺少生命力,中叶之后再拟古与反拟古交锋中发展;清代文学整体上呈集大成景象,诗歌领域流派众多,理论总结丰富)

2.“楚辞”的艺术特点

感情热烈奔放;句式自由变化,多用‘兮’字;想象力丰富,多使用象征意象,最典型者就是香草、美人;辞藻缤纷富丽。

3.理解并翻译屈原《橘颂》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原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就像抱着大道一样。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我要把橘树种在园中作为榜样。

4.背诵《七月》《行行重行行》《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5.赏析本讲作品

第六讲:

古代词曲

1.词曲的特性与异同

宋词:

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散曲:

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

区别:

1.其配合的音乐系统有差别

2.风格上:

词以婉约为正宗,表达含蓄,意境优美;散曲以豪放为本色,追求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3.句式和押韵上:

词与散曲都采用长短句句式,但词牌句数与字数的规定是什么严格的,不能随意增减。

而散曲句式更加灵活多变,可以自由增加衬字,押韵也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

4.内容上:

词的爱情题材最多;散曲内容较为宽泛:

男女爱情、江山景物、感慨人情世态等

5.表现手法上:

词多用比兴,善于抒情,常常虚处传情;散曲多用赋法,铺张叙事,笔笔落到实处

联系:

1.都是依声而作,是合乐的歌词,词有词牌,曲有曲牌;

2.后来都渐渐脱离音乐,向单方面的书面文学发展;

3.都传唱与街头巷尾中,和生活相关;

4.都是抒情的问题,都以抒情表意为主;

5.体制都较为短小,句式参差不齐。

2.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词人

起源于隋代,发展与唐五代(温庭筠、韦庄、李煜),兴盛于宋代(婉约:

欧阳修、晏殊、柳永、李清照、格律派;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衰落于元明,再盛于清代(纳兰性德、顾贞观、周济)

3.散曲的形式体制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4.背诵柳永《望海潮》、顾贞观《金缕曲》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第七讲:

古代辞赋

1.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赋的四大类

赋体分为四种:

古赋,俳赋(即骈赋),文赋,律赋

5.理解并背诵、翻译《登楼赋》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第八讲:

古代散文

1.我国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及其风貌

《尚书》文字古奥、佶屈聱牙,体现了早期散文的风貌

2.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及代表作品

历史散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散文的第一次蓬勃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变化剧烈,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人们迫切需要对新的历史情况加以整理记录,以便资以借鉴。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

《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3.古文运动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日益腐败,一些有识之士,目击时艰,志在变革,故在中唐,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人学者,把为文与救世结合起来,主张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他们借助儒家复古运动的旗帜,带领一批作者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反对骈体文,文学史上称之为“古文运动”。

4.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

5.理解并翻译李斯《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

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

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

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

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

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

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

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

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

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

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6.背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最后一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第九讲:

古代戏曲

1、四大南戏

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

2、临川四梦

《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3、中国古代戏曲的审美特点

综合性、写意性、程式化

5.背诵《牡丹亭》(第十出节选)中的唱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背诵《桃花扇•哀江南》全文

第十讲:

古代小说

1、我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征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诗歌传统的渗透;精炼和“白描”的语言艺术(文言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